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试述舆论以社会影响看批评性报道舆论效应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0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646 浏览:16549
论文导读:显小于非公众人物,他们在接受舆论监督时所代表的是一种公共形象,基本不会涉及个人隐私。比如政府领导、各职能部门官员,对他们的监督理所当然。(3)是否属于公开式采访。比如记者见面会、新闻发布会、现场答疑等,在这种公开的场合,即使采用了隐性采访手段,也不应被视为侵害隐私权。可以说,隐私权一直是困扰各国媒体的一大
[摘要]本文介绍了批评性报道及其现实影响力,从社会影响的角度看批评性报道的舆论效应,分析出隐私权保护面临的新挑战,给出了批评性报道应讲究的策略,以避免其破坏性后果。
[关键词]社会影响 批评性报道 舆论效应
[]A[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9-0106-02
批评性报道以反映社会热点、揭露新闻事件的背后而备受关注,成为媒体实施舆论监督、彰显“第四种权力”的有力武器,同时也是媒体市场化竞争的有效手段,本质上为媒体获取更广泛的受众支持奠定了基础。也正因为批评性报道产生的轰动效应,让一些媒体在发挥舆论监督的同时,深入挖掘批评性报道的社会潜能,甚至利用批评性报道的负面效果实现各种利益的转换,偏离了批评性报道揭示真相、舆论引导的本意。

一、批评性报道的现实影响力

批评性报道是指揭露社会阴暗面和违法事实的报道,在报道之前必须进行深入调查,大量取证,所以批评性报道是一种深度报道。其实质是对批评对象依法实施舆论监督,属深度报道范畴。
批评性报道因为大都反映的是民众的呼声,或者揭露假恶丑等社会热点,有较强的新闻性和社会性,因而关注度高,容易产生轰动效应。例如2008年6月关于“三鹿奶粉事件”的报道,新闻源是从兰州市某医院收治的首例患“肾结石”病症的婴幼儿,随后迅速蔓延至全国,各地纷纷曝出不同品牌的毒奶粉,一时间,奶粉恐慌甚嚣尘上。事件引起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党、国务院启动了国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I级响应。事件给众多奶粉生产企业造成的损失可谓难以估量,最终致三鹿破产。事件平息之后,有些奶企抓住这一契机,利用负面报道的强大影响力,大做自己的品牌,很快占据了其他问题品牌让出的市场。这种利用批评报道实现自我发展的战略举措,客观上彰显了批评性报源于:论文写法www.7ctime.com
道的现实影响力。
同时,有些批评性报道因杀伤力不强,只伤皮毛不动筋骨,反倒促成了被报道对象的自我炒作,他们利用负面新闻的宣传效果,提升知名度,很快“家喻户晓”,坏事变好事。例如前段时间关于公办幼儿园收费高入园难等现象的报道,记者在进行大量走访调查基础上,连续刊发报道,问题剖析透彻,切中要害,但结果是,非但没有促进公办幼儿园降低收费门槛,反而吸引更多家长对公办幼儿园的追捧,这就反映出媒体在做此类批评性报道时的导向不明确,不知不觉中给公众以某种暗示。类似的还有关于房价的报道,一旦媒体批评某楼盘滥涨价,或者某小区业主与物业因车位问题发生纠纷等无伤大碍的新闻时,都会增强公众对该楼盘的关注率,如同给报道对象的一次免费广告,社会效应昭然若揭。

二、隐私权保护面临的新挑战

新闻报道不可避免地触碰公民的隐私权,尤其是批评性报道。虽然目前我国还没有专门的新闻传播法,但关于隐私权的法律依据在“民法通则”中就已体现。其中第一百条规定:“公民享有肖像权,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隐私权包括公民姓名权、名誉权、肖像权、信用权、权、商号权等,因此涉及批评报道中的个人隐私,已经成为稍有不慎即踩爆的雷区。
在批评性报道中,隐性采访因其获取新闻信息的直接性和准确度,越来越被广泛使用。隐性采访是指记者不暴露自己的真实身份和采访目的,以偷拍偷录和亲身体验的方式对事件进行采访,而被采访对象全然不知。例如《新文化报》关于黑心棉的报道,《城市晚报》对长春站前宰客的报道,等等,都是在隐性采访中完成的。隐性采访在揭示新闻事实的同时,如考虑不周就可能会造成侵权,因此在执行过程中必须谨慎把握:(1)被采访对象是否属违法行为,法律保护的是个人隐私,并不保护犯罪。比如对案的报道,就要注意保护受害者的个人隐私,包括姓名、住址、所在单位、亲属关系等不宜做详细报道。(2)被采访对象是否公众人物,一般来说,公众人物享受隐私权的范围要明显小于非公众人物,他们在接受舆论监督时所代表的是一种公共形象,基本不会涉及个人隐私。比如政府领导、各职能部门官员,对他们的监督理所当然。(3)是否属于公开式采访。比如记者见面会、新闻发布会、现场答疑等,在这种公开的场合,即使采用了隐性采访手段,也不应被视为侵害隐私权。
可以说,隐私权一直是困扰各国媒体的一大难题,即使对于比较崇尚新闻自由的英国人来说也不例外。英国媒体人士普遍认为,隐私是一个非常难界定的概念,因为它随着时代变迁、空间转移而变化,对隐私权的保护也只能通过变通一些法律条款来实现。比如公开他人隐私性事实,这是最常见的侵权类型,法庭审理此类案件要看是否符合以下几个条件:一是有关信息是秘密信息;二是当事人之间有守信义务;三是未经允许公开这些信息对当事人造成损害;四是公开此类信息与公共利益无关。

三、批评性报道应讲究策略,避免破坏性后果

批评性报道一般具有较强的轰动效应,但这种效应包括正面和负面两种,由于在传播过程中受众的积极参与,不断推动事态放大蔓延,甚至可能导致失真和偏离舆论导向,影响受众的正确判断,进而产生无法预料和控制的严重后果。因此对于批评性报道,一定要讲究方式方法和报道策略,从大局出发,谨遵新闻传播规律,恪守法律法规和新闻报道准则,客观真实地反映新闻事实,如此才能降低各种纠纷或新闻官司的发生几率。

(一)避免主观臆断,切忌使用未经核实的新闻素材

在引发新闻官司的案件中,批评性新闻报道占据绝大部分比例,记者采访不够深入,道听途说,主观臆断,有些素材未经核实就加以采用,造成严重后果,此类事例比比皆是。想象和推测只是一种主观上的思维方式,记者对新闻的报道更需要大量准确的有事实根据的调查取证,做到有理有据,客观公正。即使有些环节一时还拿捏不准,也不要枉下结论,语言表述上也应保持谨慎,留有余地,待核实后在后续报道中予以交代。

(二)避免个人感彩,切忌使用带有明显倾向性或侮辱性的语言

超越记者职责范围的“责任感”有时会影响对事情的判断,因此角色的把握非常重要。在批评性报道中,记者应始终独立地站在观察者位置上,而不能参与到事件本身,更不能掺杂私人感情,任何带有倾向性的表述都可能会对公众论文导读:报道.中国记者,2008,2.圣才学习网.电视新闻中如何协调隐性采访和隐私权的关系.2010,6.林爱,王君.采写批评性新闻如何防止侵害名誉权.新闻与法,2004年,第5期.上一页12
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报道中更要注意语言的使用,禁止使用诽谤性或侮辱性语言评价事实,在句式的使用上,也要注意把握语气和用词,尽量提供清楚的新闻事实,让读者做出对事件的评判。

(三)避免制造噱头,切忌一味追求轰动效应而不顾舆论导向

批评性报道主要是通过对事件的报道或分析,揭露社会问题,不良社会现象,分析问题产生的根源和症结,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应该是建设性的。此类报道必然引起广泛关注,因此成为媒体争取读者的卖点。有些媒体为吸引眼球在制作上下足工夫,过分渲染,大肆进行炒作,一味追求轰动效应,偏离了舆论的正确导向。做好批评性报道,一是要控制好此类报道所占比重,以正面宣传为主,负面为辅,通过对事件的报道,弘扬正气,荡涤污浊;二要把握好尺度和时机,既要考虑事件的时效性方面因素,也要注意社会环境、政治环境、国际环境等因素,掌控好新闻报道的火候,使报道发挥强大的正面效应的同时,避免或减少负面的破坏性后果。

(四)注意收集和保存证据,应对可能出现的新闻诉讼

侵权是批评性报道引发纠纷的主要表现形式,因批评性报道具有公开性和社会性特点,如把握不慎就可能导致新闻官司。近年来此类事件频繁发生,也给新闻记者敲响了警钟。因此在采访过程中,记者既要多渠道、多角度探寻事实真相,不断检验和确认相关细节,采用权威部门的说辞及科学准确的数据资料,保证新闻报道的准确无误,更要注意收集和保存重要证据,特别是一些涉及个人或机构利益、影响形象、社会反响强烈的类批评报道,留存采访证据,并保证证据的真实性、合法性、关联性,才能在可能出现的新闻诉讼中立于不败之地,切实维护自身权益。
【参考文献】
黄灵.如何平衡隐私权保护和新闻报道.中国记者,2008,
2.
圣才学习网.电视新闻中如何协调隐性采访和隐私权的关系.2010,6.
[3]林爱,王君.采写批评性新闻如何防止侵害名誉权.新闻与法,2004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