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谈信息技术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情境创设之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2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1821 浏览:47237
论文导读:培养学生的能力是相当重要的。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是创设积极参与教学情境的前提。在情境创设中注重情感的导入、兴趣的激发,必然要考虑到学生的兴趣点在哪里、学生关注的事情在哪里。2.情境创设更关注生活性情境创设要以学生为主体,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充分利用学生生活中的资源、题材
摘 要: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结合新课改的理念,采用创设教学情境的方法,可激发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爱学,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关于信息技术情境创设却存在一些误区,致使情境创设使用不当,没有产生相应的效果,甚至影响和干扰正常的教学。以几节信息技术课为例,剖析情境创设在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现状,从而理性有效地创设情境,让置身情境中的学生产生探究的愿望,从而打造高效的教学课堂。
关键词:信息技术;高效课堂;情境创设
本文以几节信息技术课为例,从真实的课堂实录中分析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情境存在的问题:

一、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情境存在的问题

1.情境过于形式化

情境:在“插入表格”一课中,上课开始播放悠扬而富有深情的诗朗诵《游子吟》。无论是听课的教师还是上课的学生都被吸引了,这个足足有5分钟的诗朗诵却让所有人都困惑了:不清楚《游子吟》与插入表格到底有什么关系。后来,终于教师从《游子吟》引到母爱,从母爱引到母亲节礼物,最后对母亲节礼物种类的数据调查进行统计,以表格的形式呈现,最终才算转到课题上来。创设情境只是为了创设一个导入的煽情的情境,而此课后续的内容跟这个情境完全是脱节的,这样形式化的情境创设很难有好的教学效果。

2.情境过于老套陈旧

情境:在“下载图片”一课中,上课伊始,老师问学生2008年奥运会中国获得了多少枚奖牌,排在第几位?由于2008年奥运会过去时间太长了,根本也就记不起来,所以响应率不高,学生无精打采地回应着。一节课就在这样了无生气的气氛中开始,可想而知后边的上课效果如何了。已经是2012年了,我们再拿出2008年的奖牌榜来说事儿,时效性太差。再者学生根本不大关注这个问题,所以情境的创设就显得了无生趣,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情境创设应该摆脱老套陈旧的情境,给情境创设以新颖和活力,才能真正地达到有效的激趣和导入。

3.情境过于虚假

情境:在“美化文章”一课中,一教师作了如下设计:在《流星雨》动听的歌声中,计算机屏幕上不断地显示出流星雨的动画,此情此景让人很陶醉,陶醉完之后,屏幕上展示的是一个表格,内容是狮子座和宝瓶座在某年某月某天流星雨出现的数量,然后引出课题,对这个流星雨的数据进行分析统计。有个对流星雨问题稍有研究的学生当场质疑教师展示的数据,教师很自然地说这个数据是杜撰的。为了方便这节课的教学,教师也可谓煞费苦心,为了配合《流星雨》这首歌,配了动画,编了数据,可是这样的情境创设有意义吗?教师明知道这些数据是假的,还让学生进行统计分析是没有实际意义的。

二、信息技术有效教学情境创设的关注点

1.情境创设更关注艺术性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情境的创设更需要艺术。一节课的开始就像整台戏的序幕,也仿佛是一首优美乐章的乐曲。教师教学,开始情节创设得好,就会引人入胜,燃起学生求知的,收到先声夺人的奇效,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一个宽松、、活跃的课堂环境对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能力是相当重要的。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是创设积极参与教学情境的前提。在情境创设中注重情感的导入、兴趣的激发,必然要考虑到学生的兴趣点在哪里、学生关注的事情在哪里。

2.情境创设更关注生活性

情境创设要以学生为主体,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充分利用学生生活中的资源、题材和范例。情境创设要让学生产生共鸣,从而有助于其提高利用信息技术解决生活中问题的能力,体现自我实现的价值。情境认知能意识到思维中的疑难困境及产生背景,并能揭示真实的生活情境在学习中的内在意义。
信息技术学科是一门十分重视操作的实践性学科,应充分发挥信息技术本身的优势,拓展学生的视野和活动范围,参与信息化社会活动,了解和体验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关注信息技术发展的最新动态,使学生初步形成投身于信息化建设和创新活动的愿望。因此我们要从学生出发,以激发学生兴趣为主,并提高课堂效率,开发学生潜能,并将“情”“景”“境”这三个要素渗透到教学情境之中,要体现其价值性。课堂情境创设要高质量;教师课堂教学中所设计的情境不能流于形式;我们在教学中要多创设一些有价值的情境。情境创设不失为一个有效方法,但也不是万灵之药,教师在运用时要加以选择,才能更源于:论文www.7ctime.com
好地服务于信息技术教学。
参考文献:
朱慕菊.走进新课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06.
周成平.外国优秀教师是如何教学的[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08.
(作者单位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李公朴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