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探索浅析我国竞技体育中人文关怀不科生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2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9250 浏览:133192
论文导读:
[摘 要]竞技体育作为目前我国体育发展的主流,受到全国人民的高度重视。但是,在其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竞技体育的大发展并没有真正促进全民体育的大繁荣;竞技体育似乎更关心的是成绩而缺乏对运动员的人文关怀,等等。长此以往,将不利于我国体育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在研究竞技体育中人文关怀不足现象的基础之上,试图探索出一条更和谐的体育可持续发展之路。
[关键词]竞技体育 人文关怀 可持续发展
竞技体育作为目前我国体育发展的主流,受到全国人民的高度重视。从2008年北京奥运会到2012年伦敦奥运会,竞技体育在我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和繁荣。但是,在其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似乎也看到了一些问题,比如,竞技体育的大发展并没有真正促进全民体育的大繁荣,竞技体育似乎更关心的是成绩,而缺乏对运动员的人文关怀,等等。长此以往,将不利于我国体育的可持续发展。

一、 我国竞技体育发展过程回顾

以1896年第一届奥运会为起点,标志着竞技体育的诞生。“它既是现代文明社会的产物,又在现代社会发展中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今天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几乎都有竞技体育的踪迹,它已成为人类文化生源于:大学论文格式范文www.7ctime.com
活不可缺少的内容。”的确,竞技体育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繁荣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普遍提高,得到了普遍发展,竞技体育的目的也从单纯的娱乐性向竞争性过渡。我国在建国以后,参加了1952年在芬兰举行的第十五届奥运会,虽然没有获得奖牌,但也开启了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道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竞技体育不断发展,水平也逐渐提高。到了1984年7月30日,在美国洛杉矶第23届奥运会上,我国射击选手许海峰在男子自选60发慢射项目上,以566环的成绩获得了我国奥运史上的首金。从此我国选手在奥运会上不断刷新好成绩。2008年在我国本土上举办的北京奥运会,我国选手更是以51块金牌100块奖牌,历史性地取得了奥运金牌榜第一和奖牌榜第二的好成绩。在刚刚过去的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我国在许多项目上更是有了飞跃性的发展。

二、 我国竞技体育发展中的不足

我国竞技体育发展取得的成绩是可喜的,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似乎这些年,我们共同关注的都是我国选手在哪些项目上获得冠军,我国在这届奥运会上一共得到多少块金牌,可是,有谁会关注那些退役运动员的伤病情况,有谁愿意安慰没有获得金牌的运动员呢?还有就是,虽然我国在竞技体育领域取得如此之好的成绩,但是全民体育的目标并没有充分完成。
(1)过分注重金牌数量,缺乏对运动员的人文关怀
一届奥运会以后,国人往往记住的都是我们取得了多少金牌,而很少有人认真研究这位运动员是如何获得金牌的,他的金牌精神如何促进我们日常的工作和学习。对运动员的人文关怀,不仅是要挖掘金牌运动员的人生发展道路,更是要关注整体运动员是如何艰苦训练、克服伤病情况的。将他们的运动精神,推及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使人们在日常的工作和学习之中,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克服在工作和学习之中遇到的种种困难。此外,作为竞技体育,为了获得更多的金牌,教练员不得不加大训练强度,缺乏对运动员的心理指导,如果运动员做的不够好,一个动作可能要反复做上成千上万次,而又有了变相体罚的味道。
(2)过分注重对金牌运动员的关注,缺乏对退役运动员的抚慰
金牌运动员理应受到全国人民的关注和爱戴,但是这一届奥运会之后,似乎他们就退出了历史的舞台,不再成为人们关注的对象,尤其是在他们退役之后,又有多少人愿意去抚慰他们伤病的身体和寂寞的心灵。有人曾说,中国的运动员是最幸福的。其实,这仅限于退役之前。大运会冠军张尚武曾经坦言,“希望媒体对我的关注不是一时一刻,而是长期的,无论在我辉煌还是困难的时候都没有区别,我遇到困难的时候,更需要大家的关心和鼓励。”
(3)过分重视竞技体育,缺乏全民健身的长期规划
竞技体育能给国家和人民带来论文荣誉,受到了过分的追捧,但这并没有拉动我国全民共同健身行动。体育,作为一项强健体魄的运动,不仅仅局限在于竞技领域,而应当大力发展到群众之中,让全国人民都运动起来,强身健体,这样才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更多更长久地贡献自己的力量。可是就目前状况而言,大众体育发展不畅,基础运动设施不健全,体育课很少有人问津等现象,将严重影响着我国体育业的可持续发展。因奥运带来的健身热潮,在奥运之后,迅速降温。

三、将人文关怀引入到竞技体育之中,实现体育可持续发展

把人文关怀引入到竞技体育之中,对促进体育的可持续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将对金牌数量的关注转移到对运动员终身发展过程的关注上;将对金牌运动员的关注转移到对全体运动员的关注上,尤其是要关注退役后运动员的伤病情况,给予他们更多的经济支持和心理安慰;将对竞技体育的支持转移到对大众体育的扶持上,树立全民健身的意识,加大对体育运动公共基础设施的投入,动员全体社会成员积极参与到体育健身之中,同时借鉴世界各国体育运动的成功经验,最终实现我国体育的可持续发展。
注释:
①熊斗寅.各国竞技体育训练体制的比较研究[J].学科研究,1988(4):82.
作者简介:李延海(1983.4-),甘肃省兰州市人,天津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2012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体育学科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