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分析书屋《以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说课稿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1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880 浏览:13136
论文导读:题的答案,这一题是技能训练的重点。第二个问题是引导学生审美感受能力,让学生发现自己最喜欢的东西,然后加以表述。第三个问题是引导学生感悟作者的写景手法,通过语言的表现力、修辞手法的运用,让学生学习如何运用多种手法增强语句的表现力,使文章生动富有情趣,提高学生的鉴赏和写作能力。第二个段落是“三味书屋的生活”
一、说教材

1.课文简介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鲁迅先生的著名散文,是一篇讲读文章,多年来一直被作为经典文章进行解读,成为具有代表性的散文范文。将本课作为单元的第一课也可以看出教材编撰者对这篇课文的重视,对于示范性地学习课文主要内容的把握技巧具有重要的作用。

2.教学目标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通过课文的学习来练习整体把握课文主要内容、深入体味文章情感、学习文章表达技巧。结合单元的教学重点和本课的特点,我确定了三个教学目标:了解文章背景、理清文章思路;品读语言描写、学习写景抒情的手法;感受文章童趣、体会文中深情。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上注重了知识学习、技能培养和情感熏陶的三维结合,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感受文章中语言的生动表现力,学习文章中的表达与写作技巧。同时通过对本课的学习,让孩子们感受文中天真烂漫的童年乐趣,联想自己的童年趣事来激发学生的共鸣,培养孩子们积极健康的心态。

3.教学重难点

本课作为重点讲读课文,其教学的重点在于指导学生学会整体感知文意,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成为教学的侧重点。本课的难点在于引导学生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对童年的向往和思索之意,感受文中深情成为教学的难点。
二、说教法

1.相关教学理论

应该改革教师的传统教育思想,改变过去教师为主的教学观,认识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最大限度地发挥主体作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就要围绕学生的需求和学生的实际来进行教学,一切从学生的需要出发,将学生的需求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就要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而开展教学,关注学生的身心成长,用丰富的语文素养来熏陶学生、感染学生,使学生真正得到知识的浇灌和心灵的滋润。

2.本课采用的教法

本课教学着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立足学生实际、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自学研讨式教学模式。紧紧围绕围绕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和迫切需要的知识点开展教学,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不断将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作为语文课堂关注的焦点。在尊重学生情感体验的基础上,采用朗读和问题导引等方法,利用多媒体手段创设的情境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探究,由粗到精,由整体到局部,从形象到语言进行感知、感受、感悟、理解、品味、探究,让学法在感受中明确,让语文素养在感悟中形成,让思维品质在探究中提升。
三、说学法

1.学情分析

在初中教学中,教师为了完成课堂阅读教学,而往往提前设计好了问题和答案,在教学中教师只是引导学生如何回答出自己的问题,而忽视了学生的自主阅读和自主研读,没有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因而就无法实现学生语文阅读的高效积极开展。在不彻底的素质教育下,学生不喜欢读课外书已成了事实。阅读成了一种课上学习的“任务”,学生失掉了课外阅读的兴趣。

2.本课学法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的提问,其实是对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的一种引导,这种引导是教师最重要的语言活动,是课堂阅读教学成功的重要保障。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围绕文本中心意图,不断提出疑问或话题,使学生不断产生阅读愿望。阅读教学结束后,教师要根据所学内容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相关内容的兴趣,将学生阅读的视野拓展到更广阔的领域。这样,学生就会始终保持自主探索的浓厚的阅读兴趣。
其次应依据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抓住“神”——主旨,然后掌握“形”——内容。以学生为主体确立多元化培养目标,让学生从中掌握阅读的方式方法,指导学生如何把握阅读的速度和侧重点,让学生学会如何有效地阅读。

四、说教学过程

1.思路设计

在设计本课的教学过程时,我根据散文的教学重点和教学目标,从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结合的角度来进行课堂教学设计,力图突破传统的教法着力贯彻新课改精神。首先从文章的整体感知入手解读本课的写作背景,了解这篇课文是鲁迅在历经人生沧桑后对童年生活的温馨回忆。然后从学生自我研读和小组合作学习入手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课堂学习,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感受、自主表达,在个性化体验中完成对文章的解读。最后在审美陶冶阶段,让学生通过对自己喜欢的语句的朗读和品味,从文字中体会情感,结合学生的童年趣事的回忆,让学生感悟童年感悟人生,注重语言技能学习的同时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和情趣。

2.课堂教学环节

(1)课前预习
本课是重点讲读课文,在课前安排学生利用校图书馆和网络资源查阅关于作者鲁迅和本课的相关资料,了解本课的写作背景和鲁迅先生的生平,利用工具书扫清本课的阅读障碍。
(2)课堂导入
在课堂上我首先用多媒体音频播放歌曲《童年》,由歌曲引起学生对童年的回忆,由此引导出本课的学习。用歌曲引出课文的学习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整体感知
首先,找同学介绍一下关于作者鲁迅先生的生平,了解本文的写作时间和时代背景,引导学生认识到这篇散文创作时正是作者处于苦闷彷徨的时期,认识到这篇文章是作者回忆儿时的快乐生摘自:毕业论文摘要www.7ctime.com
活和求学生涯的回忆性散文。
然后,指导学生对全文进行泛读。泛读是整体把握课文的基础,结合工具书,检查学生对文章中的生字词掌握的情况,在朗读的基础上了解文章的内容。
(4)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本课课堂教学的重点内容,主要分“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个大段落,包括以下几个步骤来进行:
第一个段落是:“作者眼中的百草园”。
学生们分学习小组进行研读讨论,围绕以下几个问题来思考这一段落的内容:作者笔下描写了百草园的什么景物?你最喜欢百草园的什么?说说看作者怎样把百草园的景物写得妙趣横生的?
第一个问题是训练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把握能力,从文章中找出相关的景物描写然后进行归纳汇总就可以得出本题的答案,这一题是技能训练的重点。第二个问题是引导学生审美感受能力,让学生发现自己最喜欢的东西,然后加以表述。第三个问题是引导学生感悟作者的写景手法,通过语言的表现力、修辞手法的运用,让学生学习如何运用多种手法增强语句的表现力,使文章生动富有情趣,提高学生的鉴赏和写作能力。
第二个段落是“三味书屋的生活”。
在研读这论文导读:
一段落时,我也是提出三个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作者描写了三味书屋的哪些生活片段?你对作者在三味书屋的求学生活感受最深的是什么?谈谈作者如何来描写他的求学生活的。
第一个问题旨在引导学生梳理文章中将看似杂乱的三味书屋生活,学会总结概况文章内容。第二个问题是较为开放性的题目,让每个学生谈谈自己对文中私塾生活感兴趣的点,体味作者对“苦中有乐”的三味书屋生活的深情。第三个问题还是引导学生探究散文的写作方法,力图通过学生与老师之间、学生与文本之间自由轻松愉快的对话,达到对文章主题的个性理解。
(5)活动感悟
在课堂研读结束后,我打算开展一个课堂训练活动,要求学生们根据《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先生对儿时生活的回忆谈谈自己的童年生活,发言时间为三至五分钟。通过这一活动,希望同学们也能像鲁迅先生一样,永远保持儿童纯真活泼的天性和求知进取的心灵,回忆童年趣事,在快乐中锻炼口头表达能力。

五、说板书设计

本课的板书突出文章的架构,引导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把握,板书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