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阐述滑脱腰椎间盘突出症与脊椎滑脱力学和手术治疗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0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305 浏览:12688
论文导读:切。依据生物力学理论,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合并脊椎滑脱时应更加注重脊椎的力学稳定性,现将我院自2010年9月-2011年10月收治的进行手术治疗的7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脊椎滑脱患者分析总结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自2010年9月-2011年10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脊椎滑脱患者共78例,其中男48例,女30例,
摘要:目的:用生物力学原理分析椎间盘突出症和脊椎滑脱的病理关系,探讨经后路减压、椎间盘摘除、椎弓根钉固定、椎间体融合的手术方法。
方法:我院自2010年9月-2011年10月收治的7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脊椎滑脱患者,所有患者均有腰痛或同时伴有坐骨神经痛,分析并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和椎体滑脱之间的内在联系,同时对手术方法以及治疗结果进行分析总结。
结果:78例患者依照Stauffer诊断标准为:73例患者为良好,5例患者为尚可,良好率为9

3.6%,治疗效果满意。

结论:由于脊椎瞬时旋转中心(ICR)应力点的异常,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脊椎滑脱在病理上是互为因果的。在进行手术治疗时要保持ICR的正常应力范围,减少脊椎前滑力,维持脊柱各方向近期和远期的力学稳定性。
关键词:力学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脊椎滑脱手术
 源于:论文大全www.7ctime.com
 1008-1879(2012)10-0073-02
腰椎间盘突出合并脊椎滑脱在临床上比较常见,约占腰椎间盘突出症的23%。根据脊髓、神经根和马尾神经受压的临床症状以及经过X线片、CT和MRI进行检查,诊断较为确切。依据生物力学理论,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合并脊椎滑脱时应更加注重脊椎的力学稳定性,现将我院自2010年9月-2011年10月收治的进行手术治疗的7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脊椎滑脱患者分析总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自2010年9月-2011年10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脊椎滑脱患者共78例,其中男48例,女30例,年龄27-59岁,平均年龄46.9岁。病因分类为:先天性腰椎间盘突出3例,狭窄性腰椎间盘突出18例,退行性腰椎间盘突出39例,创伤性腰椎间盘突出18例。L3椎体滑脱6例,L4椎体滑脱30例,L5椎体滑脱42例。滑脱程度根据Megerdin法分为,Ⅰ度57例,Ⅱ度18例,Ⅲ度3例。CT或MRI提示椎间盘型突出51例,后外侧突出27例,伴有小关节增生和侧隐窝狭窄24例。单纯性腰痛12例,同时伴有坐骨神经症状者46例,伴有马尾神经症状者12例。
1.2方法。患者在持续硬膜外麻醉或全麻下行后正中切口,将骶棘肌剥离后,使棘突与椎板暴露出,将半椎板或者全椎板切除,Ⅱ、Ⅲ度椎体滑脱者可同时切除下关节突的下1/2和上关节突内侧2/3,以利复位。切除的骨块修整、剪碎留作植骨用。凿除增生的小关节缓解侧隐窝狭窄,充分暴露神经根,减压神经根管。此时可触及有松动和台阶样的滑移椎体。植入椎弓根钉复位,必要时可将固定棒折弯,见椎体后缘平齐后固定。硬脊膜轻推向健侧,彻底摘除椎间盘,刮除上下终板,植入修整后的骨块,或同时植入Cage一枚或两枚,固定牢固,将“C”臂X光机定位位置定位良好后进行止血冲洗,留置引流之后进行切口缝合。
2结果
本组78例患者均进行了18个月的随访。术前术后通过X片对照显示患者椎体全部为骨性融合,而且术前滑脱的椎体在术后完全或基本复位,椎间隙也不同程度地恢复到正常的高度。依照Stauffer诊断标准为:73例患者为良好,5例患者为尚可,良好率为9

3.6%,治疗效果满意。

3讨论
腰椎活动时各个运动节段在传递负荷的每一瞬间,上下椎体均有一个力的接触点,即瞬时旋转中心(ICR)。正常腰椎的ICR位于椎间盘髓核,随腰椎屈伸活动而变化,这样小关节和韧带处产生的剪力很小,反复的积累性疲劳应力达到或超过椎间盘纤维环材料屈服应力点,导致纤维环的断裂,发生椎间盘退变1。但是椎间盘退变后,ICR随腰椎活动而改变位置,小关节和韧带所受剪力明显增加。用云纹和直角坐标法可发现中度和严重退变突出的椎间盘既有点的长度增加,又有节段活动范围的增加,ICR处于异常位置,腰椎前滑力增加,即引起腰椎不稳、滑脱。当暴力或疲劳性应力损伤致椎弓峡部失稳,使椎体和椎间盘之间的前滑力大于挤压力,于是腰椎向前滑脱,椎间盘因扭转应力的挤压而变窄,ICR的应力点无限扩大,导致纤维环应力疲劳性断裂,髓核退变加剧,椎间盘突出2。所以腰椎滑脱和椎间盘突出从力学角度看是互为因果的。腰椎滑脱症的手术要严格选择手术适应证,手术目的不但是减压融合固定,更重要的是保持ICR的正常应力点范围,以减少脊椎前滑力,维持脊椎的力学稳定。手术治疗椎体滑脱症的方法众多,经后路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症,论文导读:E907-E910上一页12
因其具有界面固定切实、维持椎间隙的高度、融合率高及前、中柱承重等优点。该手术是目前临床上用于腰椎滑脱症治疗最常采用的术式。经后路减压、椎间盘摘除、椎弓根固定、椎体间融合手术有其生物力学理论基础,椎间隙植入物的支撑成为分散负荷的结构,能提供较大植骨融合面积,并且单纯从后路即能完成脊椎360°环状融合,再加短节段的椎弓根钉固定,不仅复位了滑移的椎体,且为近期和远期保持ICR的正常应力范围、维持椎间隙高度、分离小关节和韧带剪力、减少脊椎前滑力、维持脊柱的力学稳定提供了理想条件。
参考文献
池永龙.脊柱微创外科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325-328
Belfi LM, Ortiz AO, Katz DS. Computed tomography evaluation of spondylolysis and spondylolisthesis in asymptomatic patients[J]. Spine,2006,31(24):E907-E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