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简论贯彻《生活与哲学》教学中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深思

最后更新时间:2024-01-2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1476 浏览:138080
论文导读: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新概括。三个“倡导”用24个字,分别从国家、社会及个人层面高度凝练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思想政治课是中学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认真贯彻落实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学过程,是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应有之义。
统观《生活与哲学》,可以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内容可谓比比皆是。以笔者之见,不妨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几个层面去寻找《生活与哲学》教材中与之密切关联的具体知识点,再运用具体的哲学知识去分析与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效果比较好。
首先,从国家层面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概括为“富强、、文明、和谐”八个字,它们具有极其丰富的哲学理论依据。
第一,对富强的追求,体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最大国情,是从国情出发提出的总体目标,这充分体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哲学方法论原则;富强并不只是经济上的,理应还包括经济以外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方面面,这充分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全面观;富强尽管有阶段性的目标,但其是一个永无止境的的追求过程,没有最富强,只有更富强,这又充分体现了实践活动的社会历史性,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等等。
第二,对的追求是中华民族百年来孜孜以求的一个重要目标,当今更是一个不断追求与崇尚的时代,没有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我们可以结合《生活与哲学》第三课第一框“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中对“文艺复兴运动、欧洲启蒙运动中的哲学思想”的追述,对学生进行思想的教育;可以结合《生活与哲学》第八课第二框“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中 “为什么袁世凯、张勋复辟会最终失败”这一问题的追问与分析,得出“那种反潮流的专制行为不得人心、必然失败”的结论,培养学生“政治必定取代专制统治”的信念;可以用事物发展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这一哲学道理分析近代中国艰难曲折的进程,再结合当代中国政治发展取得的光辉成就,帮助学生树立意识、坚定信念等等。
第三,文明是指人类所创造的财富的总和,现阶段文明涵盖了丰富的内容,包括物质、精神、政治、社会、生态等方方面面,所以对文明的理解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辩证法的全面观,绝不能犯片面的形而上学的错误。党的十八大在以往对文明高度重视的基础上,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更加强调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之中,形成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大建设。这五大建设是一个相互影响的有机整体:经济建设是根本,政治建设是保障,文化建设是灵魂,社会建设是条件,生态文明建设是基础。而建设生态文明,又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这些都充分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与发展观;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列入重要议题,这在历次党代表大会政治报告中是第一次,这足见我们党对生态环境的重视,是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这体现了从实际出发,抓主要矛盾等哲学道理。另外,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也体现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新的发展理念,这体现了我们尊重自然界的客观性,按客观规律办事等哲学道理。
第四,和谐一词综合了传统文化中“和”的因素,同时又有重要的当代价值。说明从纵向来看,事物联系呈现出的是前后相继的历史联系,新事物对旧事物的否定决不是全盘否定,对旧事物中的积极的合理的东西必须继承与弘扬,并结合时代精神补充新的内容、充实新鲜血液,这也充分体现了创新精神;和谐并不是意味着没有社会矛盾,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我们不能幻想一个无矛盾的社会的存在,我们正是在承认矛盾、揭露矛盾、分析矛盾、解决矛盾中不断促进社会的和谐,构建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另外,共性寓于个性之中,并通过个性表现出来,没有个性就没有共性,同时个性也离不开共性,不包含共性的个性事物是不存在的。因此和谐也并不意味着只有共性没有个性,并不是只有高度统

一、而没有个性的张扬与发展,我们追求的应该是“和而不同”。

其次,从社会层面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概括为“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八个字,这八个字本身也具有极其丰富的哲学理论依据。
第一,自由指的是由自己作主,在法律允许范围之内不受限制和约束的意思。对学生进行自由观念自由意识的教育也是公民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在《生活与哲学》的教学中,我们可以结合以下一些内容对学生进行“自由意识”的教育:结合第一课引言部分内容的教学培养学生的主体自由意识。该引言中指出,人的生活应该是经过思考、有明确目标的有意义的生活,人们要想生活得有意义、有价值,就应该对自己生活其中的世界和生活本身进行审视和思考。这其实就是告诉我们,人要有主体意识和自由意识;可以从“文艺复兴运动、欧洲启蒙运动中的哲学思想”中让学生体会其中的自由精神的可贵之处;可以结合“意识的本质”的教学,让学生思考分析教材中运用的17世纪法国哲学家帕斯卡尔的名言:“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因而,我们得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这里可以借此培养学生的自由意识及自我理性意识等等。
第二,平等指人们在社会、政治、经济、法律等方面享有相等待遇,泛指地位平等,如平等互利、男女平等、师生平等、官兵平等等。在《生活与哲学》的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平等教育的具体知识内容大致有以下几个角度:可以结合“真理的客观性”这一内容的教学对学生开展平等观念的教育。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同,每个人的知识结构、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不同,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但是,其中只能有一种正确的认识,即真理只有一个,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可以结合“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教学对学生开展平等意识的教育。教材指出,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既包括普通个人,也包括杰出人物。在我国现阶段,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都属于人民的范围。由此可见,只要我们是人民群众,那么大家都是历史创造者中的一员,都对社会发展起作用,从这一点上来讲大家都是平等的一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