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试议学科根据学科特点,优化化学教学大纲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2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6886 浏览:22547
论文导读:
初中阶段学生初次接触化学,是为将来的学习打基础的阶段。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识规律,抓住化学学科的学习特点,组织和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在此基础上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搞好中学化学教学,当务之急是要解决好三方面问题,那就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养成科学的学习方法和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
中学化学教学学习兴趣学习方法能力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目标的完成,过程最优化的实现,固然与学生的智力因素有关,但与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如学习兴趣、动机、情绪、意志等也不无关系。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求知欲、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不会自然涌现,它取决于教师所创造的教学情境。教学情境创设得好,就可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时,就会产生积极的探索热情,从而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调查表明,大多数学生对学习化学有直接的兴趣,对化学现象存在着好奇心,对化学实验尤其感兴趣。要充分利用学生学习化学的这种兴趣来组织教学,保持学生旺盛的求知欲,调动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1.加强化学实验和直观教学

初中化学是启蒙教育。步入九年级的学生,刚接触到这门学科,往往对实验怀有极大的兴趣。因此,在新学年开始,我注意上好第一课,绪言课重点在“看”,目的在“思”,除了完成书上的实验外,我又选做了“玻璃棒点灯”实验,同时问学生为什么玻璃棒能点灯?学生无法回答,对此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我向学生说明,玻璃棒尖端蘸有高锺酸饵高锰酸钾和浓硫酸。那么,为什么玻璃棒蘸有浓硫酸和高锰酸钾就可以点灯呢?那就需要同学们努力学习化学,从而去揭晓谜底。这样一开头,就把学生如痴如醉地吸引住了,激发他们强烈的学习化学知识的和兴趣,有了良好学习化学的开端。
化学实验中千变万化的现象对学生最有吸引力,教师在做演示实验时,要力求操作规范、现象明显、可见度大。学生实验要人人动手,细心观察,及时分析成功和失败的原因,充分发挥化学实验的魅力,稳定学生学习的兴趣。家庭小实验,一则可巩固课堂知识,二则可丰富课外生活。教师可布置一些简便易行、因地制宜可以完成的内容,在实验中让学生亲自感受化学的奥妙与神奇。幻灯、图片、录像有极强的直观示意作用。

2.理论联系实际

生活中有许多丰富的化学知识。九年级学生对自然界的现象及其变化已有一定了解,结合教学内容,联系学生熟悉的化学现象,并应用化学知识进行解释。这能使一些较为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有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去理解和掌握书本上的知识,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养成科学的学习方法

刚接触到化学的九年级学生对化学学习的特点和方法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学生只有运用科学的方法学习,才源于:论文提纲范文www.7ctime.com
能在学习过程中有效地发展自己的智能。古人云,授之以鱼,只供一餐;授之以渔,终身受用。正确、有效的学习方法远比化学知识本身受用。

1.学会观察和分析

化学实验是研究化学的重要手段。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重视化学实验,逐步培养独立观察的习惯,通过观察实验现象来说明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规律,学会根据实验结果书写化学方程式,学会用实验验证化学定律,学会用实验方法鉴别物质,通过实验让学生掌握实验的基本操作,用化学语言描述化学现象等。在观察能力的培养上,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实验前,要求学生观察药品的状态、仪器的形状和连接方法,实验中要引导学生观察产生的多种现象,及时纠正学生的片面性。
化学实验中需要学生观察的内容很多。例如,物质的颜色、状态、气昧、溶解性、挥发性等;化学实验中仪器的连接、操作方法;实验中发生的颜色变化、沉淀、气体的生成以及发光、放热等现象都是需要观察的对象。只有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才会获得正确地观察结果,才能了解事物变化的规律及其本质。好的方法应是:①明确观察目的;②确定观察对象;③仔细观察;④记录观察现象;⑤分析观察结果。

2.掌握预习的方法,养成预习的习惯

学习前预习与教师备课一样,都是在做上课的准备。经过预习,学生知道教材内容,知道问题所在,能带着问题听课。预习是学习的基础。学生只有做到课前预习,才能掌握学习的主动权,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在教学中发现许多学生不爱预习,其原因就是不明确预习的论文导读:
目的。为此,采用对比课来提高学生对预习重要意义的认识,如一节课,在学前预习后再上课,另一节课则不预习就上课,两节课后,请同学们根据听课效果进行比较,从而认识到预习的重要性。之后,根据教材的教学目的,列出预习提纳,指导学生怎样阅读教材,怎样总结重点和难点,如何写预习笔记。在学生初步掌握预习方法后,逐渐让学生自己列预习提纲,自己做课前预习,课上做重点检查。待学生形成一定预习习惯后,进一步启发学生在预习中多思考,多总结,多归纳,从中发现问题,从而把握教材的整体内容。

3.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养成思考问题的习惯

智力的核心是思维,而思维起源于问题。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只有通过思考才能发现问题,而问题的提出又能促进深入思考。要引导学生运用自己的知识去分析理解所观察的现象和教师所讲的材料,揭示事物的联系和差别,找出事物的变化规律。在刚开始学习时,应着重训练学生归纳问题的方法,如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分解反应、化合反应,原子、分子、元素等。在学生具有一定基础知识后,再训练学生综合运用归纳和演绎的方法得出概念的能力。如酸、碱、盐的概念,从组成特点和电离方程式找出它们之间的共同点,从而得出酸、碱、盐的定义。
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各部分化学知识间的联系,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方向去思考和探索问题,拓宽学生的思路。教师要注意对问题的分析和讨论,不画框框,不定模式,启发学生积极思维,敢于探索,善于提出问题,把学生的思维搞活。

三、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九年级学生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思维形式和记忆能力都有待于进一步发展,因此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尤为重要。要使学生对所学过的知识由“会”到“活”,并由“活”到“用”。这个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

1.分析、总结、归纳阶段

这个阶段一般由学生自己独立完成,但教师也要精心指导,使学生将所学知识系统地归纳,整理在一起。在学生全面掌握知识的前提下,对知识作出全面的概括。还要善于发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及其差异作出明确的分类,在一堂课后要小结,在一单元学习后,要进行单元归纳总结。

2.发展、提高阶段

这个阶段重在去挖掘、探索、发挥学生的才智,教师在此阶段应该引导学生有梯度地去思考问题,由低到高、由浅入深、由简到繁、逐层理解、深化提高。教师应指导学生通过积极的思维活动,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即由形象思维到逻辑思维),从而掌握了事物的本质规律,培养学生归纳、推理和判断的能力。
综上所述,兴趣、方法、能力始终是一个化学教学工作者在教学中必须努力的着眼点,是始终贯穿在教学工作中的三个重要方面。它们作为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三个方面,是我们在工作中必须努力探究和认真落实的。
提高初中化学教学质量,要把重视教法和重视学法结合起来;把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结合起;把传统的以讲为主的教学法转变为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从而达到加强基础,培养能力,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