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浅论耐久性寒冷地区海水冷却塔混凝土相关技术期刊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0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7178 浏览:21607
论文导读:文腐蚀环境论文耐久性论文本论文由www.7ctime.com,需要论文可以联系人员哦。摘要7-8Abstract8-9第1章绪论9-161.1课题探讨背景9-111.2海水冷却塔的国内外探讨近况11-141.2.1普通海水冷却塔概况的国内外探讨近况11-131.2.2烟塔合一海水冷却塔的国内外探
摘要:海水循环冷却技术可以广泛运用于沿海的电力、冶金等领域,节约宝贵的淡水资源、利于环境保护、经济性能优越。但是高温、潮湿、氯离子含量高的气体渗透环境、浓缩海水环境等对钢筋混凝土结构而言是一种严峻的考核。常规的以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为主的设计案例以及普通的变形和裂缝验算不能满足要求。设计、施工中必须考虑材料以及结构的耐久性能。针对冷却塔不同部位混凝土结构的利用环境特点,结合国内外的运用经验及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相关探讨,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提出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参数以及原材料制约标准,并利用42.5普通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矿粉、聚羧酸高效减水剂配制大掺量矿物掺合料高性能混凝土。通过矿物掺合料单掺、复掺制备出多系列混凝土,基于混凝土的物理、力学和耐久性试验探讨,最终确定各部位混凝土的最优案例。试验结果表明,海水冷却塔不同部位所用的0、5和C50混凝土的抗碳化能力均较好,混凝土28天的碳化深度低于一般大气环境中50年的碳化深度,远远小于混凝土保护层厚度;随着胶凝材料用量的增加,不同胶凝材料系统的混凝土的密实性较好,抗氯离子渗透能力提升;利用聚羧酸高效减水剂与粉煤灰、矿粉的多元复合技术制备的0-C50高性能混凝土的60d收缩率小于0.035%,而普通混凝土相比28d的收缩率一般高达0.06%以上;各强度等级混凝土的密实性较好,经400次冻融循环作用后混凝土的动弹性模量和质量损失率变化较小,0、5和C50混凝土抗冻性均可满足F400的利用要求。关键词:海水冷却塔论文矿物掺合料论文腐蚀环境论文耐久性论文
本论文由www.7ctime.com,需要论文可以联系人员哦。摘要7-8
Abstract8-9
第1章 绪论9-16

1.1 课题探讨背景9-11

1.2 海水冷却塔的国内外探讨近况11-14

1.2.1 普通海水冷却塔概况的国内外探讨近况11-13

1.2.2 烟塔合一海水冷却塔的国内外探讨近况13-14

1.3 课题探讨目的14-15

1.4 课题探讨内容15-16

第2章 环境作用等级及耐久性参数浅析16-26

2.1 寒冷地区海水冷却塔的环境技术条件16-20

2.

1.1 气象条件16-17

2.

1.2 地下水、土腐蚀性浅析17-19

2.

1.3 海水水质19

2.

1.4 烟气成份及其对混凝土结构的腐蚀作用19-20

2.2 海水冷却塔的环境类别和作用等级浅析20-23

2.1 基于《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的腐蚀环境浅析20

2.2 基于《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的腐蚀环境浅析20-23

2.3 海水冷却塔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参数的确定23-26

第3章 海水冷却塔耐久性混凝土结构材料探讨26-37

3.1 海水冷却塔混凝土结构材料探讨的总体思路26-27

3.2 海水冷却塔混凝土配制技术探讨和基准配合比的确定27-33

3.

2.1 概述27

3.

2.2 试验原材料27-28

3.

2.3 混凝土配制技术探讨28-33

3.3 基准混凝土配合比的确定33-34

3.4 混凝土配制试验34-35

3.4.1 实验步骤34-35

3.4.2 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结果计算及确定35

3.5 环基、水池混凝土抗硫酸盐腐蚀案例的确定35-37

第4章 混凝土耐久性实验探讨37-52

4.1 混凝土渗透性试验探讨37-39

4.

1.1 试件制备及试验历程37-38

4.

1.2 试验结果及浅析38-39

4.2 混凝土抗碳化性能试验探讨39-42
4.

2.1 试件制备及试验历程40

4.

2.2 试验结果及浅析40-42

4.3 混凝土早期抗裂42-44
4.

3.1 试件制备及试验历程42-43

4.

3.2 试验结果浅析43-44

4.4 收缩试验44-47

4.1 试件制备及试验历程45

4.2 试验结果及浅析45-47

4.5 混凝土抗冻性能试验探讨47-52

4.5.1 试验历程47-49

4.5.2 试验结果及浅析49-52

第5章 混凝土结构设计、施工与质量检验52-57

5.1 设计基本要求52-53

5.2 施工要求53-55

5.3 混凝土耐久性质量检验55-57

第6章 结论与展望57-59

6.1 结论57-58

6.2 展望58-59

参考文献59-6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工作61-62
致谢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