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简述文论中国文在美国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0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0044 浏览:43150
论文导读:条进行知识普及性论述,旨在为广大西方读者提供一种唾手可得的中国文学工具书。或是将学术会议中的数篇提交论文或者一些学者写作的涵盖类似中国文学主题的文章统一整理成册,以飨读者。这些文学参考书表面上看似普通的筛选却能间接表明汉学界的评价与态度。所选中的代表性作品不仅具备自身的重要量,而且要在目标文化观众、翻译
摘要:现代性跨文化传播探讨建立在哲学视域上,将文化视为一个个体或群体的具体表征,将跨文化交流中不同的动态概念、传播行为所扮演的角色以及文化和人类个体或群体的联系作为深思的重点。文学艺术作品的跨文化传播是一个社会有着,它通常是共享于生活在同一群体或者不同群体的人类之间。在雷蒙德看来,一共有四种贡献者构成了这一有着。他们是有革新力的艺术家、表演者、记者、评论者或者批评者。作品越是成功便意味着传播越是通畅无阻。文学传播尤其是跨文化文学传播的历程是与文学经典化紧密相连的,它同时也是一种美学价值和文化资本的构建手段。经典是一种具有纪念作用的文化保存方式,这种方式活跃于公共领域作品流通以及文学传播中,使读者和作者在一起。经典文本是涵盖文学和文化价值的知识库,同时也是一种行为。它在促使各种价值相互交融、构建了一个动态性联系整体、充实了作品有着作用的同时也推动了文学作品的进一步传播。跨文化文学传播的终极目标是依据若干重要的实践性形态因子完成异域文化语境中的经典化形象重构。通过观察这些实践性因子,即翻译文本、文学选集、文学史、文学参考书、学术界的评论探讨和出版等文本再生产方式,我们发现其实经典建构的历程也是经由这些途径得以完成的。这些因子首先提供了中国文论进入美国学术语境的渠道,帮助其树立公共形象。因为除了少数一些专门以事中国文论探讨的美国汉学界人士,更多的普通读者对与中国文论相关的语言和背景性知识都是极度缺乏。经典的确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翻译者、选集及参考工具书编撰者、评论者等人群所做出的选择以及他们的视野,相应的出版物会以一定程度上表征目标文化读者的接受期待和认同。既然文本再生产是经典形成的一部分,那么在事实上一部作品在进入读者视野之前就早已经跨入了经典化的范畴,即首先是出版、翻译,随后是书评、学术评论文章,接下来可能会进一步出现在教科书、选集和百科全书中,而读者的阅读反应和参与性合作反过来也加强了作品的作用。总之,经典化的历程不是作品依赖自身展开的个体性传播行为,而是以自身为中心、以网状辐射为轨迹并且与其他作品产生关联和互相映射的历程。中国文论在美国的跨文化传播经历了发轫期、发达期和持续期三个阶段。想要了解中国文论在目标文化中的形象,那么最直观的途径便是考察文学选集、文学史以及文学百科全书,后两者作为文学选集的变形方式在某种程度上扮演了文学选集相同的角色。一些在美国汉学界出版和利用的关于中国文论的,或者是部分内容涉及到中国文论的中国文学选集、史集和百科全书,它们有的是延续中国文学史化顺序重新对历史脉络进行梳理撰写而成的文学史,其中选取和翻译了很多在著者的衡量标准中脱颖而出的作品,并做出探讨。或是专门性的中国文学辞典式百科全书,全书会挑选出重要的中国文学人物、作品和思想,详细针对各个词条进行知识普及性论述,旨在为广大西方读者提供一种唾手可得的中国文学工具书。或是将学术会议中的数篇提交论文或者一些学者写作的涵盖类似中国文学主题的文章统一整理成册,以飨读者。这些文学参考书表面上看似普通的筛选却能间接表明汉学界的评价与态度。所选中的代表性作品不仅具备自身的重要量,而且要在目标文化观众、翻译者以及评论者心中也占有一席之地。美国汉学界的地位尤为重要,这些选集的编撰可以被视为目标文化对源文化的接受,同时也是对本国文学以及世界文学的物质积累。中国文论在美国跨文化传播的最大障碍是语言不足。对于身在美国的中文系学生、进行汉学探讨的专家以及对中文感兴趣的普通人士来说,克服语言的藩篱是本质。虽然上升到哲学的思想层面,语言和翻译似乎是不可企及的神性状态。即使是业已完成的翻译佳作仍然逃脱不了种种罪名,无辜地背负起背叛者、颠覆者以及亵渎者的枷锁。然而,如果仅仅将翻译视为一项传播工具或者经典化建构历程中的桥梁,那么任何准确贴切、忠实通顺的译作都应该广为散播和积极鼓励。中国文论作品专业性强、学术难度高,由此和其他文学体裁相比,其受众范围较为局限、关注较少。对于中国文论的翻译作品,几乎所有的译者都是相关方向的专家学者。他们深处美国汉学界的语境,继承了其严谨苛刻的学风和译品。这些译文的注释、注疏、典故来源、格式和体例等细致严密,不仅可以帮助美国读者阅读,而且可以帮助中国学者补充以往探讨的不足,因而取得双向交流的佳绩。文学评论是源文本再生产的一种方式。一方面作品是评论者审视和鉴赏的对象,另一方面借助于评论者的参与和诠释,作品加深了自我的建构和升华。任何一个作品并不是一个抽象的核心,只有在被阅读时才能获取作用。文学评论的目的就是建构普通读者与作品之间的桥梁,而这一切是依靠学术界的批评家来完成的。有时关于某一文学现象或作品,评价或介绍会缺席,这就可能会隐含地告诉读者一些信息,即这个文本的美学价值、欣赏价值或论述价值不怎么高。这里有着一种相辅相成的联系。一些美国学者认为通过西方文学论述的框架对中国文论的探讨,可以帮助美国读者更加容易地理解中国文论思想,对处于两种文化背景之下的思想观点进行比较性观察。美国学者还对中国文论中的一些重要量术语抱以特殊的兴趣,通常采取文本细读的探讨策略,对每个术语在其所处的语境中的特殊作用进行阐述。这种“以西释中”的比较探讨策略,将中国文论家在作品和文字中传达的论述主题和不足意识进行二次叙述,凸显出中国文论与西方文学思想之间的磨合和抵触之处,引发读者在阅读历程中积极深思,达到跨文化的思想共识和论述契合。另外一些学者将中国文论和西方文论或者中国诗学和西方诗学放置在一个平等共存的平台进行比较性探讨。如果说前一种策略在一定程度上强调了西方文论在世界文学领域的优越地位,那么这种策略就是推翻了这种狭义的偏见,持有更加公允的态度面对两种在不同文化背景之中构建的论述源泉。还有一些美国学者针对一些重要的中国文论作品展开概览性的探讨,即全面介绍和解释这些作品的作用、作者的生平经历和所处的历史环境、作者的文学批评观和基本论文学术语的概念等。他们凭借严谨的叙述态度对文论原文仔细钻研,为美国以及英语世界读者的阅读和接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论文导读:
关键词:中国文论论文跨文化文学传播论文经典化论文文学选集论文翻译论文文学评论论文
本论文由www.7ctime.com,需要论文可以联系人员哦。摘要6-9
Abstract9-16
引言16-25

一、探讨背景16-18

二、探讨近况18-25

第一章 中国文论在美国的跨文化传播综述25-62
第一节 跨文化传播的概念25-31
第二节 中国文论的跨文化传播历程31-48

一、中国文论在美国跨文化传播的发轫期37-43

二、中国文论在美国跨文化传播的发达期43-46

三、中国文论在美国跨文化传播的持续期46-48

第三节 跨文化传播视域中文学经典化不足48-62

一、文学经典化的概念50-55

二、经典化形成的实践性形态55-62

第二章 选集与中国文论在美国的传播62-101
第一节 文学选集及其衍生物的概念62-67
第二节 汉学界的贡献:文论相关选集及其衍生物67-101
第三章 翻译与中国文论在美国的传播101-142
第一节 作为跨文化现象的文学翻译101-107
第二节 代表性作品的翻译文本和译者概述107-114
第三节 中国文论英译的案例浅析114-142

一、曹丕《典论·论文》英译比较赏析119-126

二、宇文所安和施友忠《文心雕龙》“风骨”篇英译比较赏析126-137

三、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英译赏析137-142

第四章 学术探讨与中国文论在美国的传播142-200
第一节 以西方文论为鉴的探究142-161
第二节 比较诗学维度中的考量161-180
第三节 概览性视角下的思索180-200
第五章 结语200-204
参考文献204-223
后记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