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试论成效项目化实训教学系统及成效

最后更新时间:2024-04-0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708 浏览:8441
论文导读:
摘要: 《建筑力学与结构》课程探索实施了项目化教学,将实际工程项目引入到教学内容中,整个教学过程围绕工程项目的工作过程展开,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突出知识的实际应用,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性和探索精神。教学效果较好。
Abstract: In the course exploration on Architectural Mechanics and Structure, it implement a project teaching, takes the actual projects to introduced to the teaching content, and the entire teaching process centers on the project's working process, takes students as the main body to make students learn by doing. It highlights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knowledge, maximize the mobilization of students' initiative, participation and the spirit of exploration, and the effect of teaching is better.
关键词: 《建筑力学与结构》;项目化教学;高职院校;实际操作;技能培养
Key words: Architectural Mechanics and Structure;project teaching;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actual operation;skills development
1006-4311(2012)29-0266-03
0引言
《建筑力学与结构》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同时也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最核心课程,突出了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与工作联系很紧密,其重要性自不必说。但高职学生基础知识薄弱,文理科学生都有,同时学习主动性、逻辑思维能力较差,对教师和教材的依赖性较大,对课程又不够重视;另一方面本课程有一定的难度,建筑力学部分知识抽象,存在概念、公式、系数、符号、构造规定多的现象。这些在一定程度上都影响了该课程目标的实现,因此要以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选择合理的教学内容,贯彻必须、够用和工程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提高学生积极性根本在于让学生重视本课程,让学生认为学习本课程有用的,本课程所讲解到的知识在实际工作中会用到,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建筑力学与结构》课程探索实施了项目化教学,所编排的教学项目都是源自工程实际,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以实际工程项目引入教学内容,整个教学围绕工程项目的工作过程展开,突出知识的实际应用,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性和探索精神,使教一方面的主动性变成教与学两方面的主动性,学习效果大大提高。
1项目化教学设计的理念与思路
1.1 课程设计理念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多见不如一练”。高职教育要培养技能型人才,坚持与企业共同发展,以实际的项目教学,把知识融入一次次项目完成的过程中,使生在掌握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实践动手能力也得到提高,缩短了学习与工作的距离,使学生在毕业后能尽快的融入到工作岗位中。
1.2 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依据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认真分析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培养方案吸收了企业、行业专家的一致意见,在企业调研的基础上,针对施工员、监理员等岗位群进行工作内容分析,《建筑力学与结构》要培养学生三个能源于:免费论文网站www.7ctime.com
力目标:
①能验算基本构件的承载能力,具有一般设计能力;②具备对施工中一般结构问题的认知和处理能力;③能正确识读结构施工图。
针对以上能力目标,本课程设置了四个教学项目,各项目设计出与岗位能力相适应的多项学习性任务,循序渐进,融教学于项目完成的过程中。
2项目内容的选取和设计
《建筑力学与结构》这门课程主要有四个知识目标:①掌握常用杆件及结构的受力分析方法和内力计算;②掌握基本构件的设计方法及结构位移与变形的计算;③熟悉结构设计的程序与一般方法;④掌握混凝土结构梁、板、柱、剪力墙的平面整体表示方法。
基于以上知识目标,本着实用、够用的原则,加大突出主要内容的应用性和针对性,本课程设置的四个项目的构思见表1。1:1建筑模型见图1。
3项目化教学的实施
项目的完成过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每个学习任务的组织程序:下达任务→分析任务(支撑知识渗透)→讲解、演示(带领学生做)→学生分小组合作完成任务(部分课外完成,教师追踪检查完成情况)→上交成果→成果考核→学生答辩,教师点评出现的问题。整个知识体系的掌握分“讲、演、练”三个阶段。以外伸梁设计为例。
3.1 “讲”的过程即理论知识讲授的过程,基础理论通过老师课堂讲解,让学生全面了解与项目相关的建筑基础知识。
外伸梁的设计内容有:①确定梁的截面尺寸;②进行内力(M、V)计算,作内力图;③正截面承载力计算、选配纵向受力钢筋;④斜截面承载力计算,选配钢筋;⑤作梁的纵剖面配筋图和分离图,确定受力钢筋的弯起和截断位置;⑥作指定截面配筋图,并标注截面与钢筋信息。
要完成这个项目,教师要讲解梁截面尺寸确定的方法、受弯构件正截面、斜截面承载计算的方法、梁的构造规定、梁的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及钢筋计算方法,另外在进行内力计算和作受力图时,又复习巩固以前所学的物体系统受力分析和平衡计算、静定结构内力图的绘制等知识,这些知识都是本课程教学上的重难点,以上内容跟随教学进度,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分步完成,教师及时批改发现问题,解决问题。3.2 “演”的过程即一般的可操作部分,理解起来比较困难,这时靠单纯讲解不足以说透论文导读:
问题的本质,我们通过带学生到1:1建筑模型现场参观、图片展示、动漫演示、录像放映等方式把操作过程形象的展示给学生看,百闻不如一见,直观效果更有说服力,学生能很快能理解并掌握。例如梁钢筋的配置,因为梁中钢筋的种类较多,单凭理论讲解学生难以理解透彻,如上部钢筋中的通长筋、支座负筋、架立筋,由于学生力学知识薄弱,难以从受力的角度去区分这三种钢筋,就很容易混淆,但带学生到我院1:1建筑模型室(见图1)参观实际钢筋的配置情况,或者以图片展示梁配筋图例(见图2),这样就容易多了,大部分能理解接受。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针对不同的知识点,寻求最有效的教学方法,是我们广大高职教师不懈的追求。
3.3 “练”的过程即知识的掌握不仅要会说更要会做,像梁的正截面、斜截面承载力计算,实际就是把抽象的建筑力学知识(即物体系统受力分析和平衡计算、静定结构内力图等)融入到实际的设计工作中,而钢筋配置要求、钢筋长度的计算、截面图、剖面图、钢筋分离图的绘制,这些内容融入典型的真实工程项目中,运用钢筋计算的手法深度识读结构施工图,改变了以往识图浮于表面、无法发现图纸设计错误的状况,实现学习内容与工作内容零距离。这种长期训练让学生形成技能,为大部分学生以后从事施工现场一线的工作打下基础,也为学生以后从事设计等的可持续性发展作为铺垫。
4项目化教学的评价与效果
4.1 注重学习过程的评价体系按每个项目所占的比例,视成果质量和学习态度、答辩三部分综合评价,其中答辩主要是针对小组长和部分学习主动性差的同学。对小组长答辩,能及时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困难,同时充分发挥小组长的带头作用;对部分学习主动性差的同学答辩,主要起到一个督促的作用,同时减少纯粹抄袭项目成果的现象,使训练落到实处。评价方式采取学生自评、小组长评、教师评评定按比例汇总方式,一般学生个人自评占10%,小组长评占25%,教师评占65%,教师占主导作用。在考核学生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认真严谨负责的工作态度,小组完成的模式,培养了学生团队合作的精神。这样评价体系下培养的学生必定会具有必须够用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技能,缩短了学习和工作的距离,体现了教学指挥棒的作用,从根本上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改变了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考核结果更能体现学生真才实学,培养学生更能适应岗位需求。
4.2 项目化教学效果本课程改革采用项目化教学以后,教学效果明显提高。主要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从学生完成的项目成果中可以发现,大部分同学达到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后续的《建筑施工技术》、《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建筑工程事故分析与处理》等课程的任课教师多次指摘自:本科生毕业论文范文www.7ctime.com
出项目化教学后在后续课程教学上效果明显提高,例如有了力学知识基础,学生对于许多施工工艺能从力学的角度去理解记忆;每年我院都要举行的毕业生座谈会,在座谈会上很多学生都谈到结构施工图识读对他们的工作有很大的帮助,无论是从事现场施工还是从事预算等工作,在实际工作中经常会运用到,所学力学知识也能指导现场施工,让他们很快适应工作岗位,用人单位对我院毕业生的评价也比较高。
5结语
项目化教学改变了传统知识传授型教学,突出了学生能力的培养,避免了专业技能与岗位需求脱节,实现了学习内容与工作内容协调一致,学生的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同时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曾煌兴,周晓宏.项目开发教学法的教学设计策略及其应用[J].职教论坛,2005,(18).
许斌.论改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实践教学的举措[J].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01).
[3]徐宝辉,侯亚丽.提高“项目教学”实效性的实践研究[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