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研讨刍议刍议高校基层党建与和谐校园建设结论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0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9689 浏览:35096
论文导读:建设的各个环节,为和谐校园建设提供组织执行力保障。三、不断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全面引领和谐校园建设(一)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引领高尚校园文化高尚的校园文化建设是大学赖以生存的根基,是大学之间相互区别的个性特征,是当代大学顺应时展的表现。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整个社会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以社会主
摘要 和谐社会的构建离不开和谐校园建设。和谐校园建设为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榜样与示范作用。高校应不断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全面引领和谐校园建设,以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师生关系、教研氛围、校园环境为内涵,使高校成为一个生命健康协调发展的生态系统。
关键词 高校 基层党建 和谐校园建设
高校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居于重要地位。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是促进高等教育科学发展、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根本保证,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然要求。在会见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代表时曾指出:高校党组织要紧紧围绕高校的中心任务,努力创科学发展之先、争校园和谐之优,在高校党组织和党员中进一步营造学先进、赶先进、创先进的浓厚氛围,使创先争优活动真正成为推动高等教育科学发展的强大动力。和谐的校园大环境,是当代青年成长成才的保证,是社会对高校的办学要求。

一、和谐校园建设内涵

高校承担着传承文明、培养人才、提高人口素质、实现现代化的历史重任。和谐社会的构建离不开和谐校园建设。和谐校园建设为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榜样与示范作用。全社会高度关注高校的建设与发展,并给高校的和谐校园建设提出更高标准。构建和谐校园要以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师生关系、教研氛围、校园环境为内涵,使高校成为一个生命健康协调发展的生态系统。

二、加强高校基层党建为和谐校园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一)基层党组织建设为和谐校园建设提供政治保障

高校的党建工作始终是以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最终目的的。和谐校园建设更是为人才培养提供良好的校园氛围。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是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构建和谐社会理念统领校园建设的政治保证。只有坚持加强基层党建,提高党组织的渗透作用,才能坚持高校办学方向,切实为高校的核心工作和改革创新提供领导和推动力量。

(二)基层党组织建设为和谐校园提供组织执行力保障

构建和谐校园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全校师生形成合力,齐抓共管,协调配合。加强高校基层组织体系,全面推进各领域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形成科学严密的组织架构,把全校师生紧密团结在党组织周围,实现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对于和谐校园构建的全面覆盖。高校的师生党员是特别能贡献、特别能负责、特别能负责、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团结的一群人。他们既是和谐校园的建设者和组成因素,有着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他们能深入到校园建设的各个环节,为和谐校园建设提供组织执行力保障。

三、不断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全面引领和谐校园建设

(一)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引领高尚校园文化

高尚的校园文化建设是大学赖以生存的根基,是大学之间相互区别的个性特征,是当代大学顺应时展的表现。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整个社会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以社会主导文化为基础,以学校的价值观为核心,即表现学校发展的文化进步程度和现代化管理水平,也反映着校园文化在社会主导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和谐的校园文化是以和谐为思想内涵,融大学的教育观念、人才培养模式、校园风尚为一体,以高尚的、多样化得文化活动为表现形式,是大学校园建设的灵魂。
在高校中建设和谐、高尚的校园文化,就是要求教工党员充分发挥自身对学生的思想教育的导向作用,结合时代的主题和学校的具体情况,创设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载体,创新机制和载体,引领青年学生共同进步。
大学生党员是青年学生中思想政治素质最为优秀的一个群体,应当要求他们担当政治表率,关心国家大事,带头学习政治理论,积极发挥政治上的优势,实践和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和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论文导读:园精神、塑造校园文化和美化校园进行了较好结合,创建高校地标建筑,成为广大师生传承崇尚科学、弘扬人文精神的重要标志。同时,营造全校师生员工积极参与的氛围,共同参与设计与学校发上一页123下一页
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引领广大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大学生党员积极活跃于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他们身上充分体现着青年学生的朝气与活力。大学生党员应引领青年学生,充分发挥朋辈效应,在培养校园精神和课余文化等各个方面发挥导向与激励、约束与调适、凝聚与辐射的积极引领作用,引领青年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将理论知识与社会实际结合起来,增强服务社会的本领。使青年学生不但是高尚校园文化的受益者,更成为引领校园文化建设的推动者。

(二)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引领融洽师生关系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诺认为,人在基本的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得到满足后,社交需求和尊重需求就会突出出来。这时,每个人都寻求一个自己所归属的集体,在这个集体中获得他人的尊重、帮助、关心和爱护。这些需要如果得不到满足,就会影响员工的精神,导致高缺勤率、低生产率、对工作不满及情绪低落。工作被人们视为寻找和建立温馨和谐人际关系的机会,能够提供同事间社交往来机会的职业会受到重视。
所以,建设和谐校园必须培育师生员工的组织归属感和建立良好融洽的师生关系。师生员工的组织归属感,是指师生员工自觉地将自己看成学校集体的成员并对学校建设和前景产生一种寄托的情感。师生员工满足了这种内心需求,就会把自己的一言一行和学校密切联系起来,形成一股强大的凝聚力,为学校的建设注入澎湃的活力。一所院校的和谐发展,同样离不开师生的和谐关系。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教育根植于爱”,只有真心实意地热爱、关心和尊重每一个学生,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用爱心感化、教育学生,才能得到学生的信任,工作中得到同学们的支持与配合。源于:论文的基本格式www.7ctime.com
现在的大学生,他们远离父母,特别需要我们在生活、学习上关心,使他们感受到家庭一样的温暖。
基层党组织建设中应发挥教工党员“师德标兵”的示范作用,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同时推行“双导师制度”,即作为学生的专业导师,也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基层党支部通过“一对一”结对等形式,组织有热情、有能力、在同学中具有威信及亲和力的教工党员与特殊青年学生直接对话,可以更有效地帮助同学解决身心健康、生涯规划、学业管理、行为矫正、素质发展和日常生活等多方面问题。同时在学生推进感恩教育,将大学生对于良师的感谢传达给教工,进一步促进教师职业价值的自我实现,形成良性的心理激励机制,从而用更加饱满的热情投身于教育事业。

(三)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引领活跃教研氛围

高校为整个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这就决定了高校应当将培养勇于将青春奉献给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壮丽事业的,善于思考、勇于探索、敏于创新的新一代大学生为目标。和谐校园建设必将以创建活跃教研氛围为重要内涵,服务于学校的办学目的和改革创新方向。高校必将以代表性的学科形成学校办学特色,这些学科专业代表着学校的生机、活力以及学校前进发展的最终方向。
高校基层党建应着眼于学科建设并形成特色专业,鼓励全体师生在专业领域有所有建树,为和谐校园建设铺路搭桥。制度上建立科研激励机制,注重专业教师培养,形成科研团队,加快特色学科的形成。
同时大力构建科技创新活动体系,规范大学生科研项目管理。通过教工党支部和学生党支部专业对接的形式,在校园中深入普及、全面活跃学术科技创新活动,进一步指导、吸收广大青年学生参与科研创新,培养专业水平硬、创新意识强、具有市场竞争里的人才。落实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实施澳中的过程管理,进一步鼓励广大青年学生参与创新活动。学生党员要培养勤奋、严谨、求实的学习科研风气,引领广大青年学生努力学习实践,成为专业发展的标兵。

(四)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引领校园生活环境

校园生活环境包括自然环境、景观环境和教育教学设施,是和谐校园建设的硬件条件,是培养师生员工情感归属的物质基础。高校基层党组织应在现有发展状况的基础上,促进校园人文景观设计与学校办学定位、办学特色的有机结合,充分体现人性化的园林建设理念,使之成为课堂空间的延伸。基层党组织应把握方向,将校园精神、塑造校园文化和美化校园进行了较好结合,创建高校地标建筑,成为广大师生传承崇尚科学、弘扬人文精神的重要标志。同时,营造全校师生员工积极参与的氛围,共同参与设计与学校发论文导读:
展相适应的人文景观,源于:免费论文网站www.7ctime.com
打造师生员工情感归属的物质条件。通过校园人文景观设计,创造师生员工身心愉悦的物质和精神环境,促使学校机能得到充分发挥,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得到充分提高,进而培养出合格的高素质的人才。
和谐校园建设始终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注重“以人为本”,即发挥“人”的创造性,也注重“人”的需求。在全方位推进和谐校园建设过程中,基层党组织还应听取师生意见,不断审视、修订目标,结合新任务和新目标,准确着力于实际工作,才能把握正确方向,推进高校的核心工作,办成社会满意的大学。
(作者单位:湖北工业大学经济与政法学院)
参考文献:
孔令梅.和谐校园建设初探[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1(1).
褚志梅,李霞霞,谭俊明,孙维富.论高校党建工作与和谐校园建设[J].潍坊高等职业教育,2010(9).
[3]路建平,李磊.高校基层党组织在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及实现途径[J].中国电力教育,2011年(5).
[4]朱黎,何颖,牛元帅.试论学生党支部在云南师范大学和谐校园建设中的作用[J].思想战线,2010年人文社会科学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