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试议云南新农村建设中云南少数民族传统生态观教育与传承网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1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3303 浏览:147879
论文导读:育和传承是维护民族地区生态平衡的有效手段。云南少数民族传统生态观的认知源于早期的自然崇拜,生态观内容涉及传统道德观念和文化习俗。笔者认为应从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个方面进行教育传承途径的整合,促进民族地区的和谐发展。【关键词】传统生态观认知教育与传承途径1674-4810(2012)21-0014-03云南各少数
【摘要】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少数民族传统生态观的教育和传承是维护民族地区生态平衡的有效手段。云南少数民族传统生态观的认知源于早期的自然崇拜,生态观内容涉及传统道德观念和文化习俗。笔者认为应从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个方面进行教育传承途径的整合,促进民族地区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传统生态观认知教育与传承途径
1674-4810(2012)21-0014-03
云南各少数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与自然和谐相处,在对生态环境的依赖、对生态规律的总结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朴素的生态环境保护思想和观念。这种朴素的生态环境保护思想又进一步融入到现实生产生活中,沉淀为本民族特有的一种生存态度和生活方式。

一、云南少数民族传统生态观认知地图

认知地图是环境意象构成要素、要素间的距离和方向信息最为完全的表现形式,综合反映了人类对环境的认知和环境对人类的影响,是行为地理学的核心研究内容之一。从地理学的角度,有专家研究发现基于地图的地理空间认知过程,经历了地图的地理空间知觉过程、表象过程、记忆过程和思维过程。而传统生态观是建立在少数民族对自然环境的认知和思辨基础上的,因而属于地理空间的认知。
图1云南少数民族传统生态观认知地图
图1表明:云南各少数民族大部分是在山地和森林中成长起来的民族,树木、森林及其他植物深刻地影响着他们的生产、生活甚至意识形态,因而人们在地理环境的图形认知中选择了大山、森林和动植物等图例,这也是早期的各少数民族部落图腾象征符号的雏形。由于“山”具有高大雄伟和难以揭示的神秘性,山里隐藏着数不尽的森林和动植物资源,而这些资源是人们所依附的生存需要,于是少数民族对大自然产生了无限的敬畏和崇拜。人们在宗教礼仪和道德约束中学习了“人与自然是兄弟”的辩证关系,总结出本民族的传统生态观,同时也通过村规民约和传统习俗将其延续下来。

二、云南少数民族传统生态观的主要内容

在生态环境普遍遭受严重破坏的今天,云南民族地区却保持着原始的自然生态,云南各少数民族几乎都有一套与现代环保理念有关的习俗、禁忌和习惯法。

1.对山林的崇拜和敬畏

云南各少数民族把自然和树林当做一种神秘力量而无限崇敬,并视之为神圣之地。因而云南许多民族地区都有神林、圣山和神山。例如每个傣族村寨都有“垄社曼”(寨神林),“垄林”是勐神、寨神居住的地方。垄林内的一切动植物、土地、水源都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严禁砍伐、采集、狩猎、开垦。为了祈求寨神、勐神保佑人畜平安,五谷丰登,人们
每年还要供奉猪牛羊,定期举行祭祀活动。因此,少数民族对山林的崇拜,是民族地区形成一个个环境优美的自然生态群落的重要原因之一。

2.保护森林爱护自然的文化习俗

傣族认为:“有树才有水,有水才有田,有田才有粮,有粮才有人。”这种朴素的生态观,铸就了傣族敬畏自然、崇尚自然、尊重自然、爱护自然的心理和文化特征,把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辩证关系明确地表达了出来,使其能够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始终与自然和谐相处,西双版纳这片热带雨林也因此得以保存至今。而哈尼族则从树木与水源的紧密关系去认识,认为“缺了树林就断了水源”,因而严格“封蓄”他们的水源林,并当做神一样去敬仰和维护。

3.世代传承的传统生态道德观念

纳西族民间善待自然的传统习惯已升华为一种道德观念。在纳西人的观念中,保持水源河流清洁、爱护山林是每个人都必须履行的社会公德。在东巴经中就有不得在水源地杀生;不得随意丢弃死禽、死畜于野外摘自:毕业论文范文www.7ctime.com
;不得在生活用水区洗涤污物;不得在水源头洗衣服;不得随意挖土取石;不得毁林开荒;立夏过后相当长一段时期禁止砍树和狩猎。在纳西族民间也产生了一整套保护自然生态的习惯法,把保护资源环境的传统变成一种道德文化世代相传,以此制约人们对待自然界的行为。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意识客观上保护了生态环境,保护了物种。

三、云南少数民族传统生态观教育与传承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研究意义

云南各少数民族自然生态保护心理的形成,主要源于对自然本能的敬畏,从而形成一整套民族生态观和相关道德规范。把这些传统民族生态文化从原始宗教中剥离出来看,它属于一种生态文明,对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少数民族传统生态观的教育与传承研究将揭示少数民族传统生态观形成和传承机制,促进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和科学文化整合教育,在民族地区本土化建设、建设和谐新农村中发挥重要作用。

1.有利于保护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环境

云南各少数民族在其传统文化的深层都形成了一系列与本民族生存发展相关的资源保护举措,例如:德昂族、布朗族、哈尼族、傣族、拉祜族、苗族、彝族、壮族等民族历史上都有“祭龙树”的祭林拜树习俗,纳西族东巴教义中对自
* 本文为云南省教育厅课题《新农村建设中的少数民族传统生态观教育与传承研究——以丽江纳西族为例》的研究成果之一
(编号:2010C061)
然界“欠债”和“还债”的观念等。这些民俗初看可能有其宗教神秘主义的色彩,但其中也不乏科学的因素,它不仅保证了各民族生存发展的需要,而且还恰当地处理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较好地保护了民族地区良好的自然环境条件,维持了生态系统的平衡。

2.是少数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

云南各少数民族的传统生态观为现代社会的生态治理模式开辟了一个崭新的研究领域,他们的生存方式给生态保护与建设提供了另一个视角,同时也为我们解决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基础问题提供了无限的思考空间。在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的今天,首先要考虑环境承载量,高度重视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与大自然和睦相处,促使经济—社会—生态持续、健康、协调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3.为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谐生态家园提供精神支持在大力提倡生态文明建设的今天,少数民族地区应把环境保护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起来,积极加强少数民族传统生态观的宣传教育,倡导绿色文明的生活方式,加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科学合理施化肥、农药,切实降低农业面源污染。推进农村环境综论文导读:美好感情。唐朝诗人李白诗云:“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各中小学可以利用这一优势资源开发本土音乐课程,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情操。第二,开展双语教学,开发本土环境保护知识。云南各族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保护当地自然环境的良风美俗,有力地保护了极为脆弱的生态系统。为了涵
合整治和村容村貌整治,营造健康、舒适、优美、洁净的生产生活环境,积极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家园。而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少数民族传统生态观在精神上和思想上鼓舞村民们自觉自愿地去参与实施。
图2纳西谚语对照图

四、新农村建设中云南少数民族传统生态观教育与传承的整合途径

1.学校的教育传承整合途径

第一,开发本土音乐课程,陶冶学生的环境情操。云南少数民族地区是歌舞的摇篮,各少数民族能歌善舞,凝聚着对家乡、对大自然的真挚情感。学习民歌民谣,可以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陶冶学生对大自然的美好感情。唐朝诗人李白诗云:“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各中小学可以利用这一优势资源开发本土音乐课程,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情操。
第二,开展双语教学,开发本土环境保护知识。云南各族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保护当地自然环境的良风美俗,有力地保护了极为脆弱的生态系统。为了涵养水源,各民族都有重视林木保护的习俗。各地学校应对当地的生态文化习俗加以整理,开展双语课程,利用双语课程开发本土环境保护知识,由本土教师予以科学解释,对培养学生正确的环境保护日常行为习惯无疑有极高的价值。
第三,批判地学习民间信仰,可以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环境保护意识。自然崇拜虽有些神话色彩,但作为崇拜对象的多种生物和自然物却被神圣化了,不得轻易伤害,这实际上起到了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大自然生态平衡的作用。各种宗教虽然有神学性质,但是透过其神秘的面纱,我们仍然可以用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沙里淘金,挖掘出其中有利于生态保护的有价值的知识点,正确向学生解释,作为环境教育的本土资源。这些对培养学生环境保护的科学价值观无疑是有帮助的。

2.社会的教育传承整合途径

第一,社区教育模式的实践。通过制订一系列的特色学习活动、讲座,使社区居民了解本民族的历史文化,了解传统生态观的精神价值,形成一个有效的学习氛围,探索出一条社区教育的传统生态观传承之路。例如可以邀请民族学专家开展少数民族传统生态观特色讲座;组织社区居民通过观看纪录片或参观民族博物馆了解本民族的历史文化和生态环保理念。此外,还可以围绕传统生态观开展群众社团活动,例如举办社区“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的绿色行动;针对青少年人群开展民族语言和生态观学习的特色社区教育课程。
第二,将民族传统生态文化纳入现代社会资源的管理中。认真挖掘、提升保存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文化并进行现代意识整合,将其有效地纳入现代社会资源的管理中。应尊重、提倡、弘扬那些已被社会认同并有利于保护森林植被和野生物种的文化习俗和社会机制,发挥社区对生态文化的维护和监督功能;在对民族文化传统中保护生态环境的积极因素进行提升和传承的同时,还要普及现代文化科学知识,把环保的社会无意识传统转化为有意识的社会规范行为。
第三,学习保护生态环境的村规民约,积极参加家乡环境建设。云南少数民族村寨中普遍订立的“村规民约”,一般都包含各民族的传统习惯法,对村社的秩序起到了很好的调控作用。例如在西双版纳一个叫曼散的村寨,其村规民约第二条规定了不得挖断道路;第三条规定不得偷砍竹子;第九条规定应圈养牲畜。这些规定中,有村寨沿袭已久的习惯法(第二、三条),有在生产生活中自发产生的新的环境意识(第九条)。让村民自觉学习这些村规民约,为建设环境优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打下良好的群众基础。

3.家庭的教育传承整合途径

家庭是一个社会的基本单位,它不仅承担着社会中基本的生产生活活动,更承担着传承民族文化、传播人类文明的重要职责。家庭教育是传承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从家庭教育角度来看,对少数民族传统生态文化进行传承,主要是通过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影响或自我传承来得以实现的。具体措施如下:
第一,在少数民族家庭中,家长应逐步提高自身的文化程度,在日常生活教育和生产活动中逐步渗透本民族文化的内容,包括本民族的历史概况、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传统生态观等内容。
第二,家长应为孩子接受本民族文化的教育提供一个和谐良好的家庭氛围,有意识、有目的地向下一代传授少数民族的传统生态观,培养下一代对本民族积极的情感态度,树立正确的环境保护理念。
第三,在进行家庭教育的同时,家长应积极参与配合摘自:毕业论文提纲www.7ctime.com
学校相关的教育活动,将传统单一的少数民族生态观传承方式与生动活泼的学校教育相结合,做到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为实现少数民族生态观的传承而共同努力。
第四,加强少数民族家庭教育中的品行教育,家长可通过家规、家法、社会礼俗、的约束,向孩子传授生态保护、礼仪道德等方面的知识。少数民族家庭教育中的传统生态观教育,对于保护社区的生态环境,培养子女良好的道德情操,以及促进各民族的繁荣起到很大作用。
五 结束语
作为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方式之一,家庭教育是实现少数民族生态文化传承的内在动力。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与少数民族的传统生态观传承之间具有不可分离、相辅相成的紧密联系。笔者认为应整合家庭、学校和社会三种传承教育途径,不断加强对少数民族生态观的教育工作,使少数民族的传统生态观得以延续和发展。
参考文献
张本昀等.基于地图的地理空间认知过程研究[J].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5)
郭大烈、郑卫东主编.纳西族谚语——科空[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8
[3]赵世林.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传承论纲[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2
[4]者丽艳.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生态观[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
[5]石中英.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6]王景.学校教育传承民族文化初探[J].当代教育论坛,2009(1)
〔责任编辑:庞远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