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浅谈演讲台微博:“90后”演讲台怎样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2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6083 浏览:20011
论文导读:2.观念开放而注重平等在虚拟世界里,现实世界的道德规范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适应信息社会的新价值体系尚未完全构建起来。“90后”大学生注重个性发展,强化主体意识,开放竞争意识增强,他们思想解放,敢于竞争,主张自我发展、自我实现。这种自主选择性的增强使大学生对事业的追求、事物的判断、问题的认识,不局限于先辈
[摘 要] “90后”大学生具有学习认知直观性明显、观念开放而注重平等、道德行为与价值取向多样化、现实生活与虚拟生活交替等思想特点,文章利用调查问卷对大学生微博使用状况和微博使用过程中的消极影响(信息化导致学生信息偏食,评论体系纠正学生观念“不给力”,负面信息使学生价值取向雪上加霜)以及微博中隐私权、名誉权、肖像权等侵权行为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在应用微博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和对策。
[关键词]微博;思想政治教育;90后
[] A [文章编号] 1008-4738(2012)05-0029-05
[收稿日期][HT6SS] 2012-09-20
[基金项目][HT6SS] 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课题“微博世界社会管理法律问题研究”(项目编号:2012SJD630094); 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研究课题“青年微力量”:微时代“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跨界研究(项目编号:2012-R-21812)。
[作者简介]施 佳(1979-),女,南通职业大学人文学院讲师,法学硕士,研究方向:法学理论。
微博,作为新兴的社交网络和即时通讯工具,对“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所具有的重要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许多专家学者都进行了详尽的分析阐述。然后,如何加强引导与管理,规范网络信息传播秩序,培育文明理性的网络环境?如何用好这把“双刃剑”,继续推进“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此刻却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

一、网络社会“90后”大学生的思想特点

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已成为现代社会人类生存与实践的主导方式,大学生利用虚拟空间中各种丰富的资源优化自己的网络生活方式、学习方式、交往方式、组织方式和语言交流方式,提高他们在虚拟空间的生存质量,同时也对其认知方式、个性发展、道德行为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

1.学习、认知直观性明显

(1)思维模式直观多变。“90后”大学生不会固守自己的固有见解,虚拟空间突破了线性因果联系的思维方式,激发“90后”大学生的直观性思维和多变性思维,形成广泛思维、交叉思维和变换思维、拓展创新思维。
(2)思维方式简单平面化。网络社会下,“90后”大学生逐渐脱离书籍、思考、追问本质的思维模式,他们对电子媒体情有独钟,出现一定程度上的整体思维水平下滑,表现为喜欢接受富有娱乐性、通俗性、简明、轻松、易得的快餐文化,而对传统文化上深刻、经典且需要费心思索的内容表示反感,这些都助长了“90后”大学生面对事物的浮躁心理,导致思维简单平面化。
(3)形式讲求方便快捷化。在查阅资料上,大学生更多利用信息媒体,这比起去图书馆前拥后挤去翻阅数量有限的图书资料效果更加明显,做到“花少量的时间,做更多的事情”。

2.观念开放而注重平等

在虚拟世界里,现实世界的道德规范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适应信息社会的新价值体系尚未完全构建起来。“90后”大学生注重个性发展,强化主体意识,开放竞争意识增强,他们思想解放,敢于竞争,主张自我发展、自我实现。这种自主选择性的增强使大学生对事业的追求、事物的判断、问题的认识,不局限于先辈的教导,不满足于书本的条条框框,敢于显示自身价值的存在,敢于开拓创新,敢说敢干,有强烈的表现欲,这是社会的一大进步。

3.道德行为与价值取向多样化

开放、多元、虚拟、跨时空等信息网络特点为各种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更便捷的渠道,面对这种观念纷杂、价值多元“冲击波”的震荡,“90后”大体价值取向出现多元并存、传统与现代兼容的情况。
(1)主流价值观模糊。对人生主流价值观的认识比较模糊,缺乏明确的人生价值取向,绝大多数学生接受或赞同共产主义理想,但同时认为共产主义理想是渺茫的;虽然赞同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但又未将之付诸实践。
(2)价值取向多元化。由于受媒体多元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自我奋斗、官职至上、金钱至上等多元价值取向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这种多元化的趋势表现了信息社会“90后”大学生思想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同时也说明他们在人生观、价值观上的矛盾和困惑。在某专业在线问卷调查网站(以下数据如无特别注明,均来自“问卷星”网站),当被问到:“你认为幸福人生中必不可少的是什么?”时,分别有46.15%和38.46%的受访者选择“充足的经济和物质保障”和“美满的家庭”,表明“90后”大学生多元价值取向。
[JZ][XC;%60%65][HT5”K][JZ] 图1-1 价值取向示意图[HT5SS]

4.现实生活与虚拟生活交替

“90后”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缺乏社会责任感,集体意识淡薄。他们只关注虚拟的网络世界,对现实生活中集体和社会公益活动不感兴趣,在虚拟空间隐去真实的社会身份,容易忘记自己的社会角色和社会定位。在这种现实与虚拟生活的交替中,大学生逐渐形成复杂的思想观念和更加面对现实的人生价值观以及由此决定的人生态度。关于“您认为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判断趋向于哪个方面”,97.01%的学生选择了实用化和功利化,选择“崇美尚真”的仅占

2.99%。

二、“90后”大学生微博的使用现状

微博,即微博客(MicroBlog)的简称,是以140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微博的Slogan就是“随时随地分享身边的新鲜事儿”。 上海交通大学公共关系研究中心、舆情研究实验室于2011年12月21日发布的《2011中国微源于:高中英语论文www.7ctime.com
博年度报告》中称,截止到11月底,微博账户已增长到3.2亿,微博每天发布和转发信息超过

1.5亿条[3]。

1.使用人数

作为新新人类,“90后”大学生更容易接受新鲜事物,问卷星调查数据表明:90%的大学生使用微博,剩余10%的学生中有78%的人表示会在未来开通微博。拥有微博账户三个月以上时间的人数超半数,达到52%。

2.关注人和关注点

关注身边人(亲人、朋友、同学)的占到70%,关注社会新闻和社会热点占到74%,其次为他人的生活动态,我们可以了解数据背后“90后”大学生的诉求:他们希望了解身论文导读:”的原动力。(2)侵犯名誉权微博上,博主发表的任何言论都是公开且能够被其他用户查阅、转载,而不实言论往往也是最容易造成对他人的名誉权的损害。较为著名的案例是宋祖德与谢晋遗孀徐大雯之间的名誉权侵权纠纷,法院判决宋赔礼道歉,并承担二十九万元的精神损害抚慰金。(3)侵犯肖像权微博倡导用户分享生活点滴
边人,渴望与他人沟通交流,建立关系,同时对社会的关注度较高。

3.对微博信息的接受程度

当微博信息和传统媒体报告有出入时,34%的大学生选择相信微博,36%的人在微博和信息之间徘徊。对于公共事件或突发事件,86%的学生会去发表微博发表自己的看法,其中54%的人不会完全相信别人的真实性。由此可见,“90后”大学生对于社会事件的真相,更倾向于信任微博信息,且有一定的信息辨识能力。

三、思想政治教育中微博使用的消极影响

微博,作为新兴的社交网络和即时通讯工具,其积极作用不言而喻,在此不赘述。然后,我们不能忽视“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微博基于其自身特性而存在的诸多弊端。

1.信息化导致学生信息偏食

在微博上,我们可以对自己感兴趣的人、话题“加关注”,有选择、有针对性的接受某一类型或某些类型的信息(相关数据参见图2-1和图2-2)。这种个性化服务,微博并非开历史之先河者,此前的RSS订阅正是数字时代的个性化体现。个性化订阅可以屏蔽我们不想看到的信息,正如硬币都有正反两面一样,它的缺点也很明显:有些信息我们不想看到,但却是应该看到或需要看到的。“90后”大学生在使用这种化服务时会产生不良症状,轻者表现为信息偏食,重者会出现严重的信息营养不良。这种个人趣味偏好的化,对于没有经过严谨学术训练、没有培养成熟思辨能力的大学生来说,无法分清自己所看到的世界和客观存在世界。

2.评论体系纠正学生观念“不给力”

粉丝们可以对博主的新鲜事进行评论,但囿于140字的要求,评论通常难以展开且表述到位。一般论坛,楼主发表观点后,跟帖者或赞同或反对,楼主可进一步解释或与之对话,最终甚至纠正其观点,与跟帖者形成良好的互动模式,双方观点都可得到修正,从而趋于理性客观。然而,微博话题讨论的粉丝虽多,但其实只是博主与诸多粉丝一对一的反复对话(通过@对方实现),论战各方,只是在不断强化己方已有观点,捍卫已有立场。难怪魏武挥评论:一条拥有数百个评论的微博,其实没什么讨论结果[4]。论坛与微博评论机制的区别可以通过下列图表反映:

3.网络暴力导致诸多侵权

由于某网民言论或行为严重违背人类公共道德和传统价值观以及触及人类道德底线,成千上万的网民群起而攻之,在网上发表具有攻击性、煽动性和侮辱性的言论,甚至将口诛笔伐延伸到现实生活中,发动对当事人的“人肉搜索”,将其真实身份、姓名、照片、生活细节等个人隐私公之于众。这种做法,严重影响到当事人的正常生活,造成当事人巨大的精神压力,实则是一种侵权行为,我们称之为“网络暴力”。
(1)侵犯隐私权
微博具有强大的即时通讯功能,即使在没有电脑的情况下,只要用手机就可以随时随地更新内容,发表自己的心情和对事件的看法,由此,公民的权得到了极致的释放。“90后”大学生特立独行,彰显个性,容易以自我为中心,也希望能得到他人的关注和赞同。然后大学生尚未步入社会,思维方式难免略显稚嫩,并不清楚看似无意的行为会产生怎样的后果。例如,重庆某学院旅游系大三女学生“Die豹”(网名)因在后发表不适当的言论,激怒网友,被人肉搜索公布其个人资料,致使她不得不休学一年。相应的,“90后”大学生们有意无意中侵权行为从主观心态上有故意和过失之分,在此,笔者倾向于将此行为界定为过失侵权。,也扮演着“暴民”的角色,充当着“人肉搜索引擎”的原动力。
(2)侵犯名誉权
微博上,博主发表的任何言论都是公开且能够被其他用户查阅、转载,而不实言论往往也是最容易造成对他人的名誉权的损害。较为著名的案例是宋祖德与谢晋遗孀徐大雯之间的名誉权侵权纠纷,法院判决宋赔礼道歉,并承担二十九万元的精神损害抚慰金。
(3)侵犯肖像权
微博倡导用户分享生活点滴,现代年轻人也乐于分享生活中的新鲜事,有些人为了证明自己所言非虚,随手拍摄上传,号称有事实有真相,图片是“王道”。比如,有些大学生上课时未经许可拍摄任课教师讲课片段,上传微博进行评论,已然构成侵犯肖像权。即使是名人也不能免俗,张朝阳擅自在微博上上传大S和汪小菲的婚礼照片,差点官司缠身。微博也令一些平凡的人突然变得家喻户晓,可是都不是通过他们想要的方式而出名。比如“犀利哥”,比如微博打拐中的乞讨儿童。

4.负面信息使学生价值取向雪上加霜

微博(weblog)由单词web(网络)和log(日志)组成,通过网络日志与人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和生活、学习、工作,可以增添更多见识,被誉为第四种网络交流方式。人们在微博上,不仅乐于探究别人的隐私,也习惯于将自己的情感和生活公之于众。然而过于平凡的人生记录不会引起别人的兴摘自:毕业论文工作总结www.7ctime.com
趣,为了增加人气和点击率博主不得不求新求异,出现了“富二代”卢美美、“官二代”尤异希“晒金晒包晒幸福”,而郭美美已成为一个与权力挂钩且在网上炫富的标志性符号据郭美美称,之所以微博认证身份写“商业总经理”,是为了吸引眼球。,这些社会负面信息直接影响“90后”大学生的价值观取向。作为”90后“的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完全定格。当拜金成为一种时尚,当炫富成为一种潮流,当错误的价值观腐蚀掉人的灵魂,我们的物质世界丰富了,精神世界却被湮灭。

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优化微博管理的对策

尽管微博在使用过程中有诸多弊端,但我们不能否认它对“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所具有的重要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我们不能把孩子与脏水一起倒掉,可从以下方面优化微博管理:

1.转变方式,引导大学生实现价值认同

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90后”大学生处于半校园化半社会化的环境中,能否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与人生观对于今后的发展至关重要。“尽管青年人总是试图区别于上一代,但事实上文化这东西是既守不住,又扔不掉的,因为历史是延续的。”[5] 青年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不是固定不变的,不可避免的受到来自社会、家庭的影响,同样与社会主流价值取向一致。换言之,社会主流价值取向往往是大学生个体价值取向的风向标、导航器,而大学生价论文导读:用真实身份注册,长远来看肯定会提高微博信息的质量和微博的公信度。总之,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以及我国网络法规的日臻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微博的结合必将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程莉.互联网涉稳问题对建设和谐社会的影响及应对策略.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11(4):23-2

6.金晓菁.论网络环境下大学

值取向又反映着社会的主流价值取向,是社会价值取向的晴雨表[6]。 对大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需要实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体系的转换,这牵涉到如何掌握话语权以及吸引力的问题。通俗地讲,就是在主流意识形态的宣传中要适度进行“老话新说”,转换话语方式,比如“人家炫富我晒证”引导学生关注“北大晒证女”。

2.避免神化,理性看待微博的教育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学会使用“90后”的语言、用他们听得懂的话,传达我们要传达的意思。面对新一代的年轻人,只有能被学生们听进去的教育才是好的教育。微博目前众星追捧的地位,像极了、MSN等即时通讯软件当年横空出世的状态。《2011中国微博年度报告》也指出,微博用户群体呈现多样化趋势,用户覆盖进一步扩展,但受制于微博产品生命周期、受众的审美疲劳等因素,从第三季度开始,已出现微博用户活跃度和用户粘性下降。一个好的形式并不是一劳永逸的,用过几次之后,原来学生们喜闻乐见的形式,也不再有好的效果。因此,我们无须神化微博,或许理性地将其定义为一种信息渠道更加合适。

3.重视“舆论领袖”,形成思想的共识效应

虽然历史是延续的,但代际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于是传统思想和年轻人的反叛精神之间便形成了对峙。正是这种对峙,为形成思想的共识局面提供了契机:相反而相成,对峙才需要对话,对话才能互相沟通,最终达成共识。要实现这一点,需要重视“舆论领袖”的力量,这就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关注微博上言论活跃、粉丝众多的学生,他们的观点通常会产生社会学上的“马太效应”。

4.完善网络管理,提高媒介素质

媒介素养指的是人们面对各种媒体信息时表现出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和反映能力。它实际上涵盖了对媒介的性质和功能的认知能力,对不良信息的辨认能力和免疫力,对媒介信息的批判意识和批判能力,利用大众传媒为自己生活、工作、发展服务的能力。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加强对社交网络和即时通信工具等的引导和管理,规范网上信息传播秩序,培育文明理性的网络环境。目前,通过积极的探索,很多高校都建立健全了校园网络舆情研判机制、应急处置机制、安全保护机制、网络监控机制等。一些高校还不断加强技术防范措施,形成校园网络有害信息防御屏蔽系。

5.外部灌输,助力法律思维的形成

前文所述网络暴力导致侵权的事件,并非教育方法不当,而是受众法律思维匮乏。法律对“故意”的界定为: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法律人在行动前会考量自己是否能够承担此行为之后果,以此决定为与不为。在大学生思想理论教育中,提供普法平台,引导他们研读法学入门书籍。由法律专业教师潜移默化进行“外部灌输”,不但可以了解与把握法学知识,还可感受法律中丝丝入扣的逻辑,促使学生将法律的他律转变为道德的自律,对于“90后”大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满足趋利避害的人性以及实现社会有序的需求均大有裨益。

6.响应号召,推广微博实名制

彼得·施泰纳(Peter Steiner)说过,在互联网上,没人知道你是一条狗(On the Internet, nobody knows you're a dog)[7]虚幻的网络让网民的权发挥到了极致,但也产生了诸多不负责任的言论。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市局、市通信管理局和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共同制定的《北京市微博客发展管理若干规定》(2011年12月16日公布并实施)提出,通过微博客制作、复制、发布、传播信息内容,应当使用真实身份信息注册。当微博上充斥口水、谩骂甚至人身攻击,这对网民、对微博都是一种伤害。用真实身份注册,长远来看肯定会提高微博信息的质量和微博的公信度。
总之,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以及我国网络法规的日臻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微博的结合必将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参考文献]
程 莉.互联网涉稳问题对建设和谐社会的影响及应对策略[J].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11(4):23-26.
金晓菁.论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J].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10(3):42-45.
[3] 上海交大研究:微博用户活跃度和粘性下降[EB/OL].中国广播网.http:///424

4.html.

源于:论文怎么写www.7ctime.com
[5] 杨 雄.关注改革开放后出生的一代[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8.
[6] 张北坪.论新闻舆论对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的有效影响[J].探索,2009(2):127-130.
[7] Fleishman, Glenn. Cartoon Captures Spirit of the Internet[N]. The New York Times,2000-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