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试议聚落我国石化产业区域聚落现况与十二五规划

最后更新时间:2024-04-0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6420 浏览:18623
论文导读:
【摘 要】本研究论文首先就我国石化产业的起始及经历十五十一五后已经形成的石化产业聚落现状作了分析;其次,就聚落分布与主要石化生产基地进行了分析与阐述;最后,就十二五期间我国石化产业规划作了分析研究并预测了规划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石化产业区域;聚落;十二五;乙烯产能
我国的石化产业起始于1956年在兰州建设的炼油厂,1958年“大跃进”第一座大型炼油厂开始生产,历经“十五”、“十一五”规划,我国积极推动大型石化基地的建设,在炼化一体的基础上,达到规模经济以及生产效率。我国石化产业历经40多年的努力,随着大型石化基地陆续完工投产,已经形成长三角、珠江三角和环渤海三个大规模的石化产业聚落。
已经发布的中国石油化工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规划“十二五”期间石化产业产值年均增长率为10%以上,到2015年产业总产值达到16万亿人民币;在产业布局规划上持续将重点发展专注在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地区,更为完善石化园区和石化产业聚落的建设。
本研究论文将介绍目前我国三大石化聚落的发展现况和石化产业“十二五”规划。

一、持续投资与扩大腹地

为了强化国家石化产业的发展,以及解决油品分配不均的问题,在“十二五”期间加强三大石化聚落的建设。在未来5年石化产业的布局规划上,重要的发展区域是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地区,在南部的珠三角地区提高炼油产能,期望成品“北油南运”的状况得到改善。
而三大石化聚落不仅是狭义的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而是将腹地向周围延伸。长三角广泛到江苏北部、安徽、浙江等地;珠三角将包括福建的海西经济区以及东南沿海地区;环渤海地区也会延伸到辽宁、大连等地。

二、聚落分布与主要石化生产基地

我国三大石化聚落。环渤海地区因为丰富的石油资源带动了石化产业的发展与产业群聚的形成。目前三大石化集团在环渤海湾一带各自建立了一个庞大的炼化一体化产业群聚,预计至2020年,将在渤海湾建设五千万公吨原油生产基地。中海油集团近年积极发展于山东,在渤海湾南岸构筑起一条庞大的产业带,中石油集团在辽宁大连、葫芦岛一带,中石化集团拥有青岛炼化,以及2010年投产的天津石化。
围绕着长江沿岸的江苏、浙江和上海是我国中部地区重要的石化产业重镇。长三角地区是石化产品物流储运的重要区域,环渤海、长三角、东南沿海、珠三角等大港口群中,长三角地区港口群货物吞吐量最大,化学品物流为其主业。随着上海化工园区、南京化工园区和宁波化工园区等的崛起,以及张家港、江阴、宁波大榭、镇海等重要港口的发展,带动长三角地区石化产业群聚的发展。
大亚湾石化基地、茂湛石化基地与广州石化基地等三大石化基地组成珠三角石化产业群聚,为了壮大珠三角石化产业聚落的发展,可将福建与东南沿海一代纳入珠三角石化聚落的腹地。根据摘自:毕业论文题目www.7ctime.com
国家的政策,未来珠三角一带的石化产业将以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为主轴,发展炼化一体的石化中心,并朝向特用化学品为主的石化中下游产业发展。
表1显示三大石化聚落中,主要的石化产品生产基地及其生产规模。

三、十二五期间预计建设的石化生产基地

表二列出我国在十二五期间预计新增的乙烯产能与生产基地,正在兴建的乙烯产能为4,140千公吨,而计划兴建的产能高达7,400千公吨。台塑与镇海炼化都在争取获得浙江省乙烯增产计划的许可证;中石化预计在上海新建一座炼油能力两千万公吨以及乙烯产能一百万公吨的一体炼化项目;扬子石化正在进行环评工作,希望扩增乙烯产能80万公吨;中海炼化计划新增炼油能力一千万公吨以及乙烯产能一百万公吨的装置;而台商则是积极争取在古雷半岛投资的机会。
四、结论
我国石化产业历经40年发展,已经形成长江三角、珠江三角和环渤海三个世界规模的石化产业聚落。随着大型石化基地陆续兴建而成,三大石化产业聚落也因此向外扩张腹地。长江三角广泛到江苏北部、安徽、浙江等地;近年积极发展石化产业的福建以及东南沿海地区也纳入珠江三角聚落;环渤海地区则延伸至辽宁、大连等地。
我国石化产业在十二五规划下,将持续提高石化产品生产能力。目前兴建中的乙烯产能达到4,140千公吨,而计划兴建的产能则更是高达7,400千公吨,如果全部计划都顺利开工,预计十二五期间,我国将新增一千万公吨以上的乙烯产能。然而以十一五的经验来看,所有装置都顺利进行的可能性相当低,考虑完工时间以及计划时实行的可能性,合理预测 十二五期间实际新增乙烯产能会 是700~800万公吨。
参考文献:
石油和化学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已基本完成[J].石油石化物资采购.2010,08.
刘鹤,刘毅.石化产业空间组织研究进展与展望[J].地理科学进展,2011,02.
[3]林丽钦.新加坡裕廊石化产业集群的发展及启示[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11,03.
[4]U.S.EIA.“Annual Electric Generator Report”,2011.
[5]张国生.低碳经济下炼油与石化产业的发展趋势[J].当代石油石化,2010,07.
作者简介:梁日杰(1961—),男,经济学博士,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联合大学副教授,主要从事管理学、经济学、应用经济学等领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