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对于持续性延长退休年龄对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性影响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2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6897 浏览:19793
论文导读:的一个基本国情决定了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的基本思路,只能是不断扩充就业渠道,为新增劳动力不断提供新的就业岗位。如果中国执行推迟退休政策,虽然可以在短时间内缓解养老保险基金的压力,但同时也意味着将会有一批年长者要推迟退出他们的劳动生涯,因新老交替而自然释放的工作岗位会相应减少。延迟退休可以缓解养老压力,但
摘要:我国不完善的养老保险制度影响了它的可持续性。目前,很多国家都通过延长退休年龄来缓解养老保险的支付压力。本文对延长退休年龄对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退休年龄;养老保险;可持续性

一、提高退休年龄的制度背景

我国现行的退休制度是在上个世纪50年代确立的,当时规定退休年龄:男性为60岁,女性工人为50岁,女性干部为55岁。当时中国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男性为40岁,女性为42. 3岁,退休年龄的规定在当时是合理的,也顺应了世界上多数国家的规定,因此长期以来人们都把这一规定作为一个合理的事实认同并接受,很少对退休年龄的问题提出异议。
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卫生健康事业的进步,人口平均寿命较五十年前有了很大的提高。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资料,我国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比世界平均水平高5岁,比发展中国家和地区高7岁。而我国现推行的包括提前退休、买断工龄等多样的退休政策,使得现在的平均退休年龄是51. 2岁,比国外的平均数字年轻10岁。一方面人口平均预期寿命迅速提高,人口生育率下降,另一方面退休年龄偏低,因此导致我国老年人口赡养率也一路飙升: 1978年我国老年人口赡养率为1: 30,到1995年,这一比率升至1: 4. 8,制度内赡养率高达1: 3. 9, 1999年是1: 3. 18。据权威机构预测,我国城镇人口赡养率2020年将是37. 37%, 2031年将达到顶峰47. 3%,将近就业人口的半数,养老保险制度将面临严峻挑战,支付压力日益沉重。
因此,是否推迟退休年龄,便成了政府与百姓共同关注的焦点。因为它不仅与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性密切相关,而且也影响到了宏观经济运行的其他层面。

二、退休年龄影响养老保险制度的理论依据

养老社会保险的财务制度主要包括现收现付制和基金积累制,并且在此基础上又派生出第三种制度——混合制,我国的统账制度就是现收现付制和基金积累制相结合的混合制度。

(一)现收现付制下退休年龄对养老保险收支平衡的影响分析

现收现付制体现的是“横向平衡”的原则,它是根据当期支出的需要组织收入,本期征收,本期使用。在现收现付制下,养老金的替代率和制度赡养人口的比率决定了养老保险费的筹资费率。要减轻制度负担的途径不外乎以下几种,一是降低退休金;二是减少受益人口;三是提高社会平均工资;四是增加在职人口。但是由于退休金这个指标具有一定的刚性,所以第一种途径几乎是行不通的。我们看第三种途径,在养老金的替代率一定时,社会平均工资的提高虽然可以使保费收入增加,但是按照共享社会经济发展成果的原则,制度支出也会增加。所以社会平均工资的提高对于制度的收支平衡起到的是一种“水涨船高”的调节作用,不会从根本上减轻制度的负担。而在其他变量一定时,在职人口数量和受益人口数量成为现收现付制下影响养老保险收支平衡的非常重要的因素。在职人口越多,则收入越多,制度负担就越轻。同理,受益人口越少,则支出越少,制度负担也会减轻。

(二)基金积累制下退休年龄对养老保险收支平衡的影响分析

基金积累制贯彻的是“纵向平衡”的原则,即被保险者在投保期间提取的基金总和应与其在享受保险待遇期间所需支付的费用总和保持平衡。在基金积累制下,供款率是根据雇员退休时基金的积累量要与退休后所需求的退休金相等的原则确定的,即,供款率=目标可比工资替代率×自我负担率在这里,自我负担率取代了现收现付制下的制度赡养率,它是由领取退休金的年数与工作年数之比来确定的。基金积累制下退休年龄对制度负担的影响更显而易见了,退休年龄越低,领取退休金的年数越多,自我负担率越高,供款率也会相应提高。显然,通过提高退休年龄来满足制度支出的需要也是比较容易取得成效的。

(三)统账制度下退休年龄对养老保险收支平衡的影响分析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实行现收现付制还是基金积累制,退休年龄都是影响养老保险制度收支平衡最具说服力的变量。1995年,我国开始实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在财务制度上实现了现收现付与基金积累的结合。一个有效率的经济中,在人口老龄化步步紧逼的情况下,当制度赡养率大大高于自我负担率时,基金积累制要优于现收现付制,但在不具备实行基金积累制的条件下,作为两种制度的一种衔接或过渡,部分积累的统账制度要优于完全的现收现付制。
无论在哪一种制度下,延长退休年龄对于减轻养老保险制度的支付压力都是比较有效的途径之一,但是任何一项经济制度的实施,在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时都会付出一定的代价或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这就带来了机会成本。因此,在出台一项经济决策之前,要对它所产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和它所带来的机会成本进行权衡。如果源于:毕业生论文网www.7ctime.com
经济和社会效益大于机会成本,那么我们可以认为它是可行的。同样,退休年龄的延长在缓解了养老保险制度的支付压力的同时,也会影响到宏观经济运行的其他层面,所以必须全面考虑、综合分析、慎重选择。

三、提高退休年龄对宏观经济运行的负面影响

(一)提高退休年龄会增加就业压力

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大中专应届毕业生、下岗职工、退伍转业复员军人以及向城市转移的大量农业人口等,是目前城市主要的就业大军。权威部门最新公布的统计数据表明,我国城镇每年需就业者多达2 400万,而年度能提供的岗位仅1 000万左右, 1 400万的巨大缺口带来的就业压力相当严峻。最近发布的《社会保障白皮书》在谈到失业问题时指出:“今后一个时期,中国劳动力总量过剩的矛盾和就业的结构性矛盾将持续存在”。这样的一个基本国情决定了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的基本思路,只能是不断扩充就业渠道,为新增劳动力不断提供新的就业岗位。如果中国执行推迟退休政策,虽然可以在短时间内缓解养老保险基金的压力,但同时也意味着将会有一批年长者要推迟退出他们的劳动生涯,因新老交替而自然释放的工作岗位会相应减少。
延迟退休可以缓解养老压力,但却会付出就业的机会成本。而且我国现在正处于人口发展机遇期论文导读:革,只有这样做,才可以保证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性,同时又可以兼顾宏观经济运行的其他层面,避免顾此失彼,给宏观经济的运行造成过多的负面影响。丛春霞.延长退休年龄对养老保险基金缺口的影响.中国发展观察,2009.12.朱建.“延长退休年龄”我们如何看待.宁波经济,2010.10.张传亮.我国延长退休年龄的可行
,失业问题就是这一时期的特点。而延迟退休,则意味着更多的就业机会将不能释放给社会。如果劳动力人口不能充分就业,就会沦为负担人口。因为可以创造价值的失业人口不但不能创造社会财富,还会消耗社会财富。那么原来养老保险所承担的压力,就会因退休年龄的延迟而转由失业保险与救济来承担,就会又产生新的问题。失业与养老,将是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两种相互钳制的力量。如何运用有关财政和税收的政策,把用于经济增长的一部分资本转移到提供社会保障中来,以缓解这两股力量对中国社会稳定所产生的震荡;之后又如何找到延迟退休与解决就业之间的最佳结合点,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二)提高退休年龄会增加劳动力成本

首先,退休年龄影响着劳动力成本。无论是在现收现付制下还是在基金积累制下,无论是雇主缴费,还是雇员缴费,社会保险费都是劳动力成本的组成部分。现在企业每个月给在职职工交的养老保险等各项保险费用,几乎占职工工资的30%至40%。退休年龄推迟一年,这笔打入人工成本的费用,企业就得再背一年。也正是因为目前企业的负担较重,所以导致了社会保险的欠费现象比较严重。劳动力的成本提高首先会影响到企业的竞争能力,劳动力成本越高,企业的竞争能力就会越弱。
其次,退休年龄也影响到了市场的选择。由于社会保障水平的刚性,雇主不可能通过降低社会保险费来降低劳动力成本。所以,当劳动力的成本高于资本的成本时,雇主就会选择用资本来替代劳动力,结果会导致失业率上升。我国是发展中国家,资本相对稀缺,而劳动力资源丰富,因此在社会保障制度设计和安排上,应该扬长避短,发挥我们的劳动力资源优势,避免由于制度设计的原因而出现资本排挤劳动力的现象。
四.小结
提高退休年龄符合生理寿命延长的需要,顺应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普遍的做法,也具备实际操作的理论依据。可以说提高退休年龄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可问题在于何时改革及如何才能渐进改革,只有这样做,才可以保证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性,同时又可以兼顾宏观经济运行的其他层面,避免顾此失彼,给宏观经济的运行造成过多的负面影响。
[参考文献]
丛春霞. 延长退休年龄对养老保险基金缺口的影响 [J]. 中国发展观察,2009. 12.
朱建.“延长退休年龄”我们如何看待.宁波经济,2010. 10.
[3]张传亮. 我国延长退休年龄的可行性探析.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