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试议莎士比亚爱情故事内涵语言巨匠:莎士比亚《爱徒劳》、《仲夏夜之梦》、《罗密欧与朱丽叶》站

最后更新时间:2024-01-2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1744 浏览:31906
论文导读:
摘要:济慈在其诗作《希腊古瓮颂》里说:“美即真,真即美”。人类对于美的追求和表达常常诉诸于音乐、舞蹈、美术、文学等各种艺术形式,而这些艺术形式所力求的情趣各异的美的外现之下又总是有共通、相融的内涵与实质。换句话说,伟大的艺术作品,基于其艺术形式,会作用于人的相应感官,但是在感官刺激享受之后往往会给人带来涤荡心灵、滋养灵魂的感悟和启迪,而这种感悟和启迪正是源于作品蕴含的“美”之中闪烁的真理。如果某个艺术领域的作品不断成为其他艺术领域创作者的灵感来源,那么这个作品中所蕴含的“美”就不仅仅是一种光彩璀璨、慑人心魄的表象的美,而是一种于无数细微处折射出真理的、永恒的“美”。这种美与真理的交织是艺术家们倾尽毕生所追求的状态,也是一种超脱出具体艺术形式局限的神圣的感召力。以这一点来讲,莎士比亚的戏剧是具备无穷魅力的艺术作品。对于普通读者,他的作品不仅可以带来源于认同的愉悦,而且具备启迪心智、解放灵魂的功效;对于各个领域的艺术创作者,则是无数音乐、舞蹈、表演等伟大艺术作品的母体。而这其中,最引人瞩目的是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仅在音乐领域,它便引燃了柏辽兹、普罗柯菲耶夫、柴可夫斯基等音乐巨匠的创作,催生出诸篇不朽的音乐作品,类似于这种文学作品对于音乐产生的宏大影响力应该是绝无仅有的。同时,作为最活跃于舞台的莎剧作品之一,它是舞蹈、表演等领域的宠儿,被巴黎国家歌剧院颂赞为“舞蹈家的梦想”。正是《罗密欧与朱丽叶》的这种熊熊燃烧于音乐、舞蹈、表演等领域的旺盛不息的生命力,引发了我对这部经典的爱情剧进行细读、欣赏和浅析的热情。但是,正像诗人艾略特所言,若想对莎士比亚的某一部作品有一个全面、到位的认识和把握,就得熟悉他前前后后的其余作品。换句话说,必须在了解莎士比亚的所有作品之后,才可能真正了解他其中的某一部作品。这当然是理想的状态,但对我的启迪是,我应该把他同时期的、相近题材的戏剧放在一起进行参照性浅析和探讨,这样才可能在更深的层次挖掘出莎士比亚笔下爱情故事的“美”之所在,感受、领悟这位人类最伟大的剧作家如何将爱情故事“讲”到极致,以期进而探讨作品所折射出的一些爱情“真理”。由此,本论文最终选定了莎士比亚在1590至1600年间创作的三部以爱情为主题的戏剧作为探讨对象,分别是:《爱的徒劳》,《仲夏夜之梦》和《罗密欧与朱丽叶》。在对这三部剧的浅析历程中,会引入莎翁《十四行诗》和其他一些戏剧作为比较、参照和例证。经典的音乐作品,总是博得一代又一代表演大师们的青睐,他们不甘心止于前人的伟大努力、也不慑于他人的精彩表演,而是通过让作品与具备特质的自我进行美妙结合产生的独特魅力,在音乐表演史上留下自己或深或浅的印痕。在文学批评领域,情形亦然。数百年来,对于莎翁的作品,文学评论家们以不同的视角、采取不同的批评手法已经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演绎,其中包括文学新批评主义、结构主义、解构主义、心理浅析、女性主义等等解读,各门各类的专家、学者为全世界文学爱好、探讨者提供了浩如烟海的作品评论。对于我而言,文学新批评主义之于莎士比亚作品解读,就像德奥派的演奏风格之于巴赫或贝多芬的音乐,它是起源和根本,是为最大程度地忠实还原作品风貌、挖掘作品精神而做的努力。而文学作品的语言不仅是情绪、思想的外现,也是实现作者创作意图的最基本的媒介。由此,文学新批评主义是本论文中占主导地位的批评论述指导,论文通过对这三部戏剧的语言的细读和浅析来解读莎士比亚对于爱情故事的诠释。本论文由五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引言。在引言绍了选择这三部戏剧的缘由和依据,对这三部作品的现有探讨成果进行了梳理和概括,并提出本论文主要采取的文学批评论述。论文主体部分有三个章节,逐一浅析了《爱的徒劳》、《仲夏夜之梦》和《罗密欧和朱丽叶》三部戏剧。在对每部戏剧的浅析和诠释中,均以语言为切入点,以“主要语言特点”、“语言与人物刻画”以及“语言与主题”三个角度对戏剧进行了比较细致、深入的浅析。论文的结尾部分对全文进行了回顾,并结合三个章节对戏剧的浅析,提炼出三部作品交汇、互映之处,以美学的角度阐述作品折射出的永久魅力。在第一章中,对《爱的徒劳》的两个主要语言特点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浅析:词汇的极致丰富和并列句的豪华排场。《爱的徒劳》是三部作品中,或者是在莎士比亚的所有作品当中,最炫技语言的戏剧。所谓的“炫技”,以更准确地作用上说,是指剧中人物的刻意的自我展示,而非剧作者本人的语言操练。几乎作品中的每个人物,以国王到奴仆都无可救药地感染了炫耀自己语言才能的习性,他们像孔雀展屏般、不失时机地伸展自己五彩丰满的语言的羽毛。只可惜,在自然界里,羽毛越漂亮就越可以吸引异性,可是在人的世界里,漂亮的语言外表下一定要有能足够打动人心的内容,才能博得爱人的认可和倾慕。以这个角度讲,《爱的徒劳》便是语言的徒劳。同时,论文通过对主要人物的语言进行浅析,阐明该剧中男、女两组人物的团体共同特质大于个体差别,即四位男性和四位女性其实是各作为一个整体来被刻画的,他们看似相异的语言和表达并没有凸显各自的迥异性格,而是强化了其所属的整体的特点。而这种整体的人物刻画非常有效地实现了对其主题的表达,即爱情产生于第一眼、爱情无往不胜、以及爱情需要考核。在第二章中,也是首先以词汇和句法的角度浅析了《仲夏夜之梦》的语言特点。以某种作用上说,《仲夏夜之梦》以另一个侧面印证了《爱的徒劳》中的观点:即语言的过度奢华只会彰显心灵深处的“真实”的匮乏。莱散特和第米屈律斯在“爱嬾花”的作用下,自以为爱上了别人时,求爱的语言里溢满了“丝绸般的词汇”,极尽赞美之能事,可是这在读者或者他们倾诉的对象听来,是那么的夸张和不真实。同时,论文对语言的节奏感和音乐感也进行了探讨。在人物刻画方面,该戏剧与《爱的徒劳》的相通之处在于两对年轻的男、女主角都是可以角色对换的,即两位男性和两位女性分别在出身、性格、对于爱情的态度等方面体现出极大的互通性,而正是这种互通性以根本上实现和表达了该剧的一个主题:爱情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另外,论文对该剧的另一个主题进行了浅析和诠释,论文导读:
即婚姻是爱情的最终指向。在第三章中,首先以词汇、交互对白、意象三个方面浅析了《罗密欧与朱丽叶》的语言特点,进而浅析了戏剧的人物刻画和主题。与前面两部戏剧不同的是,《罗密欧和朱丽叶》语言的震慑力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反差和比较,这包括多对反义词贯穿全剧的利用和一系列意象的嵌入。论文对罗密欧的语言表达也进行了浅析。他在遇到朱丽叶之前,苦苦地陷在一厢情愿的爱情的沼泽中无法自拔,但是他对所谓爱情的哀鸣更大程度上是词藻的堆砌、句法的铺张,是看似深厚的肤浅,这恰恰反映了他的自恋和不成熟。而当他无意中涉入真爱的欲河中时,他的表达顿时变得清新流畅、纯朴优美,直白却不乏智慧,缱绻而饱含真情。在人物刻画方面,本论文认为,与其语言特点相同,这部戏剧的人物塑造也是通过比较和反差来实现的。罗密欧和朱丽叶迥然于周遭的男男女女,凸显了两人之恋情的清纯、热烈和高洁。手段服务于目的,不同的人物手法有效地烘托了不同的写作意图、传递了不同的情绪、讲述了不同的爱情故事、诠释了不同的爱情主题。在我看来,《爱的徒劳》和《仲夏夜之梦》有一个共同点,即它们更多的是侧重于表达、强调某一个爱情观点或对爱情某一个侧面进行的探讨,而非记述某一朵爱情玫瑰以含苞到怒放的珍奇历程,因而它们对于人物刻画采取的手法有别于《罗密欧和朱丽叶》。前者用的是人物的“同类”并置,后者用的是人物的“另类”独处;前者以“规模排场”制胜,后者靠“比较反差”出奇。撇开三部作品各自具备的独特艺术感染力,就爱情故事本身而言,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独独具有及其强大的震撼力,它创造了一个不可逾越的高度,并永远在制高点上散发迷人的光彩。而这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人物的强烈反差直接和间接取得的效果。在对爱情主题的探讨方面,本论文依循爱情进展的自然历程,总结出该剧的主要的观点和主题,其中包括“爱情产生于第一眼”、“爱情的力量压倒一切”、“爱情的路途以不坦顺”、“爱情通过婚姻变得圣洁”和“爱情在欲与灵的结合中实现”等。爱情是复杂而微妙的,更何况是莎士比亚笔下的爱情故事。该论文通过对这三部弥漫着截然不同的情绪、展现了迥异的爱情状态、结束于或悲、或喜、或悬而未决的爱情可能性的作品进行互相关联、互相参照性的探讨,解读莎士比亚如何对“爱情”这一主题进行深思以及如何在其戏剧作品中通过各种层面、角度及创作技艺将他对爱情的理解和诠释进行了试验、探讨和实现。本论文作者希冀通过对这三部戏剧的语言、人物刻画以及爱情主题的探讨,在可能的范围内更近一步靠向莎士比亚这位伟大的语言巨匠那深不可测的内心。毕竟,那里是“美”和“真理”共同繁荣的圣地,是无数莎剧爱好者和莎翁崇拜者最渴望到达的朝拜地,虽然它永远都是越靠近却发现越遥远的目的地。关键词:美论文真理论文莎士比亚论文爱情论文语言论文人物论文主题论文
本论文由www.7ctime.com,需要论文可以联系人员哦。Acknowledgements4-8
摘要8-12
Abstract12-16
Introduction16-34
0.1 Culpng of the Plays16-27
0.2 Literary Review27-30
0.3 Critical Approach30-34
Chapter One anguage in Love’s Labour’s Lost34-74
1.1 Basic Linguistic Features in Love’s Labour’s Lost34-58
1.1.1 Copious Diction in Love’s Labour’s Lost35-51
1.1.2 Parallel Syntax in Love’s Labour’s Lost51-58
1.2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ts Language and its Characterization58-67
1.3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ts Language and Its Themes67-74

1.3.1 Love at First Sight67-70

1.3.2 Love That Prevails and Tries70-74

Chapter Two anguage in A Midsummer Night’s Dream74-108
2.1 Basic Linguistic Features in A Midsummer Night’s Dream75-91
2.1.1 Copious Diction in A Midsummer Night’s Dream75-84
2.1.2 Parallel Syntax in A Midsummer Night’s Dream84-91
2.2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ts Language and Its Characterization91-101

2.1 Twin Patron-pke Couples91-94

2.2.2 Male Lovers Portrayed as Identical Twins94-99
2.2.3 Female Lovers Portrayed as Identical Twins99-101
2.3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ts Language and Its Themes101-108

2.3.1 Whence Love Gets Engendered102-104

2.3.2 Love that Prevails and Proceeds to Marriage104-108
Chapter Three Language in Romeo and Jupet108-163
3.1 Basic Linguistic Features in Romeo and Jupet10论文导读:.1.2StichomythiainRomeoandJupet117-1243.1.3ImageryinRomeoandJupet124-1313.2TheRelationshipBetweenItsLanguageandItsCharacterization131-1533.2.1JupetPortrayedasaSingularFemale134-1473.2.2RomeoPortrayedasaSingularMale147-1533.3TheRelationshipBetweenItsLanguageandIts
8-131
3.1.1 Pairs of Antonyms in Romeo and Jupet109-117
3.1.2 Stichomythia in Romeo and Jupet117-124
3.

1.3 Imagery in Romeo and Jupet124-131

3.2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ts Language and Its Characterization131-153
3.2.1 Jupet Portrayed as a Singular Female134-147
3.2.2 Romeo Portrayed as a Singular Male147-153
3.3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ts Language and Its Themes153-163

3.1 Potency of Love153-158

3.2 Consummation of Love158-163

Conclusion163-170
Bibpography170-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