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论世上海世园区志愿者跨文化交际能力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1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1409 浏览:45820
论文导读:定义为“与来自其他文化的成员进行得体、有效交际所需具备的知识、动机与技能”BrianH.Spitzberg指出,“ICC的判定是认定某一行为在给定环境下是否得体、有效。”Gudykunst从交际学的角度出发,把ICC组成要素分成了不确定性控制和焦虑控制,形成了焦虑与不确定性控制(AnxietyandUncertaintyManagement)理论。Martinand
[摘要]以Byram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理论框架为理论依据,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对上海世园区大学生志愿者进行了跨文化交际能力测试,并从中随机选取30人进行了访谈。调查结果显示:(1)世园区大学生志愿者具有一定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但对某些文化和交际知识缺乏了解,从而导致交际失误;(2)对待外国文化持开放、接纳的态度,但仍然对某些外国风俗、习惯不理解;(3)在技能的掌握上,特定的真实情景中进行跨文化交流的能力较欠缺。文章最后针对调查结果提出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学改革建议。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能力 园区大学生志愿者 大学英语教学 现状调查
一、引言
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于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在上海举行,此次博览会参展国家和国际组织已超过240个,世界各地数以千万计的观众聚集于上海世,参观交流。世博局数字显示大概有8万世园区志愿者将参与到世之中,其中90.6%为在校大学生。他们将在上海世园区内自愿无偿地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服务项目主要包括信息咨询、参观者秩序引导协助、接待协助、语言翻译、残障人士援助、媒体服务、活动及论坛组织协助、志愿者管理协助等。跨文化交际能力是指在一定的情境之中发生的得体有效的行为,需要具备丰富的知识、合理的动机和有技巧的行动。良好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世园区志愿者与来自世界上不同文化,国家的人们进行交流,成功提够服务的关键。世园区志愿者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与外国游客交流的成败。本文对园区大学生志愿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进行了调查,分析了其跨文化交际能力状况,并提出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建议,以期为今后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和大型会展活动志愿者培训提供帮助。

二、跨文化交际能力研究概述

在过去的20年间,许多学者对跨文化交际能力从各种角度展开了研究。陈国明认为跨文化交际能力是指“在特定环境中有效、得体地完成交际行为以获得预期回应的能力”。 Wiseman将跨文化交际能力定义为“与来自其他文化的成员进行得体、有效交际所需具备的知识、动机与技能”[3]Brian H. Spitzberg指出,“ICC的判定是认定某一行为在给定环境下是否得体、有效。”[4]Gudykunst从交际学的角度出发,把ICC组成要素分成了不确定性控制和焦虑控制,形成了焦虑与不确定性控制 (Anxiety and Uncertainty Management)理论。Martin and Hammer从社交技巧的角度认为ICC包括交际功能行为、言语和非言语行为以及谈话控制行为。Ting-Toomey认为跨文化交际能力应涵盖认知、情感、行为这三个方面。Spitzberg和Cupach指出,交际能力模式的三要素是知识、技巧、动机。[5]陈国明提出的个性强度、交际技能、心理适应、文化意识可以被包含于动机和技能两个方面之中。此外,陈国明也提出“知识也应该成为在考虑ICC组成的要素之一”。
Byram从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的角度出发,在外语教学的框架下构建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模式。他认为交际能力构成模式包括知识、态度和技能三个方面。[6]要与来自另一国家或另一种文化的交际者交流,必须要具备最基本的相关知识,即自己文化以及交流者文化中有关社会群体及其文化产物和行为的知识,具备人际交往和社会交往一般过程的知识。同时成功的交际需要达到有效的信息交换和良好关系的建立与保持。这两个方面都需要依靠态度因素。对待外国人与其他文化的态度以及有无交际意愿也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交际的成败。知识和态度因素是前提条件,交际过程中表现出的技能也是决定交际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 Byram将技能分为理解与建立联系的技能和发现与交际技能。[6]前者是指分析自己国家文化信息和其他国家文化信息以及将两者建立某种联系的能力;后者是指在交际或非交际环境中发现某些文化信息的能力。

三、跨文化交际能力调查

本调查的目的是为了解上海世园区大学生志愿者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状况,以及上海世园区大学生志愿者在哪些方面存在跨文化交流障碍。通过分析调查结果,剖析我国外语教学中跨文化教学中的不足并提出改革建议。本调查运用定量研究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采取测试卷调查和访谈两种方式。首先在By论文导读:petence.InSamovar,L.A.&Portef,R.E.(Eds).InterculturalCommunication:AReaderNinthEdition,(P375-387).Belmont:WadsworthPublishingCompany,2000.Spitzberg,B.H.,&Cupach,W.R.Interpersonalcommunicationcompetence.BeverlyHills,A:Sage,198

4.Byram,M.TeachingandAssessingInter

ram跨文化交际能力模式的基础上编制《跨文化交际能力测试卷》并设计了访谈大纲。测试卷全面覆盖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知识、态度和技能三个方面。根据因素分析和信度分析的结果,本测试卷对Byram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各个维度都具有较好的效度指标。调查分两步进行,首先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对上海世园区200名大学生志愿者进行了测试而后随机对其中30人进行了个人访谈。

1.调查内容

1)《跨文化交际能力测试卷》内容
此调查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测试卷》多采用多项选择题,共100题,分四部分:文化知识问题,交际知识问题、跨文化态度问题以及针对技能测试的情景问题。
2)园区大学生志愿者访谈大纲
①你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对跨文化交际知识是否关心,为什么?
②在英语教学过程中,你的英语老师是否给学生介绍与课文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采用什么方式介绍?
③你通常喜欢通过哪种课堂活动方式学习跨文化交际知识?
④你喜欢阅读或观看与西方文化有关的书籍或电影等视频资料吗,大多涉及哪些方面的内容?
⑤你有外国朋友吗,你经常采用什么方式与他们进行交流,交流的内容是什么?
⑥在与外国游客进行交流的过程中,你是否感到焦虑,为什么?
⑦如果与外国游客进行跨文化交流时发生交流障碍,你认为原因是什么?
⑧在世博园区上岗前,你进行过相关的跨文化交际方面的培训吗?具体实施情况怎样?基金项目: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研究》(201203153)部分成果
[参考文献]
Lusting, M. & Koester, J. Intercultural Competence: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across Cultures (2nd) [M]. New York: Harper Collins College Publishers,1996.
Chen, Guoming.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Competence: Some Perspectives of Research [A].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Eastern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Philadelphia, PA, April 1990).
[3]Wisemen R.L.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Competence [A], In. Gudykunst, W. B. (Ed).Cross-Cultural and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C].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2003.
[4]Spitzberg B. H. A Model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Competence [A] .In Samovar, L.A. & Portef, R.E. (Eds).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A Reader Ninth Edition[C],(P375-387). Belmont: 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 2000.
[5]Spitzberg, B.H.,&Cupach,W.R.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competence [M]. Beverly Hills, A: Sage,1984.
[6]Byram, M. Teaching and Assessing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M]. England: Multilingual Matters Ltd, 1997.
[7]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基本要求”项目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
[8]Damen,Louise.Cultural Learning: The Fifth Dimension in the Language Classroom [M]. CA: A论文导读:ddison-WesleyPublishingCompany,1987.Moran,ParickR.TeachingCulture:PerspectivesinPractice.Beijing:ForeignLanguageTeachingandResearchingPress,200

4.(作者单位:白求恩医务士官学校基础部河北石家庄)上一页123

ddison-Wesley Publishing Company,1987.
[9]Moran,Parick R.Teaching Culture: Perspectives in Practice[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ing Press, 2004.
(作者单位:白求恩医务士官学校基础部 河北石家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