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探索语言学基于认知语言学英汉多义现象结论

最后更新时间:2024-04-1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6132 浏览:18395
论文导读:比喻意义就像光芒一样从基本意义向四周辐射,各派生意义相对独立。根据以上所述,多义词形成的过程是在人类认知的基础上产生的,多义词生成机制的方式以及途径均是人类认知手段,因此,多义词意义的延伸与扩展不可避免地受到人类文化的影响。

二、文化与多义词意义的拓展正如认知语言学家所认为的,多义词主要是通过隐喻和

一词多义是语言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也是人类语言的一大特色。同时,英语多义词的习得一直以来又是英语学习者的一大难题,广大英语学习者把大量的时间都用于词汇记忆,效果却不甚理想,多义词似乎是学好英语的最大障碍。在诸多原因中,其中一种是造成这种尴尬境遇的主要因素,那就是多义词的教学仍然沿袭了传统的教学方法。由于受传统语言学研究的影响,多义词义项之间的关系一直被看成是无理可据、杂乱无章以及缺乏系统性的。因此,大多数外语教师在讲解英语多义词时只是将多义词的各个义项罗列出来,不解释多义词各义项之间的联系,一味地让学生死记硬背或只讲解遇到的多义词的某个义项而其他义项则一概不管。这样的词汇教学忽视了词汇的内部结构、词汇的文化内涵以及文化在词汇习得中积极的作用。因此,在没有把握多义词实质的情况下,可想而知多义词习得会是怎样的一种情况。

一、英语多义词形成的机制

随着语言研究的深入,尤其是认知语言学的兴起,人们逐渐认识到词汇语义是有系统的,多义词的义项构成语义网络,其义项之间通过隐喻、转喻、概括化、意象图式转换等认知原则而相互联系。认知语言学强调词义是动态的,而非静止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交际范围的扩展以及交际需求的增长,词汇从最初一个词只对应一个意义发展到一个词对应着好几个意义,于是就出现了多义词。从中可以看出,多义词是人类认知能力发展的结果,它客观地反映了语言经济性原则和认知经济性原则。
认知语言学认为,多义词主要是通过隐喻和转喻这两种人类认知方式达到意义的拓展,即由一个词的原型意义或基本意义向其他意义即边缘意义或比喻意义延伸的过程。一般来说,多义词的原型意义或基本意义是具体的、是人类最初认识事物的意义;而边缘意义或比喻意义是从基本意义派生出来的义项。因此,多义词的各个义项在语义范畴中的地位不同,但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而非杂乱无章或毫无关系的。Taylor提出连锁型,即多义词各义项就像英文字母A、B、C、D……一样呈锁链状,后一个义项以前一个义项为基础。Lakoff则用辐射范畴来描述多义词语义的隐喻性延伸,他认为,多义词的派生意义即边缘意义或比喻意义就像光芒一样从基本意义向四周辐射,各派生意义相对独立。根据以上所述,多义词形成的过程是在人类认知的基础上产生的,多义词生成机制的方式以及途径均是人类认知手段,因此,多义词意义的延伸与扩展不可避免地受到人类文化的影响。

二、文化与多义词意义的拓展

正如认知语言学家所认为的,多义词主要是通过隐喻和转喻这两种人类认知方式达到意义的拓展。由于人类认知世界的方式与途径具有相似性,因此,英语多义词会出现与汉语对应词语义重合的现象。不同民族的文化具有差异性,不同民族的词汇也必然具有差异性。因此,在各自独特的文化传统作用下就会产生附加在词汇本身概念之上的不同的联想意义,也就出现了英语多义词某些意义在汉语对应词中缺失以及意义不对等的现象。

1.英汉多义词语义重合的现象

英汉多义词语义重合的现象是指英汉多义词的基本意义相同,比喻意义即涉及的文化内涵也基本一致。下面以英语单词“heart”与汉语“心”为例。两者的基本意义完全相等均表示心脏即“高等动物身体内推动血液循环的重要器官,其内部是储血的空腔,体积与本人的拳头”。两者的外延即它们的比喻意义基本上相似,例如,汉语“用心学习”中的“心”与英语“learn sth.by heart”中的“heart”语义基本一致,表示人类的心智与思维。还有汉语的“伤心”与英语“break one’s heart”均表示人们的情感。再以汉语中的“头”和英语中“head”为例,它们的语义从最初的基本意义(即脑袋,人身体上的最上部分或动物身体的最前的部分)扩展到其他许多比喻意义或联想意义。“钉子头”中的“头”和“the head of a tail”中的“head”均表示物体的一端。它们都可以表示头脑,脑筋;表示某个机构或组织的负责人。英汉多义词语义重合的现象可以帮助学习者习得多义词的各个意义,在这种情况下词汇习得是较为轻松的。

2.英汉多义词语义缺失现象

当不同民族用其特有的词汇去反映其特异性的文化,即文化缺项时,就会出现有些词只在一种文化中存在,在另一文化中并不存在的文化现象,这种文化现象被称为词汇缺项。英汉多义词语义缺失现象是指多义词的基本意义相同,但比喻意义在一种文化里存在,在另一种文化里却没有的现象,通常这类型的比喻意义具有鲜明的文化特点。例如,汉语中的“竹”与英语中的“bamboo”都指植物松树,但在汉语中除了这基本意义还有更为丰富的比喻意义,即正直、坚贞以及廉洁。英语中的“hot”一词,可以表示热还可以表示酷、辣等意思。然而,在汉语中,“热”这个词只能表示温度高,而没有英语中酷和辣的摘自:毕业论文题目www.7ctime.com
意思。英汉词汇语义扩展同样受到了文学作品的影响,如《哈姆雷特》中的主人公Hamlet(哈姆雷特),由于他在为父复仇的问题上表现出优柔寡断、犹豫不决,因此,英语中用Hamlet来形容这一类人或这一类事。

3.英汉多义词语义错位现象

英汉多义词语义错位现象是指由于文化内涵的不同,多义词语义出现不同甚至是相对立的现象。众所周知,各个民族在认知心理上的差异会受到文化的深刻影响,这种影响来自社会环境、历史传统、风俗习惯、道德信仰、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等因素。因此,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不可避免地会受到人类认知差异的影响。那么在不同语言中,词汇在语义拓展与延伸的过程中也就出现了文章中所要探讨的多义词语义错位现象。以英汉颜色词为例,颜色词属于文化限定词,具有强烈的民族文化特征,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颜色观。在不同民族文化中,同一种颜色表达不同的文化心理,引起不同的联想,具有不同的文化内涵。例如,汉语中的“红”与英语中的“red”它们的基本意义是以通过能量来激发观察者的可见光谱中长波末端的颜色,波长大约为630到750纳米,类似于新鲜血液的颜色,是三原色和心里原色之

一、而两者的比喻意义则大相径庭。汉语中的“红”总是与喜庆、论文导读:

吉祥、祝福相联系,例如,大红喜字、红盖头、红色的中国结等寓意着和和美美。在喜庆与吉祥比喻意的基础上,红的语义进一步延伸拓展,象征着顺利、成功、得势,正义与进步之意,相关的表达有红红火火、红运当头、红人、红旗、红色政权等。正如以上所说,多义词各义项是相互联系的,但又相互独立的,因此,汉语中“红”还表达了嫉妒、羡慕的意义如红眼病,眼红。而英语中的“red”却与暴力、、杀戮、恐怖相联系的,相关的表达有red-handed(当场被捕的)、red alert(空袭紧急警报),in the red(亏损)。通过对比分析可以看出,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应注重提高对学生隐喻意识和隐喻能力的培养,在教学实践中把概念隐喻作为一种认知手段,而不仅仅是修辞手段,鼓励学生在语言输出中尽可能恰当地使用隐喻性表达等。同时,文化在多义词语义拓展中的影响与作用要求学习多义词关键在于要进行汉语和英语各个义项的对比,既要了解其内涵又要理解其外延,尤其是各个意义所表现的文化内涵。但是现今文化因素虽然已经被大多数外语教师列为教学内容,但是文化教学由于缺乏系统性、完整性,并与语言教学脱节,所以还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和取得预期效果。因此,在外语教学中尤其是英语多义词的教学与习得过程中,应给予文化足够的重视,要注意文化差异,进行文化对比。但是母语和母语文化在二语习得中并不完全是负作用,其也可以成为学习者语言学习的一种交际策略或一种资源。
通过对文化在多义词多义网络中的作用以及影响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相关的语言社团,且在对比中加强我们的跨文化研究,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质量”。源于:党校毕业论文范文www.7ctime.com
参考文献
张绍全.英语专业学生多义词习得的认知语言学研究.中国语文,2010 (4).
Lakoff,G.Woman,Fire,and Dangerous Things:What Categories Reveal about the Mind. London: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7.
[3] Taylor,J.R.Linguistic Categorization:Prototypes in Linguistic Theory.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 d Research Press, 2001.
[4] 王淑杰.关于中英文化缺项与词汇缺项的非对称性的思考.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9).
[5] 张建理.英汉“心”的多义网络对比.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3).
[6] 蒋燕玲.论英汉颜色词文化信息的传递.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4(2).
[7] 包惠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
[8] 戴炜栋,张红玲.英语交际中的文化迁移及其对外语教改的启示.外语界,2000(2).
[9] 曲晶,张丽.英汉词汇文化内涵迁移对比研究.外语学刊,2007(6).
(责任编辑关燕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