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对于人才培养高职物流革新人才培养路径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1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181 浏览:14759
论文导读:(二)配合课程改革,探索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改革。这一内容一般以教师为主体,在课程教学改革领域进行。需要解决的是所谓“教中学、学中练、练中做、做中用、用中会”的问题。作为管理类的物流专业,其相关课程较少需要操作设施设备,更多的是流程的参与,单证处理和技巧运用。传统的案例教学、角色扮演、情景模
摘要:本文探索了高职物流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路径,指出合理理解创新人才的内涵,使创新人才培养有机融入“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中;通过校企合作和市场调研,找准高职物流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进一步创新教学组织模式;通过校企合作,实现课程教学、技能竞赛、创业大赛有机结合,探索符合行业标准和企业需求的的实训教学模式,融创新创业教育于实训教学;实现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相互参透,凸显校园文化的创新内涵。利用“工学结合”这一机制,把校、企两种资源充分应用在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上。
关键词:工学结合;高职教育;创新人才;路径
在当前的高职院校中,校企合作,工学交替已成为人才培养模式的主流,这似乎在很大程度上为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找到了一条可行的路径,“生产性实训” “订单式培养”等形式为企业提供了合适的、合用的“工匠”,但是,从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来看,技能型人才必须同时是“高素质”的,这是一个硬币的两个方面,同样需要重视和体现。而“高素质”中的核心内涵即是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一、“工学结合”环境下的创新人才的内涵

教育界一般从创造性、创新意识、创新精神以及创新能力等角度阐释创新人才。即所谓创新型人才,就是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并能够取得创新成果的人才。这是相对于常规人才而言的。
结合我国物流人才培养的现状,笔者认为,当代物流领域的创新人才,应具备三个基本特征:一是要有创新意识,勤于思考,追求创新,推崇创新,以创新为荣。在全面了解现代物流各个环节的业务知识,熟谙现代物流运作流程的基础上,善于发现并提出问题,又不断探索创新;二是要具备创造性思维,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能够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能够打破常规解决问题;三是要有创造能力,能够在物流工作流程、操作方法,乃至开创新的工作领域上都有突破。因此,创新型物流人才必须具有扎实的知识,广阔的视野,还要掌握吸收新知识甚至创造新知识的方法,并善于运用综合分析等方法,开拓新领域,发明新成果。
而我们所熟知的“工学结合”模式是以培养学生的全面职业化素质、技术应用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为主线,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通过学校和企业的双向互动和长期合作,将在校的理论学习、基本训练与在企业的实际工作经历有机结合起来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其实,个中涵义已经把学校这一主体对创新人才的目标追求充分表达。摘自:写毕业论文经典的网站www.7ctime.com
职业素养和市场竞争能力绝不等同于会操作、熟流程。在人才培养目标上,高职院校的学生应该是有较强的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职业迁移能力,也就是说,能够有更强的解决问题能力甚至是创造新的岗位的能力。因此,作为院校方,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如何很好地利用“工学结合”这一机制在教学方法、教学组织、教学管理等方面把校、企两种资源充分应用在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上。

二、高职物流专业创新人才目标定位

在当前物流教育日趋同质化的态势下,高职院校如何依托行业特点,结合企业特色,融合职业特质,找准各自的目标定位显得尤其重要。着眼未来的发展,突出行业背景和特色,立足某一行业物流领域的做法将会更具竞争力。
如广州航海高专,作为华南地区唯一一所独立设置的航海高校,依托航海背景,突出航运物流特色,通过对珠三角地区以港口、货代和仓储为核心的航运物流企业的广泛调研,分析相关行业和企业的岗位设置情况,明确职业领域岗位群对各类型、各层次物流人才的能力和素质要求,准确定位物流专业的培养目标,使之服务于珠江三角洲航运经济和现代服务业发展。在货代、船代、商务单证处理、航运物流的相关就业岗位群中,培养具有高技能、高素质的一线从业者。在专业目标定位的过程中,该校始终坚持校企双方共同参与,专业建设委员会中不乏广州港集团、中远货运、宝供物流等知名企业的资深管理人员,还有部分个人创业、小有成就的校友。多年的坚持不懈和不断的改进提高,使得广州航海高专的毕业生在珠三角一带的航运物流、港口物流领域赢得了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三、创新教学组织模式

校企合作过程中,学校必须充分考虑企业生产经营的特点,如季节、行业周期、绩效考核等因素的影响。在企业环境更合适学生实训学习,顶岗实习的条件下合理安排自己的教学活动。这种客观限制要求我们在教学组织和教学形式上都要做相应变革。

(一)遵从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的一般规律,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合理安排时间和进度。

如广州航海高专采取“5+1+X”时间模式。安排了学生从初学者入门→操作→熟练→提高的专业人员的课程体系和学习过程。实行启蒙→体会→掌握→提高→扩展的过程模式。
此处所谓“5+1+X”时间模式,“5”是指学生在校集中学习。“1”是指顶岗实习,一般安排在第六学期,也会根据合作企业的情况作调整。“X”是指认识实习,一般在第二、三或四学期安排两次,为期1至2周,配合课程学习机动操作。在和宝供物流公司的合作中,企业提出需要大二学生顶岗实习2个月,学校和企业经过反复协商,对教学计划作出了调整,在第三学期即把学生派往企业,相应的教学组织、课程考核及答疑辅导都做了改变,顶岗实习期间,任课教师安排值班,布置相应教学任务,企业指导教师负责工作业务考核,形成了“双师型教学团队”共同组织教学的局面。学生在企业的一线操作中锻炼了自组织能力,也激发和培养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顶岗实习即将结束的时候,有一名学生对企业的工作效率和物料损耗问题作了跟踪分析,并写出了一份“关于改进宝供物流南岗基地工作绩效”的报告,获得了企业管理层的高度评价。

(二)配合课程改革,探索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改革。

这一内容一般以教师为主体,在课程教学改革领域进行。需要解决的是所谓“教中学、学中练、练中做、做中用、用中会”的问题。作为管理类的物流专业,其相关课程较少需要操作设施设备,更多的是流程的参与,单证处理和技巧运用。传统的案例教学、角色扮演、情景模拟必须和项目教学相结合,尤其是案例教学的运用不可偏废,否则,所谓的项目教学,任务驱动将会无所依论文导读:事实上,创新精神、创新人格是创新教育的核心,因而通过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相互渗透与交融,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养成物流企业从业人员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的职业操守,艰苦奋斗、不畏艰险的创业精神,追求卓越、争创一流的价值取向。从而培养学生拥有责任心、自信心、独立思考、团队协作等在内的人格特质和人格力量,形成有利于物
托。在这里,案例的设计、加工、运用实际上就成为工作任务的设计与落实,邀请企业参与是必经之路,组织学生参与是必然结果。

四、实现课程教学、技能竞赛、创业大赛有机结合

教学模式的改革突出的是课程教学在培养创新人才上的主体作用,另一方面,技能竞赛、创业大赛是提升学生职业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双翼”。而在这“一主双翼”的实现机制中,企业是影响评判标准和评价方向的主要力量,是助推剂、润滑剂。
我们提倡把课程教学和技能竞赛、创业大赛有机结合,实现双翼互助,通过技能竞赛、创业大赛等形式提高学生的竞争能力。实现由课堂为中心向课堂、实训相结合的转变。根据合作企业实际运作案例,由教师、企业人员、学生三方共同确定实训项目,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深入市场一线调研,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案例分析,制定解决企业运作的方案。物流企业工作现场和相关技能比赛均可以成为很好的教学活动载体。
另一方面,学校可以把企业的专业人士组建专门团队如“创业导师团”等,对学生开展创新创业的专门教育和训练。合作企业的专业人士、成功企业家和专业教师一道,能够实现双师互补的新型教书育人格局,更有助于实现社会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和学校教育有机融合。广州航海高专的物流专业近年来邀请了多名企业家组建“校外辅导师团队”,开展“创新创业学堂”活动,广泛开展了职业生辅导、职场抗压辅导、货代行业业务技能辅导、创业讨论等专项教育。“校外辅导师团队”成员大多是本校毕业的校友,作为成功的企业家、行业能手,他们的现身说法和言传身教是专业教师无法做到,也是不可代替的,对树立学生的信心,清理学生的杂念,引导学生的创造力都有着巨大的影响。该校每年的营销策划大赛,都有知名货代公司、航运企业参与竞赛方案制定、赞助、过程指导和担任评委。而学生参与各级各类专业技能竞赛均有不俗的收获。

五、融创新创业教育于实训教学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践教学极为重要的一环。合理设计的实训教学能满足学生和教师实习与锻炼之用。让学生在感源于:硕士论文www.7ctime.com
性的实践体验中,唤起主体意识,发挥主体作用,激发创造性思维;让教师在实践中完成理论到实践的转化、实践到理论的升华,为培养创新型物流人才提供双师型人才储备。

(一)实训教学与顶岗实习的融通。

从目前现状看,多数学校的校内物流专业实训教学,均包括专项实训和课内实训两部分。专项实训一般是训练学生必须的职业基础能力和基本作业能力,如外贸运输业务流程,国际货运基本流程。课内实训一般训练专项能力,如集装箱单证流转等。这些都是为学生顶岗实习准备能力基础。而顶岗实习,则是通过完成实际工作,综合运用和提高学生的基本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如此融通,即能实现校内实训为顶岗实习服务,顶岗实习为岗位职业能力培养服务良性互动。

(二)企业管理和教学管理的同步。

校内实训,学校一方制订具体的实习、实训计划,由专业教师和实训指导教师负责指导,同时,根据岗位特点聘请企业专家作为顾问,实行校企双元辅导实训教学模式,确保学生达到岗位技能要求。
校外顶岗实训,从计划的制定、具体工作的安排与协调都由校企双方协商制定。实训计划应包括实习任务、时间安排、人员安排、考核要求、纪律安全要求等。由校企双方的指导老师根据实训内容,对学生完成实训任务的情况进行考核。考核标准既要体现教学要求,也要依据企业的工作绩效考核办法。

六、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相互参透,凸显校园文化的创新内涵

建立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对接机制,通过课程安排、实习实践、走出去请进来、开设专题讲座等,将特有的校园文化与具体企业的企业文化进行交汇,提升文化品味和职业素养,实现学生——毕业生——准员工——企业员工的有机衔接。通过对企业和行业文化进行归类和细分,从中提炼出其文化内涵,总结出若干类型文化,和本校的传统与特色相结合,构建体现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的校企文化环境。如广州航海高专,在长期的航海教育办学过程中,突出航海文化,蔚蓝文明,融合国有企业文化、民营企业文化、外资企业文化,以及航运企业文化、港口企业文化、货代企业文化、物流企业文化,将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有机结合,在塑造“风雨前行,探索远航”的学校精神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逐步形成校企相互交融的“文化育人环境”。对培养学生的大无畏精神,探索创新精神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同时也成为凝聚人心,鼓舞士气,形成师生高度认同感的有力武器。
事实上,创新精神、创新人格是创新教育的核心,因而通过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相互渗透与交融,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养成物流企业从业人员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的职业操守,艰苦奋斗、不畏艰险的创业精神,追求卓越、争创一流的价值取向。从而培养学生拥有责任心、自信心、独立思考、团队协作等在内的人格特质和人格力量,形成有利于物流创新人才成长的“大气候”和“软环境”。
(作者单位:广州航海高等专科学校)
参考文献:
袁炎清,夏新海.我校交通运输特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J].广州航海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
17(4):42—45.
曹允春.特色型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基于航空物流视角[J].物流技术,2008,27(10):76—79.
[3]陈克勤.基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教学[J].物流工程与管理,2008,30(11):111—113.
[4]谭波.基于创业型人才培养的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0,63(3):141—142.
责任编辑 朱守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