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分析地方性农村学校地方性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0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7507 浏览:122939
论文导读:甄别其优劣,并且充分认识、珍视、利用他们自身的优势教育资源,来弥补他们的劣势,而不仅仅是向“我们的世界”中的优势看齐?农村教育有其自身的特色和优势,深入挖掘农村资源的优势和特色应成为农村教育改革发展的应有之路。一、农村学校地方性课程资源开发的必要性。当外来文化渲染日渐强势,而完全盖过乃至埋没本土文
摘要:农村贫困地区不具备发达地区的某些经济与人才优势,但往往具有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历史传统、人文景观和自然风貌,有着保存完好的生态环境、民间传说、饮食文化和婚丧习俗。这一切都是可用以开发和利用的丰富的地方性课程资源,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现阶段在农村学校,最大的问题不是课程资源的不足,而是缺少对农村地区特有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由于开发主体的课程资源意识的淡薄而导致大量的课程资源不能被及时地加工、转化和进入实际的课程,造成许多有价值的课程资源的闲置与浪费。本文尝试从乡土文化的视角推进农村学校地方性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着重对农村学校地方性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必要性、条件和开发思路等谈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乡村文化农村学校地方性课程资源
在日益迅猛的现代化进程中,城市逐渐成为主导,农村总是被动的尾随,说起农村教育,绝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是“落后”,农村学校已经在无形中被置身于一种被动、弱势地位。在这样的现状下,我们是否应该努力发掘“他们的世界”中的教育资源,让他们甄别其优劣,并且充分认识、珍视、利用他们自身的优势教育资源,来弥补他们的劣势,而不仅仅是向“我们的世界”中的优势看齐?农村教育有其自身的特色和优势,深入挖掘农村资源的优势和特色应成为农村教育改革发展的应有之路。

一、农村学校地方性课程资源开发的必要性。

当外来文化渲染日渐强势,而完全盖过乃至埋没本土文化价值视野时,本土文化价值不再能有效地活化并彰显于乡村少年身上,而成为排斥的对象,甚至内化为他们的自卑情结,他们在乡村教育中,以不同的心态企望着另一个世界。这意味着他们所接受的并不切合于他们全面发展的教育过程,实际上是他们为了达成强势价值目标而不得不经受的苦役。关注乡村教育,不仅需要给他们提供更多的教育资源配置,还有一个同样重要的问题,即如何真正使他们真实拥有的教育资源发挥最好的教育效用。
地方课程资源是指国家内各地方具有的政治、经济、文化、风俗、组织等各方面的独特资源, 强调地方特色和差异。开发地方课程资源,是继承和发扬地方传统文化, 是全球化时代保护人类文化多元特色的重要途径。开发学校地方性课程资源对广大的农村学校而言,尤其具有其必要性。一方面,开发学校地方性课程资源有利于课程目标的实现。课程目标的实现,是建立在一定的课程资源基础之上。教师的教学要达到课程目标,就必须对课程资源进行一定程度的开发和利用。如教师安排一个校外采集活动,收集动植物标本,就是一个开发利用校外课程资源的事例。教师进行的备课、教学设计等, 实际上也是课程资源的开发。因为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利用已有的教具和文字资料,有机地组织它们,来达到课程目标。从这个意义上说,任何学校都要开发课程资源。
另一方面,农村学校开发地方性课程资源能弥补一部分课程资源的不足。农村学校相比其他学校,可能比较缺少图书资料、网络媒体或者实验器材,但在自然资源、文化资源、生活资源等方面则有其特别的优势。农村学校更接近大自然,很容易接触到各种花草鸟兽,有丰富而真实的自然资源,同时农村学校所在地的乡土文化和民俗比城市更为丰富,而且保存得往往更为完整而全面,像地方戏曲民歌、乐器等,都可以成为理想的课程资源。课程、资源是用来达到课程目标的,但相同的目标有时却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来达到,因此也可以通过不同的资源来实现。在真实的自然环境中学习各种科学、地理方面的知识,更为真实而亲切,同时学生的体验也更为强烈。了解地方的乡土文化和民俗风情,更可以让学生受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熏陶,这是别的课程资源通常很难做到的。可见,学校如果能因地制宜地盘活现有的课程资源,是可以取得良好效果的。
第三方面,有助于形成农村和地方特有的课程。当前我国农村课程与城市课程并无区别,课程资源城市化,很多农村学生因为不熟悉城市生活,甚至在理解和学习起某些内容时都会觉得非常困难。同时,这种城市化的课程也不适合于地方的实际需要。使很多人将上学看作是一种浪费、是一种赔本的事。鉴于此。农村学校开发地方性课程资源,利用周围实际的、大家熟悉的资源,形成适合于农村和地方的课程, 既利于学生学习,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地方需要。

二、农村学校地方性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条件

1.农村少年原始本真的自然气息。人生的发展是一种势,一个人最初的人生经历就形塑着个体人生基本的生命样式。构成农村生活的基本内容是乡村自然、乡村情感、乡村劳作和乡村文化,这四者与农村少年的相遇,扩展着农村少年的生命世界,使得农村社会的教育资源生动的显现在农村少年的生命世界之中,这样的自然底色也使得农村学校地方性课程资源的实施成为可能并更有效。
2.农村地方性资源。资源优势型课程资源:资源优势型经济生产主要依赖于优势资源。这些资源包括:各种矿产资源、海洋动植物、陆地动植物、森林等。开发应用此类课程, 应强调资源的重要性。有些资源的不可再生性, 应珍惜宝贵的自然资源, 合理开发与利用资源, 协调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农村地方文化古迹、风景名胜:我国农村各地有着许多奇山异水, 伴随着美妙动人的神话传说或名人轶事趣闻等, 这些都是重要的地方课程资源。这些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 对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了解本地上的优秀历史文化, 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农村地方传统风俗:地方传统风俗是当地人民的生活习惯, 如婚葬嫁娶、节日庆典、饮食起居、社交往来等地方传统。这是当地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逐渐形成的, 并且以某种仪式固定下来的生活经验的凝结, 也是宝贵的课程资源,把它们开发成地方课程, 将是对国家课程的有益补充。
农村地方文化娱乐、传统体育:地方文化娱乐和传统体育主要是源于:论文提纲格式www.7ctime.com
指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中形成的各种具有地方特色的娱乐方式和体育锻炼方式。开发利用该资源, 利于传承与发展文化艺术。
农村地方方言、当地少数民族语言:地方方言是当地少年儿童真正的母语。方言有时更能表情达意, 各种方言都有其独特的韵味。所以,论文导读:
尽管不能说任何一种方言比其它语言更有优势或劣势, 但都具有自己独特的价值。当地少数民族语言, 是民族文化最直接的交流、表述语言, 蕴涵着深厚的民族文化的积淀。的“ 双语” 教育, 少数民族的孩子在学习汉语的同时, 传承着本民族语言的延续与发展。

四、农村学校地方性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思路

1.对教材进行本土化再加工。

由课内延伸到课外,使教材内容生活化,并将知识“内化”为经验技能.使教材内容问题化。生活世界才是教育意义得以建构的场所.教育只有架设起书本与现实生活的“桥梁”.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回归,并关注学生的体验和活生生的经验.才能使学生明白教育的真谛,在他们的心底撒下探究的“火种”。
整合课程资源.使教材内容综合化。“智慧不是别的,而是一种组织得很好的知识体系。”学习化社会的思想和“课程标准”要求我们采用“瞻前顾后”的方式整合学科目标,梳理学科知识,重组教材:同时,还要求我们采用“左顾右盼”的方式整合校内外的各种课程资源,在社会生活巾,开展跨学科的“综合实践活动”.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整合语文、自然、生物学科的知识,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自然.自主探究其奥秘,从而快乐的发现身边的知识。
通过重组,使教材内容问题化。“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因此,如果教师善于通过对教材的重组,使之变成一个个本土化“巧问”的“链接”,就无异于给了学生一把打开知识入门的“钥匙”,燃起他们心中求知的“火苗”。

2.在一些适合农村进行的实践活动中.创造具有农村特色的“校本课程”。

农村学校的教师要在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信息与技术教育的四大领域及传统的活动(如班团队活动、文体活动)中,整合自然资源、社区资源、家庭资源、校内外人才资源,并将专题性活动的成果上升为本土化、乡村化、个性化的“由学生所在学校教师编制、实施和评价”的校本课程,“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在达到国家课程基本要求的同时,可根据现代化农业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 因地制宜的设置符合当地需要的课程”。
总之,充分利用农村地方特色开发地方性课程资源,将有利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设,为综合实践活动开设提供充足的资源保障。它能增强教师开发课程资源的意识,提高教师开发课程资源的能力,同时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学习效率,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陆清华.缺少课程资源,我们怎么办? [J]中小学管理源于:论文格式www.7ctime.com
,2005,1.
周志良.挖掘乡土文化资源、开发建谩校本课程[J]上海教育科研,2005,5.
[3]昊天武.关于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5,4
[4]杨宝山.新课程实施中课程资源的问题厦对策[J]当代教育科学,2004,21.
[5]邓凯.贫困地区农村学校忧思录[J]中小学管理,2005,3.
[6]覃章成.农村学枝校本课程开发的背景、价值与策略初探[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9
[7]杨平、周广强.谁来决定我们学校的课程——谈谈校本课程的开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8]刘铁芳.乡土的逃离与回归[M].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
[9]林崇德、沈德立 主编.智力的培养[M].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7
作者简介:
蒋菲菲,女,汉族,1987年12月出生,云南丽江人,云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管理学院201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生。
晏国祯,女,汉族,1989年9月出生,云南大理人,云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管理学院201教育学原理专业研究生。
[3]叶飞雁,女,汉族,安徽安庆人,1988年3月出生,云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管理学院201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