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探索历史文化基于历史文化价值保护规划工作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1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4816 浏览:159224
论文导读:造型”、“铁水保温”等先进技术,并广泛应用,使佛山123下一页
摘要: 本文阐述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作用。以历史文化名城佛山为例,分析了历史文化价值在保护规划之中的基础性地位,归纳了佛山名城的四个价值历史文化要点,提出了基于历史文化价值的保护体系构架和保护的具体内容,并就名城展示体系和规划实施保障提出了具体措施。
Abstract: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role of conservation planning of historical city. Historical city of Foshan, for example, analyzes the basic position of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value in the conservation planning, summarizes the four points of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value of Foshan city, the specific content protection system based on th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value and protection city display system and planning and implementation of security specific measures.
关键词: 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价值;保护规划;佛山
Key words: historic city;historical and cultural value;conservation planning;Foshan city
1006—4311(2012)28—0314—03
1保护规划的作用和地位
历史文化名城制度是我国保护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举措。1982年2月国务院公布了24座城市为第一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这标志着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进入了有计划、成体系保护的阶段。至今已有110多座城市(区)成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它们已成为我国城市遗产保护的重点和核心。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是做好名城保护的基础。根据《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范》(GB 50357—2005),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是以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协调保护与建设发展为目的,以确定保护的原则、内容和重点,划定保护范围,提出保护措施为主要内容的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专项。对于像佛山这样市域广阔,原来由5个城市合并而成的特大城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更应在城市空间结构调整和规划体系之中发挥更大作用。佛山市各区(各组团)总体规划、各镇总体规划都要按照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原则和要求编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内容,其中涉及历史文化街区和文物古迹的,必须符合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强制性要求。其他市域层面的各专项规划,如有涉及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也应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相一致。对佛山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应成为佛山市城市经济与社会发展政策的组成部分,城市用地布局的调整、发展用地的选择、道路与工程管网的选线以及其他大型工程设施的选址都应有利于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
2历史文化价值是保护规划的前提
城市是有成千上万人生活源于:论文怎么写www.7ctime.com
和工作的有机体,不可能像博物馆一样原封不动。在城市化迅速发展阶段的中国城市要发展经济,改善基础设施,满足市民各方面的不断变化的需求,是城市基本要求的功能。因此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并不是要保护城市的全部,它的保护范围、内容、要求要通过保护规划来予以确定,而保护规划重点保护哪些方面,则要通过对该城市的历史文化价值的评估来研究确定。
通过对佛山城市的历史文化价值的研究,归纳出如下四项核心历史文化价值:
2.1 岭南文化的集中代表佛山市南海区的西樵山有6000多年文明史,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被称为“珠江文明的灯塔”,古西樵山人创造了灿烂的“双肩石器”文明;明清期间大批文人学子隐居于此,有“南粤理学名山”之称。佛山自古人杰地灵,是岭南文化(特别是广府文化)的中心地之一。南汉第一个状元简文会,就是佛山黎涌人。唐宋以来广东出过九个状元,其中佛山占五位,明清时朝更是科甲鼎盛、名臣辈出。近代维新运动领袖康有为;清代文学家、《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作者、近代谴责小说的代表吴趼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先驱、创办中国第一家民族资本经营的机器缫丝厂实业家陈启沅;创办南洋兄弟烟草公司的简照南、简玉阶;近代铁路工程设计家、工程师詹天佑;革命烈士邓培、梁桂华、陈铁军、陈铁儿、区夏民、吴勤;戏剧家李文茂(为佛山琼花会馆武行领衔,曾率红船弟子起义)、马师曾、白驹荣、薛觉先;艺术家黎简、苏六朋、潘玉书、刘传;武术家张炎、黄飞鸿、梁赞、李小龙等都出自佛山。
古代佛山以铸造、陶瓷、纺织、成药著称,其生产技术领先于国内同行,主要原因是佛山人能吸收各家之大成,并在此基础上加以创新,产品广受欢迎。如元明以来,佛山石湾陶工们经过不断地摸索钻研,生产了大量的仿各地名窑产品,且对釉色的运用和锻烧技术多有创新,使石湾窑成为我国南方重要的陶瓷生产基地。正是佛山人的这种开拓创新精神,使佛山经济发展脱颖而出,跻身中国前列。
敢于改革又善于改革的佛山人,无论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都对中国的发展产生过巨大的影响,“学以致用”、“创新求变”的精神,是一笔难以估计的文化遗产。
2.2 特殊职能城镇代表——冶铁和陶瓷冶铁和陶瓷是佛山获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主要原因,佛山古代的冶铁铸造和陶瓷,规模大、品种多、技术先进,都是民生的必需品,这使佛山成为当时最重要、规模最大的制造业基地之一,发展为繁荣大都会的主因。佛山铸造业始于西汉,崛起于明,最鼎盛时有铸铁作坊100多个,炒铁作坊数十个,工人六七万人。早在明代,佛山人己发明了“红模铸造”、“薄壳泥模”等先进铸造技术,又经过历代探索,掌握了“群炉汇流”、“地坑造型”、“铁水保温”等先进技术,并广泛应用,使佛山论文导读:
跃为全国最重要的铸造业基地。张心泰在《粤中小识》中道:“盖天下产铁之区,莫良于粤,而冶铁之工,莫良于佛山”。无论是御用铁器、东莞虎门18000斤重的大炮、造工精巧的广州光孝寺千佛塔,还是普通百姓家中的铁镬,都是佛山的产品,有“佛山之冶遍天下”之说。
佛山制陶业可上溯到5000多年前,唐代己形成一定规模的商品生产。明清时朝,佛山陶瓷业进入全盛时期,《广东新语》曾记载“石湾之陶遍二广,旁及海外之国。谚曰:石湾缸瓦,甲天下”。乾隆年间,石湾陶业分行进行专业生产,共有23行,品种千个以上,鼎盛时有陶窑107个,陶工达6万之众,成为中国最大的陶瓷产区之一。石湾人在建窑、陶土材料的选用和制胚技术等方面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陶塑艺术更日臻完美,赢得了“石湾瓦,甲天下”以及“南国陶都”的美誉。
2.3 工商业城镇的代表与大多数历史文化名城不同,佛山作为一个工商业重镇,近代以前却从未设置过县衙及以上的政权机关,是一个“镇事自决”的大都市。明景泰以后,铺区成为佛山镇的正式的地缘组织和基层政治单位,明末由地方士绅参与组建了“嘉会堂”,形成士绅与乡老共同控制的局面。清代以后政治结构进一步分化,由大魁堂、义仓值事、二十七铺保正组成一套完整的民间政治系统,与佛山分府同知、五斗口巡检司等文武四衙组成的官府政治系统相抗衡。据《南海县志》,清初南海人陈子升说:“夫治佛山不必置官,即以省会之官治之……其何故也?佛山之人习于城邑。”所谓“习于城邑”,就是指佛山人具有关心公益事业的热情和处理公益事务的能力,并养成了镇事自决的习惯。这在中国城市发展史上是十分特殊的路径。
佛山作为发达的手工业城镇,除铸造、陶瓷、纺织、制药四大行业外,佛山还有染色纸、五金加工、金属制箔、木版年画、竹木藤器、炮竹、漆器、乐器、文具、纸伞、皮革、牙刷、迷信用品、食品酿造及民间手工艺等三百多个行业、上万种产品,足见其繁荣程度。
佛山自古以来就是鱼米之乡,汉代己有农事活动,三国时已成为蚕丝和棉花的生产加工基地。明嘉靖年间,纺织业日渐兴盛,丝织技术达到较高的水平。到明末清初,盛产各种丝绸的佛山丝织业分为18行。而顺德是广东最大的缫丝工业中心,著名产品有香云纱、黑胶绸和生丝等,畅销世界各地。另外,佛山棉织业也形成较大规模,在国内外市场占有重要的地位。佛山成药业出现在明代,梁仲弘蜡丸馆创建于明万历元年(1573年),比陈李济早20多年,比胡庆馀堂早300多年,是中国中成药最老店号之一。清代是佛山成药业兴盛时期,有名号可考的药坊就有近百家,出售成药数百种。其中“梁仲弘抱龙丸”、“冯了性风湿药酒”、“源吉林甘和茶”、“李众胜保济丸”、“马百良七厘散”、“梁家园少林膏”等数十种名药行销海内外。广州、香港、澳门及南洋、美洲的不少著名中成药,其祖铺都在佛山。
古代佛山商业发达,与广州共同构成南中国的商业贸易中心。唐宋以来,佛山一方面是重要的商品生产、加工基地,另一方面又是重要的商品集散地。到清代,佛山已取代广州成为岭南国内贸易的中心。吴震方在《岭南杂记》中记载:“佛山镇,离广州四十里,天下商贾皆家焉。烟火万家,百货骈集,会城百不及一也”。徐珂在《清稗类钞》中说:“商贾丛集,阛阓殷厚,冲天招牌,较京师尤大,万家灯火,百货充盈,省垣不及也”。从上述记载可见,清代佛山的国内贸易已远胜于广州。当时的佛山镇(不含石湾)有街道1788条,数千家商店,六墟十二市,有18个省在佛山设有商业会馆,并有22家洋商会馆。佛山商业的繁荣可见一斑。明清的佛山和广州一道,构成岭南地区的两个中心市场。广州主要连接海外市场,而佛山则联系省内国内市场,它们的功能各异,自成一体但又互相联系,互相配合。
2.4 岭南水乡和基塘农业的代表珠江三角洲气候温暖湿润,水道众多,水网稠密,平原坦荡,河道纵横,丘陵台地零星分布,大部为平坦冲积平原。佛山由于河涌交错,形成处处可以引灌,村村可以通航的“岭南水乡”。珠江水道沿岸市镇街巷河道纵横有序,桥梁众多,沿河居民房舍,灰墙乌瓦,呈现典型水乡景色,其中顺德区和南海区南部尤具“岭南水乡”特色。
基塘是珠江三角洲特殊的土地利用方式和地理景观,闻名中外。佛山在北宋已开始修筑堤围,遏制水患。至今堤围修筑已有900多年历史。佛山人民在明清时期在围田和老沙田区的低地挖作鱼塘,余泥培高塘基,基上栽桑、种蔗或植果树,桑叶养蚕,蚕蛹、蚕沙及塘边野草养鱼,塘泥培基,循环不已,称为基塘农业,为世界各地所罕见。整个珠江三角洲的基水地的面积约占平原总面积的18%,佛山是基塘最主要的分布区域。“果基鱼塘”、“桑基鱼塘”和“蔗基鱼塘”是佛山基塘农业的三种主要形式。基塘农业的蓬勃发展是珠三角地区商品性农业专业化区域形成的表现和标志,它刺激了明清时期珠三角地区商品经济的发展,为明清时期珠三角墟市经济的繁荣奠定了物质基础。
3依据历史文化价值确定保护体系和保护措施
3.1 城市的历史文化价值确定之后,需要建立与之适应的历史文化保护体系。自然和历史地理环境是佛山市域历史文化结构的背景。而历史文化滋生的土壤则是佛山的社会基础,在这块特定的土地上的特定的人群,在特定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中发展了自身的文明。保护体系从宏观到微观共分为3个层级:
①市域:保护规划中最宏观的层次。从整个佛山市域出发,为各类型文化摘自:学年论文格式www.7ctime.com
遗产建立起结构性的关联,设定统一的技术标准,纳入共同的保护框架之中,其中

2.2平方公里的历史城区是市域保护的重点。

②历史文化街区:包括历史建筑物、构筑物和其风貌环境所组成的核心地段,以及为确保该地段的风貌、特色完整性而必须进行建设控制的地区。强调对象价值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以及规划管理的强制性。③文物古迹:依照文物保护法规的规定,对文物古迹划定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
3.2 保护策略:倡导基于保护、面向发展的积极保护策略,将历史文化遗存作为城市的积极要素,进行合理有效的利用,以继续发挥其作用,维持应有的活力,特别强调民间力量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中的作用。
论文导读:
①通过在历史文化遗产丰富的旧村设定历史地段和历史文化街区加强对市域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
②涉及旧村的改造规划、新农村规划、三旧改造规划等都应包括城市历史文化保护的专项内容。突出历史风貌特色,应采取建筑限高和风貌引导等方式,保护和恢复岭南传统城镇风貌。
③旧村改造时应特别注意保护传统聚落周边山体、树林、农田、鱼塘的历史风貌格局,不得切断旧村与历史环境的联系。特别要保护好基塘农业等历史源于:毕业论文www.7ctime.com
景观,保护旧村街巷肌理,要特别保护有价值的祠堂民居等历史建筑和古树名木、水塘、古井、传统铺地等历史环境要素。
④旧村有历史价值的巷道网络不应拓宽改造,道路断面、线型走向、铺装材料和消防通道等设置均应考虑历史风貌要求,应保护村口的传统空间形态和景观。
3.3 建立名城展示体系名城除了保护,更重要的是弘扬其历史文化价值,要在不损坏历史文化资源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的前提之下,充分发挥佛山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在当代的社会价值和积极意义,以促进市民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旅游业的发展。为了展示佛山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使文物古迹融入当代佛山的城乡生活,利用文化资源开发旅游,规划建立由文物古迹和遗址标识系统、博物馆系统组成的历史名城保护展示体系。
3.4 实施保障措施加强对保护名城传统风貌和弘扬佛山文化特色的研究,研究制定历史文化保护区内的相关政策,包括建立城乡一体的名城保护制度、旧城更新方式、农村住宅更新与传统民居保护、容积率与开发权转移、三旧改造中的历史文化保护政策等。
制定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地方性规章。抓紧编制各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规划,清理现行涉及城市紫线范围的各级各类规划,对于不符合名城保护要求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
大幅度提高在城市紫线内进行建设的门槛。严格执行保护规划的听证和备案制度。各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在编制时应当征求公众意见,审查时应当组织专家论证,规划批准后应在一个月内按规定上报备案。
4结论
研究历史文化价值是做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前提,关系到保护规划的成败和效果。保护措施和保护体系要因地制宜,有针对性,并且有利于最大化的保护其历史文化价值。弘扬历史文化价值是名城保护规划的目的,规划措施和展示体系的设计要有可操作性。
参考文献:
罗一星.明清佛山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4:393~394.
刘晖,冯江,肖旻.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若干技术路线探讨[J].新建筑,2006(5):7~9.
[3]冯江,梁励韵.城市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J].城市问题,2006(8):21~25.