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关于环境设计好高层住宅区环境设计可防卫性

最后更新时间:2024-01-3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6906 浏览:71280
论文导读:
摘要:高层住宅区的安全防卫是目前大多数住宅区所面临的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将环境空间设计作为一种抑制犯罪, 提高居住环境安全防卫性能的手段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可防卫理论为切入点,分析现代高层住宅区环境规划与设计存在的问题,探讨高层住宅区防卫设计的可行性策略。
关键词:高层住宅区;环境设计;可防卫性
有家对几个大城市的数万户居民发出调查题目:“如今选房子最担心什么”?结果选择“安全”的达到56.2%,高居榜首。可见,人们对住房安全的关心程度。而高层住宅作为现在大城市的主要住房建筑,由于其自身许多方面都与传统低、多层住宅存在较大差异,它的安全防卫问题十分突出,住在高层住宅的居民不得不把自己锁在防盗门内。尽管造成高层住宅区犯罪的原因复杂,但设计师仍可以从物质环境的规划设计着手,为加强高层住宅区的安全防卫出贡献一份力量。

一、可防卫理论

住宅区的可防卫性设计研究是在行为/环境心理学、犯罪学、环境预防理论等相关研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美国学者简·雅各布首先提出了城市规划与安全防卫的关系。他认为最安全的地方是居民可以自然监视的区域,比如,居民通过窗户可以观察到的街道是相对安全的,反之由于街道太宽而导致居民看不到的街道是不安全的。不久,纽曼提出了“可防卫空间”的理论,此理论包含领域、监视、意象和环境四大方面。纽曼认为,可防卫空间作为一种居住环境的模式,是能对罪犯加以防卫的社会组织在物质上的表现形式,居住区的设计应有助于抑制犯罪。
我国北方传统的四合院以及福建客家土楼在空间上具有强烈的内聚性和封闭性,具备很自然的可防卫性。这样的空间配置以突出的内向亲和性和外向排他性,使身在其中的居民对该空间环境有责任感和认同感,由此而珍视所居住的空间。可防卫性的核心就在于有防卫能力的社区组织的建立,设计师的职责之一就在于通过合理的空间环境的设计来引导建立这种组织。

二、从可防卫角度看当前中国高层住宅区设计中的问题

高层住宅是指7层或檐高20米以上的住宅。城市居民在享受高层住宅带来的节地、高绿化率等优点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安全防卫的问题。高层住宅区,由于缺乏科学的人口和规模的界定,无法成为一种有效的社会组织单位。据调查发现:人在交往过程中,三百人左右的规模是构成一个交往小群体的上限。而高层住宅区一般大大超过了这个范围,而且,在高层生活的老人和孩子因上下不便,双职工要上班,更很难建立和发展良好的邻里关系。邻里之间彼此不熟识致使对自己所在的区域缺乏控制力,把犯罪分子当成邻居的事时有发生。这样住宅区里难以形成内聚的社会组织,难以建立居民的责任感和认同感,住宅区的可防卫性自然就薄弱了。
高层住宅区的散点式布局很难从建筑形式上围合空间,楼里楼外不可避免地存在大面积的公共或半公共领域,居民对这些区域的控制力最弱,也最易形成犯罪目标。加之,建筑之间的间距较大,公共空间容纳的人流量大、人员流动性大、停留时间短暂,使用者在使用时间段上没有规律,且住宅公共空间的各种使用行为混杂在一起而缺乏明确界限,居民对危险的敏感度也会降低。高层住宅的复杂形体形成的死角,在公共空间中往往缺乏明确的使用功能,它们有的太过于狭窄,采光性差,有的则被滥用。这类空间不仅对人没有吸引力,还易使人们厌恶排斥的心理,本应作为闲聚的活动场所逐渐沦为消极空间,让人没有安全感。

三、高层住宅区可防卫性形成机制的探讨

科学界定邻里规模。住宅区的邻里规模与居住空间的犯罪发生概率具有一定联系,过大的邻里单元将增加犯罪发生的可能性。一般的高层住宅区的规模都超过了正常的空间认知尺度,住宅区中的住户之间没办法互相认识。因此,设计师需要根据居民的正常认知尺度,对大空间进行再分割,细化为小的邻里单位。这样小的尺度易提高居民间的熟识度,增强社区凝聚力,间接也形成了住宅区的自然监视。注重住宅区边界设计。明确的有秩序的边界有利于居民认同感和社区归属感的形成。高层住宅的散点式布局很难从建筑形式上形成边界,这时应利用适宜的绿化、小品等软隔断对建筑内外不同功能空间的界限进行优化,明晰空间功能,保持各种空间的使用互不干扰,不仅能吸引更多的居民驻足停留,使空间“物尽其用”,又能避免人流交叉所产生的安全隐患。增强住宅区的视线通达性,促成自然监视形成。在高层住宅区里,一些高大繁密的植物、围合式的封闭空间都可能为犯罪提高便利,对于身形较小的儿童,甚至连停放的汽车也可能成为遮挡的屏障。因此,要严格控制绿化、休闲设施的尺度,尽量避免障碍物遮挡。此外,提高道路的可见性和住宅区的照明质量也能摘自:本科毕业论文模板www.7ctime.com
使住宅区得到有效的监视。减少空间死角。在无法避免死角出现时,可对其环境进行改造,赋予一定的使用功能,或使用绿化来美化空间环境,使该空间传达出“有人在使用”的讯息。居民的宅前也需要预留一定空间。据调查,很多居民愿意在宅前进行交流、休憩,而多数居住区设计都忽略了这一点,仅在宅前设置道路和单一的绿化。因此,在设计时关注人们对空间环境的使用要求,营造人性化公共空间,对提高住宅区的可防卫性也有帮助。
此外,整洁有序的环境能传递出“此社区管理规范,不宜作案”的信息。因此加强环境的监管,经常进行环境维护,也是有效防止犯罪、提升空间可防卫性的方法。
四 结语
环境对人的心理、行为有一定的引导性,好的住宅环境带给人心理和生理双重的安全保证。设计师应当深刻意识到设计阶段是维护安全的引导性阶段,利用科学的设计提高层住宅区的可防卫性,同时,这也是环境设计的价值所在。
参考文献
李志民,王琰.建筑空间环境与行为[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2006.
李陌.高层住宅内部公共空间设计研究[J].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
[3] 朱玉兰,刘 恒,汪 磊.基于犯罪预防的城市居住空间规划途径探讨[J].城市规划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