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谈谈控制小环境电子控温除湿技术

最后更新时间:2024-01-1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8731 浏览:132148
论文导读:半导体制冷系统设计32-373.1.1热电堆的选型32-353.1.2散热方式的选择35-363.1.3热电堆的固定策略的选择36-373.2半导体制热系统设计373.3箱体设计37-383.4隔热层计算及校核38-41第四章测控电路设计和软件设计41-514.1测控电路设计41-474.1.1温湿度测量模块41-424.1.2半导体热电堆及风扇驱动模块42-464.1.3主制约及
摘要:温度和湿度是影响仪器稳定性、精度和寿命的两个重要参数。仪器中很多器件对其周围的局部环境温度和湿度有着确定的要求,特别是对于自身含有热源且对温湿度比较敏感的仪器而言。而且随着仪器的小型化、轻型化的进展,仪器所处的空间越来越小,由此探讨小环境下的控温除湿系统是十分有作用的。在小空间控温除湿方面,传统的采取液体汽化制冷控温和冷冻法除湿有着着结构复杂,成本高等不足,而且温湿度制约又具有非线性、滞后性、时变性和耦合性等特点,使得小空间环境制约更加复杂。本论文采取半导体制冷技术实现了小环境下的温度制约和除湿,并采取模糊制约技术和PWM驱动策略实现了制约的自动化与智能化。本论文主要探讨工作与内容如下:1.控温除湿案例探讨。在浅析半导体制冷控温和除湿原理的基础上,确定了系统的三个执行机构,分别为半导体制冷系统、半导体制热系统和循环风扇。并结合小空间温湿度制约的特点,提出了模糊制约的案例,并对其进行了具体设计,包括模糊制约器结构的确定、模糊化、模糊推理和反模糊化几个历程。2.模拟试验箱设计。模拟试验箱主要包括箱体、隔热层、半导体制冷系统和制热系统。对半导体制冷和制热系统进行了重点设计,包括热电堆选型、散热方式的选择和固定方式的选择。为了实现控温除湿,箱体中采取两层四室结构,分别为控温除湿室、冷凝室、循环室和加热室。同时对隔热层进行了选材和厚度计算及校核。3.测控电路设计和软件设计。测控电路部分主要包括温湿度测量模块、半导体热电堆及风扇驱动模块和主制约及电路模块,其中半导体热电堆驱动模块对于系统功能实现尤为重要,设计了PWM驱动电路、隔离电路和滤波电路。软件部分主要包括温湿度测量程序、模糊制约程序和PC显示程序。4.系统实验测试与浅析。对半导体热电堆电压、循环风扇等影响系统控温除湿效果的重要因素进行了开环实验探讨。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改善模糊制约程序,进行系统闭环实验,所得结果验证了系统设计的可行性、有效性。关键词:半导体制冷技术论文温湿度制约论文模糊制约论文PWM驱动论文
本论文由www.7ctime.com,需要论文可以联系人员哦。摘要5-6
ABSTRACT6-8
致谢8-14
第一章 绪论14-18

1.1 论文探讨的目的与作用14-15

1.2 国内外探讨近况15-17

1.3 本论文探讨的主要内容17-18

第二章 控温除湿案例探讨18-32

2.1 半导体制冷论述基础18-20

2.2 半导体制冷控温原理20-21

2.3 半导体制冷除湿原理21-24

2.3.1 湿空气的状态参数21-23

2.3.2 加热除湿23-24

2.3.3 冷却除湿24

2.4 控温除湿案例探讨24-32

2.4.1 模糊制约器结构的确定25-26

2.4.2 精确量的模糊化26-27

2.4.3 模糊规则库的建立27-28

2.4.4 模糊推理28-29

2.4.5 反模糊化29-32

第三章 模拟实验箱设计32-41

3.1 半导体制冷系统设计32-37

3.

1.1 热电堆的选型32-35

3.

1.2 散热方式的选择35-36

3.

1.3 热电堆的固定策略的选择36-37

3.2 半导体制热系统设计37

3.3 箱体设计37-38

3.4 隔热层计算及校核38-41

第四章 测控电路设计和软件设计41-51

4.1 测控电路设计41-47

4.

1.1 温湿度测量模块41-42

4.

1.2 半导体热电堆及风扇驱动模块42-46

4.

1.3 主制约及电路模块46-47

4.2 软件设计47-51
4.

2.1 温湿度测量程序设计48-49

4.

2.2 模糊制约程序设计49

4.

2.3 PC 显示程序设计49-51

第五章 实验测试与浅析51-56

5.1 开环实验51-54

5.

1.1 开环实验 151-52

5.

1.2 开环实验 252-53

5.

1.3 开环实验 353

5.

1.4 开环实验 453-54

5.2 闭环制约性能标定实验54-56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56-58

6.1 论文总结56

6.2 未来工作展望56-58

参考文献58-60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