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论课堂教学关于《品德与生活》课堂教学有效性一些深思要求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2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7667 浏览:21988
论文导读:
摘要: 小学生的思想品德培养与社会生活经验的积累关系到儿童成长和未来社会的发展,《品德与生活》课程担负着培养儿童认知能力和塑造学生高尚人格和健全身心的任务。老师必须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学生为主体进行一系列教学尝试,在课堂教学中多点理解、多点宽容、多点思考,以观念与行为的转变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培养出适应时展需求的一代新人。
关键词: 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以生为本有效性
作为未来社会的接班人,儿童的素质和品德的高低决定着他们将来能否担负起祖国建设的重任,所以在儿童阶段对他们实施品德教育与对生活的认知教育,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意义就非常重大。

一、创造和谐课堂环境,提高小学生课堂学习的自信度。

我在教学中发现,总会有一部分学生发言积极,思维活跃,但准确率不高。面对这部分儿童,我的做法是给他们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允许这部分学生的存在,对“出错”的现象进行适时指点,让他们尽情发言,同时给出一些针对性的方法,尽量让他们向正确的答案靠近。在宽松课堂教学环境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提高儿童学习的自信度。当然我们在教学中也发现有一小部分儿童喜欢独处,沉默寡言,常常表现出自我封闭的特点,对任何事情总是漠不关心,不闻不问。针对这部分学生,我经常为他创造表达的机会,让他们感觉到老师并没有遗忘自己,而是时刻关注着自己。班上有一个叫徐磊的学生,可能是因为家庭的关系,在学校里常表现得沉默、孤立和不合群,我发现情况后,就暗地里安排同学和他说话,叫他和别人共同完成手工作业,主摘自:写毕业论文经典网站www.7ctime.com
动让他去和别人沟通,课堂上让他尝试回答问题,即使回答并不完美,哪怕答非所问,也会及时给予鼓励,并不失时机地专门为他讲述小人物的成长故事。通过一系列措施,他变了,变得很开朗,很自信,也学会去关心别人了,有一天他竟然告诉我说他爸爸妈妈关系好了。望着他那得意的神情,我知道他在他爸妈之间搭过了桥梁,起到了连接的作用。和谐的环境可以改变一个人,提高儿童的自信度,也可以唤醒一个个自卑的学生,使他们信心倍增,转自卑为自信。譬如我在讲《自画像》章节时,就因势利导,请学生给他的同桌画像,让对方在自我画像中找到自信:
师:你真的认识你的同桌吗?要真心地去画出同桌的与众不同哦!
生:专注地关注对方,认真地寻找同桌的特点,交流互动在进行中。
师:引导、巡视、点拨、指导后,张贴同桌画像并适时评价画像,肯定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课后请同学们到“花园”中欣赏自己,老师相信你们会与每一朵“鲜花”成为亲密的伙伴的。
因此,在教学中创造宽松的教学环境以使学生树立自信心、促使其自主学习,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任务之一。

二、尝试案例教学,增强儿童对生活的亲近感。

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与其他课程一样,都面临着“教学用具的选择”问题,为达到课堂教学效果,很多教师都会恰当地使用电影、幻灯、照片、录音、录像及计算机等教具辅助教学手段来完善课堂教学内容,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以更好地使学生熟悉生活、理解生活,从而形成良好的品德,增强课程的教学效果。但《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教学内容,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城市与农村学生生活的阅历不同,许多对城市生活熟悉的孩子不熟悉农村的田园风光,而许多习惯了小桥流水人家的农村娃对城市喧嚣也难以接受。我所在的学校处在城乡结合部,农村儿童和城市学生几乎各占半壁江山。因此要让所有学生理解生活、养成品德,案例教学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使儿童从原本并不熟悉的社会现象中总结出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高尚的,“我”应该怎么做,怎么做才是对的?案例教学便会让儿童真正地感受到“生活”就在我身边,“我”就是生活中的主角。
案例:某生放学回家,见母亲晕倒在浴室,同时闻到浓郁的煤气味道。她没有开灯,也没有拨打电话,而是迅速地打开浴室窗户,然后开灯、拨打120和父亲的电话。讨论迅速展开,城区孩子头头是道,乡村孩子莫名其妙。两眼瞪大了的想从老师嘴里得出正确的答案。为什么不先救人或者先打电话喊大人呢?这时的我便设计了一系列的问题让生活在城区和乡村的孩子来回答,通过他们的互动回答明确了一个道理:生活阅历对我们的生活经验养成很重要,要养成很好的生活经验,提升自己的生活品质,多观察社会,多了解社会,多思考生活,答案就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案例教学,让这些原本并不了解城市生活的孩子知道了煤气,熟悉了紧急事情处理的合理程序,使他们的自信心倍增,无形当中就让知识和能力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占据了重要位置,生根、发芽,最终养成对家庭负责、对社会作贡献的良好品质。我在《品德与生活》课中经常利用生活中案例,如“我不胆小”、“快乐的国庆节”、“秋天到了”、“红领巾的生日”等,结合相关课本知识让孩子明白个中道理,即便他们说不到正题上,但学生觉得“好听”、“有用”,我想我们的教学目标应该算实现了。

三、挣脱课堂束缚,培养小学生对生活的认知能力。

目前,绝大多数《品德与生活》课教师仍以传授课本知识为己任,把课程学习应有的广阔空间局限在课堂之内。因而教师要善于利用课堂,敢于挣脱课本课堂的束缚,树立“大政治”的观念,把学生还给生活,使品德养成生活化。班团队活动中,政治老师要积极参与,班级活动中学生的表现、团队活动中的合作精神、队里氛围中的行为规范,都应该是政治老师教学生做人的良好契机。
在《我们班里故事多》课堂教学时,我特地用一堂课的时间让所有的同学去查阅我们班特制的“读书角”(读书角中有一块是学生日记栏)里的故事:①当“我”取得成绩或者有了进步的时候……②当“我”遇到困难的时候……③当“我”和伙伴有了矛盾的时候……④当“我们”班里获得奖状的时候……⑤当“我”迷路的时候……。学生就上面的问题进行回忆和思考,谈自己的想法和体验,明确同学之间要互相关心、关爱、文明、礼貌待人、有集体荣誉感,关爱集体,为身为集体的一分子而自豪,多为集体争光。这样学生便会体会到班集体的温暖、老师的关心、同学的友爱,感受到集体对个人进步的帮助。整个教学过程充满友情和感恩,课堂设计与教学实践提高了学生的交往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表达自己看法和能力,课堂的教学效率提高了,课堂教学的目标就实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