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探究倦怠焦作市中小学教师职业紧张与工作倦怠情况及影响因素调查

最后更新时间:2024-04-2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9085 浏览:76513
论文导读:04名调查对象中,零倦怠占21.5%,轻度倦怠占24.3%,中度倦怠占31.1%,高度倦怠占23.0%。通过浅析得出:教师的文化程度、职称、是否担任班主任、学校级别以及不同年级分别在专业低效能感、情绪耗竭方面有显著差别。4、职业紧张与工作倦怠的联系:通过秩相关浅析得出:教师的职业紧张与工作倦怠之间有着正相关联系,职业紧张感越强,更
摘要:目的为了解河南省焦作市中小学教师职业紧张与工作倦怠情况,浅析产生职业紧张与工作倦怠的主要影响因素,为缓解中小学教师的职业紧张与工作倦怠程度制订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论述依据。对象和策略采取分层整群抽样的策略,按市、区、乡、村四级在焦作地区抽取10所学校。教师选择有1年以上工作经验的在职任课教师作为探讨对象。采取经国内专家翻译并修订的《职业紧张量表》和《Maslach工作倦怠问卷》,对调查对象进行匿名问卷调查,在收集、整理和录入历程中严格制约调查的质量。利用EpiData3.0对结果进行双录入,并形成原始数据库,采取SPSS12.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浅析:结果1.调查对象的基本特点此次共发放问卷670份,回收问卷626份,应答率为93.4%,其中有效问卷604份,有效率97.3%。604名被调查者年龄最小20岁,最大60岁,平均年龄36.64±8.4岁。2. OSI-R量表得分情况及影响因素浅析:604名教师的职业任务问卷显示:有48.8%的教师有中度以上职业任务压力,职业紧张反应问卷显示有56.9%的被调查教师有中度以上的职业紧张反应:应对资源在正常范围的教师占71.3%。通过方差浅析得出:男教师较女教师的职业任务压力大,躯体紧张反应史强,但应对资源较好。30~岁与40~岁2个年龄段的教师任务过重的压力最显著,40岁以下教师较40岁以上教师的紧张反应强,主要体现在心理和躯体紧张方面。在个体应对资源方面,30岁以下和40岁以上的教师较好,文化程度越高、职称越高的教师出现任务过重的情况越多,拥有的应对资源也较多。班主任和毕业班教师的职业任务相对多,以任务过重和责任感强为主要方面,同时业务紧张和心理紧张反应也增强;应对资源相对缺乏。高中教师的紧张反应为最强,市级学校教师感到的职业任务方面的压力最大。个体紧张反应问卷总分和业务紧张反应由强到弱依次为:村级、乡级、区级、市级。应对资源方而市级学校的教师分值最高,在休闲、自我保健和社会支持方面都有着较强的应对资源。通过对教师的个人紧张反应进行回归浅析得出:增强教师的个体紧张反应的因素有任务过重、任务界限不清、责任感过强和工作环境不良,而理性处事可降低职业紧张反应。3、MBI量表各领域得分情况及影响因素浅析:在604名调查对象中,零倦怠占21.5%,轻度倦怠占24.3%,中度倦怠占31.1%,高度倦怠占23.0%。通过浅析得出:教师的文化程度、职称、是否担任班主任、学校级别以及不同年级分别在专业低效能感、情绪耗竭方面有显著差别。4、职业紧张与工作倦怠的联系:通过秩相关浅析得出:教师的职业紧张与工作倦怠之间有着正相关联系,职业紧张感越强,更容易产生工作倦怠感,Spearman等级相联系数为0.432,P0.05。结论焦作地区的中小学教师确实有着不同程度的职业紧张不足,紧张反应的主要影响因素为任务过重、任务界限不清、责任感过强和工作环境不良。教师的工作倦怠情况也较为显著,教师的文化程度、职称、是否为班主任、年级及学校级别等分别在专业低效能感、情绪耗竭方面有差别。教师的职业紧张与工作倦怠之间有着正相关联系,通过减少工作压力,缓解职业紧张,可有效减轻教师的工作倦怠水平:关键词:职业紧张论文工作倦怠论文中小学教师论文
本论文由www.7ctime.com,需要论文可以联系人员哦。摘要4-6
Abstract6-8
目录8-10
图与附表清单10-12
1 引言12-15
2 对象与策略15-19

2.1 调查对象与抽样策略15

2.2 调查策略与内容15-17

2.3 统计浅析17-18

2.4 质量制约18-19

3 结果19-33

3.1 调查人数19

3.2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19-20

3.3 职业紧张量表得分情况及影响因素浅析20-26

3.4 个体紧张反应多元线性回归浅析26-28

3.5 MBI-GS量表得分情况及影响因素浅析28-31

3.6 职业紧张与工作倦怠的联系31-33

4 讨论33-41

4.1 中小学教师的职业紧张情况及影响因素33-38

4.2 中小学教师工作倦怠情况及影响因素浅析38-39

4.3 中小学教师职业紧张与工作倦怠的联系39-40

4.4 倡议40

4.5 局限性40-41

5 结论41-42
参考文献42-45
综述45-56
参考文献52-56
附录56-57
个人简历57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57-58
致谢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