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探讨技校技校老师如何上好理实一体化课

最后更新时间:2024-04-1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6061 浏览:19071
论文导读:
摘要:理实一体化教学是当前技校教学的重要模式。从当前一体化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入手,从四个方面提出了技校教师上好一体化课的意见建议。
关键词:技校;理实摘自:毕业论文格式模板www.7ctime.com
一体化教学;整体性;有效性;针对性
当前随着我国就业压力的持续加大和职业教育质量的逐步提高,技工院校教学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技校作为为社会提供各类技术服务性人才的院校,其教学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实践性,在教学中将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作为教学的重要目标。因
此,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理实一体化教学能够通过设定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让师生双方边教、边学、边做,全程构建素质和技能培养框架,理论和实践交替进行,突出了学生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
养,也就成了当前技校教学的重要模式。但笔者在实际教学中发
现,在理实一体化教学中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制约着教学质量的
提升。

一、当前技校理实一体化课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理实一体化对技校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也得到了
越来越多教师的青睐,但在教学中往往由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把握不住、对学生了解不透等因素,影响了一体化教学的质量。

1.理论与实践结合不紧密,影响教学的整体性

理实一体化教学的重点就是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根据教
学内容和目的来协调理论与实践教学的关系。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不少教师在教学中对理论与实践两者之间的关系没有科
学地加以区分,或是过于强调理论学习,忽视实际操作,或是重视实际操作,而对理论知识传授不全面,其结果就造成了学生对所学内容难以有全面的认识,影响了学习质量。

2.教师综合素质还不够全面,影响教学的有效性

教师素质的高低对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影响,但在实际中不
少教师对理实一体化教学还缺乏全面的认识,导致在实际教学中
存在不少问题。在教学设计方面,对理论与实践教学的设计还不科学,往往没有体现教学内容的实际特点;在教学组织过程中,受到教学经验和自身能力等方面因素的影响,教学质量难以保证;在教学方法的选择方面,没有针对学生的特点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引导,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对学生的认识还不透彻,影响教学的针对性

相对于普通高中或高校而言,技校学生在综合素质方面存在
着一些问题。因此,在教学中就要求教师必须结合学生的自身特点,全面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和基础,才能在教学中获取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提高技校理实一体化课教学质量的对策分析

针对以上技校理实一体化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从而提高一体化教学的有效
性,实现教学质量的提高。

1.全面了解学生情况,提高教学的针对性

了解学生基础,就技校学生而言,其多数为学习基础相对薄弱,希望能够借助技校学到一门技术,从而实现就业。因此,学校和教师要对此有充分的认识和准备,从制度管理、思想工作等方面做好工作,帮助其尽快适应学校的要求,提高学习的主动性。

2.合理设计教学方案,提高教学的科学性

教学方案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依据,因此,在理实一体化教学中要切实结合专业特点,提高教学方案的科学性。(1)注重明确学习重点。要对教学内容的重点进行明确,帮助学生尽快掌握学习内容,使学生能够有的放矢,提高学习的针对性。(2)注重提高教学效率。要采取多种手段和方法,帮助学生尽快掌握理论,从而为下一步实践打好基础。(3)注重加强师生沟通。教学中注重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及时发现和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3.加强教学组织实施,提高教学的合理性

(1)注重方法的选择。要摆脱传统的讲台式的教学模式,在教师授课的基础上,让学生能够参与到教学中,发现和解决自身存在的疑惑。(2)注重互助学习。将学生合理编组,通过集体讨论、集体解决问题,从而实现学生之间的交流,提高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热情和积极性。(3)注重考核组织。同时注重学生实践内容的考核比例,提高考核的针对性。

4.提高教师全面素质,提高自身的综合性

(1)学校要积极地为教师提供机会,通过讲座培训、脱岗学习、交流合作等形式,开阔教师眼界,让其掌握最新的科技成果,提高教学层次。(2)加强与企业等部门的合作,让教师能够在合作中逐步认识到教学的最终目标论文导读:9).(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交通高级技工学校)上一页12
,提高教学的针对性。(3)加强自身的培养。通过考核、评比等形式,督促教师自学,提高学习的主动性,从而培养教师全面的素质。
参考文献:
张彬.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14).
苏剑宏.职业学校理实一体化教学的探索和思考[J].职业技术,2010(9).
(作者单位 江苏省南京市交通高级技工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