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探究审美中国当代雕塑审美创作谈

最后更新时间:2024-01-2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1280 浏览:46304
论文导读:我们并非要求创作者不顾及大众的审美需求,而是考虑到具有媚俗因子的文化较容易为大众所接受,这就在客观上要求创作者具有很强的群体适用性。许鸿飞的作品就恰恰说明了这一点,他的“胖女人”作品独创性就在于他从日常大家所规避的“胖”这一主题出发,创造出以“胖女人”为主要内容的作品。中国的雕塑应该树立起自己的民族
[摘要]许鸿飞是中国当代雕塑大家,他的作品以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造型为中国雕塑界开启了新的创作途径。本文主要以许鸿飞的作品为载体,从三个方面来探讨中国当代雕塑创作者在进行审美创作时所具备的情态,以期引领当代的雕塑创作者创造出具有“灵魂”的作品。
[关键词]当代雕塑 审美创作 许鸿飞
[]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11-0039-01
在中国传统雕塑发展历程中,中国的雕塑艺术显现出它独有的艺术魅力。许鸿飞作为当代雕塑界的一朵奇葩,他的雕塑作品,内容题材十分广泛。城市环境雕塑《幻影》《天地之间》和“肥雕塑”系列作品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不仅丰富了我国当代雕塑的内涵,而且为我国当代雕塑创作指出了一条新的途径。

一、艺术的生命:在于创造

许鸿飞的雕塑作品无论是城市环境雕塑还是他的“肥女人”系列都反复强调主体的创造性。当然在现代雕塑创作中,不可避免要注入诸多时尚符号,是为丰富现代雕塑创作的表现方式,但是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其中最主要的表征可概括为——媚俗。我们并非要求创作者不顾及大众的审美需求,而是考虑到具有媚俗因子的文化较容易为大众所接受,这就在客观上要求创作者具有很强的群体适用性。许鸿飞的作品就恰恰说明了这一点,他的“胖女人”作品独创性就在于他从日常大家所规避的“胖”这一主题出发,创造出以“胖女人”为主要内容的作品。
中国的雕塑应该树立起自己的民族风向标,盲目模仿、随意添加所谓的“抽象”元素,满足观众猎奇的心态,这些都是在创作中要不得的。因为这样创作出来的作品缺乏或者几乎没有任何的艺术魅力。以许鸿飞创作材料的独创性为例,他用翡翠去演绎自己的作品,使雕塑作品产生很多意想不到的效果,以期寻求某种突破。他以自己的实践即“翡翠”系列证明了在创作中所需要发挥自己的独创性,由此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

二、审美创作:雅俗共赏

我们在品评许鸿飞作品时,很明显的特征就是雅俗兼具。这一特征始终存在于整个创作阶段当中。
首先是创作主体应该以中国传统雕塑为基础。许鸿飞个人认为“胖”其实是另一种生命情态的美,他在描述胖女性时,主要是她们日常生活中一些再普通不过的场景,内容涉及到聊天、运动、拔河、称重等,这是他作品的“俗”的一面,但是艺术毕竟不是生活,而是生活的高度浓缩和提源于:论文标准格式范文www.7ctime.com
炼。《地母》描述一位很胖的母亲在土地上舞蹈,她自身的美感与土地的厚重是合拍的。母亲和大地之间形成的节奏感是这件作品内在的精神。从富有广州本土语言情调的雕塑《肥福》《肥二代》《四喜》等来看,体现出他“俗”的一面,同时也体现出他的本土情结,这又是他作品艺术层面上“雅”的一隅。
在创作完成阶段,也是重新建构起一座从艺术创作到艺术欣赏的桥梁。如果失去形而下的理念,失去读者,作品束之高阁,只能品位虚空。创作者作为精神文化的人文灵魂和审美尺度,强化其文化和审美品格,并使之进行以符合普遍人性的艺术实践,体现时代和民族精神。

三、当代雕塑创作主体应该具备的审美品质

一种社会风气的改变不可避免地会改变艺术的审美取向。“本真”是作家创作的灵魂,是作者与作品总的风格和魅力之所在。当代雕塑创作者要从创作实际出发,摒弃“俗”的观念,调整自己的创作心态,诚如雕塑大师许鸿飞所说的“喝喝红酒、抽抽雪茄,可以让我在无拘无束的状态下进行思考”,让思维能够自由驰骋,实际上是孔子所主张的艺术的本质在于“游于艺”的精神的延伸。这就和许鸿飞反复强调“艺术是不能传授的,但是技术可以。然后要成为一个艺术家,靠的不是技术”的观念不谋而合。
在当代,艺术的功用在于审美。中国最早的雕塑体现的是中国传统雕塑的精神文化,融合独立风格的、民族性的、东方性的雕塑,它的精神将使其超越庸俗,直接表达的是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化特质。现代雕塑创作理念和创作灵感也是基于对现实生活的反映和提炼,毫无疑问,任何一种文化积淀都是时代因素、个性因素等交互影响的产物,对现代雕塑的创作无论在理念上还是在思维上都具有开启的影响,对我们今后的雕塑创作也指明了方向。
在当代充斥多元因素的社会中,涌现出了大批的雕塑新秀,但是这对于雕塑创作队伍的发展和壮大来说还远远不够。我们期待当代的雕塑创作主体能够秉持一颗追求“完美”心态,来为我们论文导读:文献】袁自龙.基于多样化材料的现代雕塑艺术形式.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9).王朝闻.雕塑雕塑.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陈瑞林.中国现代艺术设计史.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童庆炳,程正民.文艺心理学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

1.王德利,刘统泉.意象于图式意蕴于理念——中国传统雕塑

创造更多能够反映民族“灵魂”的优秀作品。
【参考文献】
袁自龙.基于多样化材料的现代雕塑艺术形式[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9).
王朝闻.雕塑雕塑[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3]陈瑞林.中国现代艺术设计史[M].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2.
[4]童庆炳,程正民.文艺心理学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5]王德利,刘统泉.意象于图式意蕴于理念——中国传统雕塑造型元素对现代城市景观设计的影响[J].作家杂志,2012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