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试谈视域中国传统哲学天人联系视域下环境考察

最后更新时间:2024-01-2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4712 浏览:59801
论文导读:哲学前提蕴含着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全然不同的思维方式:主客统一。主客统一的思路将构成解决现代社会环境问题的合理思路。“天人合一”究竟有哪些内涵?这个理念如何能够解决当代环境问题?我们尝试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法天象地”的自我安放起点中国传统哲学所诞生的土壤是农业文明,农业生产的

摘要:中国传统哲学的核心问题是以天人关系为基础的人生问题,具体说是在“天人合一”立场上人的价值选择问题。以“法天象地”为自我安放起点,先民找到了“天人相通”的可能性路径,这就是“天道”的“生生之德”及以此为基础人的道德价值取向。“天人合一”因此获得了仁爱道德的意义。这种“天人合一”的哲学特质及其蕴含的“主客统一”的思维方式,使人与自然在文化源头上获得了内在的和谐关系。这种智慧虽产生于农业文明,却能为现代社会的环境提供合理视域。
关键词:天人关系;天人合一;环境;主客统一
16711165(2012)03002305
无论在《尼各马可学》,还是在《论语》、《中庸》中,“”或相当于“”含义的词,都是指人与人之间相处的关系原则。进一步说,它是探讨个体如何正确处理与群体中其他个体的关系,以便获得自身的幸福和群体的和谐。到了二十世纪,伴随现代工业发展而带来的诸多环境问题,使人们意识到要获得幸福或者合理性的生活,不仅要处理好人与人的关系,更要处理好人和环境的关系。于是“”一词扩大了其使用范围,在“人与人的关系原则”这一传统意义基础上,增添了探讨“人与自然关系原则”的内容,这就是环境。虽然“环境”概念发源于西方文化、产生于现代社会,但它对我们而言却不是全新领域。人与自然的关系原则,根本上是以人与人的关系原则为基础,以人在宇宙中的自我定位为依托。中国传统哲学处理“天人关系”的独特视角,能够为我们考察现代社会环境问题提供合理视域。
与西方哲学寻求万物本源的本体论发端不同,中国哲学肇始于对人生问题的探讨。人生问题一直是中国哲学的核心问题,而且对于人生问题的考察,始终伴随着人们对宇宙万物的理解。对此,张岱年先生这样总结:(中国哲学的)“人生论之开端问题,是天人关系的问题。天人关系论之开端的问题,是人在宇宙间之位置的问题。人在宇宙中之位置的问题,也可以说便是人生之意义的问题。”也即是说,“天人关系”构成了中国哲学的基本立足点,并直接指向人的价值取向这一重大问题。怎样安放人在宇宙中的位置?如何进行人生意义的选择?对此,包括儒家、道家在内的中国传统哲学主流得出了一致性的结论,那就是“天人合一”的哲学立场。这样的立场选择既是传统文化人伦关系的前提,也反映了传统文化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独特路径。而且,这一哲学前提蕴含着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全然不同的思维方式:主客统一。主客统一的思路将构成解决现代社会环境问题的合理思路。“天人合一”究竟有哪些内涵?这个理念如何能够解决当代环境问题?我们尝试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法天象地”的自我安放起点

中国传统哲学所诞生的土壤是农业文明,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是天时、地利和人为。其中,人为的因素需要依赖天时与地利等外部环境因素而展开。人为结果如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天地四时的运行状态。因此,学习、掌握自然运行规律,并顺应此规律安排人的生产活动方式,进而安排人的社会活动法则,构成先民生存活动的主要内容。因此,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先民是以敬畏、感恩的心态向自然学习。八卦的产生就是这种心态的结果:“古者伏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易传·系辞》)伏羲治理天下的时候,上观天文、下察地理,向自然万物效仿学习,根据人自身和事物的规律,创作了八卦。意在通晓宇宙的大道,推知万物的本质规律。上述这段文字至少表达了三重含义:第一、先民把自身安放在一个包括了天地万物在内的统一整体之中,人作为这个整体的一个环节,并非与此整体相互对待;第二、这一统一体内部的万事万物虽各有其情、各具其类,但都是“道”的表现;第三、如何把握“天道”?这需要观察、学习,在法天象地的基础上把握宇宙之理,寻找万物运动变化的基本规律。正因其尝试寻找、预测事物变化的规律和趋势,《易经》才被看作是卜筮之书。
如果深入分析还会发现,上述的“天”、“地”并不仅仅是自然现象。传统哲学中的“天”,既有自然意,又超越了自然意。《老子》有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二十五章》)在此,人与地、天层层递进,都以道为法则,而道的法则是自然。此处的自然,“不是一个实体词,而是一个状词,意即自然而然,自然如此,不加外力的干预”72。此处的“效法”,也并非不同物质在形态上的趋同,人之所以能够“法天象地”,是由于在天、地、人那里,都存在规律性的东西作为它们统一的基础。对于先民而言,“他们不是把自然直观成一些事物的简单集合,不是把自然的秩序直观成一些单纯以自然物为最后据点的规律,而是更进一步意识到了,自然是万事万物的统一体,这个统一体本身有一个统一的东西在主宰它而为它的统一基础”[3]68。这一具有主宰功能的统一体就是“天道”,它“不是一个单纯自然的概念……而是一个超越自然又能主宰自然、超越物又能归于物的最高统一性的概念……”[3]68。由是观之,传统哲学的“天人合一”并非两个完全不同事物的生硬组合。将人纳入自然的一个环节,并将自然和人共同安放在“天道”的统摄之下,使人与自然具备了性质上的相通性,这才能使效法成为可能。
与我国农业文明不同,海洋文明基础上产生的西方文化则形成了不同的对待自然的态度。以航海捕鱼、手工制作、海上贸易为主的生活方式,要求古希腊人在生产要素中更多强调“人力”的作用,强调人力对外部世界的掌控能力。这意味着在人与自然之间,更加具有主动性地位的是人而非自然。另外,与生产方式紧密相关的是人的社会组织形式。我国传统社会的以宗族血亲为基础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不可能产生土地私有制。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共同体,其内部自然会形成上下尊卑的等级制度,而且个体利益将会成为集体利益的附庸,从而使个人力量无法彰显,人的主体精神得不到发展。[4]这就造成了作为整体的人在面对自然时,不可能取得主动性地位。相反,在古希腊的生产方式下,土地及其他生产资料的私论文导读:
有制能够很早地产生和确立。[3]48—49私有财产的确立,不仅使雅典城邦的直接制成为可能,也从源头上影响了西方文化人对待他人、外物和自然的态度。这具体表现为:从个人与群体的关系而言,每个个体都具有自身的独立意识,包括个人的权力意识和责任意识;从人与自然的关系而言,人处于主体性地位,对外物和自然进行对象化、客体化的研究。这样,人与自然就是两种相互对待、互相不同的异质事物之间的关系。总体来看,西方文化中人在宇宙中的位置安放,为日后二者之间的紧张关系埋下了伏笔。当作为主体的人具备了足够强大源于:论文www.7ctime.com
的力量时,这种紧张关系终于由可能性发展成为现实性。

二、“天人相通”的道德价值取向

如果说西方文化强调对事物本身进行客观性的研究,那么中国文化则更多从情感体验出发,探讨合理的人伦关系。从文化主流来看,前者追求科学之“真”,后者追求价值之“善”。中国传统哲学在“法天象地”的立场上,以“天道”性质为参照,建立了“人道”的基本内涵。天道的表现及其性质如何?《易传》有言:“生生之谓易。”(《易传·系辞》)宇宙万物生生不息、周流不怠,这就是天道化育万物的具体表现。如果对这个表现加以定性,天道则具有道德属性:“天地之大德曰生。”(《易传·系辞》)寒来暑往、万物繁育,这体现了天地宇宙对于包括人在内的万事万物的仁慈和恩德。与此相应,人应当效法之,以天地之仁德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所以才有“天生烝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彝,好是懿德”(《诗经·大雅·烝民》)。天地赋予万物以生命,赋予其运行法则,这表现了天地之德。人作为万物的一种,同样禀赋了天地之德,也以仁爱为其目标追求。从根本上讲,“万物生生不息”本是客观现象,但人却赋予此客观现象以主观价值,认为宇宙万物的繁衍生息是一种“至善”,体现了天地“大德”。这种“存在价值化”是中国传统哲学处理天人关系的独特方法,而且“天人合一”唯有在此视角下才能充分展开。也就是说,在“法天象地”基础上,通过“道德”这一契机,天人相通由抽象性转变为具体性。天人相通,本质上是大道规律的相通,这种规律以人的视角而言,则体现为仁爱道德。人与天的整合统一,其性质就是此仁爱道德。这样,“天人合一”就具备了道德含义,使人与自然之间可能走向和谐共生。也是在这种观念影响下,人对宇宙万物的理解和把握,便转变为人对自身本性的体察,从而巩固了人的道德立场选择。因此才有孟子的“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孟子·尽心上》)。人的本性是什么?但凡人生而有之的东西,都是人性的组成部分。但孟子认为,标识人之为人的独特本性的,非耳目口腹等感官欲求,而是人心所具有的“理”、“义”,具体内容就是由人性“四端”扩而充之所形成的道德规范。对于这个区分人禽的“理”、“义”,人要尽心体察,知晓其道德属性。只有明了自身的道德属性,才能把握天道内涵。这样,通过人心、人性、天道的层层体察、扩展,孟子赋予宇宙整体以道德内涵,并以人的道德价值选择为其基础。这样一种人在宇宙中的自我安放和价值选择,为人对自然万物进行同情性理解打下基础,进而为天人和谐打下基础。
与中国文化对人与自然一体化的理解方式不同,西方文化是将自然放在对象化的位置进行研究、把握,进而控制、改变,在获得对事物真理性认识的过程中,彰显人自身的力量。也就是说,人与自然是相互对应的两种事物,二者是外在的研究与被研究的关系,而非内在的有着共通基础的一体关系。但这并不妨碍西方文化从自然的角度理解人自身。文艺复兴以来,自然主义的人性论开始盛行。这种立场反抗中世纪宗教神学对人性的压抑,强调人的和利益满足的合理性,肯定人的感官快乐和现时幸福,并逐渐相信人的理性具有解决一切现实问题的能力。霍布斯在此基础上认为,在自然状态下,“人对人就像狼一样”,为了满足各自私利,相互侵害。因此为了避免互相争夺带来的危害,需要以人的理性制定并遵守某种契约,法律、国家即是人类理性自我保全的结果。这样,以人的自然属性作为人性基本内容,人性中的超越性,尤其是道德属性被忽视。由于仅仅将人看作是受到必然因果链条制约的结果,没有尝试从形上角度定位自身,因而西方文化曾一度认同人在社会交往中的生物性法则,即物竞天择、优胜劣汰。因此,在社会生活中,调整人的行为更加依靠法律力量而不是道德力量。同时,人与人之间道德关系的弱化,或者如邹化正先生所概括的西方文化的“功利主义的道德传统”[3]62—66,起到了对个体强权、进而是人类总体强权强化的作用,这直接导致了人对自然的非态度,导致了人以主体性身份对自然进行索取和裁制。之后康德以理性主义人性论代替了自然主义人性论。他认为,人之为人不在于其自然属性,而在于人的理性自由。理性以道德自律为自身颁布道德命令,从而使人摆脱生物必然法则的控制,实现人性自由。但康德的努力并“没有实现理性与(人的)自然本性的感性的内在统一”[3]65, 由于道德命令外在于人的情感体验,没有达成与人的自然本性的一致,因而这种道德命令无法实现人与自身、人与人、人与自然的真正和解。但西方文化的理性主义传统,使其公共理性能够得到充分发源于:论文发表网www.7ctime.com
展,使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契约精神得以贯彻执行。这具体表现为:现代社会的环境所倡导人与自然的合理关系,包括尊重自然原则、环境正义原则、代际平等原则、生物平等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等理念,能够在一度制约下得到一定程度的实现。合理的制度形成及其遵守,需要公共理性加以保障。反思我国现代社会,农业社会形成的“天人合一”理念已然丢失,传统的理想主义道德体系不再具备调节人伦关系功能,更无法对环境提供必要参考。与此同时,作为西方文化产物的公共理性没有在本土文化中普遍形成,我们也就无法以公共理性的审慎指导经济社会发展。这就必然造成我国现阶段工业化进程中人与自然的极度紧张关系。

三、“天人和谐”的环境指向

虽然在我国农业社会中,“环境”问题因其没有凸显而没有真正进入哲学思考,论文导读:
但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精神特质,已经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打下基础。在这种文化视角下,人和自然紧密相连而非分离并举。人始终是自然的产物,作为自然的一部分生活于自然之中。同样,自然也是经由人类活动打上烙印的自然,没有离开人的活动参与的绝对客观世界。传统文化在对人与自然的一体化理解基础上,将人的理想性目标赋予自然,以仁爱道德概括“天人合一”的本质内涵。这是一个由己及人、由人及物,从人心所本具的善良层层外扩,而至宇宙全体的过程。这种“以情类物”的方式,在惯于形式逻辑的西方文化中难以成立,但它却因其人性情感基础和解决问题的便利而在中国文化中生根,并且表达了辩证逻辑的意蕴。因此《中庸》有言:“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要明了自身的本性,尤其领悟自己作为人的独特本性,就要诚意正心,以至诚态度明心见性。既然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明了自身的性质就能推知他人的本性。在明了人性基础上,把人性之理推至外物、加于外物,外物就获得了与人相同的性质而能够被人掌握。能够掌握万物之理,人就可参与宇宙的大化流行,以自身独特的立场与天地并立。这样,人从出于自然,又推动自然,以道德立场赞助自然周流不怠。这无疑构成了中国古代社会“天人和谐”的环境指向。同时,在推动人与万物和谐共生的同时,传统文化造就了不同于西方文化的另类“主体”。源于:论文模板www.7ctim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