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研讨眼看放眼看“教师,学生,教材”之间联系

最后更新时间:2024-01-2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9705 浏览:84533
论文导读:-7711(2012)20-020-2在教学实践中,本人努力尝试着用“以教师为课堂主导主控,以学生为课堂主体主人,以教材为课堂主题主线”来回答“怎么认识”三者关系,用“教师伴着学生走近教材,学生捧着教材走近教师,教材推着师生走近真知”来概括“如何处理”三者关系,依此达到“拿捏得当,利于操作”的效果。

一、从教育者角度,教

摘 要:本文阐述了一种新型的教师、学生、教材相互运作的课堂体系,并辅以实际教学案例,说明“教师伴着学生走近教材,学生捧着教材走近教师,教材推着师生走近真知”的理念。
关键词:教师;学生;教材
1992-7711(2012)20-020-2
在教学实践中,本人努力尝试着用“以教师为课堂主导主控,以学生为课堂主体主人,以教材为课堂主题主线”来回答“怎么认识”三者关系,用“教师伴着学生走近教材,学生捧着教材走近教师,教材推着师生走近真知”来概括“如何处理”三者关系,依此达到“拿捏得当,利于操作”的效果。

一、从教育者角度,教师伴着学生走近教材

“教学”一词中的“教”(teach),在英语中有“给人示例”的意思,在古代汉语中是“上施下效”的含义,都是指师生双方的事情。“学”在汉语中是“模仿”的意思,在英语中有“研究”(study)和“练会”(learn)的意思,都是指可以由学生单独完成的。总之,教学是以课程为,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探索,掌握和应用知识的过程。
我以为,既然教师与学生都是认识的主体,因此大家应该是一种平等的关系,所不同的是教师已经有一定的认知图式,而学生才刚刚起步。要注意不能把老师的认识强加给学生而抹杀学生的认识过程,但老师自己的认识过程也可以为学生的认识提供一个“借鉴”。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也就可以理解为老师是“平等中的首席”,即教师通过对学生点拨与引导,让学生主要依靠自身的“内因”去理解和掌握教材。教师应该“伴”着学生,而非“拖”着学生学习。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教学方式,赋予课堂以新的生命,让学生学会学习。
一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教学在学生“想学”的心理基础上展开;二是要让学生知道学到什么程度以及学什么,学生只有知道了自己学什么或学到什么程度,才会有意识地主动参与;三是要采用易于学生理解的方式,即让学生听清楚,听明白,故需要借助一些技巧,如重复,深入浅出,抑扬顿挫等。如此定位教学活动,课堂就不是教师表演的舞台,而是师生之间交往互动的舞台;课堂不是对学生进行训练的场所,而是引导学生发展的场所;课堂不是教师教学摘自:毕业论文前言www.7ctime.com
行为模式化运作的场所,而是教师教育智慧充分展现的场所。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拼音教学是一年级的基础。通过拼音教学,我深刻地体会到了语文学科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拼音源于生活而又用于生活,所以不能脱离学生的语言实践经验,每当导入新课的时候,我总是运用书本上鲜明的图片资料,创设出能够引发学生兴趣的富有情趣的画面,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启发了学生的思维。在课堂上,通过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我常常采用小组比赛,男女生比赛,拼音接龙,开火车,请学生做裁判,当小老师,各组进行纪律竞赛,知识竞赛的形式,鼓励学生,让其始终处在积极的氛围中学习。

二、从学习者角度,学生捧着教材走近教师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育者要给学生提供课内实践的机会,使他们在活动中感悟道理,体验情感。课堂不只是传授知识的场所,更应该是探究知识的场所,是通过对话探寻真理的地方。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遵循低年级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因此结合学生的生活包括其所见所闻,将感性的材料融入课堂,能够使其更好地学习。笔者在教授一年级下册《雨点》一课时,在学生掌握情况良好的基础上,课后我拓展了学生仿句练习说话的能力,收获了丰富多彩的“答案”。有的学生写道:“雨点落在脸盆上,在脸盆上打鼓。雨点落在窗台上,在窗台上歌唱。”
有的学生写道:“雨点落在小河里,在小河里载歌载舞。”有的学生写道:“雨点落在花伞上,在花伞上跳舞。雨点落在草地上,在草地上玩耍。雨点落在房屋上,在房屋上唱歌。雨点落在石头上,在石头上休息。雨点落在小花上,在小花上摇动。”
看到学生思考后的写话,让我无比兴奋与感动,心里不由得涌起一股热潮……原来学生捧着教材走近教师,是一件美妙无比的事情。学生捧着教材走近教师,这是学生未必都能做但却是最值得做的,是学生的最佳理想状态。

三、从教材编者角度,教材推着师生走近真知

以语文教材为例,语文教学内容不像其他学科那样有明显的坡度,随着课程深入,有时并不必然随之有逻辑变化。正因为有如此弱点,传统理念下的语文教材,往往会使教师将语文课直接一概纳入“板书课题—范读课文—解释生字词—划分段落—逐段分析—中心思想—布置作业—写作练笔”的固定模式。长此以往,教材知识变得死板不堪,学生也就对语文学习提不起兴趣。
事实上,语文学科是一门飞扬着灵性的、具有浓郁的情感色彩的特殊学科,它不仅具有其重要的基础性、工具性的性质,还具有人文性的特点。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学生只有对学知识产生情感,才会以极大的热情投身学习。由此可见教材对教学主题有着很大的影响。那么作为主导主控教学的教师,就需要认真思考关于教材的一切问题,让教材主题主线的作用最大化。应该认识到,教材并非处于圣经的地位,而是教学的依托,是一种平台,在教学中可以超越。可是从现实情况看,只是通过平台进行交流是不能实现课程目标的,或者说知识的掌握,观念的形成,只靠交流是不行的。在教学中教师、学生都可以达到超越教材的水平;教材没有限制,也不会限制教师的主动性与创造性。
现行的新版教材,强调启发性问题,开放式作业,发散性思维,有利于知识真正掌握运用,是教育改革的优秀之作。我们知道,“词串”识字是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有特色的集中识字类型。教学中应充分利用情境图以及这些相关联的“词串”创编故事。在低年级的识字教学中,将故事引进识字教学环节,激活学生的智慧,才能活跃课堂气氛,调动他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就拿《识字5》举个例子:根据课文内容,本课可以围绕这样一段话来继续深入编写一个生动有趣的小故事:夏天到了,有时刮台风,有时下雷雨。夏天的瓜果真多呀!有大大的西瓜,有甜甜的桃子,还有酸酸的梅子。夏天,池塘里开满了荷花,知了在树上叫,青蛙在岸边论文导读:理念认为,课堂是教师站在讲台上,单向对学生知识灌输的注水池,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机械训练和应试演练的训练场,也是学生升学竞争的决斗场,更是教师表演作秀,搞花架子的舞台。而新课程理念认为,课堂应该是课堂文化的“孵化器”,师生之间不仅教学相长,而且生成课堂新文化,这是课堂教学的最高境界;课堂应是师生的“动感地带”,在这
叫,蝈蝈在草丛中叫。奇思妙想编故事识字,妙就妙在:一不框死学生的思维,不求唯一答案;二是重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识字过程中,孩子碰到的最大困难是有些形近字字形很相像,孩子会分辨不清。那么我们也可以采用编故事的方法帮助孩子辨析,使其记忆深刻。
由此可见,只有编写精到,深思熟虑的教材,才可以给教师的创新教学设计提供肥沃的土壤,诲人不倦;给学生吸收新知以清澈的源泉,百读不厌。教材推着师生走近真知,师生都喜闻乐见,活学巧思,这是教材应该追求和探索的。

四、从整体课堂角度,交相辉映铸造知识天堂

教师,学生,教材,三要素共同存在于一个系统中,就是课堂。无论听课专家抑或家长,观看课堂的整体感,要先于具体细节的感知。课堂运作良好,也就是三者关系状态良好的最终评价标准。
传统教育理念认为,课堂是教师站在讲台上,单向对学生知识灌输的注水池,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机械训练和应试演练的训练场,也是学生升学竞争的决斗场,更是教师表演作秀,搞花架子的舞台。而新课程理念认为,课堂应该是课堂文化的“孵化器”,师生之间不仅教学相长,而且生成课堂新文化,这是课堂教学的最高境界;课堂应是师生的“动感地带”,在这里,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充分展开互动,在互动中碰撞,在碰撞中产生火花,在火花中提升境界。所以,在某种意义上,课堂既是教师耕耘的“责任田”,是学生收获的“庄稼地”,是学生汲取知识的海洋。每当公开课或者展示课亦或者是评课选优活动结束之后,我们禁不住会感叹:真的不容易!磨课是需要时间,精力,讨论,交流,会合大家的精髓,想法,点子,再融合于自己的课堂设计,所谓“取其精髓”。一次试上,两次试上,三次,四次……慢慢地改进,慢慢地熟悉每一个教学重难点,熟悉每一个教学环节,熟悉每一个环节的处理方式,熟悉每一个环节的设计意图。
书声琅琅,写写练练,议论纷纷,迭起;小脸通红,小眼发光,小手直举,小嘴常开;重情趣,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重习惯;避开了泛而空,空而虚,虚而盲,还给了学生时间,空间,提问权,评议权;“语境,心境,物境,课境”融会贯通;学生犹如在旅行,时而饮食,时而欣赏,时而照相,时而交谈——这就是我所愿想的一堂好的语文课。她的创生,就是源于教师,学生,教材三者的完美融合。
教师、学生与教材之间的关系,简单亦复杂。对这个问题认识的解释和深化,还需要在不断的实践中摸索,总结。既着眼于细节,又照顾到全局,取其精华,去其陈旧,真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