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浅析标历史与社会新课标公民教育新内涵结论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1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1945 浏览:95946
论文导读:至今,爱国主义历来是贯穿中国民族精神的一条极其鲜明而清晰的主线。在《标准》中,爱国主义教育着力从“逐步增强国家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这三个层面展开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以“中华文明的传承与中国古代历史进程”为例,通过展示从秦代到清代的不同时期中国的历史版图,采用比较法的教学模式,能生动地展
作为初中社会人文学科的综合性课程,《历史与社会》自身所具有的公民教育因素,是其他学科所替代不了的。正如《义务教育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标准》)所言,该课程使学生“能够正确面对人生、社会和自然环境中的各种问题,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逐步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我们应该充分挖掘“历史与社源于:硕士毕业论文www.7ctime.com
会”学科的新课程标准的公民教育新内涵,使人文精神、辩证思维和正确的价值取向在初中生身上生根、开花、结果。

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旋律,牢牢抓住公民政治方向教育

党的十八大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有全新的表述,从国家层面看,是富强、、文明、和谐;从社会层面看,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从公民个人层面看,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结合《标准》,从公民个人层面上讲,培养初中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
社会主义是新时期中国人民的共同理想,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历史与社会》中关于近现代史的内容,始终有一条“红线”贯穿其中,即没有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专题方式,通过引导学生解析近代中国仁人志士探索中华民族复兴之路的历程,为学生构建起近代探索史的框架。从地主阶级有识之士的“师夷长技以制夷”,到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洋务运动;从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戊戌变法,到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辛亥革命,中华民族对复兴之路的早期探索充满艰辛、相继失败,宣告了地主阶级、资产阶级的改良和革命在中国社会行不通。历史证明,接受领导,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革命与发展的必由之路。
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社会主义力量遭受重大挫折。但我国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基本路线100年不动摇,经过改革开放的30年,中国的GDP总值达到了世界第二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其强大的生命力,让世界各国为之震撼。《标准》指出,“借鉴各国经验教训,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我们的必然选择”。为此,历史与社会课教学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成就的鲜活史实对初中生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教育,十分具有说服力和感召力。
2. 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是指树立热爱祖国并为之献身的思想教育。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是推动中国社会前进的巨大力量,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主旋律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成为中国培养合格公民的基本要求。自古至今,爱国主义历来是贯穿中国民族精神的一条极其鲜明而清晰的主线。
在《标准》中,爱国主义教育着力从“逐步增强国家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这三个层面展开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以“中华文明的传承与中国古代历史进程”为例,通过展示从秦代到清代的不同时期中国的历史版图,采用比较法的教学模式,能生动地展现中国疆域的历史演变,让学生体味教材“中国古代有过地方割据、政权分立的时期,但统一始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中华民族具有强大的向心力”观点的含义,达成国家认同感的教育。而通过讲述中国古代不同时期各民族相互交往、交流、交融的史实,如汉朝与匈奴的和战、北魏孝文帝改革、唐朝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的和亲、元朝宣政院管辖西藏事务、清朝巩固西北边疆与改土归流,等等,能让学生理解教材“历史上中国疆域内的各族人民对中华民族的发展都作出了贡献,中华民族具有巨大的凝聚力”观点的含义,达成国家归属感的教育。另外,通过组织学生举办故事会、诵读会、实地考察、艺术欣赏等活动,展现中国政治、经济、文化领域的成就和特点,让学生知道古代中华文明曾长期处于世界文明发展的前列,从而理解教材“古代中华文明的辉煌成就,显示了中华民族的创造力”观点的含义,达成对学生开展国家自豪感的教育。
总之,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突出爱国主义精神的教育,能使初中生充分认识到,作为一名中国人始终要以祖国和人民的利益为重,从少立志,把自己的价值观、人生观与祖国最高利益紧紧相连。

二、以形论文导读:

成科学发展观为目标,牢牢抓住公民思想观念教育
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青少年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会遇到许多认识问题,我们有责任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公民思想,成年后回报社会。
1. 科教兴国思想
从人类文明的发展史来看,经历了渔猎采集时代、农业文明时代(包括新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工业文明时代(包括手工工场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和信息时代)。在人类文明的演进过程中,科学技术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标准》主题二的标题就是“社会变迁与文明演进”,其中就突出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根本原因”。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教兴国已成为国家的战略目标,科学技术的进步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我们要通过历史与社会教学,使学生明白每次科学技术的重大发明,都会推动社会生产的进步;而正是社会生产的发展,引起了国家政治制度、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从而使整个社会面貌都发生了变化。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依标施教”,将《历史与社会》中关于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的新阶段以及二战后科技革命等的史实,整合在一节课内,通过实例、图表展现的方式进行比较,增强学生对科学技术振兴国家的直观感受,培养科学研究推动生产力进步的理性认识,努力学习科学家献身科学和真理的精神境界。
2. 改革发展思想
改革与革命同样推动历史的进步,而改革付出的成本相对较小。《历史与社会》教材里,不乏成功改革的范例,如秦国商鞅变法、美国罗斯福新政、日本明治维新,如今更有现代中国的改革开放。通过学习,我们要让初中学生认识到,历史上的改革曾催生出许多辉煌的强国。资本主义国家学习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优点,社会主义国家学习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长处,各国的经济普遍在改革的过程中,走向开放、外向,从而与世界市场接轨。当然,改革本身并不局限于经济,《标准》提到“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的改革融为一体,才是真正意义的变革;全方位、宽领域的协调发展,才可能形成一个政局稳定、经济繁荣、吏治清廉、贫富适度的和谐社会。
总之,我们要让初中学生认识到,“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才能解决矛盾”,汲取借鉴国外一切成功有益的经验,走改革之路,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新腾飞。
3. 文明多样性思想
《标准》提出,“学会尊重文明多样性,欣赏不同民族和区域的人文特色”。历史上的中国,是一个开放的中国,唐朝的对外开放,铸就了中国封建文明的巅峰。在国外,美国的对外开放曾吸收了大量的欧亚移民和欧洲剩余资本,使其经济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得到飞速发展。
通过历史与社会教学,引导初中学生比较不同时期区域之间相互交流与影响的事例,了解区域联系日益密切的历史趋势,深入地认识到合作发展已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在当今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需要中国。从而教育初中学生要有胸怀祖国、放眼世界的远大抱负,“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宏大气度;既学会“物竞天择、优胜劣汰”的市场思维,用知识武装自己,迎接市场经济和社会竞争的选择,又树立竞争与合作思想,树立全球观念,做好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各项准备。

三、以人文社会科学发展新成果为内容,牢牢抓住公民品德素养教育

将品德素养教育引入历史与社会学科活动之中,并结合时代特点,能使学生的公民品德素养教育过程变得更加丰富、生动、形象、具体,拥有了历史的厚度和时代的气息,从而更有助于初中生公民品德素养的养成。

1. 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品德教育

可持续发展是指社会发展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危害后人满足其自身需要能力的发展,是一种既要实现经济发展目标,又要实现人类与其生存环境和自然资源和谐,使子孙后代能够安居乐业、得以永续的发展。
《标准》以“和谐世界的追求与可持续发展的选择”一个篇目的大容量,通过列举实例,综述了人口、资源、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旨在让学生领悟只有三者协调发展才能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另外,改版后的课程标准,还从地理的角度反映了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既有积极利用和改造的一面,又有消极损害和破坏的一面,从而充分发挥历史与社会学科的综合功能,帮助学生从史地结合这样一个更宽广的视角,审视可持续发展战略对人类发展的影响。
例如,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考察四大文明古国出现的相同论文导读:
因素,分析中国古代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交融的可能性与必然性,来观察地理条件对历史进程的影响;可以以“感悟沧桑巨变”为题,展示以渭河附近为中心的文明从勃兴到消融的过程,来观察人类活动对历史进程的影响。通过教学,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意义,即既要实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在严格控制人口、提高人口素质和保护环境、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前提下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使子孙后代能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
2. 科学探究观念的品德教育
科学探究就是人们在研究各类科学问题时所采取的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一是提出问题,明确我们要研究的课题;二是猜想假设,根据已有的理论或经验对问题的模型提出初步的设想;三是接受检验,想办法用实验来验证我们的假设和猜想;四是不断完善,根据实验表现出来的结果修改我们的设想,使之最后能解释我们所面临的问题,甚至提出新的正确的理论。
《标准》提出,“享受历史与社会相关问题探究的乐趣,形成积极进取的学习态度”。因此,科学探究的精神同样应体现于历史与社会课教学中。如教师与学生的思维互动,为科学探究提供了前提,使思维在碰撞过程中产生智慧火花,从而让初中学生逐步获得有关地理、历史探究的专门技能和综合能力,善于提问,尊重实证,拥有“批判性思维”,切实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为此,《标准》专门在“课程性质”中提出“注重学生的主动学习,提倡体验、探究、合作的参与过程”。
以公民教育中的一个重要主题“建设和谐世界是我们的主张与追求”为例,通过展示“9·11论文大全www.7ctime.com
”事件与恐怖主义、南北差距和自然灾害等视频,让学生思考“这个世界怎么了?”再进一步思考:当今世界的发展主流是什么?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综合探究,逐步得出世界发展的大势是两个关键词,一是和平,二是发展。教师引导学生抓住这两个关键词,寻找历史史实的依据:从两次世界大战的影响,警示全世界人民要远离战争,验证和平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之一;从二战后南北经济差距不断拉大的发展数据,告诫人们必须把发展放在突出位置,验证发展是当今世界的另一主题。运用科学探究,通过思维碰撞,初中学生对“和平与发展”这两个主题的理解得以不断完善、提升。表明历史与社会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知识的传承上,而应该让初中学生学会质疑、探究,并通过分析、总结,掌握运用知识的方法,获得认识问题的能力,从而能借助历史的眼光认识今天的社会,认识历史与社会发展的规律,为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