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试谈以人为本以人为本,亲情教育,共促高校学生管理

最后更新时间:2024-01-1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0465 浏览:37219
论文导读:更有效地做好学生管理工作。关键词:高等教育管理工作改革创新21世纪需要的是综合素质高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人才,而高等院校就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地。随着我国高教改革步伐的进一步加快,在校学生数量的剧增,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学生的思想观念日益复杂, 使得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更
摘要: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正在实现由精英型教育向大众型教育的转变,传统的高校学生管理理念、方法等都面临着新的挑战。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只有认真分析现状,把握规律,确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不断进行管理理念和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更有效地做好学生管理工作。
关键词:高等教育管理工作改革创新
21世纪需要的是综合素质高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人才,而高等院校就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地。随着我国高教改革步伐的进一步加快,在校学生数量的剧增,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学生的思想观念日益复杂, 使得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更加突显。近几年来,虽然国家实行了教育改革,学校的办学方式也呈现多元化,大学招生人数也呈逐年上升趋势,但学生管理人员人数却没有与学生人数同步增长,这必然会给学生管理工作带来影响,使得大学生管理工作出现了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高校学生工作的现状

1.忽略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长期以来,学生工作在客观上存在着任务繁重、人手紧张的问题,学生工作者大多陷于日常繁杂的事务性工作之中,从而轻视了理论的学习与研究,很少对学生的管理教育的基础规律加以研究。因此,在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形势下,面临最新的人才观、质量观的要求,学生工作者对学生管理工作普遍感到困惑,不知从何入手。

2.重视了管理,轻视了服务

受传统习惯和经验主义的影响,学生工作者常常重视管理,轻视服务,认为只要“管好学生”就算完成了任务。在这种管理的约束下,学生就像是生活在襁褓中的婴儿,不能独立,个性也得不到发展,新思维、创造能力的培养也受到了限制。

3.管理理念和管理制度陈旧化

当今,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理念落后、体制缺乏弹性、相关规章制度尚不健全,已成为影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适应时展的主要制约因素。目前,我国大学生的管理工作一直沿用长期以来形成的旧的传统管理模式,它强调组织性、纪律性、服从性,要求学生个人服从集体,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虽然合理,但是在某种程度上忽略了学生,没有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思考问题。

4.学生管理工作过于行政化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繁杂,管理者除了要完成党团建设、思想教育、监督学生学习、班级各项建设等基本工作外,还需要担负愈来愈多的诸如奖助学金的评定、勤工俭学、就业指导与服务、公寓管理以及突发性事件的处理等重要工作。这使得管理工作者的工作日趋行政化,上下级比较明显,导致学生不敢接近管理工作者。长此以往,管理工作者与学生之间的那种“亦师亦友”的关系将不复存在。

二、新形势下的学生管理方法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是高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在“科教兴国”战略下,依据国家方针政策及高校“教书育人,德育为先”的根本任务,高校对学生管理工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不断壮大学生管理工作队伍,建立健全学生管理机制。具体来说,做好高校学生工作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新理念,实现高校培养目标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必须以人为本,从根本上讲,就是要解决好“为谁服务,为谁工作”的问题,要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为学生谋利益的思想观念,真心实意、满腔热情地去关心、帮助学生成长、成才。“以人为本”的理念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因此,在进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时,我们应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这也是高校深入学习、践行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必然要求。

2.建立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学生自我管理队伍

从现行高校工作队伍的组织结构来看,学生工作最直接、最基层的管理者是辅导员和班主任,因此必须做好辅导员、班主任的思想和组织建设工作。为了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变化,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学生管理工作理念、体制、方法和手段,彻底走出管住学生不出事的传统误区,变管理学生为服务学生,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全面成才;要把学生由被动的被管理者变成主动的参与者、管理者,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参与学生管理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让大学生自觉地行动起来;建立起集教育、管理、服务、指导、咨询、维权、关爱七位一体的学生管理工作模式,实现齐抓共管,形成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工作格局,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为维护高校及社会的稳定,为构建和谐社会作论文导读:
出应有的贡献。做好学生管理工作,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变被动管理为自我管理,改变学生在管理工作中的从属和被动地位,最大限度地降低乃至消除大学生对管理者产生的逆反心理,真正实现他们的自我管理。学生管理应推行在学生管理处的指导下,以学生自治管理为中心、辅导员管理为辅助的相对的学生管理模式。这样,学生既是管理者也是被管理者,在这种双重角色转化过程中不仅能提高学生自我管理的积极性,还能增强他们的自我约束和自我管制能力,使他们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又锻炼了自己,提高学生的自我意识。

3.更新教育管理观念,用亲情感化每一名学生

在学生管理工作中,许多高校都比较注重科学管理,但仅靠科学管理是不够的,还要更新教育观念,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质,协调好学生的可发展性。当今,高等教育的目的是以大学生自身发展为根本。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首先必须要紧紧地围绕“把学生培养成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一中心思想,既要着眼于学生的实际和未来的发展,也要主动关注学生的生命价值和人生意义。这就要求广大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更新教育观念,善于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发挥亲情因素在管理中的作用,把“亲情”和“管理”结合起来,使学生管理模式在思维方式上由“封闭型”转变成“开放型”;在工作方式上由单向的“单纯管理式”转变为双向的“服务指导式”;在工作方法上由“经验型”转变成“科学型”;在工作内容上由“理论说服管理约束”转变成“教育服务双学位论文参考文献格式www.7ctime.com
引导”。我们还要坚持将学生管理工作重点转变成为重点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素质,并在此过程中为学生成才提供必要的帮助,从而把学生培养成政治坚定、品德高尚、技术过硬、素质优良、遵纪守法、毅力坚强、全面发展、奋发上进的21世纪的合格大学生,使学生管理工作取得良好的效果。

4.建立可行、高效的激励机制

一方面,我们要对学生在校期间的各项表现进行量化考核,加强档案建设,搞好综合素质评价,力促学风建设。另一方面,我们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管理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真正提高学生管理工作的水平。
总之,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深化,全球一体化趋势的日益增强,高校管理工作必将面临更复杂、更深层次的问题和挑战。面对这些,我们必须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管理理念,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切实解决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现实问题,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人才。我们相信,只要不断学习和积极探索,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一定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为人才培养作出更大的贡献。
(责编 张翼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