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阐述画谱《芥子园画谱》教学谈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0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8382 浏览:82125
论文导读::梅谱;卷四:菊谱。”从目录编排可以看出,此画谱已基本全面涵盖了写意中国画的山水、花鸟、人物三大科。二、《芥子园画谱》的特点1.《芥子园画谱》内容丰富全面,不仅横向覆盖三科,且在每科教授的过程中除了画法讲解、步骤图录,更有诸家画法一一详列,这在最为讲究师法古人、追求师承的中国画学习中是非常重要的。以“
[摘要]《芥子园画谱》是中国画基础教学的传统教材。作为中国画学习的入门教材,此画谱自清代以来备受赞誉。在教学过程中,除了练习写意画的传统技法,更可以学习中国画历史理论知识。在教学中,教师还应注意,作为黑白版画流传下来的《芥子园画谱》缺乏一定的水墨变化,需扬长避短。
[关键词]中国画;基础教学;《芥子园画谱》
随着重拾中国传统文化的热潮,中国画作为一门基础学科也越来越受到高等艺术学院中许多学科的重视,哪怕与绘画距离稍远的设计专业也有很多将中国画作为一门基础选修课列入课表。在对于非中国画专业的教学来说,这比对于专业学生的教学更有难度。但就笔者的教学经验而言,从中国传统的中国画教材《芥子园画谱》入手也许是一个有效的开端。

一、《芥子园画谱》在中国画坛的地位

清康熙年间制版成书的《芥子园画谱》在中国画坛上流传广泛,意义深远,不仅成为几百年来众多中国画学生的入门教材,更影响了不少国画大家。画谱名取自于清代著名的文学家李渔在南京所建的私人宅院“芥子园”,其“芥子”之意取自佛语“芥子虽小,能纳须弥”。而他支持女婿沈心友及王氏三兄弟所编绘的《芥子园画谱》也让他的芥子园名留千古,翘楚江南。《芥子园画谱》除“序”和“画学浅说”分为两集,“初集”包括“卷一:树谱;卷二:山石谱;卷三:人物屋宇谱;卷四:名家山水书谱。”“二集”包括“卷一:兰谱;卷二:竹谱;卷三:梅谱;卷四:菊谱。”从目录编排可以看出,此画谱已基本全面涵盖了写意中国画的山水、花鸟、人物三大科。

二、《芥子园画谱》的特点

1.《芥子园画谱》内容丰富全面,不仅横向覆盖三科,且在每科教授的过程中除了画法讲解、步骤图录,更有诸家画法一一详列,这在最为讲究师法古人、追求师承的中国画学习中是非常重要的。以“卷一:树谱”为例,画谱中先以文字详解如何“画树起手四岐法”,再配图示范如何画二株、三株至五株树画法。就每种树形态不一,画谱又归纳出“鹿角画法”“蟹爪画法”“露根画法”等。根茎枝干部分结束后,画谱继续教授荚叶的画法,分别有:“菊花点树”“胡椒点树”及“介字点”“小混点”等各种点叶法。接下来,“荚叶着色法”讲授了各种荚叶点叶如何着色以及注意事项。在各种画法一一详尽之后,画谱又示范出“范宽树法”“郭熙树法”“王维树法”等各位名家树法,体现出中国画中树法的各种形态及艺术表现风格。最后又将一些形态特异的树画法:如柳树、梧桐、芭蕉、竹子及芦苇等再一一列出画法及示例。总之,在中国画树法的学习中,这样的讲解示例是非常丰富完善的,认真学习,足以全面的掌握树的画法。
2.《芥子园画谱》中的“序”之后是《画学浅说》及《设色各法》两篇文章,这些文章依然是繁体竖排古文,这对于目前中国画专业及各个艺术专业的同学来说都是极源于:论文写法www.7ctime.com
为有用的。自古文人画既是先文人再作画,而在目前大部分学生英文比古文认得多的情况下,学习古文,学习中国画传统理论知识是比掌握画法更为重要的,大部分高等艺术学院的学生造型能力都很强,临摹各种山石、树法都学习的很快,但是就中国画的画面意境及韵味逊色不少,这于中国画的传统理论、审美趣味的了解及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淀修养是有直接原因的。而《芥子园画谱》中的《画学浅说》将中国画用笔、用墨、经营位置及如何破邪、去俗都有讲解,了解这些比学会勾画是更为重要的。画谱中在每科教授的页面中都有不少理论知识,如“卷一:树谱”中,开篇就讲解如何起手画树,将树的形态与人相比拟,树的姿态也如人一般或蹒跚或玉立、或顾盼或想让,这样不但树的姿态生动,画面意韵深远,更让学生了解中国画借物抒情的特质,更有利于把握画面的情绪特征。

三、《芥子园画谱》的缺陷

当然,《芥子园画谱》作为迄今最为盛名及有效的中国画入门教材也有一些无法避免的弊端。画谱因成书较早,其原先的五色套印版本已经失传,目前可以得到的版本是光绪年间巢勳的临本,加上古人的木刻版画条件有限,无法将中国画的水墨晕染效果表现完善,只将外形线条勾摹,而无水墨变化,这不得不说是画谱的最大缺陷。正如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说到:“今画之,纵得形似,而气韵不生,……若气韵不周,空陈形似,则无其气韵;具其色彩,则失其笔法,岂曰画也?”所以将此画谱列为中国画入门学习的第一教材后,还是要广泛观摩中国画原作及精印作品,才能体会到中国画气韵的笔情墨趣。
责任编辑 王凌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