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试析新异汉语新异名词组合概念理解方式生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3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7169 浏览:73115
论文导读:
摘 要:组合概念是产生新概念的一种重要方式。现有研究表明对新异组合概念理解有多种方式,如主题解释、属性投射解释等。本研究以大学生为被试对汉语新异名词组合概念的理解方式进行探讨。研究采用Hampton的实验范式,操纵时间压力和想象因素考察其对汉语组合概念理解方式的影响。实验分别在有无时间压力和想象的情境下要求被试独立作出解释。结果显示,有时间压力无想象的指导语使得被试更多选择主题解释,无时间压力有想象的指导语使得被试更多选择属性解释。
关键词:组合概念;主题解释;属性解释;时间压力;想象
1003-2851(2012)-12-0164-02
很多名词-名词组合早已存在,比如“大学教师”、“蒸汽火车”等,这些组合以精确有效的方式提供了信息。这样的组合机制也产生出很多新异的名词-名词组合,比如“摩天大楼植物”、“化石书”等。这种将两个(或多个)概念组合成一个新概念的过程叫做概念组合,生成的新概念叫做组合概念。第一个名词叫做修饰词(确定了受语义约束的子概念),第二个名字叫做主名词(它决定了概念组合的某种类别),比如“摩天大楼植物”的主题解释可以为“种在摩天大楼里面的植物”,另一种主要的解释是属性映射,它表现在用第一个名词(修饰词)的显著属性修饰第二个名词(主名词)。还有一些其它解释类型,比如说“结合”、“共同成员”、“共有属性”、“混合”等,但这些解释的比例非常小[3]。
研究者提出了各种理论来解释人们对新异名词-名词组合概念理解。Wisniewski提出的双加工理认为,主题关系解释和属性解释是两个相互独立的策略,并且属性解释和主题关系解释一样都很容易产生[3]。Gagné[4]的关系竞争理论认为属性解释比主题解释需要更长的时间。如果有足够长的时间,人们可以检索修饰词更丰富的属性,那么属性解释的可能性就会增加。
概念解释作为语言中的词汇理解现象,必然与理解者的思维方式的特点会发生关联,刘烨、傅小兰等[5]的实验结果表明中国大学生在各种实验条件下都表现出了明显的属性解释优势,这一结果与西方被试主题解释占优势的现象恰好相反。中国人注重形象思维或注重逻辑分析[6]这种思维方式上的差异很可能使个体在理解组合概念时表现出不同的倾向。
本研究尝试从时间压力和形象化的角度入手对中国被试对组合概念的理解方式进行进一步考察。研究通过指导语操纵不同的加工条件,时间压力的条件在指导语中给予被试有时间压力和无想象的约束,形象化的条件在指导语中给予被试无时间压力和有想象的约束。本研究认为中国人的形象思维发达的特点会使被试表现出优先选择属性解释的倾向,时间压力和形象化都会促使被试产生更多的属性解释。
一、实验
1.被试
西北师范大学74名汉族本科生,男女不限。

2.研究材料与程序

为了制作出合适的材料,让10名被试完成30个名词填空的任务。产生的回答与主名词相结合,共构造出25对名词-名词组合概念。两组问卷中词组的顺序是随机的。
被试随机分配到两个组之后,发放指导语不同的两组问卷。在浅条件组中,指导语鼓励被试写出最先想到的解释。在深条件组中,指导语鼓励被试充分想象再做解释。为了鼓励被试充分运用两种不同的解释策略,在问卷列表的开始,给出一个主题解释和一个属性解释的名词-名词概念组合及解释作为启动项目。

3.结果和讨论

本实验把“混合”解释划分到其它不予讨论,把“像”解释单独划分。所以共有“主题解释”、“属性解释”、“像”和“其他解释”四类划分。属性解释在总体中占有很大比率(49%),而主题解释比率略小(39%)。比起深条件组更多使用了属性解释,浅条件组更多的使用主题解释,这一点与Hampton的实验结果基本一致。分析显示主效应显著(F(1,70)=

6.7,p=.012,F源于:论文的基本格式www.7ctime.com

(1,70)=10.51,p=.002)。
正如CARIN预测的一样,浅条件组更多地使用主题关系解释;然而CARIN模型无法解释属性解释在总体上比例更大,也无法解释深条件组比浅条件组相更多使用属性解释。但是双加工理论预测到了在允许想象的情况下,被试更多采用属性解释,因为被试有足够的时间检索到修饰词更多适合主名词的属性。
二、讨论
Hampton等人认为影响两种解释的原因不是时间压力因素,而是对子概念是否进行了形象化的过程。Hampton等人假设,如果不同的加工条件使得两种解释的运用存在差异,那么就像CARIN模型预测的一样,当无法找到合适的主题关系时,属性策略是最后的手段。刘烨、傅小兰等[5]操纵修饰词与主名词之间的相似性对汉语组合概念的理解方式进行的研究发现, 低相似性的子概念得到较多主题解释,反之得到较少的主题解释。事实上对修饰词与主名词之间的相似性的操纵本质上也操纵了两个概念之间形象化的易得性,如果按此理解,研究结果是支持双加工理论的。
中国人的整体性思维和与直觉思维方式使得被试在解释组合概念时从整体出发并舍去不必要的中间环节。西方人注重发现内在的差别与对立,揭示事物的层次性和复杂性,注重推理判断[7]。中国被试在解释组合概念时最先想到的是两个名词整体的意义,甚至抽象出与主名词以及修饰词都不相关的概念(比如“猴子香水”解释为“不会买”)。这种思维上的巨大差异可能就是和Hampton西方被试实验结果有差异的最主要原因。到底是时间压力还是想象因素对中国被试解释的加工产生了影响,后续的实验研究会揭示这一疑问。
三、结论
中国被试在不同加工条件下独立解释汉语(下转第18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