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阐述教学研究基于行动导向塑料模具设计课程教学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1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7565 浏览:122674
论文导读:
摘要: 本文基于德国的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设计高职院校塑料模具设计课程的教学活动,把传统学科体系的知识内容序化为以行动导向的典型任务,予以实施,改善了教学效果,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与能力。
关键词: 行动导向塑料模具设计典型任务模具结构

1.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内涵

行动导向教学法是一种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思想,由一系列教学方法和教学技术所组成的一种教学方法。所谓行动导向,是指“由师生共同确定的行动产品(目标)来引导教学组织过程,学生通过主动和全面的学习,达到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统一”。它重点强调的是对人的关键能力的培养。所谓关键能力,是指从事某种职业所需要的、适应不断变换和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的一种综合职业能力。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强调以人为本,认为人是主动的、不断优化和自我负责的,能在实现既定目标过程中进行批判性的自我反馈,学习过程不再是外部控制而是一个自我控制的过程。
在这种教学方法中,教师的角色由知识、技术的灌输者转变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者、指导者及行动导向教学过程的设计者。在教学过程设计中,教师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如下。
(1)明确行动导向教学的核心目标。行动导向教学法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核心目标,以岗位要求的知识、技能和态度为依托。职业能力包括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必须明确教学的核心目标,并围绕这一目标展开教学活动的设计。
(2)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核心目标确定以后,教师必须根据职业岗位需求将学科性的知识和技能体系进行重新构建,形成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目标的新的教学体系,一般是以项目式或任务式的方式呈现出的学习领域。
(3)灵活实施教学活动。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中心实施,教师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反应和需求,适时调整,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有效和及时地做出引导和指导,使教学活动顺利实施并完成。

2.塑料模具设计课程的定位

塑料模具设计课程是高职院校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之一,是一门基于职业和工作分析,以行动过程为导向,以简单到中等复杂塑件和模具为载体,将塑料模具设计与制造有机融合、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综合性与实践性较强的专业技术课程。
该课程将模具设计、模具材料选择、模具加工工艺编制与成型设备应用有机结合统一,将塑料模具设计与制造相结合,将传统模具制造技术与现代模具制造技术相结合,系统地分析塑料及塑料成型工艺,介绍塑料模具设计与制造方法与过程,阐述各塑料成型模具的设计与计算方法、设计程序、模具温度调节控制系统的设计等。在课程内容中引入典型模具设计实例,融入模具材料、模具加工工艺及装配工艺,做到理论知识适度够用源于:论文格式范文网www.7ctime.com
,突出专业技能的实用性、综合性、先进性。
课程目标旨在培养学生具备模具职业岗位群所需的基本职业素养、操作技能与技术应用能力,重点强化塑料模塑工艺规程的编制、塑料模具设计,以及模具零件加工工艺的制定的能力。

3.塑料模具设计课程典型任务分析

依据企业岗位群所需职业能力,经分析可知塑料模具设计岗位群需以下能力。
根据以上所需能力,将课程学科体系知识和技能分解为典型情景任务。列举其中一例,具体任务及分解、整合内容见下表:
该任务是塑料模具设计的一个典型案例,把塑料模具设计的流程与基本方法贯穿其中,融入了设计塑料模具所需知识与技能。以行动为导向,学生学习动机明确,主动学习专业技能与知识 ,来实现目标。
该任务并不能完全涵盖模具设计的典型案例,可根据课时数,再选择其他典型案例进行分解,如塑料灯罩、手机外壳及塑料玩具制品等。

4.行动导向教学方法实施的注意事项

(1)为了真实情景中的行动而学习,通过学习情境中的行动学习。
(2)每次教学都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尤其是能力目标,必须选定训练学生能力的载体——学习性工作任务。围绕选定的任务训练学生能力的任务,设计能力实训过程,整个实训过程要以学生为主体,选择行动导向的教学法,以实现技能、知识一体化,教、学、做一体化,将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集成于学生的能力实训过程中。
(3)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必须形成一个完整的封闭体系,从信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价再到信息反馈。每次完成教学活动后,都必须收集信息,如学生的兴趣是否被调动、能力训练目标是否涉及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是否可以继续改进,等等。只有把这些收集的信息,有针对性地进行整改和调整,教学活动效果才能不断增强,从而顺利达到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叶小明.基于行动导向的高职教育课程设计.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0.12.
王登清,刘红.德国职业教育行动导向教学法在物流教学实践的探索.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第26卷第5期,2010,09.
[3]姜大源.德国职业教育体制机制改革与创新的战略决策——德国职业教育现代化与结构调整十大方略解读.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