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谈谈中国中国生态文明:回顾与展望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2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6044 浏览:20129
论文导读:
摘要:随着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的深入,国内学界围绕生态文明科学内涵、理论与实践意义、生态文明评价体系、生态文明建设的经验分析以及政策措施等主要问题展开了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然而,在研究内容上,问题的针对性上有待进一步加强;在研究技术上,方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上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在研究视野上,考察的宽度和广度上还需从学科融合的角度加以拓展。这是认识生态文明发展规律的内在要求,也是进一步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客观需要。
关键词:生态文明:回顾与展望;生态文明建设
1004—0544(2012)10—0140—06
目前,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中国政府的重要工作之一,而关于生态文明问题的研究也已经成为了学界关注的热点。已有的研究为人们更好地认识生态文明的本质、把握生态文明建设的经济、社会规律,形成对生态文明发展现状与战略导向的共识,进而寻求更加系统科学的促进生态文明的政策措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本文从科学内涵、理论与实践意义、评价体系、案例分析与政策措施的角度,归纳了当前中国生态文明问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并对其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和评述,阐述了未来的研究趋势。

一、生态文明的科学内涵

要正确把握生态文明发展的过程及其价值,首先必须对生态文明的科学内涵进行准确的把握。尽管国外学者早已形成了大量类似于生态文明的概念和思想,但是却没有直接提出生态文明这一概念。1987年,著名生态学家叶谦吉先生在中国学术界首次明确使用生态文明概念,并将生态文明定义为“人类既获利于自然,又还利于自然,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又保护自然,人与自然之间保持着和谐统一的关系”(刘思华,2008)。其后,随着人们对生态文明理论研究的深入,生态文明的内涵也得到了不断挖掘。现在,生态文明已经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的创造性成果(张云飞,2007)。从现有的文献来看,中国学者从两个不同维度对生态文明的科学内涵进行了揭示,为生态文明问题的研究提供了认识基础。
第一个维度是从纵向的人类文明发展史出发来解释生态文明。这类观点认为,生态文明是与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前后相继的社会文明形态。是人类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必然要求的进步状态。如申曙光(1994)认为,生态危机是工业文明走向衰亡的基本标志,一种新的文明一生态文明—将逐渐取代工业文明,成为未来社会的主要形态。李祖扬、邢子政(1999)将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观念转变,理解为近代科学机械论自然观向现代科学有机论自然观的根本范式转变以及传统工业文明发展观向现代生态文明发展观的深刻变革。李校利(2008)、徐春(2010)的分析也表述了相似的观点。
第二个维度则是从横向的当代社会文明系统出发进行解释。将生态文明定义为一种社会形态内部某个重要领域的文明,是人类在处理与自然关系时所达到的文明程度,在体系上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相对应。谢光前、王杏玲(1994)认为,生态文明在整个社会文明中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三角互动关系。张建宇(2007)、蔡守秋(2008)、曹孟勤(2008)等学者认为,生态文明是一种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高度发展、自摘自:毕业论文结论怎么写www.7ctime.com
然生态与人文生态和谐统一的文明形态,是人们在改造物质世界的过程中。不断克服负面效应,建立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方面成果的总和。
可见,基于不同的维度与视角,人们对生态文明的科学内涵有着诸多不同见解。但核心思想离不开人类在改造利用自然的同时,要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立良好的生态环境。生态文明作为一个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且不断发展的概念,其内涵应注定深刻丰富。要科学地对其作出理解,需要坚持比较分析与历史总结、理论梳理与现实考察相统一的原则,并站在人类社会发展的高度,对其特征、地位、作用、目标等做出系统把握,才能形成全面准确的认知。

二、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生态文明反映的是人类处理自身活动与自然界关系的进步程度,是人类社会的重要进步标志。生态文明的概念的提出与内容的发展,实现了对前人科学理论的继承和创新,对人们进一步开拓视野,实现人类全面和谐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首先,生态文明传承和发扬了中国传统生态思想的先进理念。诸大建(1995)、刘湘溶(1999)、潘岳(2004)、张云飞(2009)等认为,生态文明发展观主张将人与自然界应各得其所、和谐共存的生态文明原理作为理论基点,对中华文明长期追求的“真”、“善”、“美”,从全新的角度进行了审视与建构。为真善美注入了前所未有的广阔内涵与深邃思想,将促进中国传统生态思想的先进理念得到传承与发扬;其次,生态文明继承和创新了马克思主义生态环境理论。刘俊伟(1998)、方世南(2008)、陈学明(2009)等认为,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包括了人类社会要与自然协调发展,人类要热爱自然、赞助自然而不要破坏自然以及人类要按自然规律办事的思想。当今人类要摆脱生态危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有正确的理论导引,这一理论只能是马克思主义。而与此相对应,马克思主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生命力也主要视其能否在指导人们解决生态问题上发挥自己的功能:再次,生态文明扬弃和超越了西方生态哲学的相关理论。吕尚苗(2008)认为,生态文明的提出,对西方生态哲学中有益成果进行了科学借鉴和总结,在理论形态上对其实行了甄别和完善,抛弃了其中的不合理成分,而将真正有价值的理念、做法进行有益发挥,因此在理论形态上实现对西方生态哲学的扬弃和超越。
与此同时,生态文明的提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提供了更加强大的发展动力与科学的目标方向。
其一,生态文明建设有助于化解中国日益严重的资源环境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廖福霖(2001)、束洪福(2008)、惆生贤(2009)、容开明(2011)等认为,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万代的崇高事业,是中国社会和谐发展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是中国可持续发展论文导读:办实事环境友好项目比例、环境管理能力标准化建设达标率等十项新创指标的厦门市生态文明指标体系,并展开了该市生态文明发展水平的评价。周冯琦(2008)设计了上海市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并对该市产业结构变化与资源环境约束、循环经济发展与实践、可持续消费推广的实践、可再生能源发展、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生态文明观念评价
的迫切需要。坚持以生态文明的理念和思路,对发展中的矛盾、问题作统筹评估、理性调控、综合治理,才能在新的起点上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其二,生态文明建设有助于巩固中国的执政地位,提升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张首先(2009)、祝福恩、林德浩(2011)等认为,确立生态文明建设的执政理念,是改进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执政方式。保证自身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重要前提。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概念,是中国执政理念的与时俱进和伟大创新,显示了中国高超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时代化、科学化;其三,生态文明建设有助于实现全面小康和改善民生。江泽慧(2004)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仅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社会。同时还是生态文明的社会。刘玉君(2004)、徐之顺(2008)认为,生态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是一项关涉民生的重大工程,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积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党始终代表人民群众利益。切实改善民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

三、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生态文明重在建设。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急需紧密结合当前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现实,构建科学完善的生态文明评价体系,通过评价研究把握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缺陷与不足,以寻求更加合理有效的解决方法。随着对生态文明问题关注的加深,越来越多的学者和研究机构以不同省域和城市为分析对象,开展了生态文明评价研究。
在省域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方面,北京大学杨开忠教授带领的“新区域协调发展与政策研究”课题组(2009)用生态效率,即GDP与生态足迹之比定义经济发展的生态水平,通过测算对中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的生态文明水平进行了排序。梁文森(2009)设计了一套包括大气、水环、噪声、辐射、生活、生态、土壤、经济等环境质量的生态文明宏观评价指标体系,为生态文明评价的实证研究提供了参考。蒋小平(2008)以自然生态环境、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三个方面建立评价子系统指标体系,对河南省生态文明进行了评价研究。杜宇和刘俊吕(2009)从自然、经济、社会、政治、文化五个角度设计了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框架。严耕等(2010)将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总指标分解为生态活力、环境质量、社会发展和协调程度等四个核心考察领域,构建了三层次的中国省级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框架。高珊和黄贤金(2010)针对生态文明动态化、区域性的特点与基本内涵,构建了基于绩效评价的区域生态文明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分为增长方式子系统、产业结构子系统、消费模式子系统和生态治理子系统四大部分,并从时间和空间两个层面综合评价江苏省生态文明的建设绩效。
在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评价方面,关琰珠等(2007)构建了包括工业污染控制指数、生态环境议案、提案与建议比例、为民办实事环境友好项目比例、环境管理能力标准化建设达标率等十项新创指标的厦门市生态文明指标体系,并展开了该市生态文明发展水平的评价。周冯琦(2008)设计了上海市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并对该市产业结构变化与资源环境约束、循环经济发展与实践、可持续消费推广的实践、可再生能源发展、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生态文明观念评价、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比较等内容进行了分析。贵阳市(2008)发布了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指标体系及监测方法,试图通过指标体系,实时反映、监测、评估贵阳市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进程。该指标体系主要包括生态经济、民生改善、基础设施、生态文化、政府廉洁等六个方面共33项指标。与其他指标体系不同的是。该体系引入了生态文化和廉洁高效两个评估对象。一定程度上将生态文明评价体系由环境引向了人。编译局与厦门市联合课题组(2008)设计完成生态文明建设(城镇)指标体系。该研究构建了基于资源节约、生态安全、环境友好和制度保障提出了摘自:毕业论文提纲范文www.7ctime.com
生态文明建设(城镇)指标体系,突出了综合性和行为导向性,以客观反映人们在发展生态经济、改善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安全、提高生态意识和实行生态善治等方面的努力程度与实际成果。朱玉林、李明杰和刘旖(2010)建立了基于灰色关联度的基于生态经济、民生改善、生态环境、生态治理、生态文化等五类一级指标的城市生态文明程度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戈蕾(2010)从环境文明、经济文明、社会文明三个层面,建立了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规划指标体系。该研究调查与分析了长沙市社会系统、经济系统和环境系统现状,分析了长沙市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发展趋势。王纪红(2010)从城市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和协调度的视角建立了一个四层次结构的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基于遗传算法的MATLAB软件进行编程计算,绘制出了西安市生态文明建设体系的各类专题地图,对西安生态文明进行了定量化评价。
除了省域和城市生态文明评价之外,部分学者还以具体特定的微观区域为分析对象,展开了生态文明建设评价研究,如乔丽、白中科(2009)提出了矿区生态文明概念,参考国内外研究成果建立了矿区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和模糊数学等方法,构建了矿区生态文明发展程度、协调发展度、协调发展动态指数等综合评价体系,为推进矿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参考。
已有的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为生态文明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量化的标准。在这些评价体系及其评价结果的引导下,一些地区开始解决其发展建设过程中的不足和薄弱环节,在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全面协调、持续发展,不断提升社会的生态化水平方面产生了新的实践。然而,需要强调的是,不同学者所构建的指标体系及其选择的具体指标也不尽相同,在此基础上对生态文明建设效果的测评结果也具有一定的差异。如何从生态文明的科学内涵出发,针对不同对象,设定既兼具科学性、灵活性的分类标准及其评价指标,这仍是生态文明建设评价的难点。

四、生态文明建设的案例分析

在生态文明理论得到不断发展的同时,中国生态文明的建设实践也得到了不断的深入。一些研究以地区和行业等具体对象对生态文明建设展开了案例分析,形成了具有针对性的经验认识。这为人们更好地理解与把握生态文明建论文导读:管理,科技支撑、确保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科学推进,弘扬海洋生态文化、形成全民参与的浓厚氛围以及开展海洋生态治理等角度就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模式进行了总结,为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理论及实践参考。杨朝兴(2009)从凝聚林业发展要素、提高林业生产能力、保障粮食安全、实现兴林富民的角度分析了河南省林业生态文明建设的成
设规律,在全国范围内更加科学、高效地建设生态文明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在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案例研究方面,李春海等(2010)总结了云南省玉溪市建设生态文明的实践经验:一是把生态文明融入发展理念、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之中,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二是以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为出发点和归结点,形成了与生态相协调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把生态文明理念贯穿发展的各个方面和环节:三是树立以绿色资源、生态产业群、生态城镇群为主要特征的生态品牌,把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现代化和生态文明城市结合起来;四是构建“大生态”框架,把城乡发展寓于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以系统分析视角促进复合系统和谐共荣。为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值得参考借鉴的经验和启示。(2010)从生态文明建设布局、生态文明理念、生态文明建设基础工作和生态文明建设成效等角度论述了广西生态文明建设的经验,并从制定生态建设规划体系、培育生态产业体系、建设城乡生态环境体系、构建生态文化体系、建立能力保障体系、构建制度保障体系等角度,提出了建立生态文明示范区的工作方向。余建辉(2010)运用斜坡球体论提出了福建省生态文明建设的驱动机制的总体框架,并认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驱动力,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动力之和与阻力之和的差值成正比,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普及面成正比。其研究还进一步地从政府扶持、企业诱导、绿色技术创新与转化、社会公众参与等视角阐述了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具体驱动机制和保障措施。刘焱、杨冕(2011)从生态文明建设视角对“鄂尔多斯模式”所带来的产业结构失衡、生态环境代价沉重、人民收入水平低下等问题进行了梳理,并将问题产生的原因总结为煤炭开采规模无序扩张导致资源环境代价沉重、产业层次低下导致全市高产出与低收入之间矛盾突出、科技进步滞后于经济发展步伐则造成产业结构严重失衡。从推进产业转型、实施科技强市、发展循环经济三个方面提出了逐步构筑鄂尔多斯市生态文明的对策。在行业生态文明建设的案例研究方面,郑冬梅(2008)调查分析了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实践。以厦门市为例,从规划先行生态优先,立法保障,确保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有法可依、依法管理,科技支撑、确保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科学推进,弘扬海洋生态文化、形成全民参与的浓厚氛围以及开展海洋生态治理等角度就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模式进行了总结,为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理论及实践参考。杨朝兴(2009)从凝聚林业发展要素、提高林业生产能力、保障粮食安全、实现兴林富民的角度分析了河南省林业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效,并把成效归因于林业生态省建设规划的制定与实施。为林业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启示。

五、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措施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在快速推进的工业化、城市化背景下,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还将面临严峻的实现条件约束和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其建设的过程必将充满艰巨性、复杂性和长期性。为了不断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成效,国内学者提出了一系列对策和建议。概括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转变经济发展模式,走科学发展道路。廖福霖(2006)指出,生态文明建设特别强调通过发展循环、绿色经济、绿色科技和实施绿色和谐管理发展生态生产力。同时,还特别强调在全社会倡导绿色消费,减少物质数量的消费,增加消费废物的再利用,在全社会建立新的健康的消费文明形态。孟福来(2010)认为,建设生态文明的生产方式必须向“原料和能源低投入、产品高产出、环境低污染”转变,发展循环经济,使原材料在生产链条中多次、反复、循环利用,形成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流动,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污染。何福平(2010)认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树立科学发展观念,实现经济模式由高碳向低碳的转变、由重经济建设轻生态建设向经济建设和生态建设并重转变。这一过程要注重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实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优质、自主创新、社会和谐的新目标和新要求,促进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
第二,完善生态环境制度,构建科学有效的生态管理体系。刘成玉(2009)认为,在生态文明的建设中,要理顺基本体制,构建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健全生态环境的法律法规制度,完善环境经济政策,健全乡规民约,完善社区环保制度。王玉庆(2010)指出,要从国家层面,综合运用政治、经济、法律、行政和科技的力量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各级政府要担负起环境保护的职责,建立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推动、全体公民参与的生态文明发展体制。同时,要建立包括资源环境要素的市场经济制度,形成有利于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的、财政、税收、金融、土地等方面的经济政策体系;实行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包括建设完善的法律制度,制定严格的环境标准,培养专业的执法队伍,采取行之有效的执法手段。张瑞、秦书生(2010)指出了中国生态文明的制度建构在政治领域存在生态政治意识偏低、生态政治机制缺失和生态政治监管不足,在政策方面存在产业政策落后、生态消费政策缺失和社会公众参与不足,在法律方面存在立法体系有待完善、司法裁判有待加强以及环境执法不甚完备等弱点。并认为。加强生态文明的政治制度建设,需要加强国家的生态教育制度,生态政治行政以及生态政治监管。同时需要完善生态产业政策和生态法律体系。
第三,加强生态科学与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张维庆(2009)指出,发展绿色产业是保护和利用生态资源的战略抉择,也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这需要加快节能减排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加快节能减排新技术支撑平台建设,探索创新信贷管理模式及时提供多种金融服务。陈学明(2010)指出,为了实施“以生态导向的现代化”,不仅要发展科学技术,还要驾驭、监督科学技术,从而使科学技术最大程度地成为建设生态文明的有益工具和强大手段。周训芳、吴晓芙(2011)认为,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应当将工业技术原理与物种共生、物质循环再生以及结构与功能协调原理结合起来,将工业技术转化成论文导读:价的基础上,以生态文明的构成体系和目标要求为依据,从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主体、参与机制、支持体系等角度,全面研究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实现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经济健康发展、社会和谐有序、绿色政治进步、生态文化普及等具体目标时面临的关键制约,有效揭示国际大背景和国内发展阶段条件下这些制约因素对生态文明建设的作用
为生态化的技术成果。
第四,加强教育,提升全民族的生态道德意识。卓越、赵蕾(2007)认为,加强公民生态文明意识建设,首先需要规划公民教育,提高公民生态文明意识的认知程度。宋林飞(2007)认为,实施生态文明教育,要在教学内容上包括文化价值、生态、生态知识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知识等。在教学对象上,应该包括学龄前儿童环境教育、中小学环境教育、大学环境教育以及专业环保科技教育。本凤、宋锡辉(2010)提出了生态文明观教育的内容,并认为,生态文明观教育的实施需要建立生态文明观教育体系,提升公民生态文明认知度,完善公民生态文明评价体系,增强公民生态文明关注度,健全公民生态文明参与体系。张首先(2011)认为,建设生态文明,需要增强生态责任、促进公民生态行为的养成。这需要整合各种教育资源,强化公民的生态环保意识。根据年龄差异、经济发展程度等不同情况,通过各种媒介,搭建不同层次的传播平台,传播生态环保知识,强化公民的生态环保意识。

六、结论与展望

国内理论界对生态文明的科源于:大学生毕业论文范文www.7ctime.com
学内涵、现实意义、评价体系、案例分析与对策措施等系列问题都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取得了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这为加强生态治理的实效性,进一步促进中国生态文明的全面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有益指导。然而,总体来看,中国当前对生态文明问题的研究还有待加强。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从研究内容上看,许多研究侧重于对生态文明的背景、内涵、地位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与策略进行分析,并主要围绕什么是生态文明、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等系列问题展开,然而许多研究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关键制约、障碍成因、微观机制、发展趋势等一系列重要具体问题的研究还需深化;从研究方法上看,现有的研究对于生态文明发展的理论和实践总结已做了较为全面的历史分析,但对不同国度、不同区域和发展水平下生态文明建设的差异等突出问题,还缺乏系统全面的比较分析和定量研究,弱化了促进完善生态文明的政策措施、制度保障与体制机制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从研究视野来看,现有的研究侧重从哲学、法学、社会学与政治学等学科视角讨论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生态哲学、人地关系、价值目标、道德、路径选择问题,而从经济学、管理学、统计学、生态学等学科体系研究生态文明建设中。不同主体利益协调、不同情景下社会机制设计等问题的研究视角有待进一步拓展。因此,未来的研究需要关注下列问题。
第一,从研究内容看,要在准确把握当前生态文明发展现状,尤其是对当前中国不同区域、不同行业生态文明发展水平进行科学评价的基础上,以生态文明的构成体系和目标要求为依据,从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主体、参与机制、支持体系等角度,全面研究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实现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经济健康发展、社会和谐有序、绿色政治进步、生态文化普及等具体目标时面临的关键制约,有效揭示国际大背景和国内发展阶段条件下这些制约因素对生态文明建设的作用过程和原理,深入剖析生态文明建设的共同性和规律性、异质性与特殊性,为生态文明建设政策创新提供经验启示与理论支持。
第二,从研究技术看。要充分吸收现代科学研究中的有效方法,创新生态文明问题研究的技术与方法。如,在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分析上,需要借鉴发达国家的成熟政策和经验,结合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采用比较分析方法深入研究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生产生活方式、生态社会管理政策等,为推动生态文明发展提供必要的经济理论基础和合乎国情的政策建议。同时。对生态文明建设中诸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消费模式优化、生态意识普及等重点难点问题,要通过大量的实地调研,寻找其中的关键问题。构建合适的理论模型,收集相关统计与调查数据,并运用定量分析与实证研究得出结论,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政策研究中的针对性、规范性、科学性和有效性。
第三,从研究视野看,要坚持从政治学、法学、社会学、哲学和学的视角进行规律认知的同时。还不断拓展研究视野,合理吸取经济学、管理学、生态学、统计学、心理学乃至其他科学领域内不同学科的研究思想与研究方法,多学科、多层次、多角度地研究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天人关系认知、人类行为规范、社会经济体制、生产消费行为、社会精神面貌等命题,并结合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合理性、决策科学性、生活俭朴性、行为自觉性、公众参与性和系统和谐性等系列问题展开理论解释与规律认知,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和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提供全面有益的智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