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试述课堂教学美术课堂教学态度站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0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6026 浏览:69519
论文导读:。1.教师的仪表要美。无论发型、衣着、饰物都要有艺术教师显著的个性和艺术品位,给学生一种美的享受以及潜移默化的影响。例如:在讲到人美版七年级13册的第十课《学习服装搭配》时,我特地穿着自己手编的毛衣和自制的毛呢裙,给学生讲解服装的搭配和色彩的搭配,使学生有一个比较直观的视觉效果。通过课本学习,使学生懂得了审美
本人从事美术教学多年,让每节课充满爱心、充满创造的、充满快乐的气氛、充满审美的情趣、是我一贯执教的态度和追求。

一、让每节课充满爱心

爱心培育新型师生关系。“师生关系”在新的时期被注入了新的含义。不再有传统的“师道尊严”的人格失衡的现象,“唯师独尊”的时代已远离我们而去摘自:本科毕业论文模板www.7ctime.com
。教师不是凌驾学生之上的训导者。构造新型的师生关系已迫切地摆在我们执教者的面前。
“爱”,口说容易,行动难,爱“好”学生容易,爱“后进生”难。其实,每个学生并无“好坏”与“优劣”(这是我们以成人的眼光和单一的标准划分的结果)之分,其内心都希望得到别人特别是老师的肯定和褒奖、尊重和认可。他们需要的是关爱而不是训斥和冷漠。比如,去年的冬天比较寒冷,2009—2010学期快结束时,在我的美术课上,我发现同学们做作业时后面有位女生在偷偷地照镜子,当我走到他身边时她没有察觉,旁边的女生撞她一下后她才发现我,不好意思地收起了小镜子。我本想批评她,但我发现她本该娇嫩的手冻得红肿,裂了许多口子,嘴角有血泡,我心里一颤,没做声走开了。放学后,我到药店买了冻疮膏送给她,她不敢相信地接过药膏,红着脸向我道歉又道谢,与她交谈中,得知她是一名“留守儿童”,我对其鼓励一番,从此在我的美术课上她都是极认真地去做一切。所以无论何时何地、课内课外,老师都应注意观察学生的个性特征,适当客观地给予肯定、关心、鼓励,从内心深处接纳他们、赏识他们,学生会因你的亲切和关爱而配合你的一切教育教学活动,这是教育生态良性发展的基本前提。教师还应有宽容之心,能理解学生的幼稚或无意的言行,不要用成人的唯一的标准去要求我们未成年的学生。要用“爱”的阳光去普照每一位学生的“心田”,让他们有一个愉快的心境与和谐的学习氛围。有一个好的心态,才会有好的学习状态,捧出一份爱心,伸出关爱的双手,我们的学生将来定是优秀的。

二、让课堂充满审美情趣

作为视觉艺术的美术,审美是重要的特征,教师要以自身作为审美客体的率先垂范。1.教师的仪表要美。无论发型、衣着、饰物都要有艺术教师显著的个性和艺术品位,给学生一种美的享受以及潜移默化的影响。例如:在讲到人美版七年级13册的第十课《学习服装搭配》时,我特地穿着自己手编的毛衣和自制的毛呢裙,给学生讲解服装的搭配和色彩的搭配,使学生有一个比较直观的视觉效果。通过课本学习,使学生懂得了审美的重要性,作为青少年应当选择适合自己身份和年龄特征的服装,穿出活泼、大方、健康的美。一味地追求和模仿所谓的时尚名牌服装,非但不能提高自己的形象,还会搞得不伦不类,是不可取的。我们应该通过外在的穿着,真实恰当地反映自己的个性和内在美,获得自己内心的愉快和他人的尊重,让学生用学来的知识和自己的智慧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生活,以达到学会审美和表现美的目的。2.教师的语言要美。教师的语言应减少口语,力求专业化,语气应委婉,语义的表达应细腻,多些人性的关爱,让学生和教师的感情产生共鸣,在此基础上,才能谈教学的互动与协助。不然,学生就会产生疏离情绪而厌学,甚至产生叛离心态,这是教育的大损失。3.教师的教态要美。自然而得体的教态,适当配合肢体语言,以达到准确而生动地传达教学信息的目的,增加课堂的艺术氛围,更好地与学生交流和沟通。

三、充满创造

“创造”是艺术教育的最高法则,是要让审美主体(学生)通过审美实践完善自我,使自己的审美修养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新的提高。审美实践是艺术教育的核心部分。在中外美术史上的很多大师如朱耷、毕加索、蒙德里安等,他们以独特的画风、表现手法以及多产的作品,赢得了世人的尊敬,在艺术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在教学中用这些艺术家的作品和创造历程去启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从小树立正确的艺术创造的审美理想。
艺术穿着不仅要培养学生具有发现美、欣赏美的眼睛,还要训练学生具有创造美的双手,明白自己不但是审美的客体,还是创造美的主体,让学生在创造美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乐趣。动手创造的过程是脑、眼、心各机能的各个因素参与创造活动的过程,让他们在有限的课堂空间内“有所作为”、“大有作为”。

四、充满快乐气氛

学生的立体空间思维还在发育之中,二维空间思维是他们主要的思维方式。老师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不能用成人的观念去苛求他们。不要挫伤他们的绘画积极性和对艺术的兴趣和爱好,不让他们对艺术有恐惧心理。在艺术教育和教学中,学生不应为作业而苦恼,不应为形的“像不像”、“准不准”而焦虑,“愉悦身心”才是艺术教育的最本质的目的。
为了达到“愉悦身心”这一本质目标,收到好的教学效果,新课程要求教师要有能抉择性地处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能力。我们可以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开设具有地域性、乡土性的教学课程,结合学生的实际重组教学内容,而作业形式以装饰绘画和实用美术等内容为佳,学生可打破时空的限制自由地构图、大胆地设色。“教无定法”,教师要努力探索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教师可以在教室悬挂精美的教学范画,烘托课堂气氛,激励创造热情。课堂上学生可以互相讨论和交流,自由组合完成一幅作品,也可以互相借用绘画用具和材料,共享资源。还可以在课堂上播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乐曲让听觉发挥应有的功能,与视觉协调作用。这样的课堂是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交流情感和思想的最近场所,学生享有特定的空间自由,不要用传统的课堂评价标准去干涉和限制,努力营造而平等、和谐而人性化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完成“愉悦心灵”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