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简谈复习用对资源:提升语文复习课质量关键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1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7070 浏览:121161
论文导读:解答谈得到的启示或经验。【观课感悟】课后的评议活动中,主评人用“选点高、落点实、方法巧”给予这堂课积极的评价,可谓是一语中的。同时,我以为本节课最大的价值则是在于启示我们语文中考复习课该如何用对资源,即合理选择和有效利用资源,从而保证复习的效率。

一、万变不离其宗:课标是最最具挖掘价值的权威资源

摘要: 现代文阅读复习,是语文中考复习的重点与难点之一。现代文阅读中感悟类试题的解答,更是难点中的难点。如何突破这个难点?笔者认为,“用对资源”是保证复习效率的必要前提。本文从四个方面阐述了观点:万变不离其宗,课标是最最具挖掘价值的权威资源;“误”能引“悟”,错题是最贴近现实的草根资源;用足评分标准,角色融合是提升效率的有效途径;研习本地考卷真题,准确定点是把时间用在刀刃上的必做功课。
关键词:复习课资源、课标、错题、评分标准、本地试卷真题
现代文阅读复习,是语文中考复习的重点与难点之一。现代文阅读中感悟类试题的解答,更是难点中的难点。如何突破这个难点?扬州市2012年中考语文复习研讨会上,扬州市广陵区嵇庆法老师执教的一节研讨课,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也引发了我的一些思考。
【课堂回放】

一、 解读《课程标准》相关内容

1. 投影呈现: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摘自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

2. 引导揣摩课标要求

① 这一段话中连用三个“自己的”,这有何用意?
② “有”“作出”“说出”这三个动词的顺序能否互换?为什么?

二、 问题分析及审题指导

1. 投影呈现学生解答“感悟类题目”存在的问题——

偏离要求,审题不细致;脱离文章,感悟不明确;语意混乱,表达不规范。
2. 投影呈现两位同学解答扬州市2011年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语文试题第21题的答案。
问题:这篇散文(注:《有一缕阳光叫感动》)写了一对老人,同时也写了他们的邻居。假如你生活在这个小区,请写一段文字。说说你会怎么想,怎么做?(80—100字)(6分)
两名同学的解答:
甲同学?摇两位老人很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我也要做像他们那样乐观的人。
乙同学?摇在今后学习生活中,我要像老人那样,敢于面对困难,努力地承担生活的压力;要像邻居那样,做善良的人,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人:做一个乐观开朗,自立自强的人。

3. 引导分析两个同学解答存在的问题

讨论明确:甲同学的答案过于简单、笼统,字数不合要求;乙同学的答案只谈了“怎么做”,未谈“怎么想”。

三、 审题及答题指导

1. 追问两位同学解答出现偏差的原因,指导审题。

① 审字数要求。努力达到或超过规定字数。
② 审分值。分值的多少往往取决于答题要点的多少。因而,在审题时,我们可以从分值中推断出答题要点,避免答题时的疏漏。
③ 审限制语。诸如“结合某段”“联系全文”“通观全文”“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等词语,这是命题老师对答题区位所作的限制。答题时要在区位内答题。
④ 审关键词。明确命题者要我们悟什么,写什么。做到方向正确,思路清晰。

2. 四步审题练习:扬州市2010年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语文试题第23题

教育需要智慧。“母亲”的做法给了我们什么有益的启示?选择一点,结合本文内容或联系生活实际,发表你的见解。(80—100字,6分)

3. 解读《课程标准》相关内容

投影呈现: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引导揣摩:抓住三个“作品”强调要紧扣文本答题;抓住“文化背景、情境和形象、富于表现力的语言”等表述指导把握感悟的角度。

4. 运用方法,修正甲、乙同学的答案。

① 学生个别修改、小组交流,在组间交流
② 教师呈现参:这两位老人身处困境却能乐观面对,怀有一颗知恩图报的心,他们珍惜彼此、相濡以沫、关心他人、知足常乐。(想)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一定要向他们学习,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风雨,迎难而上,做一个乐观坚强的人。(做)

5. 提炼指导“规范表达四原则”

投影:言之有理?摇言之有据?摇言之有序 言而有文

四、 实战演练

1. 练习交流扬州市2010年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语文试题第23题

教育需要智慧。“母亲”的做法给了我们摘自:毕业论文小结www.7ctime.com
什么有益的启示?选择一点,结合本文内容或联系生活实际,发表你的见解。(80—100字,6分)

2. 教师呈现参,矫正学生思维偏差

五、 课堂小结

学生围绕“感悟类题目“的解答谈得到的启示或经验。
【观课感悟】
课后的评议活动中,主评人用“选点高、落点实、方法巧”给予这堂课积极的评价,可谓是一语中的。同时,我以为本节课最大的价值则是在于启示我们语文中考复习课该如何用对资源,即合理选择和有效利用资源,从而保证复习的效率。

一、 万变不离其宗:课标是最最具挖掘价值的权威资源

本节课以课标的研读为起点,这是一项富有开创性的设计。课标,是教材编写的基本纲领,是课程建设和质量考查的最核心依据。把课标解读引入课堂教学,无疑是一种“取法乎上”的创举。更为可贵的是,本节课对课标要求的使用,不是止于一带而过的点缀,而是上升到了深入揣摩的层次,并以之作为教学设计立意依据:由三个“自己的”的玩味,学生意识到阅读欣赏是一种个性化的活动;由“有”“作出”“说出”三者逻辑关系的分析,学生意识到“阅读理解”是一个有感悟、判断到表达的复杂思维过程。这样的分析,给学生传递了一个明确的信息:阅读理解并不只是有了所谓的答题范式即可,它真正的起点在于能学生自己能深入地介入文本,形成自己的概括、理解、判断。这样的分析,能有效激发学生阅读文本的自觉意识,能有效减弱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的考场阅读的功利取向。功利取向的淡化,有利于学生在更从容的心态中悟得文本的真意。据笔者所知,模仿“高考大纲”,许多地区出台了“中考说明”。不少老师便都奉“中考说明”为准则,却不曾察觉到往往“中考说明”的繁琐表达,其实都是以课程标准为依据的。抓住了课标要求,才是抓到了中考复习“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法宝。

二、“误”能引“悟”:错题是最贴近现论文导读:

实的草根资源
本节课充分利用了错题资源:教者呈现了甲、乙两位同学存在明显缺失的解答,并由此引出审题“四审”、表达“四原则”的教学活动,既水到渠成,又切中要害。因为这是一节借班上课的公开课,甲、乙两则有明显缺源于:论文参考文献格式www.7ctime.com
失的答案,并不是源自本节课的教学对象。但我们看到,两例错误引发了学生争先恐后的探索热情,授课教师对错例的提炼颇见功底:两个同学的答案错误一是源自审题不清导致答题不合规范,二是源自表达不清晰导致答题角度缺失,而这两点正是现代文阅读理解失分的高频原因。
更重要的是,这样的错误是学生曾经犯过或可能要犯的,更容易引起他们的重视和警觉,因而课堂的效率也就有了最坚实的基础。

三、 用足评分标准:角色融合是提升效率的有效途径

通常情况下,学生都是处于被评价、被甄别的境地。他们总觉得,参只不过是命题者主观炮制的产物,可能有一种排斥情绪。在本文的教学推进过程中,对用于教学素材的两条中考试题,教师都给出了参。我认为,这样的呈现很有必要。
首先,在学生经过了自主探索、尝试解答之后,
自然就会处于一种“愤悱”状态,此时进行参的分析,契合他们的需要,有效教学有了心理基础。比如在解决2011年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语文试题第21题问题的时候,学生经历了病例分析、尝试解答之后,再来分析参感受一定不少,因为病例、己见和参的比照中,他们对于审题、感悟、表达的关系会有更深刻得理解。
其次,在相互讨论的非权威语境中,学生各抒己见,思路开阔。但在见仁见智的纷繁信息中,哪些才是最有价值的信息,他们希望能感悟一些甄别、提取的方法。此时把参呈现出来,并对答案进行结构化分析,学生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下,把自己想象成命题者乃至阅卷者,去分析参的命制依据,去体会阅卷的操作标准,他们一定能得到超越题目的思考和方法积淀。

四、 研习本地考卷真题:准确定点是把时间用在刀刃上的必做功课

课程改革以来,初中语文教材“一标多本”的局面进一步形成。版本不同,地方中考的内容取舍、考查目标定位的差异,都使各地的中考试卷在契合课程标准的前提下,呈现出鲜明的地区特色。比如江苏中考采取的以地级市为组织单位的形式,在基本使用苏教版教材的情况下,13大市的中考语文试卷表现出的差异仍然是比较明显的。仅就现代文阅读考察而言,选材有兼顾教材内外的,也有只取材于于课外的;有考察三篇文章阅读的,也有只考察两篇文章阅读的;有命题重在考察内容解读感悟(即写什么)的,也有比较偏重写作手法(即怎么写)赏析的……而一个地区的中考命题一般都是采取“迈小步,不停步”的谨慎创新策略,因此命题思路的连贯性是客观存在的,基于此,本地中考试卷当时解读本地中考要求的最佳素材。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嵇庆法老师所用的素材分别取自于扬州市2010及2011年的中考试卷,我以为这样的策略十分正确,能避免做无用功,能把中考复习的有限时间用在刀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