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论浅析现代儿童房设计中情感体现如何

最后更新时间:2024-01-3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6775 浏览:72260
论文导读:
摘 要:对于上世纪70年代末的普通人来说,生活条件的有限,孩子的童年时代几乎没有多少真正属于自己的空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很多儿童都有了自己独立空间,儿童房的装修愈来愈受到人们关注。同时情感和认知是密切联系的,情感对儿童的认知活动及其发展起着激发、促进作用或抑制、延缓作用。因此,在儿童房设计中不仅要提高儿童房的生活质量、创造美好的生活居住环境,而且更应该注重情感的体现。
关键词:现代;儿童房设计;情感
1005-5312(2012)33-0232-01
随着社会对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的重视,家长们越来越注重孩子心理健康的发展和成长过程,所以在儿童房设计过程中征求一下孩子的意见十分必要。对孩子来说,房间是他们休息、玩乐、学习、展示的综合空间,孩子亲自参与儿童房设计可以培养孩子对生活的热爱。设计师要根据小孩的个性、喜好、梦想等因素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从多方面考虑。除了艺术性、环保性等一般的家居设计原则外,儿童房的装修要做到从采光照明,色彩调节,空间的功能划分和调整发展,家具的舒适安全度和房间的细节装饰等方面来设计。

一、现代儿童房设计中的情感与空间的功能划分和调整

对儿童来说,他们的成长空间应该是一个独立的天地,他们需要舒服的单人床休息,需要宽大的桌子学习游戏,需要一定的空间储放玩具,书本和杂物,更需要宽敞的空间让他们自由发挥。儿童一旦拥有自己的房间,才会对家更有归属感,更有自我意识,空间的划分使儿童更自立。儿童房作为孩子的主要生活半径,内部的环境布置就显得分外重要了。一般儿童房的面积不会太大,家长要刻意从功能上分出静、动区,即游戏空间、学习空间和休息空间区分开,每一部分最好有灵活的空间布局,如一些简单的桌子和储物柜,让孩子自己处理和摆放玩具和学习用品等,可以从小培养孩子的条理性和创造性。

二、儿童房设计中的情感与色彩

(一)现代儿童房墙面色彩对儿童性格心情的调节作用

根据实验心理学的研究,人随着年龄的变化,生理结构也发生变化。色彩所产生的心理影响随之发生变化,据统计:儿童大多喜爱清晰、明亮的色彩。合适的色彩可以丰富孩子的想象力、平静孩子的心情,色彩的语言性能对孩子的性格起到调节作用。红色是儿童最早喜欢的色彩,可以激发孩子的热情,培养孩子具有天真、好动、积极向上的个性。具有健康、明亮、温纯的感觉。喜欢的儿童一般都具有活泼,快乐,单纯的心理状态。一些性格内向,体弱多病的儿童可以多用红色和装饰房间。绿色引发孩子对大自然的向往,喜欢绿色的儿童常表现出一种清新的活力。蓝色是梦幻的色彩,喜欢蓝色的儿童充满着希望和幻想。绿色调和蓝色调为主的房间显得平和而安宁。好动、易怒的小孩可选择蓝色、绿色和白色装饰房间。

(二)现代儿童房灯光色彩使儿童克服摘自:毕业论文小结www.7ctime.com

恐惧心理
在灯光的使用时,切忌用怪异的造型和阴冷的色调。因为这些色调会使幼小的儿童产生可怕的联想。儿童房的灯光环境,与卧室所强调的“温馨”感不同,应充分考虑到孩子的个性特点和成长的需要。孩子在光线充足的房间里会觉的心情愉快,也利于培养孩子乐观、开朗的性格。一般儿童房的照明度要比成年人房间高。总之,我们只有了解儿童对色彩的感知规律,才能在儿童房设计中合理使用色彩调节儿童的心理,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地成长。

三、现代儿童房设计中的情感

(一)现代儿童房独特的造型诱发儿童的想象力

在儿童家具的设计上,要充分适应儿童的特点,为给孩子营造一个身心完全放松、无拘无束地起居、学习、嬉戏的小天地,应尽可能减小家具所占空间,在选择时宜侧重它的多功能性。设计成可以自由组合,灵活多变的儿童家具。此外,家具的设计应增添有利于儿童观察、思考、游玩的成分。同时家具外形可带有启发孩子想象力的属性,如床像汽车、写字桌像积木等。在卧房空间里发挥他们天马行空的奇思妙想,让他们探索周围的小小世界。

(二)现代儿童房精心的饰品触动儿童的温馨情感

每个人对童年的回忆会具体到一些小的饰品,如一个小弹弓,一本连环画,一个泥娃娃等,对儿童房气氛的营造有很好的作用。一个充满装饰品的房间必定是温馨的、具有生活情趣的。
儿童房的装饰对孩子影响很大,很多时候不被中国家长重视的,男孩有男孩的特征,女孩有女孩的喜好,如果论文导读:
硬要把男孩的房间用蕾丝装点布置,男孩子的特性不能被正确地引导和发展,难免会产生一些性别和性格的错误导向。女孩的房子则充满了温馨和浪漫,仿佛到处都装着小秘密,可大量运用布艺等软装饰品。其中儿童房的配饰是以功能性为主,尽量为孩子留有发挥自己想象的空间,这样既加深了孩子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又给予了孩子自由、嬉戏的宽敞空间,使他们在玩乐中得到想像力与创造力的诱导。
参考文献:
梁思成全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