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浅议低碳低碳经济范式下环境保护评价指标系统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2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2470 浏览:98172
论文导读:了战略浅析。最后,依据评价模型提出我国低碳经济下环境保护的路径选择:加强碳源碳汇管理,推动进展低碳技术,引导公众参与低碳环保和强化国际合作等。关键词:低碳经济论文环境保护论文二氧化碳论文评价论文低碳城市论文本论文由www.7ctime.com,需要论文可以联系人员哦。
摘要:自以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环境的负外部性不足也越来越突出,元凶就是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排放增加。2003年英国提出了旨在降低温室气体排放的“低碳经济”,世界各国也纷纷开始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在传统高碳经济进展方式受到严重质疑和挑战下,进展低碳经济成为各国进行经济转型的新起点。本论文基于低碳经济和环境保护提出了低碳型环境保护指标评价系统和与之相关的低碳城市评价系统。探讨首先介绍了当前经济进展情况和气体变暖的背景,对低碳经济进展相关探讨和国外低碳经济进展经验进行了综述,在生态承载力论述,资源、环境、经济系统论述,新马尔萨斯人口论述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等相关论述指导下,探讨低碳经济和环境保护。通过对1985-2008年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费和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时间序列浅析得出,GDP是引起能源消费增加的理由,能源消费增加则不是GDP的理由,能源消费的增加是二氧化碳增加的理由,GDP与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的因果联系并不显著。由此,论述上可以实现经济增加与能源消费增加的脱钩,进而实现经济增加和二氧化碳排放的脱钩,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在环境质量评价模型基础上,通过浅析温室效应及其作用机理,引入生态承载力概念,建立起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排放的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浅析二氧化碳排放对整个经济社会的作用历程。以而,温室气体排放使得生态承载力越来越逼近极限,自然环境不断对社会发出预警信息,这需要全社会行动起来,做出应对二氧化碳排放持续增加的行动。在浅析了Kaya公式后,采取灰色关联模型浅析我国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因子,得出:能源消费对C02排放影响最大,其次是GDP,然后是人口数量、固定资产投资和居民消费。考虑到经济进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可以改善能源消费、制约人口数量、调节固定资产投资和引导居民消费方向等降低碳排放。在前面浅析的基础上,根据科学性、系统性、可行性等原则,建立了低碳环境保护指标系统,构建以经济进展指标、低碳(科技)进展指标、社会进展指标、环境指标和政策指标为主的指标评价模型,以经济、科技、社会、环境和政策几个方面反映地区低碳型环境保护程度,评价和保护经济进展中的生态和人文环境。实证数据显示,我国低碳型环境保护综合评价指数连年递增,说明我国在进展低碳型环境保护方面快速提升。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低碳城市评价模型,以长沙为例进行了实证评价,提出了低碳城市建设路线图和实现路径。以论述上建立了低碳农业评价模型。针对我们在进展低碳经济现实情况,以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四个方面采取SWOT浅析策略进行了战略浅析。最后,依据评价模型提出我国低碳经济下环境保护的路径选择:加强碳源碳汇管理,推动进展低碳技术,引导公众参与低碳环保和强化国际合作等。关键词:低碳经济论文环境保护论文二氧化碳论文评价论文低碳城市论文
本论文由www.7ctime.com,需要论文可以联系人员哦。摘要4-6
Abstract6-13
第一章 绪论13-28

1.1 探讨背景13-15

1.2 探讨目的和探讨作用15-16

1.3 低碳经济探讨和实践综述16-25

1.3.1 低碳探讨概况16-20

1.3.2 低碳实践概况20-25

1.4 探讨内容和技术路线25-28

1.4.1 探讨内容25-26

1.4.2 探讨策略26-27

1.4.3 探讨路线27-28

第二章 低碳经济基础论述28-35

2.1 生态承载力论述28-29

2.2 资源、环境、经济系统论述29-31

2.3 新马尔萨斯人口论述31-32

2.4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32-33

2.5 本章小结33-35

第三章 我国低碳经济进展的协调性浅析35-47

3.1 时间序列模型35-37

3.

1.1 时间序列35

3.

1.2 时间序列模型35-37

3.2 时间序列检验37-40
3.

2.1 时间序列的平稳性检验37-38

3.

2.2 时间序列的协整检验38-39

3.

2.3 时间序列的格兰杰因果检验39-40

3.3 低碳经济进展协调性浅析40-46

3.1 数据选取40-41

3.2 数据浅析41-46

3.3 结论46

3.4 本章小结46-47

第四章 温室气体作用机理及二氧化碳排放的因子浅析47-61

4.1 温室效应47-48

4.2 二氧化碳排放的PSR模型48-53

4.

2.1 PSR模型48-49

4.

2.2 压力(P)49-50

4.

2.3 状态(S)50-52

4.

2.4 预警(R)52-53

4.3 二氧化碳排放的因子浅析53-59
4.

3.1 Kaya公式53-55

4.

3.2 二氧化碳排放因子的灰色关联浅析55-59

4.4 本章小结59-61
第五章 低碳型环境保护指标评价探讨61-80

5.1 指标评价设置原则61-62

5.2 低碳型环境保护指标评价设计62-66

5.

2.1 指标选取62-64

5.

2.2 主要评价指标解释64-66

5.3 指标数值处理66-68
5.

3.1 标准化法66-67

5.

3.2 极值法67

5.

3.3 归一法67-68

5.4 指标权重选择68-72
5.

4.1 层次浅析法68-70

5.

4.2 主成分浅析法70-72

5.5 评价模型72

5.6 2004-2008年低碳型环境保护评价72-79

5.6.1 数据选取73-74

5.6.2 数据处理与计算74-78

5.6.3 结果浅析78-79

5.7 本章小结79-80

第六章 低碳城市指标评价80-97

6.1 低碳城市概述80

6.2 中国低碳城市实践80-82

6.3 低碳城市指标评价82-88

6.

3.1 指标设计82-84

6.

3.2 实证浅析84-88

6.

3.3 结果浅析88

6.4 国外经验对中国启迪88-89

6.5 低碳城市建设路线图89-92

6.

5.1 源头低碳化89

6.

5.2 历程低碳化89-91

6.

5.3 末端低碳化91-92

6.6 低碳城市实现路径92-95
6.6.1 低碳交通92-9论文导读:1公众参与方式1178.6.2信息公开设计117-1188.6.3环保NGO的进展118-1198.7国际合作1198.8本章小结119-120第九章结论与展望120-1249.1全文总结120-1219.2革新点和探讨不足121-1229.3探讨展望122-124参考文献124-132致谢132-133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探讨成果133上一页12
3

6.2 低碳建筑93-94

6.3 消费生活低碳化94-95

6.4 增加城市碳汇95

6.7 本章小结95-97

第七章 低碳农业评价97-107

7.1 低碳农业含义97-98

7.2 探讨综述98-99

7.3 低碳农业评价99-105

7.

3.1 主要评价指标解释101-105

7.

3.2 评价模型105

7.

3.3 评价不足之处105

7.4 我国低碳农业进展思路105-106

7.5 本章小结106-107

第八章 基于低碳经济的环境保护路径选择107-120
8.1 我国进展低碳经济的SWOT浅析107-112
8.

1.1 SWOT浅析模型107

8.

1.2 我国进展低碳经济的SWOT浅析107-112

8.2 环境保护的制度演变112-113
8.3 碳源和碳汇管理113-114
8.

3.1 碳源113-114

8.

3.2 碳汇114

8.4 政策和法律环境114-115
8.5 低碳技术进展115-116
8.6 低碳环保的公众参与116-119
8.

6.1 公众参与方式117

8.

6.2 信息公开设计117-118

8.

6.3 环保NGO的进展118-119

8.7 国际合作119
8.8 本章小结119-120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120-124
9.1 全文总结120-121
9.2 革新点和探讨不足121-122
9.3 探讨展望122-124
参考文献124-132
致谢132-133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探讨成果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