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研究探究注重式教学,营造良好革新氛围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0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6884 浏览:22974
论文导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这一理念突出地强调了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地位。确实,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不能靠简单的告诉、反复的训练及理性的规范,更多的应该是学生自己亲身、反复地在语言实践和运用中才能得以实现。
所以,语文学习应当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有效的语文学习必然伴随着学习者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通过自身地感知、揣摩、分析、联想、体会等心理活动来获取知识。因此,培养学生高效预习习惯,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最重要、最有效的途径之

一、也是语文教师追求高效课堂的关键。

那么,怎样预习才是高效的?如何培养学生高效的预习习惯呢?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一谈自己的点滴看法。

一、高效预习的三个步骤

1.自主预习

语文预习可能在学生接到新书的那个时候就开始了,但这是学生无目的的个人预习,是蜻蜓点水,效果甚微。学生的自主预习必须要有教师的指导,必须要由轮廓性预习向精雕性预习转变。在教学过程中,我是这样要求的。
(1)“圈”:在预习课文时边读课文,边把生字用红笔圈起来。读完课文之后再看注解,没有注解的再查字(词)典,弄清字形、读音、字义。最好有一个专用本,把这些生字记下来。这有助于理解课文,便于复习、记忆。长期积累,定会增加识字量,避免或减少写错字。
(2)“点”:预习课文时把文中某些表现力特别强的词语,用着重号标在词语的下面。例如,你认为哪个词语用得准确,哪个词语用得生动,要仔细揣摩、研究。每位作家在写作时都字斟句酌,因此我们在预习课文时,对文中的词语要用心琢磨,品味作者为什么用这个词,如果换一个词效果会是怎样。肯下苦功夫琢磨,不仅能提高阅读能力,还对写作能力的提高大有帮助。
(3)“画”:我们学的课文,多文质兼美。文中一定有突出表现中心思想、表现人物性格的句子,或说理精辟、描写生动的句子,也就是说,一定有闪耀着思想文采光辉的句子。在预习课文时,把这些句子用曲线画出来。经常练习,必定会提高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和鉴赏能力,同时还会提高作文时遣词造句的能力。
(4)“评”:评就是写下对文章的理解和评价,是学生动脑、动口、动手进行积极思维的过程,这也是学生预习的中心环节,同时也是教师了解学生自学情况的信息反馈阶段。课前预习中的“评”可以引导学生在多次阅读的基础上不断对文章的内容进行重新回顾和审视,加深对文章内涵的理解,也便于抒发情感。
(5)“摘”:即摘抄,就是把自己认为文中重要的优美的词语、句子或段落抄在活页卡上,这是积累语言材料的一种重要方法。坚持摘抄,不但会丰富自己的词汇库,还会增强口头或书面的表达能力。当然摘抄需要时间,需要下功夫,但为了提高能力,花些时间、下些功夫,还是值得的。

2.分组预习

分组预习应是当前语文教学中一个亟待加强的环节。许多语文教师重视的是学生的分组讨论,认为这样才能使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主体性活动,实行有效地合作交流。同时分组预习,学生分组讨论,能够让学生个体在自主预习时遇到的疑难问题得以展现、交流和解决,是集体合作的交流学习,是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激发他们预习兴趣的有效方法之一。
(1)在指导预习中如何分组?有的教师会把语文成绩相当的同学编为一组,这样小组预习会进行得顺畅些,但此做法可能导致小组之间预习效果的差异性加大,不利于整个班级的语文学习。我采用的是按座位分组法。小组里学生的语文成绩参差不齐,可以起到优等生帮带学困生的作用。从长远来看,这种分组法非常有利于整个班级语文学习的发展。
(2)小组如何预习?在课前或课中,安排小组展示交流环节,各预习小组会积极推出发言人,或口头回答预习结果,或把制作好的预习卡片用灯光展板来展示出来。小组预习的优点还在于一种责任感。学生为了不让自己所在小组在交流展示环节上输给其他小组,会努力阅读,精心准备,规范整理预习答案的。这种“小组预习责任感”不但从制度上保障了分组预习的效果,而且也保障了学生预习活动的积极参与。

3.全班预习

在进行了小组学习讨论、交流展示之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已较为深入和全面,但也可能有些地方仍不够透彻和精当,有些问题带有普通难度,不是一个人或一个小组所能解决的,可能只有进行全班会诊才会使问题得到解决。这样可以较大程度地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主动论文导读:查式,就是学完同一类知识以后,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选出一篇文章编排出考查题,在语文活动中让学生分析答题,以考查学生的自学能力达到什么水平。既可以对预习情况摸底,还可以发现问题及时提醒,发现优点及时鼓励,让学生相互学习、促进和提高。素质教育的核心思想就是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
性和积极性。因为全班预习不仅体现出预习的整体性,也体现出高效预习的最高境界。
以自主预习、分组预习和全班预习相结合推进语文课堂教学,既能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也能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强语文的学习能力。

二、高效预习习惯的培养

为了培养初中学生的高效预习习惯,语文教师应该主要做好三点:

1.培养学生的自信精神,激发其预习的兴趣

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说“一切美好赞语可以使他人多活两个月”。人性最本质的愿望就是得到赞赏,而不希望受到批评、指责,学生更希望如此,更希望得到教师的赞扬和肯定。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只要是学生自己用心思考的问题,不管回答得对与否,教师都应该给予一定的肯定,特别是在预习中,他们在没有得到教师的指导前,能够独立去思考、归纳、总结,说明他们已经动脑,尽力去做了,不论结果如何,我们要多注重过程,少看结果,哪怕只有一点点正确,教师都要给予肯定,多用些激励语言。譬如“好”、“很好”、“很正确”、“有进步”、“进步快”等。用这些肯定的话语,能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激发他们对预习的兴趣。但很多时候学生看待问题、分析问题是很直观的,还要靠我们去引导,去挖掘他们的潜力,激发他们的兴趣。著名教育学家赞可夫说得好:“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精神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求,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多鼓励学生在预习中去独立思考,多给学生一份自信。

2.提倡学生质疑,培养自主探索精神

古人云:“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有疑问,才有学习的内驱力。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启发学生想象,鼓励他们敢想、敢疑、敢问,重视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激励学生自主探索地学习。如执教《谁是最可爱的人》时,学生提问“马玉祥为什么去冒险救朝鲜小孩?”“他们这样做不觉得苦吗?”、“文中排比句有什么作用?”、“第十五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这一系列问题,我都不急于解答,而是让学生互相议论,自主探索解决。这种教学既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培养了他们自主学习的习惯。

3.加强预习检查,强化养成预习习惯

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来之不易,教师要源于:论文格式模板下载www.7ctime.com
反复培养训练,加强预习效果的检查,督促学生完成预习任务。教师检查学生预习的方法很多,有教师参与式,指导教师参加其中一个小组的预习讨论,并给予正确的引导;还有教师检查式,教师可以抽查部分学生的预习记录,对于重点预习的课文也可以检查全班学生的预习记录;再有小组汇报式,由每个学习小组的组长向教师汇报预习情况。最后是考查式,就是学完同一类知识以后,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选出一篇文章编排出考查题,在语文活动中让学生分析答题,以考查学生的自学能力达到什么水平。既可以对预习情况摸底,还可以发现问题及时提醒,发现优点及时鼓励,让学生相互学习、促进和提高。
素质教育的核心思想就是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能力。高效预习正是实现此种思想的重要方式之一,高效预习不仅能让学生学到知识,也能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课堂教学效率得以最大化的体现,可以说是实现语文教学高效化最关键的一步。为适应新课标及规范办学的方针,指导学生进行高效预习和培养学生形成高效预习的习惯已刻不容缓。
【参考文献】
张中原、徐林祥 主编.《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新编》,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年2月.
邹尚智.《研究性学习指南》,中国人事出版社,2002年7月.
(作者单位:江苏省新沂市黑埠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