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阐述学法加强学法指导提升课堂效益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0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9146 浏览:133573
论文导读:
【摘要】加强思想政治课的学法指导,是新形势下培养人才的需要,也是由思想政治课的特点以及高中学生的心理特点、认知需要所决定的。根据高中思想政治新课标的要求及学科特点,指导学生学会预习、学会参与、学会质疑、学会总结,让学生“会学”、“学会”,才称得上真正的高效课堂。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学法指导,课堂效益
1671-1270(2012)02-0119-01
长期以来,对一节优质课的评价,主要是看老师的“表演”。提升课堂效益,更多的教师侧重于对“教法”的研究。新课程理论倡导我们:要变“教师教,学生学”为“教师教学生学”,教师备课、上课的着眼点和着力点不再是考虑如何把教材内容讲清楚,讲生动,讲透彻,而是应当考虑和研究如何使学生学懂、学会、会学,如何教会学生自学的方法等。因此,加强对学生进行政治课学习方法的指导,让学生“会学”、“学会”,才是真正的高效课堂。

一、加强思想政治课的学法指导的现实意义

在思想政治课中重视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加强学法指导不仅是新形势下培养人才的需要,也是由思想政治课的特点以及高中学生的心理特点、认知需要所决定的。
(一)思想政治课是科学性与思想性的统

一、稳定性与时代性的统统一性与灵活性的统是实现教育目标的保证。

教师教给学生的知识毕竟是有限的,大量的知识要靠学生自己去学习。学习知识本身并不是目的,而是为了应用、创新。而这就需要突出强调掌握获取知识的途径和方法。因此教师要重视学生的能力培养,加强学法指导,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适应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二)高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已由形象思维逐步转移到抽象思维,已有一定的自制力和较强的独立思维意识,其抽象思维、分析、综合能力已有较大的提高。
教师要转变学生习惯于“专心听老师讲”的习惯,让学生学会自己主动地去概括、归纳、思考,提高综合运用能力,逐步脱离教师这个“拐杖”去自主地学习。这样将极大地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学生能力的增强;另一方面,将使学生学习“主人翁”意识得到提高,自主、自立、自我管理意识得到强化,心理更趋成熟,因而就能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三)新课标、新高考所要求的“三维目标”,更加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及方法”的考察。

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这段话贯穿的一个重要思想,就是教学的任务不只是教给学生结果,更为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探索产生结果、知识生成的过程,也不只是传授知识,更为重要的是教学生学会学习,即学会运用一系列的学习方法、学习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二、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切实提升政治课的课堂效益

提高课堂效益,教师最根本的是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学会学习,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

(一)指导学生学会预习,提高课堂学习的目的性。

阅读课文是学生预习的主要方式之一,政治新课标中比以往的教材增加选用了典型的案例、情景、资料、图片等作为学习的导入,也有许多插图、名人名言、小故事、事例等,具有很强的可读性、现实性和趣味性。但是,如果学生仅凭一时的兴趣简单地阅读,则难以达到理想的预习效果。因此,教师要做好预习指导,让学生通过阅读分清已知,找出未知,明确个人学习的疑点、重点、难点,提高课堂学习的目的性。采取的方法可以是在学生阅读教材之前给出预习提纲,为学生提供路标和向导,预习提纲通常以设问或点拨形式紧扣重点和难点。

(二)指导学生学会参与,提升课堂学习的主体性。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向以学生为中心的多种教学模式转变,组织学生从活动中学习,力求学习方式的多样结合,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可以在学生当中展开广泛的调查,收集学生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通过辩论赛、社会调查、小论文或设计开放性试题等形式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在政治课教学中,采用谈话法、讨论法、辩论法等,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进而寻找到正确的答案。

(三)指导学生学会质疑源于:论文摘要范文www.7ctime.com

,提升课堂学习的针对性。
质疑是是学生自主学习与主动探究知识的生动表现。在质疑状态下的学生取之所需,求知欲强,能积极主动探究自己未知的知识,保证课堂的学习效果。教学中,教师要创设宽松环境,培养学生的质疑兴趣,并做好主导、调控工作,多角度指导质疑方法,培养质疑问难能力,以促使学生增强信心,敢于质疑,勇于质疑,乐于质疑,善于质疑。具体而言,可以鼓励学生向课本发问,使学生学会研读新教材;向教师发问,在答疑解惑中学有所得;向同学发问,在讨论争辩中深化认识;向生活发问,提高学以致用的能力和水平。

(四)指导学生学会总结,提升课堂学习的实效性。

一节课下来,学生接受的信息量很大,需要通过小结,按知识内在规律,整理归纳,提炼概括,以便于提纲挈领,举一反三,实现知识迁移。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在课堂结尾时,教师应立足引导,让学生来说、议、读、写,帮助学生总结学习内容,拓展延伸,巩固升华。课后,教师还要指导学生构建合理的知识网络体系。要求学生在学每一框、每一节、每一课甚至每本书后,对知识要加以归类、整理,建立起知识网络库;以常考知识为依托,构建答题“模版”;以热点问题为中心,把与热点问题有本质联系的主干知识迁移、重组、整合到一起,形成能够多角度、成系列、抱成团的知识新体系。
总之,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教学中,教师只有加强对学生学法的指导,让学生学会学习,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真正提升课堂效益。
【参考文献】
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钟启泉等,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导读[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程燕、张大均,浅论学习策略的课堂教学[J].浙江教育科学,20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