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阐释信息技术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之我见

最后更新时间:2024-01-1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8522 浏览:26277
论文导读:
2003年教育部颁发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相应的15个学科课程标准(实验),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正式进入了普通高中课程体系。南京市从2005年进行课改实验,作为一名从事计算机学科教学多年的一线教师,亲生经历了高中信息技术课堂的变革。
课改前,也许有些老师认为信息技术课太容易上了,无非就是按照书本上的操作步骤给学生宣读一遍,对常用的软件进行介绍,书本成了“说明书”,老师成了“放音机”。学生听中国论文中心www.7ctime.com
着无味、教师教得无趣,就是机械的、简单的重复。虽然有时在课堂中也使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但也就是简单的老师操作一遍,学生跟着做一遍。教学方式单一,没有分层,一些基础好的同学几乎整堂课“无事可做”。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教学模式和氛围呢?笔者认为是缺少动力。老师没有动力、学生自然也没动力。另外,还缺少有效的评价体系。
南京市在2005年暑期组织全市信息技术教师参加新课标的培训,并在随后几年中不断地组织相关培训和研讨。通过培训和研讨,绝大部分信息技术教师转变了观念,树立了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对新课标有了全新的认识和感受。课改后的信息技术课堂将不再是教师的“一言堂”,师生的互动更加频繁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更高了、成就感更强了。学科新的评价体系也在不断的建立和完善中。

一、信息技术教学与常规教学模式的区别

信息技术与其他各类学科相比。教学具有一定的特征。所以,只有把握这些特征。才能有效地开展信息技术的教学工作,同时逐步提高信息技术的教学效率。笔者认为,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具有如下特征:
1 快速发展性。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带动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内容需要不断地更新。这不仅体现在学科内容从无到有,从少到多,而且是已有的学习内容也都正以较快的速度在更新。所以,今后信息技术课程必定会“与时俱进”地出现与时代要求相一致的新内容。
2 应用性。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和应用范围越来越广,信息产品的更新换代越来越快,信息技术将成为人们生存的一项常规技能,与人们的工作、生活等日常活动逐渐融为一体。对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全面的影响。现在已经有很多人感到,如果离开了电脑就无法工作,甚至无法生活了。
3 实践性。不同于其他学科,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内容几乎都需要学生的亲手实践或实验,所以它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就连现在的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都是上机考试。
由于以上特征,信息技术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从而,高中信息技术的教学模式也应该具有多样性、创新性、提高性,具体的体现可以是任务驱动、小组互助学习、自主探究学习等等。下面笔者就如何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能力谈谈自己的想法。

二、如何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培养和提升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

新课程理念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作为信息技术教师则应该努力培养和提高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教会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以便让学生今后能更好地适应这个千变万化的社会。
1 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兴趣。新课改理念下的课堂要以学生为主体,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首要任务。因此,我们在前期备课和设计教学情境的时候,就要抓住学生的特点,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哪些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哪些是学生爱看的、爱听的和爱玩的等等,都要做事先的了解和研究。
2 正确引导学生完成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并不等于“放任自流”。曾经听过一节“图片处理”的课,教师做了精心的准备,制作了精美的课件,准备了很多素材,创设了引人入胜的情景,布置了很贴近生活的任务。但当漂亮的引入结束,然后要求学生用老师所提供的素材自由发挥去创意一幅作品的任务布置下去后。绝大多数学生不知道怎么去做,大半节课过去了连作品的雏形都没有出来。分析其原因,老师的任务设计并没有问题,能激发学生去自主探究。能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力。但当学生在进行自主探究的过程中,老师没有加以正确和及时地引导,以至于学生不知道自己该往哪个方向去探究,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老师虽然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也用口头上做了一些简单的提示,但这样的提示同学们很难听得进去,自然就很难理解和消化。当然,这个例子从另一个方面也反映出这位老师的备课缺少了“备学生”这一环节。
新课程理念倡导“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这并不是说教师就可以退居二线,让学生天马行空,随心所欲。自主探究学习不等于放任自流,不是无组织、无目的的放羊式教学,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积极参与问题讨论,善于独立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的学习。在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中,教师一定要根据教学的需要,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适时引导。有了教师引导,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才有明确的方向。教师的正确引导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将有效促进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快速提升。相反离开教师的引导,学生的探究将是盲目的,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
3 探究内容要有价值,要有探究意义。探究的内容是否有价值也是一堂课是否有价值的关键。例如第一单元第一节中讲到“信息的特征”这一环节时,如果老师这样来设计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给学生10分钟时间看书或相互讨论。并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信息具有哪些特性”,然后老师提问学生回答。看上去学生们都在积极思考都在自主学习,但这样的探究任务设计却是失败的。因为问题的答案都能在书本上很容易就找到,学生只要认真看书就能回答正确,而不需要去做过多的思考信息为什么具有这样的特性,所以这个探究任务是没有意义的。笔者认为这个环节的探究任务可以这样来设计:给出若干案例,例如(1)“网络上的信息被人下载和利用,这正好说明信息具有什么特征?”(2)“天气预报、市场信息都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化,这体现了信息的什么特征?”(3)“交通信号灯能同时被行人接收,说明信息具有什么特征?”(4)“在朝鲜战争即将爆论文导读:会,唯一能制约他们去学一点的就是学业水平测试。甚至有些地方的学校,仅仅是在考前才安排一段时间集中开设信息技术课,突击学习、死记硬背。题海战术,唯一目的就是通过学测。这样的学生几乎没有得到信息素养的提高,以至于到了大学后,给大学老师留下的是中学没上过信息技术课的印象。作为新课改的贯彻者和执行者,中学信息技
发的时候,蓝德公司向美国政局高价兜售一份调查报告没被理会,战后美国政府分文未花就得到该报告,这体现了信息的什么特征?”……然后给学生讨论自主探究学习的时间,并且逐一提问以上若干问题,在学生回答的过程中,老师还要给予恰当的评价和引导。像这样来设计这个环节,学生一定会对信息特征的理解更加深刻,从而掌握如何来判断生活中的事例都体现了信息具有什么样的特征。
4 确保真正的探究实践,给予学生充分探究空间。保证学生探究的空间也是很关键的,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给学生,那么探究学习也是流于形式,不会收到很好的效果。回忆曾经听过的一堂课,由于教学内容比较多。教师为了保证所授知识的完整性,压缩了本应让学生自主探究的时间,而用教师的讲解取代,学生只能照葫芦画瓢的进行简单的练习。显然,作为这堂课的教师,并没有真正领会新课改的理念,教师的观念还需尽快转变。其次,这位教师很有可能对学生不放心,怕放手让学生探究后就很难掌控整个教学进度和课堂整体效果,这说明对他学生不够信任,课前没有很好的“备学生”。过多限制学生的探究时间,学生自主探究只能成为一句空话。有了充分的自主探究时间。学生的自主探究才会有保障。教师要尊重学生,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的发挥,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探究。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新课改背景在对信息技术学科发展的一点点思考

新课改的理念确实很新颖、很实用,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信息技术课将会越上越有意思,学生会越来越真正的喜欢信息技术课。但笔者的担心却是:对于一些中等或中等偏下生源的学校的学生而言,如何能真正贯彻新课改的理念,如何能把学习和考试两者的关系处理得很“和谐”,是一个很值得探讨和研究的问题。在某些学生看来,信息技术课就应该是上上网、玩玩游戏,不管老师的课上得多么精彩,他们都不会去理会,唯一能制约他们去学一点的就是学业水平测试。甚至有些地方的学校,仅仅是在考前才安排一段时间集中开设信息技术课,突击学习、死记硬背。题海战术,唯一目的就是通过学测。这样的学生几乎没有得到信息素养的提高,以至于到了大学后,给大学老师留下的是中学没上过信息技术课的印象。
作为新课改的贯彻者和执行者,中学信息技术老师肩负的责任是重大的,但有些事情可能也是普通老师无法左右的。不管怎样,我们都会为信息技术学科的发展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学生信息素养的提高而辛勤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