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关于台湾台湾电视新闻感官主义现象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1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3928 浏览:58741
论文导读:

一、Sensationali:从“煽情主义”到“感官主义”

“煽情主义”和“感官主义”都翻译自英语单词“sensationali”。从字面上看,单词词根为“sense”,都有给感官以某种程度的刺激之意。“煽情主义”历史悠久,偏重于指报纸新闻的某些特点,“感官主义”则偏重于指电视新闻。
“煽情主义”最早可追溯到十六世纪晚期的欧洲,这时候出现以耸动、煽情手法为主的新闻叙事诗歌。“感官主义”一词最早由台湾学者王源于:论文格式模板www.7ctime.com
泰俐于2004年提出,主要是针对电视新闻而言的,是选择新闻主题以及新闻形式的一种新闻意识形态。
电视新闻的“感官主义”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报道内容软性化,大量报道灾难、娱乐、名人等新闻;第二,形式娱乐化,包括后期制作的方法和呈现形式的强调,如画面处理、标题方式、音效处理等;第

三、新闻叙述故事化,主要表现新闻叙述的个人化和情节化,制造矛盾,设置悬念。

二、台湾电视新闻的感官主义表现

(一)内容选择以软新闻为主,突出矛盾和化信息

台湾电视新闻在选择上比较偏重矛盾性强,有情节性和一些与“性”有关的软性新闻。即使一些政治新闻,也会挖掘背后的戏剧性的情节。比如,去年在报道某国领导人去世的新闻选择上,各电视台不约而同地将之软化,挖掘有该国领导人的个人情感、家族历史、权力斗争等事件或传闻,将主要事实琐碎化,政治新闻化。在一些社会新闻的选择上,新闻选择突出私生活和“性”的主题,极尽煽情之能事,满足了受众的好奇心和窥私欲。

(二)呈现形式多样化,凸现新闻娱乐性

电视新闻的呈现方式比较多样,关乎字幕、音效、各类标题、旁白、播报语气等,而这些因素也成为新闻感官主义的重要来源。电视新闻字幕既有荧屏上方的天空标,屏幕下方的地面标,还有屏幕当中种类繁多的内容标。各类标题色彩不一,视觉冲击力较强,还有一些新闻的标题被制作成旋转和爆破等特殊效果。根据旁白是否客观公正,一般分为干扰性旁白和非干扰性旁白。前者使用情绪化的语调播报新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观众对事实的感知和理解,也就是说,造成了某种程度的干扰。在新闻报道中,主持人不但使用大量的评价性的词语,而且播报语气夸张。一般来说,音乐是用来表明感情的,有着强烈的主观色彩,快慢镜头表达特殊的意义,这些作为客观公正的新闻中不应使用。但是各台不同程度地使用了配乐和快慢镜头。

(三)新闻叙述以讲述故事为主

记者的角色分为“信息传递者”和“讲故事者”,前者记者角色中立客观,满足观众对信息的需求。后者“说故事者”的记者作为一个说故事的高手,将新闻以故事性的手法报道出来,营造观众对冒险的需求、听故事的愉悦感以及分享悬疑、戏剧的经验。个人化的视角是感官主义的使用方法之一,它最大的特点是将新闻事件和个人经验联结,以增加共鸣。根据笔者观察,台湾各电视台新闻有不少是以某个人的视角去看待新闻事实,将新闻变成以个人的视角讲解的故事。将新闻事件演绎成了电视连续剧,遵循“开头—矛盾—矛盾解除—新的矛盾”的叙事策略。

三、台湾电视感官主义新闻的原因剖析

台湾电视新闻表现了很强的感官主义倾向,诉诸人的感官,极大地满足了受众的好奇心和感官刺激,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比较高的收视率。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点:

一、金字塔式的社会结构决定了新闻的“公共汽车”化

“公共汽车新闻”是布尔迪厄在分析电视新闻时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意思是电视台竞相制作人人都可以看、人人都爱看的新闻,就如同什么人都可以乘坐的公共汽车一样,因此,再严肃的政治新闻都会变为普通人都可以消费的故事、细节和琐事。台湾的社会结构是典型的金字塔结构,中产阶级和精英阶层的人数很少(如同塔尖),而其他普通人站到了绝大多数,这一点和英美等发达国家的橄榄形社会结构很不相同。一般而言,一个社会的精英阶层偏重理性,而普通人偏重于感性,而且,这一现状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得以明显改变。

二、没有主流媒体的引领致使电视台集体迷失

比起报纸和网络,台湾民众在众多媒介中,认为电视是可信度最高的媒介 ,但同时台湾电视的竞争异常激烈。台湾电视新闻台共有14个,无线电视台共有四台,包括台视、中视、华视和民视,有线电视新闻电视频道共十台,包括TVBS、民视、中天、三立、东森、年论文导读:
代等,并且有8个全天候二十四小时播出的新闻台,多为本地新闻,同质化严重。台湾各电视台势均力敌,没有主流电视台的引领。主流媒介的引领是很重要的,它会在整个媒介场中起到压阵和定调的作用,因为民众的理性和公民意识需要慢慢培养和引领,然后会做出理性的选择。
第三个原因是收视率为王致使电视行业欲罢不能
波兹曼在《技术奴隶》一书中对收视率为王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制作者只关心数字,而忽略了真实、忽略了道德。 台湾学者也这样评价收视率为王的弊端:“媒体变成了受发行量及收视率驱使的奴隶” 。台湾言禁解除后,大量商业集团开始进入媒介业,媒介的市场经营蓬勃发展。尤其在电视界竞争异常激烈,争罢无线争有线,你方唱罢我登场。电视媒介的收入来源比较单一,主要经济来源为商业广告。众多媒介集团为了赢得收视率以赚取更高的广告费在电视新闻中大量使用感官手段,其结果,如同批评人所批评的“造成台湾媒体的集体迷失”。
注释:
①张立芸,廖培珊主编:《台湾地区社会变迁基本调查计划:第五期第四次调查计划执行报告》,台北:研究院社会学研究所。
②[美]尼尔·波兹曼:科技奴隶,何道宽译,(台湾)五南图书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0.
③朱全斌.“弱智媒体”的共犯结构[J].联合报,2002.
(作者简介:刘文君,女,西华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2010级播音主持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