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研讨美学《美学与艺术批评杂志》与美国美学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0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625 浏览:15791
论文导读:权威刊物,《杂志》不仅见证了浅析美学进展为美国主流美学的历程,同时引领着美国美学学科的进展。美国美学协会与《美学与艺术批评杂志》是美国美学体制化的核心要素,以这个核心要素为支撑,以浅析哲学与实用主义的思想资源依托,以及美国浅析美学基于客观艺术实践,以清除传统的形而上学为契机,以艺术实践的剧烈变革为中心,美国
摘要:浅析哲学诞生于欧洲,却在美国这片原本以实用主义哲学为基础的土地上开花结果,以浅析哲学的策略进行美学探讨的流派,即浅析美学,成为美国的主流学派;二战后,美学探讨的地域中心实现了以欧洲大陆到美洲、以德国到美国的大转移,以此美国成为西方美学探讨的地域中心;美国美学协会及其主办刊物《美学与艺术批评杂志》(为简便起见,下文以简称《杂志》代替《美学与艺术批评杂志》全名)的相继诞生,对美国美学进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浅析美学在美国不仅进展成为相对独立的美学形态,而且产生了世界性影响。追根溯源,美国浅析美学的形成、进展、演变都离不开以下三个因素的相互作用。首先,以思想资源来说,美国浅析美学除了受到浅析哲学思想的影响,也受到美国本土的实用主义哲学的影响。其次,以策略论层面看,浅析哲学的策略论属于浅析美学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构成了浅析美学的主要支柱,为浅析美学对传统美学的批判、自身的论述建构以及后来的进展确立了论述根据。第三,美国美学协会成为美国美学学科体制化的代表,该学会主办刊物《杂志》成为美国美学的权威刊物,《杂志》不仅见证了浅析美学进展为美国主流美学的历程,同时引领着美国美学学科的进展。美国美学协会与《美学与艺术批评杂志》是美国美学体制化的核心要素,以这个核心要素为支撑,以浅析哲学与实用主义的思想资源依托,以及美国浅析美学基于客观艺术实践,以清除传统的形而上学为契机,以艺术实践的剧烈变革为中心,美国美学探讨掀起了一场论述革命,反本质主义与本质主义、艺术可否定义的讨论成为美国当代浅析美学的核心命题。在艺术的急剧变革中,解决艺术哲学中的一系列重大课题成为美国浅析美学的紧迫任务,作为美国美学体制化代表的《杂志》与美国美学协会,在美学探讨的策略论以及学科进展所发挥的主导作用变得越来越重要。本论文以丰富的第一手英文文献为依托,以《杂志》为窗口,以艺术定义为线索,探讨美国浅析美学的历史进展和未来走向。自20世纪20年代的达达主义运动以来,先锋派艺术的打破了传统上艺术仅靠“好眼力”就能解决的艺术鉴赏与艺术批评不足。艺术世界的变化改造了艺术认知的方式,艺术世界的复杂性使传统美学论述变得无所适以。以先锋派艺术为代表的当代艺术提出了深刻的哲学不足。“艺术必须具有审美特质吗?”“艺术是什么?”“艺术如何辨别?”“艺术论述在辨别艺术中起到什么作用?”“对艺术作品的解读和艺术批评的作用何在?”追问并解答这些不足变得必要而紧迫。其中,“艺术是什么?”既是哲学必须解决的紧迫不足,也是艺术论述回应当代艺术实践时必须解答的根本不足。美国浅析美学发起了针对传统本质论的一场革命,这标志着一种新思潮的崛起,也是一种逻辑与知识形态的演变。昔日的普遍主义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反本质主义思潮以此登上了美学进展的历史舞台。但是,在反本质主义的消解与解构中,美学陷入了无方向感、无确定性的深渊之中。于是,艺术定义走出一轮困境后,又陷入新一轮的困境之中。维兹(Morris Weitz)、肯尼克(Wilpam E. Kennick)、齐夫(Paul Ziff)等反本质主义者主要以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家族相似性”、“生活形式”以及“艺术开放性”等为由,反对任何本质、反对充分必要条件的定义,以取消主义的态度对待美学,以古德曼为代表的反本质主义多元论者主张世界构造的认知论,陷入了一种相对主义和毫无确定性的泥潭。艺术实践内部的重大变化和人们对艺术的各种需要,亟待艺术论述对纷繁复杂的艺术作品做出明确的解释,重新对艺术的界出尝试,为人们找到一个支点,走出论述困境。这意味着在新的历史阶段,美学与艺术哲学迫切地需要以新的层面回应“艺术的本质是什么?”“如何区分艺术与非艺术?”“艺术是否需要一个本质性定义”等一系列核心话题,艺术论述的本质主义走向又一次成为论述的焦点。美国浅析美学历经清除传统的形而上学的历程,亦即反本质主义历程之后,本质主义于20世纪后期开始复活。浅析美学的批判不仅仅停留在对传统本质论的批判,而是随着艺术实践进展的需要而不断转变自身的探讨对象。比尔兹利始终坚守着审美本质主义艺术论述,竭力排斥美学的心理学化、社会学化,乃至道德化、政治化、或宗教化,坚决捍卫着艺术或审美的自主性以及艺术的价值,捍卫艺术的审美价值,捍卫审美作为艺术批评的准则的基本定位。在有关艺术批评原则的争论中,他始终站在坚持审美原则的立场上。丹托对浅析的艺术哲学的贡献,在于他敏锐地洞察到了当代艺术与传统艺术的本质差别,以艺术史的视角探讨艺术的非显性特点,展开自己的艺术本质论,融历史主义与本质主义于一体。新一轮的艺术定义论有着不同于传统美学艺术定义的内容。除了丹托的历史主义艺术论述、迪基的艺术制度论,还有美学家以社会和文化实践的视角定义艺术,主要体现为新本质主义定义。新本质主义艺术定义主要是程序主义的路向,典型地体现为历史主义、制度主义的本质主义。超越传统的主观思辨的普遍本质主义,尊重真理的历史、社会、文化等实践性,重新审视“有着与本质”的联系,乃是探讨本质主义嬗变引发的艺术哲学思潮及其与当代审美知识形态的联系的主旨所在。后期浅析哲学突出地体现为以新本质主义出发,引导艺术哲学以艺术制度、文化实践、历史叙事等多维度、多层面探讨美学的主流思潮,突破了传统上以艺术的“显性”特质和自主自律性为宗旨构建宏大论述系统的本体论路向,成为关切特定历史阶段艺术的开创性艺术论述。但不可否认的是,新的艺术论述也难逃更多的批判和指责,有着着显著的局限性,艺术评价与艺术辨别的矛盾成为艺术论述难以协调的症结。比尔兹利过分强调艺术作品提供审美经验的功能,却忽略或排斥其他方面的功能和价值。一方面,它不能令人信服地解释当代艺术不足,使得论述超脱于现行的政治、经济、道德、文化;另一方面,传统的艺术定义也难以用来辨别当代艺术,与当代艺术实践产生了难以调和的矛盾。而对于以丹托、迪基为代表的新本质主义,其局限性主要是:它是否是一个本质主义定义本身就成为一个有争议的不足,美学家与艺术批评家对此众说纷纭;艺术界并没有充分体制化,艺术论述不具有赋予某物以论文导读:摘要4-7Abstract7-11绪论11-35一.选题价值11-21二.文献综述21-35第一章缘起:《杂志》与美国浅析美学35-71第一节美国浅析美学的思想资源35-45第二节浅析美学的策略论45-55第三节学科建制化与当代美国浅析美学主流地位的形成55-71第二章反本质主义与艺术定义的困境71-123第一节艺术可以定义吗?——美
艺术品地位的作用和权威;艺术制度论以描述作用上定义,忽略艺术定义的评价作用,过分突出了艺术界作为立法团体所发挥的作用。半个多世纪以来,美国浅析美学以对形而上学的连根拔起的革命到急流勇进的自我批判,不断修正和丰富自己的论述。事实上,它并没有像许多学者所宣判的那样走向了衰竭或死亡,终结的只是一种特定的论述形态,更重要的是它走向了另一种论述形态。每一次美学形态的转换,都建立在对已有论述形态的批判与反思的基础之上。浅析美学一次次超越既有的美学,又一次次超越自己,其中的困惑、质疑与论争,无不显出与时俱进的进取精神与自我批判态度。一方面,浅析美学已经取得了主导地位,对美学进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另一方面,由于浅析美学的思想已经成功浸润其他的思想流派,尽管它逐渐失去了以往的批判锋芒,但却体现出了更多的包容性和更强大的解释力。以哲学的浅析策略对美与艺术进行探讨、以生活形式可能性范围为探讨取向的浅析美学,将更好地服务于我们对艺术的理解,美学探讨也将拥有更加广阔的思维空间与进展前景。浅析美学以艺术制度、文化实践、认知科学、历史叙事、日常生活等多方面探讨艺术潮流,进展了与当代艺术变革相适应的艺术论述。艺术与生活形式成为浅析美学取之不竭的活水源头。突破本质主义的窠臼,寻求艺术与生活的相互推动和互动进展,成为浅析美学艺术定义的走势。其中,艺术论述的实用主义化、艺术定义的场域化等成为多元化时代艺术定义的凝聚点。关键词:美学与艺术批评杂志论文浅析美学论文艺术定义论文反本质主义论文新本质主义论文
本论文由www.7ctime.com,需要论文可以联系人员哦。摘要4-7
Abstract7-11
绪论11-35

一、 选题价值11-21

二、 文献综述21-35

第一章 缘起:《杂志》与美国浅析美学35-71
第一节 美国浅析美学的思想资源35-45
第二节 浅析美学的策略论45-55
第三节 学科建制化与当代美国浅析美学主流地位的形成55-71
第二章 反本质主义与艺术定义的困境71-123
第一节 艺术可以定义吗?——美国浅析美学与传统美学71-83
第二节 维兹的反本质主义思想及艺术辨别案例83-94
第三节 古德曼:走向相对主义的反本质主义94-109
第四节 反本质主义批判109-123
第三章 艺术定义的复兴与本质主义的路向123-183
第一节 本质论的回归与程序性定义的发轫123-139
第二节 比尔兹利的审美主义艺术论述139-155
第三节 丹托的本质主义与历史主义155-171
第四节 新阶段的本质主义定义批判171-183
第四章 浅析美学的新走势——艺术定义何去何以183-223
第一节 实用主义艺术定义184-195
第二节 特定艺术的定义195-207
第三节 艺术定义的场域化207-223
结语223-227
参考文献227-237
后记237-239
读博期间主要科研成果及其科研活动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