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研究师范院校新课改背景下师范院校课程设置革新

最后更新时间:2024-01-2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2646 浏览:49202
论文导读:给祖辈家长,是对孩子不负责任的做法。有一项资料显示,中国有60%以上的失足少年与隔代教育有关。有不少问题少年从小都是由祖辈家长带大的。当前在研究青少年网络成瘾综合征时,结论也是在隔代教育和有家庭暴力的家庭中呈高发状态。中学教育对象的这种社会化、个性化、自主化特性的集中凸显,为当今师范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提出
摘 要:伴随着每一次新课改的出现,小到课时、教材,大到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教师素质都会随之而出现新的变化,而担任教师培养任务的师范院校,又是最早站在风头浪尖的旗手,虽然新课改的直接实施者是一线的教师,但新课改能不能保持一种持续的良好的发展势头,师范院校可谓任重道远。因此,尽快完成新课改背景下师范院校专业课程设置的改革不仅刻不容缓,而且意义深远。
关键词:隔代教育 教育理念
新课改不仅对传统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教育管理措施是一次全面的整顿,而且对新形势下素质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会进一步完善我国中学教育制度的科学化、合理化、人文化,而且对提高全民文化素质,加快和谐社会的建设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而师范类院校又是这次新课改的前沿阵地,因此师范院校专业课程设置的改革势在难免。笔者长期在师范院校工作,又多次参加教育实习,对于这一点深有体会。本文试从教育对象、课程设置、教育理念等几个方面阐述师范院校历史专业课程设置改革的必要性及其合理模式。

一、“隔代教育”普遍社会化的现象是专业设置调整的新支点

教育对象的普遍社会化并非中国独有,世界各国都曾有过,但中国这种教育对象的普遍社会化与社会的发展却极不协调,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隔代教育”无论在城市还是在农村,成了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再加上网络世界的诱惑,中学教育对象的普遍社会化在我国几乎成了一种畸形的发展。有材料显示,中国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普遍存在“隔代教育”的国家。在国外,孩子很小就进了幼儿园、托儿所,18岁独立成人,所以基本上没有隔代教育。另外据调查显示,在我国城镇有近五成的孩子跟着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长大,孩子的年龄越小,与祖辈家长在一起生活的比例就越高。随着社会高龄化趋势的形成,隔代教育现象愈来愈普遍。年轻的父母在生活、学习、工作压力下,该如何承担家庭教育的责任已成为一个社会问题。
中国科学院心理学研究所博士生导师王极盛认为,做家长的,特别是隔代家长们的素质远远落后于时展和孩子成长的要求。王极盛在数万人中间做的一项调查表明,95%以上的家长没有学习过如何教育子女这门学问,其中,隔代家长的这个比例接近100%。
如何看待中国的隔代教育,长远看隔代教育弊大于利,但也不能全盘否定隔代教育。王极盛也认为,现在还不到讨论要不要隔代教育的问题,而是要想办法搞好隔代教育。隔代教育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家庭教育方式,对孩子的个性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所以,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隔代教育的利与弊,在发挥其教育优势的同时,认真克服种种负面影响,使孩子现有的家庭教育状况得以改进,使我们的孩子快乐、健康地成长。 通过学校、社会与家庭相互配合,合力打造新式的隔代教育。
我们之所以没有坚决反对隔代教育的模式,是因为隔代教育在当今有一定的优势。首先,不少祖辈家长有充裕的时间和精力,而且愿意花时间与孩子在一起生活。他们不仅照顾孩子的生活,提供学习的条件,进行适当的指导而且能够耐心地倾听孩子的叙述。一般地说来,祖辈与孙辈之间容易建立融洽、和谐的关系。其次,祖辈家长具有抚养和教育孩子的实践经验,对孩子在不同的年龄容易出现什么问题,应该怎样处理,他们知道的要比孩子的父母多得多。再次,祖辈家长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积累的丰富的社会阅历和人生感悟,是促进儿童发展和有效处理孩子教育问题的有利条件。这些优势对中学教育对象身心的健康发展无疑有着积极的意义。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看到,隔代教育有其潜在的不利因素。
首先,容易形成溺爱。多数祖辈家长常有一种因自己年轻时生活和工摘自:毕业论文www.7ctime.com
作条件所限没有给予子女很好的照顾,而把更多的爱补偿到孙辈身上的想法。这种想法往往导致产生“隔代惯”的现象。祖辈家长对孙辈疼爱过度,处处迁就孩子,容易造成孩子任性、依赖性强和生活自理能力低下。还有一些祖辈家长因过度疼爱孩子而“护短”,致使孩子的弱点长期得不到矫正。
其次,思想观念陈旧。许多祖辈家长不顾时代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仍用老观点要求孩子,教给孩子过多的老经验,缺乏开创性精神和发散性思维的培养。还有一些祖辈家长因文化低、思想旧,无意识地给孩子传授不少封建迷信的东西,无形中增加了孩子接受新思想、新知识的难度。
再次,亲情不易弥合。由于隔代抚养和教育,久而久之便造成孩子与其父母产生感情隔阂。祖辈家长对孙辈的溺爱和护短,造成孩子很难接受其父母的严格要求和批评,还容易形成感情隔阂和情绪对立,甚至滋长逆反心理,使正常和必要的教育难以进行。
最后,负面影响严重。隔代教育对孩子的个性发展有着极大影响。因此,年轻父母不管怎么忙,也要抽时间与孩子在一起。把孩子的教育权、抚养权完全交给祖辈家长,是对孩子不负责任的做法。有一项资料显示,中国有60%以上的失足少年与隔代教育有关。有不少问题少年从小都是由祖辈家长带大的。当前在研究青少年网络成瘾综合征时,结论也是在隔代教育和有家庭暴力的家庭中呈高发状态。
中学教育对象的这种社会化、个性化、自主化特性的集中凸显,为当今师范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很大的挑战,再加上当今高校中相当部分的学生自身就是隔代教育的一员,这就更使得师范生的培养步履维艰,隔代教育的很多弊端他们不仅不以为然,甚至于对教师的教育产生敌对情绪。所以,师范教育如果不加强这一方面的课程设置,不对这些即将走上教师岗位的“准老师”作心理上的提前铺垫,后果可想而知。
笔者在最近带队参加教育实习的过程中,实习的学生普遍反映,现在的中学生女生比男生更社会化,更难管理,厌学情绪更为严重,甚至于发展到与社会上一些不三不四的人混在一起还引以为自豪的境地,仔细了解,这些学生有相当一部分一年或者几年都见不上自己的父母,属于“全托”型的隔代教育。用一线教师的话来说,那就是爷爷奶奶只管吃、住,至于孩子的思想、学习等等一概不管。针对这些现象,笔者认为师范教育一方面应加大教育实习,特别是教育见习的课程设置,以保证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有机衔接,另外,适当开设一些教育教学讲座,邀请一些一线的教师做一些教育形式、教育方法的报告,确论文导读:,也只有这样才能使这些“准教师”保持与基础教育的有机衔接,新课改才能真正开展下去、深入下去,落到实处而不是流于形式。◆(作者单位:陕西省渭南师范学院人文学院历史与文化传播系)□责任编辑:刘启明上一页12
保即将走上教师工作岗位的新人对自己的教育对象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这些改革对于师范类高校来说,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完全可行的。

二、教育理念的改变是师范专业课程调整的理想最终目的

关于教育理念,德国近代教育学家第斯多惠在其《德国教师教育指南》中就指出:教育应该始终贯彻适应自然与适应文化的要求。这也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发展儿童的心智,坚持教学的“形式目的”与“实质目的”的统一,必须把学生看作教学的主体,学生的身心发展条件是制定教学原则的主要依据,进而提出了适应自然、遵循年龄和个性特征与其发展阶段、教授真正所需要的知识、注重直观、加强知识的巩固、讲求“形式”与“实质”教学目的并重和养成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等教学原则。可以这样说,教育理念的科学化将会使师范生课程调整走向其理想的最终目的。
传统的教育观往往一切以教师为中心,以教为中心,教师问什么,学生答什么;教师布置什么作业,学生做什么作业。学生缺乏足够的思维空间和时间,阻碍了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发挥创见,主动发现真理。未来是一个多变、充满问题的未来。个人的生存、社会的发展要求具有这样一种素质和能力,即“积极主动地发现问题,以一种全球主义的视野探究问题的实质,自己思考,独立判断解决问题。”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以学生为中心,树立教应为学服务的新理念,让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下,全程自主学习,让学生带着教材、学案走向教师。
新课程强调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进而能自主学习;鼓励学生独立而富有个性地学习,更倡导主动参与合作学习,在学习中学会合作;倡导学生在探究中学习,发挥创新性思维,亲历并体验探究过程,在深入思考和交流讨论中获得感悟与深入理解。
学生的学习方式一般有接受和发现两种。在接受学习中,学习内容上是以定论的源于:论文封面www.7ctime.com
形式直接呈现出来的,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在发现学习中,学习内容是以问题形式间接呈现出来的,学生是知识的发现者。两种学习方式都有其价值。但传统学习方式过分突出和强调接受与掌握,冷落和忽视发现与探究,他们的学习就变成了纯粹被动地接受、记忆的过程。这种学习窒息人的思维智力,摧残人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它不仅不能促进学生发展,反而成为学生发展的阻力。关于这一点,古代的大教育家孔子早就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因此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把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突现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而且转变学习方式,要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和怀疑精神,鼓励学生对书本质疑和对教师超越,赞赏学生独创性和富有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
与此同时,还要注重另一种学习,要积极引导学生从事实验活动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这样做才符合现代学习方式所具主动性、独立性、独特性、体验性、问题性的基本特征。因此师范院校在课程设置上应该与时俱进,适当增加课堂教学中的讨论课、分析课,引导师范生将课堂真正看作自己思考问题、探讨问题的场所,教师也应该作适当的角色转换,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真正做到还课堂于学生。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师范教育不再是“高墙内”的闭塞教育,也只有这样才能使这些“准教师”保持与基础教育的有机衔接,新课改才能真正开展下去、深入下去,落到实处而不是流于形式。◆(作者单位:陕西省渭南师范学院人文学院历史与文化传播系)
□责任编辑:刘启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