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浅谈文化建设商品住宅小区社区文化建设管理系统中心

最后更新时间:2024-01-2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7758 浏览:23998
论文导读:后一个时期内党和政府的重要工作。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社区发展已处于前沿位置。社区文化是社区建设的灵魂,是构建精神家园的重要内容。本文从全面创新和集成管理的角度构建商品住宅小区社区文化建设的管理体系,促进社会稳定和繁荣发展。关键词:社区文化;集成管理;全面创新;文化建设现阶段我国社区文化还处于起
摘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今后一个时期内党和政府的重要工作。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社区发展已处于前沿位置。社区文化是社区建设的灵魂,是构建精神家园的重要内容。本文从全面创新和集成管理的角度构建商品住宅小区社区文化建设的管理体系,促进社会稳定和繁荣发展。
关键词:社区文化;集成管理;全面创新;文化建设
现阶段我国社区文化还处于起步阶段,存在许多不足。社会管理创新成为党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建设中国特色社会管理体系的重大战略部署。《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建议,将文化发展提到历史新高度。在新形势下,社区作为社会管理创新模式,其文化建设在调节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中具有重要作用,正逐步为人们接受。我们需要健全新型商品住宅小区社区文化管理体系,推进城市化进程。

一、商品住宅小区社区文化概述

商品住宅小区社区文化不仅仅是娱乐性的群众活动,而是一种整体性的社区氛围,是指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社区成员在社区社会实践同创造的具有本社区特色的精神财富及其物质形态。随着观念的不断发展,社区文化反映了住宅小区的生命力,增加业主对楼盘的忠诚度,坚定消费者购买信心。具体来说,社区文化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环境文化

环境是社区文化的第一个层面,是社区精神物质化的体现。主要包括社区容貌、休闲娱乐环境、文化设施、生活环境等。通过社区环境可以感知社区成员的理想、价值观、精神面貌等外在形象。

(二)行为文化

行为文化指社区成员在交往、源于:论文模板www.7ctime.com
娱乐、生活、学习、经营等过程中产生的活动文化。这反映出社区风尚、精神面貌、人际关系等文化特征。

(三)制度文化

制度文化是与社区精神、社区价值观、社区理想等相适应的制度、规章、组织机构等,具有一定约束力和控制力。它包括物业管理机构的各种规章制度和社区公共制度两大类。

(四)精神文化

精神文化是社区文化的核心,是社区独特的意识形态和文化观念,包括社区精神、社区道德、价值观念、社区理想、行为准则等。环境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都是精神文化的外在体现。

二、社区文化建设管理体系建立的理论及其应用研究

社区文化建设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复杂性,需要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理论和方法,才能达到有效管理。作者利用全新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全面创新和集成管理,从新的角度探讨其在实践中的有效应用,实现集成放大效应,发挥社区文化应有的作用。

(一)理论基础

全面创新是指全要素、全员、全时空创新。它包括了文化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组织管理创新、全供应链的创新以及全地域创新等。
集成管理是指为两个或两个以上具有公共属性要素的集合过程和集合结果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3]。这一定义以新的视角来看待各种资源要素,拓宽管理视野,注重综合运用不同的方法促进不同要素、资源、功能和优势之间的互补,以催生出更大竞争优势。

(二)应用分析

1. 集成管理

社区文化的集成管理是过程、要素和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和有机结合。它要求相关利益主体主动的参与到社区文化建设中。这为社区文化建设提供了平台,创造了一个切实可行的操作模式。基本模型见图1。

图1 商品住宅小区社区文化集成管理模型
全过程集成是设计、开发、运行各个阶段的有机集成。在全过程中贯穿“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的思路,满足人性中对文化的追求,考虑人们对居住物业的精神需要,形成小区特有的文化氛围,有效发挥社区文化功能,达到在整个生命周期内的文化价值最大,成本最低的目的。
全要素集成指综合考虑环境、行为、制度、精神文化等影响社区文化建设的要素,达到社区文化价值的全局优化。详见图2全要素三角模型。

图2 全要素三角模型
社区文化建设的各要素是相互关联的。精神文化处于三角的中心,是三角形三边控制(行为、环境和制度文化)的一个结果,任何一边的改动都会影响社区精神文化建设。
社区文化外部环境集成指构建一个以实现共赢为基础的多方参与平台,改变原先落后管理体系,为各参与方特别是原先游离于传统的社区文化建设管理体系之外的社区居民、社区自治组织、专业化管理机构等提供与政府协调沟通路径,最终达到多方共赢的目的。
综上所述,社区文化建设的集成管理有利于最大限度的满足业主需求,使各参与方实现共赢;有利于创造成熟、高雅的社区文化,降低成本费用;有利于全方面、全方位的实现社区文化建设。因此,我们应积极将集成管理的理论应用于实践中,在建设社区文化时还应建立“伙伴式”关系,缓解各方矛盾。

2. 社区文化建设的“伙伴式”模式

(1)含义
全美建筑师协会认为“伙伴式”模式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组织为了满足特定的商业利益所达成的长期约定,以使得彼此的资源能发挥更大的资源效益。这要求突破传统的组织界限。此关系要以相互信任为基础,要求所有成员有一个共同目标,避免争议,达成相互承诺,并能相互理解的期望和价值。
商品住宅小区社区文化的建设涉及多个相关利益主体,存在着利益冲突现象,造成社区文化发展滞后于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水平。要解决这些问题则需在建设过程中建立伙伴式管理小组。
这种组织结构模式在政府—社区居民—社区自治组织—专业管理机构纵向的关系基础上建立了以实现共同目标为主的横向关系,弱化了分明的壁垒关系和对抗思维,有利于加强各方合作,降低各参与方的管理成本。它要求建立多元化的互信机制、制度化的协调渠道、有效的沟通机制,以便于培育良好的工作关系,实现共赢局面。这需要协调好不同主体间的关系,要引入协议、合同、规章制度等显性的和文化、情感、关系、地位等隐性的因素。
(2)配套机制
发挥“伙伴式”小组作用,确保社区文化的可持续发展,还需建立相应配套管理机制。
信任机制:是伙伴式管理的一个重要前提性机制,体现在长期协定、信任评估、信任培养等方面,要求在各方之间建立“共建社区文化、共同受益”的氛围,培养亲和力,确定共同目标,积极创造学习沟通的文化氛围。
合作机制:需建立在“共赢”的基础上,有共同的社区文化建设目标,能达到优势互补,优化资源配置,其有效的运行能创建具有区域特色的社区文化,开拓创新,有利于城市精神文明建设。
协调机制:该机制能打破组织界限,消灭诉讼,达到有效沟通和协调,最大限度减少冲突,促进社会稳定。
沟通机制:将参与各方聚集在一起,强调公开性、包容性,通过召开讨论会,创造开放氛围,使各方自由地提出意见,自由交流,为各方工作间的协调性起到积极作用。
激励机制:能有效地创造和维持一种有利于调动各方积极性的工作环境,有效的支持人民团体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发挥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基础作用,提高社区文化建设的整体水平。

三、总结和建议

“社区城市化,城市社区化”是今后城市和社区融合发展的必然趋势。社区的边界趋于淡化,社区的文化、技术和价值走向多元。社区将会把其功能定位在满足居民物质需求的同时,逐渐向信息平台、自我教育和知识再生产、以及绿色和人本方向发展。为科学的构建商品住宅小区社区文化建设,笔者提出如下建议:
(一)要坚持“以论文导读:遵义市人,贵州大学201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郭峰(1972-),男,贵州人,贵州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孙嘉(1987-),女,哈尔滨人,贵州大学201企业管理硕士研究生;韦苏(1989-),女,贵州人,贵州大学201企业管理硕士研究生。上一页12
人为本、服务为核心”的管理理念,采取以居民为重点的管理方式,强调多元化的治理主体,实行共同治理,建立“伙伴式”治理关系和多渠道的商品住宅小区社区文化建设资金投入体系。
(二)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商品住宅小区社区管理格局,强化政府管理职能,引导各类社会组织加强自身建设,支持社区居民积极参与社区管理,发挥居民参与社会管理的基础作用。特别地,要重点引导社区社会组织从文体娱乐为主向公益性组织转变,形成区域内特色服务品牌,开创社会管理创新新模式。
(三)整合优化社区资源,开展具有地域特色的社区文化活动,注重层次性与多样性的结合,调动社区居民积极性。

(四)构建专业化团队,建立高素质社区业主委员会,达到可持续发展与管理。

(五)建立社区信息管理系统,如构建一个社区对外宣传的网站,让社区“走出去”。

参考文献
黄浩锋, 王犹建. 论社区文化在构建和谐社区中的意义[J]. 管理研究, 2007,6(3): 56~57.
付明琴. 论社区文化及其在社区建设中的作用[J]. 发展, 2007,(7): 32~33.
[3] 周和生, 尹贻林. 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M]. 天津: 天津大学出版社, 2008. 15, 60~63.

作者简介:陈明曼(1987- ),女,贵州省遵义市人,贵州大学201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
郭 峰(1972- ),男,贵州人,贵州大学管理学院教授;
孙 嘉(1987- ),女,哈尔滨人,贵州大学201企业管理硕士研究生;
韦 苏(1989- ),女,贵州人,贵州大学201企业管理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