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研究古代文学古代文学教学片信

最后更新时间:2024-01-2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332 浏览:17850
论文导读:重实用的功利化色彩,大学生的社会心理变得异常浮躁,大学生与传统文化有些陌生甚至冷漠,尤其是于古代文学的学习处于“鸡肋”状态。如此情形,古代文学教学何去何从?或做老学究,在脆弱的塔里负隅顽抗?或成为时髦者,以文学为幌子,替媚俗、庸俗、低俗摇旗呐喊?或做骑墙派,拿古典的招牌与世俗谈判?古代文学教学改革迫在眉睫,急
摘要:当下经典失位、价值失衡,古典文学陷入困境。随意,古代文学教师应有自己的文学之路,既要适应学生,又要影响学生,要在自己的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汲取古典文学的精华,消弭浮躁心理,平衡文化心态,促进和谐发展,完善自我。为此,笔者进行了积极的教学探索:一是整合教学策略,诗与史结合,文学史与文学作品讲解双管齐下;二是灵活教学手段,读与写结合,文学阅读与文学创作比翼双飞;三是机智教学方法,学与思结合,文学感悟与审美体验并行不悖。
关键词:古典文学;教学策略;教学手段;教学方法
1671-0568(2012)29-0187-04
受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我国的大学教育也不可避免地染上了重技能、重实用的功利化色彩,大学生的社会心理变得异常浮躁,大学生与传统文化有些陌生甚至冷漠,尤其是于古代文学的学习处于“鸡肋”状态。如此情形,古代文学教学何去何从?或做老学究,在脆弱的塔里负隅顽抗?或成为时髦者,以文学为幌子,替媚俗、庸俗、低俗摇旗呐喊?或做骑墙派,拿古典的招牌与世俗谈判?古代文学教学改革迫在眉睫,急需走出一条特色化道路来,要朝着审美化方向努力,力求夯实大学生的精神底蕴,力图构建大学生的精神风貌,传承文化,提升能力。
在消费文化的语境中,由于“诗性”意识的淡化,文学的身份正在变得模糊和可疑,教师在课堂上可能扮演的是独语者的尴尬角色,古代文学教学已岌岌可危。故此,在“唐诗咀华”和“宋词掇英”专题教学中,进行了一些实践探索:一是整合教学策略,诗与史结合,文学史与文学作品讲解双管齐下;二是灵活教学手段,读与写结合,文学阅读与文学创作比翼双飞;三是机智教学方法,学与思结合,文学体验与文学审美并行不悖。其间,诗与史结合是古代文学学习的原始积累,读与写结合是古代文学学习的实践创造,学与思结合是古代文学学习的终极价值。

一、整合教学策略:诗与史结合

所谓诗与史,诗者,文学也,主要指文学作品而言;史者,史学也,主要指文学史来说。在古代文学的教学中,以诗为主,以史为辅,以史证诗,以诗明史,史诗结合,双管齐下。这样一种教学策略,于大学生的成人、成才大有裨益。读诗可以使人灵秀,读史可以使人明智。使大学生在欣赏唐诗、品味宋词的同时,不仅可以积累知识,储藏学问,增长才干,而且能够开阔视野,丰富经验,提升自我。

1. 以史证诗,以诗明史

以史证诗、以诗明史是诗与史结合的理论原则。钱钟书先生在《管锥编》中谈到“诗”与“史”的关系时曾说:其一,史必征实,诗可凿空;其二,诗具史笔,史蕴诗心。前者是就“诗”与“史”的差别而言,后者是就二者的联系而言。而钱先生所看重的不是诗的“史化”作用(诗具史笔),而是史的“诗化”作用(史蕴诗心)。与史书相比,诗(含戏剧、小说)在反映历史真实方面,虽不如史书翔实,却比史书来得高明。它通过文学手段所达到的艺术真实更具有典型性,更富有魅力,是一种更高级的真实。
诗具史笔。文学作品具有一种无法超越的精神价值,孔子说“诗可以兴、诗可以观、诗可以群、诗可以怨”,“诗”(文学作品)具有超强的历史意蕴,“文变然乎世情,兴废系于时序”(刘勰),他记录着历史、又演绎着历史、更传唱着历史。我们学唐史可以直接读唐诗,杜甫《江南逢李龟年》可见: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诚如(清)朝蘅塘退士评说一样:“世运之治乱,年华之盛衰,彼此之凄凉流落,俱在其中。”诗歌语言极平易,而含意极深远,包含着非常丰富的社会生活内容,凝结着四十多年的时代沧桑、人生巨变。那种昔盛今衰,构成了尖锐的对比,使人感到诗情的深沉与凝重,堪称“二十八字诗史”(萧涤非)一般论文格式范文www.7ctime.com
。通过凝练的诗歌语言,我们对唐朝的兴盛衰败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也有了一个历史的判断和一个现实的体认。
史蕴诗心。勃兰兑斯说:“所有的文学史都是当代史。”文学史,就其最深刻的意义来说,是研究人的灵魂,是灵魂的历史,是现实生活的反应与折射。文学作品所蕴含的文学内容和文化传统,不止记录当时,其影响可谓深远,但传统并不意味着过去,遵循传统也并不意味着回归历史。从本质上讲,传统是一种进程,其内容、价值、意义是不断开放和重建的。继承文学传统,发扬文学精神,其根本要义在于指向现在,射向当前,面向未来。文学史的建构自然更需一种现代精神或者说当代意识,一般的文学事件和文学细节的单纯考证,不应只是对一位作家,一部作品的复述和描绘,单纯地去搜集史料,整理分析史料,而忽视文学史的当代关怀。文学史的阐释必须注入当代意识,以当代意识反观历史,通过现在来理解过去。诗与史吻合,有时,诗(诗歌)甚至比史(历史)更能表现其真实,是一种更高级的真实,“诗”胜于“史”,甚至诗的内容与史料的记载相左,却能曲折地传达人物的心理,寄托作者的情意。如范成大《州桥》一诗:
州桥南北是大街,父老年年等驾回。
忍泪失声询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
此诗系乾道六年(1170年)范成大出使金国经北宋旧都汴梁所作,州桥在汴梁城内,据范成大日记《揽辔录》记载,断没有“遗老”敢在金国“南京”的大街上拦住宋朝使臣问为什么宋兵不打回老家来的。然而也可见范成大诗里确确实实地传达了他们藏在心里的真正愿望。寥寥二十八字里滤掉了渣滓,去掉了枝叶,干净直捷地表白了他们的爱国心,以此激发家里人的爱国行动,我们读来觉得完全入情入理。诗中洋溢的爱国主义热情,激荡着陆游的心灵深处: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影响着丘逢甲的浩然正气: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澎湃着余光中心间永远的《乡愁》。

2. 以诗为主,以史为辅

以诗为主、以史为辅是诗与史结合的实践操作。如在讲授东坡词这一章节时,引用三句话作为标题来讲解:一是“以诗为词”(陈师道《后山诗话》),二是“指出向上一路”(王灼《碧鸡漫志》),三是“一洗绮罗香泽之态”(胡寅《题酒边词》),这三句话既是当时学者对苏轼在词作方面的经典评价,也是后世文人对苏轼在词坛上贡献的价值认同。在具体授课中,又用三个词语替代此三句话来讲解,一是论文导读:
创新词,二是豪放词,三是婉约词。三个词语的性质不同,“创新词”是动宾结构,“豪放词”和“婉约词”属偏正结构。三个词语内涵也就不一样,“创新词”为标题是从文学史的层面上来讲,讲解苏轼创新词的作为和对词的贡献以及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四川眉山三苏祠联),这是“史”。“豪放词”和“婉约词”为标题是从文学作品层面上来讲,讲解苏轼词作品的不同风格和内容,这是“诗”。在诗的层面上来讲,苏轼作品中,豪放词代表杰作为《念奴娇·赤壁怀古》,婉约词又分恋情词、悼亡词、中秋词和咏物词。恋情词如《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主要是书写人生之友情,“多情却被无情恼”,此乃人生中的“美丽的错误”,清丽舒徐;悼亡词如《江城子·已卯记梦》,主要是悼念亡妻,书写人生之爱情,“明月夜,短松冈”,留下了永久的记忆,此乃人生中的“永恒的刹那”,哀感顽艳;中秋词《水调歌头》,佳节思念亲人,书写人生之亲情,“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一语期盼和祝福,此乃人生中的“痛并快乐着”,真挚缠绵;咏物词如《水龙吟》(似花还是非花)和《卜算子》(缺月挂疏桐),对花感伤,顾影自怜,书写人生之心情,“似花还是非花”,认识自我,还原自我,此乃人生之“我思故我在”,哲思深沉。

二、灵活教学手段:读与写结合

读写结合,以读,以写促读,在日常教学中合理利用,可有成效。读是一种主体由外而内的广泛“吸收”,而写,则又是一种主体由内而外的自由“倾吐”,在一吞一吐之间,读者即作者,作者亦读者,主体感悟自然真实,生命质量自然提升,生命主体和谐发展。

1. “以读”

从读与写来看,读是为了写,为了表达,这一点是符合现代语文教育观的。这其中读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读“有字之书”,一种是读“无字之书”。读“有字之书”即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语),强调从广泛的阅读中汲取营养,从而化作自己的内在,成为写作的源泉。这在古代有十分丰富的例证。先秦的老子、庄子、孔子、孟子、荀子、韩非子等百家的代表人物,无不是饱学之士。孔子广泛地学习,这一点在韩愈《师说》中就有这样的表述。读“无字之书”即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钱泳语),强调将生活经验、经过和经历提炼为生活感悟和生活体验,外化为文字、文章。屈原早期的主政楚国、出使齐国,中后期的两次被放逐,“行吟泽畔”,与渔樵问答,使得他的创作有了丰富的源泉,具备了深刻的忧思。李白遍游祖国的名山大川,就有了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篇章问世;杜甫遭遇战乱,颠沛流离,深感民间疾苦,便有了现实主义的“诗史”流传。宋理学家朱熹本身就是一个文学大家,他的诗句“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很好地说明了这个特点。

2. “以写促读”

其实,中国文学教学的目的即在于听、说、读、写能力的养成,大学古代文学的教学也概莫能外,并要达到“能读会写”的境界。“能读”,即胸中有经典(名篇、名著);“会写”,即笔下能文章(写一手漂亮文章)。读,是一种主体由外而内的广泛“吸收”,其目的在于充实人、丰富人、提升人的精神境界;而写,则又是一种主体由内而外的自由“倾吐”,其目的亦在于创造、出新,解放人的思想、心灵和文笔,以便高扬人的创造力和生命力。所以,古代文学教学的直接目的即在于“人”,解放人,充实人,完善人,提升人。从这一点说,如古代文学的教学只是知识的传授就远远不够了,这门课从本质上看无疑是“立人”之课,它具有浓郁、强烈的人文精神。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参与学习实践活动,在学习中领悟道理,摸索方法,并注意引导学生不断总结、积累。要重视教授学习方法。“授之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授之以渔,将终身受益。”苏轼词作《江城子密州出猎》是一豪放词,是苏轼改变词坛风气的又一力作。在讲授中,为了将其与西蜀词、南唐词进行对比,作了一个仿句练习,如果说西蜀词、南唐词的主体内容是写“妩媚无骨的儿女情”,请学生仿照此句概括苏轼这首豪放词的主体内容,学生现场写下了如此之句:“铿锵有胆的英雄气”,对仗工整,概括精练,可谓杰作。铿锵对妩媚,词类相同,色调判然,而豪放婉约,风格迥异;有胆对无骨,词作个性鲜明,生气盎然;英雄气(短)对儿女情(长),主体轮换,内容焕然,情致高亢。
读写结合,以读,以写促读,这也是学习古典文学、学习文学经典的一种有效手段。在“宋词掇英”教学章节中,要求学生以读和写为核心,完成三项作业,一是阅读积累,摘抄10首以上同一词牌的词作,要求能熟读乃至背诵,二是品味鉴赏,赏析以上词作中的1~2首,要求从形式到内容进行解读,三是自创词作,要求有词作意境明朗、过渡自然、句式正确、遣词精当、押韵合理,学生兴趣浓厚,热情高涨,创作了多首以讴歌家乡风貌的《忆江南》,内容丰厚、情感丰沛。

三、机智教学方法:学与思的结合

孔夫子提出了学与思辨证的关系,只学不思容易被蒙蔽,只思不学容易被殆误。福楼拜说过一句话:“现代的愚昧不是无知,而是对各种思潮的生吞活剥。”孙中山说:“行千里路,读万卷书,布衣亦可傲王侯。”为人如此,可谓学思行三者皆备,为天下共仰。在现实生活中,在古代文学的学习中,学与思如何更好地服务与自身的行动与行为,从而达到他人仰视的境界呢?这就需要了解什么是学与思和怎么样学与思。

1. 学以思

要谈学与思,必须先了解何为“学”,学有内容之分,有态度之分,有方式之分,但归结到一点,学就是全面地发展自己的一切能力的行为。马克思说,任何人的职责、使命、任务就是学,其中也包括发展思维的能力。所以学与思的第一层关系就在于:要学,就不能不学如何去“思”,即如何去提高思维的能力、优化思维的方式。思作为学的一个方面,是应置于整个学的核心,并贯穿于整个学的过程之中的。作为学,最直接有关的便是它的内容。有很多人认为,学习古代文学,不就是“啃故纸堆”嘛,什么子曰诗云,熟读唐诗,吟唱宋词等。我们并不反对记忆对于学的重要性,也坚决支持认真的学习态度,但真的存在所谓只能"死记硬背"的内容吗?没有。因为即使是记忆也有不同的方式,而如何选择这些方式论文导读:
、如何最大程度地发挥所选方式对于记忆的作用本身就是思维的过程。即便明天信口随心、一句唐诗或宋词脱口而出,那绝不是记性好,记得“死记硬背”的内容,而是一种转化,一种思维同轨的临场发挥。或许在演讲场合引用一段诗词作秀,新闻报道时撷取一句诗词作标题,那也不是照搬书本,而是深思熟虑后的“妙手偶得之”。

2. 学而思

思在与学的关系上表面是相辅相成,但是其中重点要“思”,因为这关系到人的本我面对外部环境的压制是否能够超越并战胜。其实最终他导致创新(思)与保守(学)的对立。学与思的关系,是要解决知识积累与认知能力发展的问题。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笔者认为,学是优秀论文查重www.7ctime.com
思的前提保证,每个人出生后都是学习着成长,没有学,何来的思。而今人们去总是极力地提倡思考,渐渐忽略了学,以致于现在出现的重理轻文的现象。所以得先学后思,当然学是为了思,思才是学的目的,要把学与思有效地结合起来,以实现学习的最终目标。“学”,是思的一半;“思”,才是学的全部。既要正确地认识世界,又要正确地认识自己。既富于理想,又必须脚踏实地去奋斗。改进,创造,发展都需要实力,这实力就来源于学习。
在“唐诗咀华”教学章节中,学习“唐代三大诗人”时,如何认识这三大诗人,他们在创造“盛唐气象”中的功用如何,三大诗人的作为与今天构建“和谐社会”有无关联,这正是学习“三大诗人”的要义所在。三大诗人,人们对其冠名和称谓不同,正是因为他们的思想渊薮和文化流派有别,文学风格和创作特色不同,生活模式和人生理念迥异。但正是他们的作为,参与营造了盛况空前、大气绝后的盛唐气象。盛唐气象,正是一种文化交流的大融合,是儒道释三教并存的“大观园”,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学写照,是繁荣昌盛的历史必然。三大诗人及其诗作的学习,于我们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对自身的行为方式、情感价值和生活信念的指引、熏陶和提升,应是大有裨益的。唐代三大诗人审美特征见下表:
唐代三大诗人审美特征一览表
正是如此,我们需要学与思的毅力,学与思的洗礼,学与思的考验。学与思,对陶治人的情操,提高自身素质有着重要意义。学习,为求进取;思考,才有发展。面对宏观与微观视界的扩展,知识和信息的爆炸,我们的脑袋这架“计算机”,就必须有一个很好地处理问题和信息的最优程序,不然是适应不了未来的。难怪古人云:学海无涯苦作舟。尤其是当下“快餐文化”盛行之际,更应让学生通过学与思积累古往今来的“深度文化”。我们无法禁绝学生去接受那些“快餐文化”,但至少可以通过课堂让他们接触并深入感受唐诗宋词元曲等经过时间淘洗的“深度文化”。感受深度文化及其美学与思想上的意义,同时通过自己对“快餐文化”的认识而做出清醒的评判,让学生理性地看待这些缺乏深度意义的文化,进而疏离“快餐文化”。
参考文献:
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李泽厚.美的历程[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傅道彬等.文学是什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4]萧涤非.杜甫诗选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5]葛晓音.唐诗宋词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