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阐释配子裙带菜配子体培养条件优化及孢子体SSR

最后更新时间:2024-01-1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4645 浏览:108735
论文导读:
摘要:裙带菜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海藻,其营养价值高,市场需求量也逐年增加,而影响裙带菜栽培产业进展的关键不足之一是种苗品质不足。培育新品种是改善裙带菜栽培品质的有效手段。相对于传统策略,单倍体克隆杂交是育苗育种的高效策略。本论文以品种培育为出发点,展开以下三部分实验,以期对裙带菜杂交育种工作提供基础数据。1.日本三陆裙带菜配子体克隆扩培条件的优化实验分两步进行。首先对影响裙带菜配子体克隆生长的温度、光照强度进行优化。温度和光强各设置四个梯度,分别为18℃、21℃、24℃、27℃;2500lx、4000lx、5500lx、7000lx,实验采取完全交叉分组设计,共16个处理。结果显示,光强和温度等环境因素对配子体生长有较大影响,并且两因素有着交互作用,对配子体生长影响也很大,但各单一因素的影响又体现出一定的差别性。21℃、2500lx的条件组合是实验中配子体培养的最佳条件。在培养的第5天到第10天之间,裙带菜配子体克隆的细胞增加率最大,所以可在第10天对配子体进行继代培养,使其保持较高的增加率。在第一步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影响配子体扩培的初始接种密度、培养方式等条件,最终确定日本三陆裙带菜配子体克隆扩培的最适温度、光强、培养方式和接种密度等条件。本实验设置静置、磁力搅拌和充气悬浮三种培养方式,接种密度设置6个梯度,分别为0.1g/L、0.2g/L、0.4g/L、0.6g/L、0.8g/L、1.0g/L,实验采取完全交叉分组设计,共18个处理。结果显示,培养方式和初始接种密度等条件对配子体生长有较大影响,并且两者有着交互作用,但各单一因素的影响又体现出一定的差别性,初始接种密度为0.1~0.2g/L的充气培养条件是配子体培养的最佳条件组合。所以本实验中,日本三陆裙带菜雌配子体克隆扩培的最适培养条件为:温度21℃、光强2500lx、接种密度0.1~0.2g/L的充气悬浮培养。2.海带微卫星引物对裙带菜群体浅析适用性的探讨为获得用于裙带菜种质结构和遗传多样性浅析的微卫星标记,本实验采取近缘物种转移法浅析了15个海带微卫星引物在裙带菜中的运用情况。对38个裙带菜个体进行多样性浅析,结果显示:标记SSR002和SSR115不能扩增裙带菜基因组,位点SSR194能扩增,但不具有多态性,其他12个标记均能扩增裙带菜DNA,且都具有检出多态性,其中9个符合哈迪-温伯格平衡。这9个海带微卫星标记检出的等位基因数为34个,以3到5个不等,平均每个位点扩增得到3.8个等位基因。观测杂合度(Ho)、期望杂合度(He)及多态性信息含量值(PIC)的范围分别为0.238~1.000、0.500~0.692、0.413~0.780,9个位点提供的多态性较高,适用于裙带菜遗传学探讨。3.裙带菜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探讨通过SSR分子标记初步评估裙带菜主产区栽培群体和野生群体的遗传多样性,为裙带菜将来的品种培育提供参考。29对SSR引物扩增出105个等位位点。四个群体的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1.7438~2.0857,多样性指数(H)为0.3810~0.4541,香农指数(I)为0.6211~0.7408,多态性位点比率为93.10%~100.00%。其中多态性最高的是青岛野生群体,P, H, I值分别是100.00%,0.4541,0.7408,多态性最低的是韩国釜山的栽培群体,P, H, I值分别是93.10%,0.3810,0.6211。以群体间的遗传距离为基础,用非加权类平均法(UPGMA)分别构建群体间的系统树图。AMOVA浅析显示,大部分的遗传变异(79.72%)有着于有着于群体内,少部分(20.28%)有着于群体间。GST的值是0.2133,与Fst的值(0.2028)非常接近,基因流(Nm)的值是0.9829,接近于1,这三个值表明群体间的遗传分化程度不高。总体来说,群体内的遗传多样性处于较高水平,而它们之间的遗传分化程度较低。关键词:裙带菜论文配子体论文微卫星论文遗传多样性论文
本论文由www.7ctime.com,需要论文可以联系人员哦。摘要5-7
Abstract7-13
0 引言13-14
1 文献综述14-论文导读:
25

1.1 裙带菜的基本生物学特点概述14-16

1.1 分类地位14

1.2 形态特点14

1.3 裙带菜的生境14-15

1.4 生活史15-16

1.2 裙带菜的经济价值和生态学作用16

1.3 裙带菜在中国的养殖近况16

1.4 裙带菜的种苗培育技术16-18

1.4.1 裙带菜传统的育苗技术16-17

1.4.2 裙带菜的品种培育技术17

1.4.3 传统的苗种培育技术的局限性和新技术的优势17-18

1.5 DNA 分子标记技术概述及其在藻类中的运用18-24

1.5.1 RFLP 标记19-20

1.5.2 RAPD 标记20-21

1.5.3 AFLP 标记21

1.5.4 ISSR 标记21-22

1.5.5 SSR 标记22

1.5.6 SNP 标记22-23

1.5.7 SRAP 标记23

1.5.8 RSAP 标记23-24

1.6 本论文探讨目的和作用24-25

2 三陆裙带菜配子体克隆的扩增培养25-35

2.1 裙带菜配子体克隆培养条件的优化25-29

2.

1.1 实验材料25

2.

1.2 实验仪器及设备25

2.

1.3 实验策略25-26

2.

1.3.1 实验条件的设定25-26

2.

1.3.2 配子体克隆的粉碎26

2.

1.3.3 计数策略26

2.

1.3.4 数据处理26

2.

1.4 实验结果26-29

2.2 不同培养方式和接种密度对裙带菜配子体克隆扩增培养影响29-33

2.1 实验材料29-30

2.2 实验仪器及设备30

2.3 实验策略30

2.4 实验结果30-33

2.3 讨论33-35

2.3.1 三陆裙带菜配子体克隆培养条件的优化33

2.3.2 不同培养方式和接种密度对裙带菜配子体克隆扩增培养影响33-35

3 海带微卫星标记在裙带菜上的通用性探讨35-50

3.1 实验材料35-38

3.

1.1 裙带菜孢子体材料35

3.

1.2 主要实验仪器及试剂35-36

3.

1.3 主要实验试剂36-38

3.2 实验策略38-42
3.

2.1 裙带菜 DNA 的提取38-39

3.

2.2 海带微卫星引物39-40

3.

2.3 PCR 反应系统及程序40

3.

2.4 聚丙烯凝胶电泳及染色40-42

3.

2.5 数据处理42

3.3 实验结果42-48

3.1 PCR 扩增结果及电泳结果42-43

3.2 微卫星位点的多态性43

3.3 群体结构43-48

3.4 讨论48-50

4 裙带菜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探讨50-57

4.1 实验材料50-52

4.2 实验策略52

4.

2.1 基因组 DNA 提取52

4.

2.2 SSR 引物52

4.

2.3 四个裙带菜养殖群体遗传多样性52

4.

2.4 数据采集和统计浅析52

4.3 结果52-55
4.

3.1 群体遗传多样性52-53

4.

3.2 聚类浅析53-54

4.

3.3 群体结构54-55

4.4 讨论55-57
参考文献57-64
致谢64-65
个人简历65
学术成果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