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谈谈重塑全媒体时代编辑理念重塑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2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6031 浏览:118933
论文导读:给人类的所有存在方式带来深刻、全面的变革,也为传播媒介的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突破性改变,一改以往各种媒介各据一方的局面,形成数字化一统天下的世界,信息权力分散了,处处皆中心,无处是边缘,全媒体形态逐步显现。全媒体时代已经来临,报刊业借助互联网开拓自身发展空间,扩张其影响力,许多报刊业的网站获得了快速发展,以报刊业
摘要:全媒体时代,各类媒体都希望在变局中找准定位、发挥优势。全媒体对传统编辑工作也带来了挑战,在采编实践中,编辑应把握全媒体时代的特点与规律,立足编辑工作的核心价值,从编辑理念的重塑着手,从“把关人”向“引导者”转型,从单一文字工作者向综合型传媒人转型,由单一传播模式向传受互动模式转型,使传统编辑工作在全媒体时代有新的发展。
关键词:全媒体;全媒体技术;编辑;编辑理念
1001-8204(2012)06-0158-03
现代信息技术革命快速发展,其深刻意义远远超出了技术层面,正在并继续给人类的所有存在方式带来深刻、全面的变革,也为传播媒介的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突破性改变,一改以往各种媒介各据一方的局面,形成数字化一统天下的世界,信息权力分散了,处处皆中心,无处是边缘,全媒体形态逐步显现。全媒体时代已经来临,报刊业借助互联网开拓自身发展空间,扩张其影响力,许多报刊业的网站获得了快速发展,以报刊业为依托进行的媒介融合,实现了多时空、多渠道、多元化、立体化的全媒体传播平台,渗透进社会的所有角落。例如凤凰卫视在其两周岁之际就开通了凤凰网站,十周岁之时又将中国移动吸收为其大股东之一,启动全媒体发展战略,从单一的电视频道发展到涵盖电视、网站、周刊、出版、广播、教育、影视等全媒体辐射平台。直面全媒体时代,编辑理念必须重塑。
全媒体经历了从多媒体到跨媒体再到融合媒介的逐步演变过程,呈现出传播的信息量更大、速度更快捷、范围更广泛、形式更丰富、主体更多元、渠道更复杂等新状态和新特征。全媒体化过程,就是信息存在形式的数字化过程,所有的一切都可以归之为0与1的两个字符,所有的传播过程都遵循清晰的算法约定,没有例外。所谓数字化,就是将物理世界存在的任意可度量的模拟信息转换成0-1字符串所表达的比特信息,将编码提升为一种权力,将连线升格为一种权力,这一特征不但使信息传播的成本降低、速度加快、形式丰富,更重要的是使各类多媒体实现了融合统一。
学者纳齐森认为,融合媒介是“印刷的、音频的、视频的、互动性数字媒体组织之间的战略的、操作的文化的联盟”,是传媒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所以,全媒体时代可以概括出以下几方面特征:第一,全媒体既包括诸如报纸、杂志、图书等平面媒体,也包括广播、影视、音像、网络、通讯等多维工具,并囊括了视觉、听觉、触觉等全部接受信息的感官;第二,全媒体虽然是多种传播工具和渠道的融合,但也不排斥任何一个单一媒体,只是把它作为其组成元素,以发挥单一媒体及其相互融合的核心价值与优势特征;第三,全媒体受众的覆盖面、传播面很广,传播速度极快,占据着人们社会生活的所有注意力空间,传播无处不有,无时不在,使受众随时都感受到新闻就在身边;第四,全媒体可以根据受众的个性化信息需求进行更加细致的个性化服务,选择最适合的媒体形式和渠道,实现最佳传播效果。
总之,全媒体所具有的媒体活动网络化与数字化、传播主体多元化与融合化、传播路径延伸化与符号化、媒体受众碎片化与分众化、媒体形态两极化、产品多媒体化、终端移动化、职能社会化等特点表明,它已经不单单是一个媒体的概念了,而是代表着一种全新的媒介。当前情况是,传统媒体担心被取代甚至逐步消亡,却又憧憬着新变革与新机遇,而新媒体在快速发展中也面临着诸多困难,因此,各类媒体都希望在变局中寻求突破、找准定位、发挥优势,成为全媒体产业格局中不可替代的一部分。
全媒体时代的报刊业与传统业务有着本质不同,是一个全新的挑战,但很多编辑对全媒体的认识还很片面,在采编方面如何把握其规律,是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我们说,“全媒体”并非“纸质媒体的全手段出版发行”,更不是简单的报网融合或各种媒体的简单相加,而是不同形式和功能的媒体在更广领域和更深层次相互融合、互动、互补、互促,进而在不同领域、不同时空、不同受众中形成不同传播力和影响力的传播新形态。可以预见,传统的报纸杂志在不远的将来,不仅仅是平面的、静态的,而且是立体的、动态的,也会有声音、图像和色彩等其他新媒体所具有的形态,成为真正意义的全媒体。
在全媒体时代,编辑工作面临着新的考验:第

一、全媒体技术正在改变着传统报刊业的传播内容,编辑的信息加工能力面临考验。

全媒体技术的发展,突破了传统媒介以文字、图像、声音等单一报道形论文导读:、无限上网等都满足了全媒体移动形态的要求。编辑与受众都能随时随地大容量快速上网,为传统报业提供新的机遇。最终决定媒体生存的是内容,当今信息化的时代,新闻传播开始从媒体中心的模式,转向以用户为中心的模式。用户不但要求与媒体互动,还会直接参与媒体的内容生产。如何适应这些新要求,是编辑面临的新挑战。美国学者
式为主的局限性,涵盖了所有媒介技术,包括文本、图像、动画、音频、视频等一系列技术的融合,新媒介内容的链接比传统媒体更便捷,超文本打破了人们惯有的线性阅读习惯,打破了思维的逻辑轨迹,海量的全媒体信息更加丰富、生动、形象,无论声音还是视频、无论数据还是照片、无论艺术还是新闻,任何形式的多媒体讯息,都可以全球发布、传播,所有信息都有被链接的可能性,链接是以网络为代表的全媒体最有力的武器,超文本是网络的精髓。这里,受众都是主体,是不被控制的、完全积极主动的。全媒体提供了非常广阔的自由信息空间,全媒体传播的即时性、广泛性和互动性是以往任何传统媒体都很难具有的,在这种全媒体特性的影响下,编辑必须擅长或有能力处理、加工大量信息,对很多信息必须及时做出反应,需要正确表达立场、观点、态度等。

二、全媒体技术改变了传统媒介的传播模式,编辑的“把关人”角色面临考验。

全媒体技术改变了传播的模式,从过去媒体自上而下的、由少数资源控制者集中控制主导的体系,转变为自下而上的、由广大受众集体智能和力量主导的体系;过去的消费者是被动的,而全媒体受众是主动的;过去的拥护是可以预期的,停留在媒体机构指定他们停留的地方,而全媒体受众则是迁移性的,对各种媒体的忠诚度日益降低;过去的媒体消费者是彼此分开的个人,而全媒体时代受众具有了更多的社会交往关系;过去的用户是寂静和看不见的,而现在的全媒体用户诸如网民却可以发出很多声音,构成了公共舆论空间,呈现出人类传播史上最大限度的传播自由,每个人都可以发表对任何事情、任何现象的看法,既是传播者又是信息的接受者,改变了过去单向度的传播模式,演变成了双向互动交流的沟通形式。传统意义上的内容生产者已经扩大了,不但包括编辑记者,还包括广大消费者、受众,全媒体传播的传受不分、两者合一的传播方式颠覆了传统编辑“把关人”的角色定位。即使传统媒体采取各种方式加强与受众的互动,但编辑依然处于传播链核心,依然是内容的绝对“把关人”,而全媒体时代对“把关人”的角色、功能、地位、作用带来了新挑战,对技术的依赖性、受众多层次的阅读需求、参与的互动性要求、非线性组织方式及其呈现形式的多样性等,特别是海量信息聚集、质量层次不齐、缺乏成熟规范的环境下,更需要编辑在传统采编的基础上发挥策划、组织、提炼、解读等赋予新内涵的把关人作用。第

三、全媒体技术改变了传统媒介的传播渠道,编辑的工作方式面临考验。

在全媒体时代,报刊编辑的内涵和外延在不断扩大,视频新闻已成为主流样态,依托传统媒体创办的各类网络电视台、手机电视台等陆续出现,网络平台和移动终端成为传统媒体迎接挑战的主要传播渠道。在传统报刊业,编辑只需要为某种报刊提供文字、图片等内容,而全媒体环境下,编辑所要提供的内容往往包含着音视频等多种叙事方式的文本,编辑的角色和工作方式发生了改变,因此,对编辑的要求也有所改变。全媒体时代的叙事方式与传统报刊叙事方式不同,更多视频报道需要与技术同步,既要把握图像的视觉表达方式,使之与文字、图片等互补而非重复,还要转换报道的思维方式,摆脱以文字作为思考依赖的传统方式,形成以音视频表达新闻的新方式,还需要充分利用多媒体受众上传的各种信息来进行再加工或再整合,作为传统媒体的重要内容加以利用和开发。又如,移动阅读和移动传输成为全媒体时代信息传播与接受的主要方式之一,报刊业的全媒体化过程,某种程度上也改写了传统时空观,“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就是这种状态,移动化的媒介呈现成为传播方式的主流,移动通讯、无限上网等都满足了全媒体移动形态的要求。编辑与受众都能随时随地大容量快速上网,为传统报业提供新的机遇。最终决定媒体生存的是内容,当今信息化的时代,新闻传播开始从媒体中心的模式,转向以用户为中心的模式。用户不但要求与媒体互动,还会直接参与媒体的内容生产。如何适应这些新要求,是编辑面临的新挑战。
美国学者菲利普·迈耶曾大胆地预言,到2043年,全美的最后一张报纸将消失,他还进一步指出:“今天的消费者已不像19世纪自给自足的农民那样仅关心有足够的东西吃。他们现在关注食品的口味、质地和营养成分,甚至包括包装的便利性……今天的信息如此浩如烟海,搜寻和发送信息的技术相对而言变得不那么重要了,而重点则转向了培养使信息产品更吸引用户和让他们更满论文导读:
意的能力。与新闻报道相比,编辑工作变得更加重要。”复旦大学新闻系李良荣教授认为,网络时代一个合格的新闻人应该关注五大新视角,即“比信息更重要的是信息的解读,比事实更重要的是事实的真相,比专业技术更重要的是新闻素养,比新闻传播学更重要的是其他学科的知识,比上述一切更重要的是社会责任”。所以,全媒体时代使编辑工作面临一些新问题,与传统媒体对编辑的要求有一定区别,但其核心价值是不会改变的,需要的是在传统媒体的基础上,以媒介融合为手段,从战略的高度进行编辑理念的重塑。

一、“把关人”向“引导者”转型。

在全媒体时代之前,作为传统媒体的报刊、广电等无疑承担着向广大受众传播信息的核心作用,鉴于版面、时空的限制,哪些信息可以发布、如何发布,版面如何安排、时间如何控制、如何组织报道方式等,都经过周密策划、谨慎选择,才将最终审核把关过的内容传播出来,达到预期的传播效果,具备了一套完善的编辑审核把关制度。这种编辑具备的“议程设置”的把关人职责,受到全媒体的挑战,需要编辑转换工作思路,不仅要继续发挥传统媒体“把关人”的职能,还应该充当媒体与社会舆论的“引导者”。
在全媒体时代,“把关人”依然是编辑角色的基本定位,但更要发挥好“引导者”的作用。当受众沉浸在海量的、开放的信息空间难辨真伪、无所适从之时,编辑应该能够对很多信息及时做出反映,在选择信息的基础上发挥组织、升华与解读的作用,能把信息挖深做透,力求丰富实用,追求深度广度,既分门别类、面面俱到,又深入精细、透彻专业。同时要具有多种处理信息的能力,如整合力、解释力、准确力等。整合力——对信息作好过滤、提炼、修饰、分类、打包处理,强化加工信息内容的职能,通过对信息的整合,提升内容产品的品质和价值,尽量做到内容独家、角度独家、观点独家,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深,促成产品链和价值链的生成。解释力——发挥新闻舆论的导向作用,全媒体时代的竞争更多是从报道权转向解释权,编辑可通过对信息的深度挖掘、背景补充、题材扩展等来增强对报道内容的解释力,加强专题报道、深度报道,加大策划力度,多角度挖掘内容背后的深层价值,突显自身特色和内涵,有效避免同质化。准确力——更多元的信息渠道,更复杂的信息呈现,要求编辑不仅要具有多媒体的编辑技能,要具有适应不同媒介形态、不同用户需求的差异化编辑策略,更要根据用户的需求生成不同形态的报道,从而更好地发挥媒体的导向作用和影响力。

二、单一文字工作者向综合型传媒人的转型。

传统媒体所要求的复合型人才一般是指既懂新闻业务又懂经营者,而对于全媒体来说,复合型人才有着不完全一致的内涵。较高的政治素质、丰厚的知识贮备和过硬的专业素养是任何编辑所必须具有的基本功,但仅具备这些还不足以成为一名合格的编辑,全媒体的特点决定了编辑所需要具备的综合型素质,拥有多种能力的全媒体编辑正在成为新宠。
其一是敏锐的信息知觉能力。全媒体快速、海量的信息需要编辑能够以最新的内容、最快的速度体现在版面和网络上,而这些信息对于传统媒体来说还属于缺乏组织的初级产品,需要编辑从中敏锐判断其价值,理性选择,以最合适的形式传播出来。
其二是娴熟的综合策划能力。报刊策划是自身影响力和号召力的试金石,同时也是培育自身社会影响力的有力武器。目前报刊的策划活动已经超越了传统的引导舆论、倡导精神、传递信息的意识教育范畴,而成为媒体自身建设的一部分,是媒体不可丢弃的“第二战场”。随着报刊出版业竞争日趋激烈,迫使编辑走向市场,宣传产品推销产品,身兼编、发等多重任务,逐渐形成以市场和读者需求为中心的经营观念和经营方式,策划成为经营活动全过程的中心环节和关键工序,决定着报刊社人、财、物等资源利用的效率和效益,更使得编辑的创造性劳动逐渐体现出来。
其三是高超的采编多媒体设备使用能力。传统媒体时代,编辑的分工较细,文字、美工、校对、排版等并不交叉,而全媒体时代的信息联结不再是线性的,而是立体的、网状的、发散的超文本结构,对编辑的要求常常是身兼数职,还需要依托计算机及其网络、依赖更多的采编设备与技术的支撑,熟练驾驭搜集、发送、处理各式文本、照片、图表、动画、视音频等材料,其中也包括由这种多媒体能力内定的多语言符号的编码解码能力。其于此,必须打破“术业专攻”的思维定势,打破编辑岗位的壁垒,由“一专”向“全能”发展,发挥全媒体优势。

三、单向传论文导读:

播模式向传受互动模式的转型。
传统媒体多为单向传播,受众被动接受传播内容,“话语权”掌握在记者、编辑手里,编辑往往容易忽视受众的互动参与性,而全媒体时代,打破了传统的单向“传-受”模式,任何形式的信息都可以自由、无限传播,受众也都是传播主体,是不被控制的、完全积极主动的,他们可以随时随地不受任何条件的限制而与他人互动,这种传播的即时性、广泛性和互动性是以往任何传统媒体都很难具有的,在这种全媒体特性的影响下,编辑必须擅长或有能力处理大量的信息,对很多信息必须及时地做出反映,编辑过程更加突出互动性与受众参与性,特别需要在与受众的互动性上下工夫,以实现受众进行舆论监督的权利。很多传统媒体像电视、广播、报纸等,都通过开辟各种即时互动交流的栏目、微博留言、听众等,加强与读者的相互沟通交流,增强读者的主动参与意识和兴趣,增进传受双方的理解,不失为适应全媒体要求的有效方法。
总之,全媒体时代的来临,使传统的编辑工作面临新的考验,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课题,全媒体时代的非线性、数字化、移动化、自我组织性等,使得传统编辑开始反省基于传统媒体而形成的理念的缺陷,思考如何适应全媒体时代的特殊要求,如何提高自身素质,如何坚守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如何更新观念、重塑新的编辑理念,真正地切实发挥引导舆论、服务社会的作用。
(责任编辑 郑良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