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谈谈儒家儒家传统美德对当代美德养成教育启迪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1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6477 浏览:19627
论文导读:
摘 要:儒家的传统美德蕴含丰富的道德教育资源,它的立志、重义、崇智、尚礼等优秀品德对当代大学生的道德教育都可以提供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美德;大学生;道德教育
大学生是一个具有高等文化素质层次的群体,但是这并不代表他们同时具备高的道德素质。近年来,发生在大学校园里的一系列问题,如刘海洋、马家爵等事件历历在目,发人深省,也引起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反思。我们的高等教育出现了什么问题?我们的道德教育出现了什么问题?我们应当如何进行我们的道德教育?当我们苦思无解的时候,西方的有识之士说出了这样的警语,振聋发聩,发人深省:“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来,必须回头二千五百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的确,中国春秋战国时期产生的儒家思想,至今仍闪烁着智慧的光辉,其中不乏优秀鲜活的思想道德教育资源,足以提升现代人的人格和思想道德境界。
立志成才与理想信念教育
儒家传统道德教育极为重视立志教育。“志”在儒家道德评价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儒家君子人格的重要构成因素。“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志当存高远”(《诸葛亮集·诫外甥书》),均表明了儒家道德对于“志”的重视。
首先,“志”即志向,是对未来目标的向往。志向,就是理想;立志,就是确立理想,“理想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和精神现象,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在某种意义上讲,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21
其次,“志”是实现奋斗目标的顽强意志。要实现理想就要具备顽强的意志。古人倡导自强不息、持之以恒、铁杵成针的精神,为实现理想而甘愿吃苦。这其实就是一种信念。信念同理想一样,也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现象。“信念是认识、情感和意志的统一体,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定不移并身体力行的精神状态。信念是对理想的支持,是人们追求理想目标的强大动力。信念一旦形成,就会使人坚贞不渝、百折不挠地追求理想目标。”22-23“诚如雨果指出的,人有了物质才能生活,有了理想才能生活。理想是构成人之本质的的一个重要因素。”[3]104理想源于现实,又超越现实。在人生的实践奋斗中,它指出人生的奋斗目标,对人生历程起着导向的作用。信念则提供人生的前进动力,激励人们向着既定目标奋斗进取。古今中外无数英雄豪杰之所以能在充满困难的条件下最终成就伟业,在于他们胸怀崇高的理想信念,有锲而不舍、披荆斩棘的动力。
当代大学生,缺乏远大理想和目标,浪费青春,荒废学业。传统的文化中的君子人格都有着胸怀天下的抱负和济世救民的理想及“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孟子·告子下》)的坚定信念,激励着他们努力上进,构成了他们学习的动力,所以我们可以通过传统君子人格的榜样力量来激励当代的大学生。大力强化理想教育,帮助学生尽快树立起人生理想和抱负及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引导他们树立清晰的人生目标,把学习与祖国的繁荣富强联系起来,认识肩负的历史责任和使命,增强社会责任感,激发出强大的学习热情、持久的学习动力,养成积极进取、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
仁义道德与仁爱正义教育
仁义是道德的核心。在王安石看来,道德就是仁义,“不知仁义无异于道德,此为不知道德也”(《道德经注》四章)当然这里的义是仁爱适宜的意思。在中华传统美德中,“仁”居于核心地位。我国宋代大理学家朱熹说:“百行万善总于五常,五常又总于仁。”(《朱子语类》卷六)。孔子认为,作为君子的起码要求就是时刻谨记并依据仁的要求来行事,坚持不懈地追求并践行仁德,否则,便不配称作君子。“子曰:‘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滇沛必于是。”(《论语·里仁》)
仁的本质含义是“爱人”。“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作为一种爱心,不仅爱自己的亲人“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中庸》)还要爱社会中的其他人,要从爱亲走向爱众,从家庭走向社会。这才是仁者爱人的真正含义。要做到仁者爱人就要宽厚仁和,一是“己源于:毕业论文致谢怎么写www.7ctime.com
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二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就是要站在他人的立场和角度去思考问题。
在孔子那里,义是与利相比较而提的。作为一个群体的道德而言,义主要是指为人之大义,也就是我们今天讲的作为一个人所应该做的事情,而利则是指个人的一己私利,蝇头小利。孔子并不反对正常物质利益的追求,只要达到目的的方式正当即可。正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但是对于君子而言,应该更重视精神生活,追求作为人应当做的道义之事,也即“义”。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孟子将义定义为“人皆有所不为,达之于其所为”(《孟子·尽心上》)或“羞恶之心”。他以义作为区别爱人的界限。区别他人与自我的行为是否应当,使爱能爱其当爱,恶其当恶。义作为判断是非善恶的基本价值规范,是人们立身处世的根本。
市场经济条件下,受市场功利性原则的影响,人际交往过程中也奉行利益交换原则,人与人互相猜忌,缺乏真情,许多大学生受社会、家庭环境影响,变得自私自利、冷漠无情,在处理个人和集体、个人和国家的关系时错误地将个人本位视为合理的价值取向,一味的追求个人的物质利益,滋生利己主义、拜金主义等腐朽思想。
所以,应当在全社会倡导仁爱正义思想,在学校加强仁爱正义思想的道德教育,让当代大学生深刻理解“仁爱、正义”是一种美德,是积极向上的道德观,是高尚人格的内在要求。同时,真正认识到“仁爱、正义”精神对于缓解现代社会中人际关系的冷漠,维护社会公平,保障全社会共同利益的作用。这不仅给个人的发展带来潜在的机会,同时,也是符合当代合作和谐社会发展理念的。要教育学生学会真诚待人、尊重别人;以义为上,重义轻利;崇尚公平,追求正义。培养高度的集体主义观念和无私奉献精神,最终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地和谐发展。智学并进与崇智求真教育
智是中华传统美德中的重要德目,中庸把“智论文导读:可见,在《论语》中“知”具有和“仁”同等重要的地位。孟子明确提出智的概念,并且将它与“仁”、“义”、“礼”、“乐”四个概念并列。在孟子那里,智就是个人所具有的判断是非对错的能力及对社会道德规范的认识及实践。这与孔子所说的“知”是一脉相承的。荀子认为只有当人的认识与客观事物相符合,方可称之为智。所以,智
”与“仁、勇”并称为“天下之达德”。在孔子著作中,极少使用智,而是用知这个词代替,“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为知(智)也”(《论语·为政》),这里的知也就是现在所说的求真,实事求是的态度。它还指知识和理性,特别是对道德规范的认识,即道德认知与道德理性。“未知,——焉得仁?”(论语·公冶长)如果一个人连规则都不知道,怎么会养成“仁”的品质呢?可见,在《论语》中“知”具有和“仁”同等重要的地位。
孟子明确提出智的概念,并且将它与“仁”、“义”、“礼”、“乐”四个概念并列。在孟子那里,智就是个人所具有的判断是非对错的能力及对社会道德规范的认识及实践。这与孔子所说的“知”是一脉相承的。荀子认为只有当人的认识与客观事物相符合,方可称之为智。所以,智还有人对客观世界、对自然规律的认识。
在古代,儒家是坚定的贵智论,主张积极地运用智性,尊重知识。儒家重智,中华民族重智,崇智求真的传统美德,传承至今。尊重知识、追求真理,一直是中国人的优良品格。儒家思想家认为人有先天资质的差异,但是实际上对“智”起决定作用的,主要是后天的学习,所谓性相近、习相远。“人非生而知之”,而是学而知之。孔子认为学习应当有三个方面的要求:首先应当勤奋好学,“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明确说明了君子应该是勤奋学习,修身养性之人;其次要博学多才,“子曰:‘君子不器’”指出了君子不能像只具备特定用途的器具一样,要具备多种才能和技艺,要“博学于文”,这样才能不背离君子之道;再次,君子应当谦虚好学,不耻下问,坚持“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学而》)的原则。孔子本人也是勤奋学习的典范,甚至到了发愤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的地步。君子之所以是君子,就在于善于学习,只有学习才能超过前人,“学不可以已。”只有锲而不舍,“用心一也”,才能达到“积善成德,神明自得,圣心备焉”的至高至善的人生境界。(《荀子·劝学》)
科学文化知识是社会进步的基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离不开科学文化知识。当今世界的竞争,说到底乃是科学技术与文化知识的竞争。而科学文化知识的获得必须具备要科学的精神、求真的意识、创新的能力;要提倡勤奋学习各种知识,不仅懂得道德规范具备道德认知的能力,还要掌握其他反映客观事物发展规律的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
我们要发扬中华民族求真创新的优良品德,在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勇于创造开拓,增强创新的动力和活力,建设学习型社会,提高核心竞争力。而作为现代化建设核心的大学生,更要明确认识崇智求真态度的重要性,并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
重视礼德与尚礼守法教育
礼作为一种传统的社会和文化现象,最初只是原始社会祭神祈福的一种宗教仪式。周朝,被引申为治理国家的制度和与此相适应的道德规范。春秋时期,大国争霸,“礼崩乐坏”,孔子提出“克己复礼”的口号。礼的本质首先是内在真实得感情,是仁爱之心。“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论语·八佾》)可见礼以仁为本,没有仁爱之心,就无法做到礼。礼还是外在的道德操守和行为的具体规范。礼通过具体的制度设置,把仁的精神物化、规范化。从这个意义上讲,礼就是社会的规范、秩序和法度。
不论对于国家、社会,还是对于个人,“礼”都是不可缺少的。孔子重礼,认为不懂得礼,人无法在社会中立足。君子必须遵礼而行,用礼来约束自己,否则便会背离君子之道,不能立于世。“不学《礼》,无以立也。”(《论语·季氏》)礼为治国之根本。礼在发挥社会作用时,往往与法结合在一起,即“以礼入法”。中国自古就有“礼法”之称,国无法不治,民无法不立。
要加强尚礼守法的教育,应当“以建立法治社会和安定有序、高度文明的社会为目标,大力提倡基本的人伦规范,大力提倡文明礼仪、提倡法治精神”[4]119。
当前,社会上存在着过度关注自我、忽视、不尊重他人甚至侵犯他人权益的情况,当代许多大学生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如何与人交往、合作,适源于:毕业生论文网www.7ctime.com
应环境的能力较差,导致一系列问题的发生。所以要践行尚礼守法品德,首先要尊重别人,学会发现并从内心欣赏别人身上的优点;其次,要学会掌握一定与人交往的技巧,礼仪是社会交往中必不可少的基本规范。大学生学习实践礼仪就是习得并适应社会规范,让自己的道德观念与行为方式符合社会规则的过程,也是社会化的过程;还要教育大学生遵守纪律,而且要让守法变成一种自觉意识。缺乏对法律的信仰,就会被社会的“潜规则”所代替。要形成法纪意识,它是人的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意识的培养、建立、增强社会主义的法纪意识,自觉培育守法品德。不仅能保持人格气节,创造美好人生,还能维护社会的安定团结,构建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本书编写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09年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3]鲁洁.道德教育的当代论域[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4]荆惠民等编.《中国人的美德——仁义礼智信》,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